“挑战杯”赛事的协同发展策略研究

2023-04-23 03:11王鹏彧
关键词:挑战杯校团委赛事

程 刚 ,唐 克,王鹏彧

(1.安徽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2.安徽理工大学 大学科技园,安徽 淮南 232001)

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大学生是时代发展的先锋军,也是国家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作为一项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省级人民政府主办,国内著名大学联合发起并组织的全国性大型赛事,“挑战杯”(本文指“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也称“大挑”)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1],是最热门、国内大学生最为关注的全国性竞赛,在全国范围内具备代表性、权威性、示范性和导向性,是大学生科创竞赛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挑战杯”赛事历史悠久,自1989年清华大学承办首届,至今已成功举办17届。经过34年的接续发展,“挑战杯”已成为全国大学生校园学术科技文化领域中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参赛范围最广的群众性赛事之一,展现出了极大的韧性和活力,为国家和企事业单位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国家科技持续高速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党和国家发展最为宝贵的财富。 面对“挑战杯”这个青年学子施展才华的重要阵地,高校需要反复考量如何塑造和打磨好阵地的坚韧性,以释放和激活青年人的横溢才华。随着时代发展,久经“沙场”的“挑战杯”赛事也会出现新的形势和变化,如何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改革创新是“挑战杯”运营面临的挑战。高校要运营好“挑战杯”赛事,实现赛事可持续性推进,需要进一步协同好内外部环境与有关条件之间的关系,如作品与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协同关系,赛事与环境氛围、科研平台之间的协同关系,学生与学校、指导教师之间的协同关系,组织机制与激励机制之间的协同关系,赛事成果与产品转化之间的协同关系等。本文拟就如何协同上述关系进行深入探索,为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挑战杯”赛事持续运营好提供参考。

一、 “挑战杯”赛事面临的问题

“挑战杯”竞赛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宗旨[2]。“挑战杯”赛事是一项系统工程,其管理运行、保障措施和内外因素影响都有自身特点,相互之间又有着必然的关联。当前,我国部分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在运营“挑战杯”赛事时面临的问题主要如下。

(一)组织和运行方式需进一步完善

高校内部的“挑战杯”赛事通常由校团委负责组织和运行。校团委的工作职能主要是负责学校共青团的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指导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开展社会实践、文体艺术和素质拓展活动,以及“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大学生科创赛事的组织工作。“挑战杯”赛事在组织与运营过程中会涉及许多与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生产制造等有关的专业学术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校团委需要协调校内诸多学院(部门)安排大量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赛事指导、服务和评审。而要想顺利完成这项协调工作,必须要有一个可靠的组织运行机制来配合校团委开展工作。事实上,当前很多高校都是校团委在单打独斗、苦苦支撑,高校内部并没有制定一个以校团委为主、各学院(部门)协调的组织运行机制。校团委深陷资源调动、协调评审等繁琐性日常工作中,难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赛事的主体运营上,赛事的组织水平和运行效率深受影响。

(二)赛事建设规划与服务保障需进一步优化

对于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来说,如何做好“挑战杯”赛事建设规划与服务保障工作是一个需要经常深思的难题。一方面,“挑战杯”采用校赛、省赛和国赛3级赛制,每个赛制又分为预赛、复赛、决赛3个赛段,一个完整赛事周期接近1年,对参赛师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另一方面,一件优秀作品的准备期约需1.5年左右,其设计、制作、加工与后期的反复修改、打磨、路演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另外,作品申报会涉及专利申请、成果登记、查新报告、模型制作等,均需要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支撑。因此,高校必须结合本校实际科学制定“挑战杯”赛事建设规划,全面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力争推出更多优秀作品,促进赛事高质量发展。然而,可能是与高校自身并不够重视有关,当前许多高校除了前文所说缺乏有效的组织运行机制外,赛事的规划设计也缺乏条理性,人财物方面的服务保障与需求不相吻合,致使赛事推进不流畅,因而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挑战杯”作品与学生自主创新的关联度需进一步提升

“挑战杯”作品本应主要产生于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但现实中却多源于指导教师的研究课题。基于指导教师研究课题凝练赛事作品无可厚非,但不可忽视的是,许多指导教师的研究课题涉及范畴较广、研发周期较长、产品制作难度较大、结题时间跨度较长,所以基于指导教师研究课题凝练赛事作品会面临许多问题。最重要的是,参赛学生尽管有出彩创意,但受研究基础、研发经费、课题结题等因素影响,他们很难完全按照自身创新思维进行作品创作,致使作品与学生自主创新的关联度减弱。基于指导教师研究课题设计的“挑战杯”作品,自然离不开指导教师的专业指导,但申报时不能完全依赖指导教师的研究课题成果,否则会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而且依赖指导教师的研究课题成果进行作品申报也不符合“挑战杯”赛事的有关制度要求以及赛事的宗旨。因此,高校应积极思索如何进一步提升作品与学生自主创新的关联度。

(四)赛事成果需要进一步落地转化

无论是“挑战杯”还是其他类型的科创竞赛,初衷都是期望作品能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进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但是,当前不少高校以比赛结果“论英雄”,重赛事结果、轻成果转化。许多获奖优秀作品得不到及时孵化、转化失去了时效性,一些非常有价值的作品因不受重视失去了孵化与转化机会,一些未获得重要奖项但进一步挖掘仍有一定研发潜力和经济价值的作品因缺少支持被盲目遗弃,造成大量人力、财力、物力被浪费,严重违背赛事初衷。因此,高校要清醒地认识到,比赛结果固然重要,成果转化才是目的,要淡然看待赛事成绩,轻赛事结果、重成果转化。

二、“挑战杯”赛事协同发展策略

(一)作品与人、自然、社会实现协同

无论是科技发明类作品还是哲学社科类调查报告,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对人、自然和社会的贡献。因此,一个成功的作品必须实现与人、自然、社会的协同。与人的协同体现在作品需要有实际功能,具有“接地气”特质,能够为改善人类生活作出贡献,否则不论作品的渲染效果多么震撼,也不会被认为是一部实用作品。与自然的协同体现在作品需要顺应自然界事物变化的科学规律,不能超越科学规律夸大作品价值。如,有的作品仅在癌症治疗或新能源研究方面体现出有一些突破,就大肆宣扬已经能够战胜癌症或可以放弃煤矿资源了,这就是不符合科学规律夸大作品价值的表现。如果作品脱离了科学范畴,主观思想违背客观规律,贻害无穷。与社会的协同则要求作品必须切实符合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需要,对社会经济、人文环境、文化教育等产生积极影响,在追求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多考虑社会的整体利益。同时,优秀作品一定要有好的题材,题材优秀是作品优秀的基础。作品应紧跟“双碳”“5G”“量子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全球热点,努力提高与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协同效应。只有内蕴社会责任感、体现学科前沿研究价值、富含学生创新性研发能力的作品,才有可能脱颖而出。

(二)赛事与环境氛围、科研平台实现协同

“挑战杯”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竞赛活动,一件完整的“挑战杯”作品涉及的环节非常多,如基础研究环节、应用基础研究环节、工程与实践环节、产业化应用环节等。每个环节的设计都需要具备可操作性并能够进行团队协作。因此,高校的科创环境对于任何一个环节都影响巨大。浓郁的科创氛围可为学生创新设计提供源头动力。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可以积极探索、讨论并最终解决问题,通过“传帮带”式的科创成长链,不断拓展思路、拓宽思维,孕育出卓越的创新性作品。因此,赛事与科创环境必须紧密配合,优势互补,实现1+1大于2的效果。围绕赛事的各个节点及其节点重要特征,高校应努力营造“挑战杯”赛事浓厚的环境氛围,如建立“挑战杯青年之家”“挑战杯展览馆”“挑战杯头脑风暴会议室”、举办“青年科技节”[3]组织优秀参赛团队开展路演活动和“挑战杯”作品展等,不断吸引低年级学生加入到研发团队中。此外,在新生入学文化演出时,也可将“挑战杯”元素融入文艺表演中,以扩大赛事的宣传力度。同时,一件优秀的“挑战杯”作品的面世,也离不开高校拥有的各类型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平台,以及条件优越的实训实践基地等软硬件的协同支持。高校要大力整合各级别科研平台与实训实践基地的人力物力资源,引领学生尽早融入科研平台开展相关工作。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应尽早让他们接触科研平台,熟练掌握相关仪器、试验场地信息和科研项目研究流程、实验方案和生产制造方式,让他们眼中有形、心中有数、身上有动力,通过与科研平台的协同帮助他们源源不断孕育出优秀作品。

(三)学生与学校、指导老师实现协同

“挑战杯”作品内涵十分丰富,涉及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知识和学科交叉知识等,这就要求学生与学校和指导教师之间实现协同。学生在设计作品时,需首先摸清楚学校的特色研究方向和有利的实验设施,尽量不脱离学校已有的物质条件与研究环境,这对于地方高校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学校也要尽量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如全力给予信息资源、实验资源、经费资源等,组织“挑战杯”作品申报前提前发布作品指南给学生指明方向等,这些都有益于学生顺利开展作品设计。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也需要协同。实际调研发现,有相当数量的作品与指导教师的研究课题紧密相关,这虽有利于学生进行作品设计,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局限了学生的创新空间。“挑战杯”的精神内核在于其所蕴含的创新精神[4],所以学生需要与指导教师协同配合。学生借助指导教师的研究基础,从指导教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专项、横向课题中汲取灵感,然后进一步通过团队的发散思维拓展创新空间,将设计的作品与指导教师的课题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此外,指导教师还需与其他专业学科老师积极沟通,协同其他学科教师对作品进行进一步指导,增强作品的学科交叉元素,提升作品的创新性,帮助学生孕育出更加出色的复合型创新型作品。学生也可以借助这个过程,达到以赛促练、以赛促研、以赛促学的目的[5]。

(四)组织机制与激励机制实现协同

“挑战杯”赛事前期准备时间与后期参赛时间都非常漫长,学生参与度高,竞争异常激烈,所以相比其他专业学科赛事,含金量与认可度都较高。科学规范的组织管理是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前提[6]。高校必须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闭合关联且切实可行的赛事机制,以保证赛事的持续性良性运行。因此,高校应组建“挑战杯”竞赛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组委会”)和竞赛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组委会主要负责作品申报、赛事举办等赛事的日常管理,组委会主任委员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担任,委员由科研处、教务处、研究生院、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和校团委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办公室设在校团委。专委会负责项目指导、评审和作品打磨等工作,由学校学术委员会成员或具有竞赛指导经验的非领导岗位正高级教师担任专委会主任委员,委员由副高以上职称且具有相关竞赛指导经验的校内外专家担任。两个委员会成员尽量避免交叉,各自分工、紧密配合,这样既能够减少校团委行政事务,也有助于保障作品评审的公正性。此外,完善“挑战杯”赛事组织机制之后,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目前,不少高校制定的激励机制主要集中在结果激励上,过程激励则相对较少,结果导致诸多师生越临近赛事结束越感到疲惫,因为随着时间一步步迫近赛事结尾,作品设计经费短缺等问题使他们面临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因此,高校一定要落实配套支持政策和条件保障政策。如在赛事前期,高校可以通过设立“大学生科研育人项目”“挑战杯专项项目”等提高师生的积极性,增加学校“挑战杯”作品储备。同时,这样操作也可使“挑战杯”作品的经费来源更具合理性,对于“挑战杯”作品的资格评判至关重要。

(五)赛事成果与产品转化实现协同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35号)指出要推动一批大赛优秀项目落地,支持获奖项目成果转化,形成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效应。“挑战杯”以及其他类型的科研赛事,最终目的都在于将所产生的成果转化为相应的实用产品,为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全人类提供服务。“挑战杯”好的作品诞生后,还要接受能否变成现实生产力的考验[7]。“挑战杯”是一项旨在促进创新创业的赛事,优秀作品往往具有长期价值和可转化性。然而,当前一些高校在产品转化方面重视度不足,学生面对创业实战时缺乏专业性指导和支持,导致成果转化难度较大。为有效打通赛事成果与产品转化之间的渠道,高校应建立成果转化运行机制,成立专业创业导师团队,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应设立专门的赛事成果转化服务部门,加强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励其将成果转化为实用型产品,让学生坚信“不能转化的作品不是一件优秀的作品,一件优秀的作品必定能够进行转化应用”。应常态化邀请创新创业实战专家、往届成功创新创业校友企业家等,组织校园活动帮助学生进行多元化的社会实践与实训。同时,校团委要积极与就业指导中心、学校科研部门、大学科技园等紧密沟通,拓展“挑战杯”赛事成果的落地与孵化的多种渠道。此外,还可以通过树立“挑战杯”赛事校园创新创业典范、拍摄校园创新创业励志微电影、创作校园创新创业励志歌曲等,增强学生成果转化信心。

三、结束语

“挑战杯”作为大学生科创比赛当中的重量级赛事,影响力巨大,所以做好“挑战杯”赛事有着很强的典范意义,能够积极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发展。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挑战杯”赛事面临的相关问题,对作品与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协同,赛事与环境氛围、科研平台之间的协同,学生与学校、指导教师之间的协同,组织机制与激励机制之间的协同,赛事成果与产品转化之间协同关系进行了全面探讨,希望能够为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做好“挑战杯”赛事提供一些参考。

猜你喜欢
挑战杯校团委赛事
数独小知识数独赛事介绍(二)
融雅文学社
本月赛事
高校免费为女生送出3000双高跟鞋
红色教育在高校团委中的应用策略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浅谈校团委学生会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生创新人才“三级”培育体系探讨
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
暨南大学第八届新浩“挑战杯·创青春”开赛新浩爱心基金会捐资20万为该赛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