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彩山水中山石树木和着色的表现方法研究

2023-04-24 21:29盛炳华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3年11期
关键词:新彩山石笔法

盛炳华

盛炳华陶瓷艺术工作室 江西景德镇 333000

1 新彩的定义

新彩是在我国清末民初时期由日本传到我国景德镇。新彩和粉彩、古彩一样,属于釉上彩绘类,经700℃低温烧制而成,因此新彩大多用于瓷板绘画、花瓶绘画以及其他装饰类的陶瓷进行表面绘画。[1]釉上彩的颜料附于瓷的表面,且低温烧制,新彩颜料铅镉含量过高,如果用于茶具、餐具等食用装饰的话,会有微量的毒素,不宜食用。所以新彩是用于软装瓷的重要材料。新彩颜色丰富,和油画、国画一样色彩齐全,所以新彩能表现多种绘画效果,可以运用新彩在陶瓷上表现国画、油画、水彩画以及水粉画等多种绘画形式。而且新彩颜料发色稳定,画前和烧后在色差上几乎没有变化,因此受到广大陶瓷创作者的喜欢。

2 清朝末年新彩代表彩瓷

清朝末年创烧了一种浅绛彩,是晚清时期景德镇窑创烧的一种新彩瓷,也是清朝末年新彩的代表性瓷器。最早是将中国浅降山水绘画用于陶瓷绘画中进行表现。我国浅降山水最具代表的就是元朝画家黄公望。黄公望的浅降山水是在淡赭色的纸本上进行创作,因此浅降山水画非常适用于在瓷面上表现。因为新彩的色彩丰富,它可以将中国山水画的颜色进行1:1的调配,所以新彩浅绛彩作品在此时得到迅速发展。新彩浅降山水是应用中国画的表现方式以及绘画技法移植至瓷面之上,它除了表现山水之外,还有人物、雨林、花鸟等。浅降彩瓷最大的特点是陶瓷画面具有浓郁的文人气息,它将中国画中的诗、书、画、印装饰在瓷面之上,新彩浅绛彩瓷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2]

3 新彩山水画的传承与创新

笔者是瓷画山水中诗、书、画、印传统技艺的集大成者,博彩各技艺的革新者,彩墨画的开创者。[3]笔者的传统绘画源自于他曾遍临古画山水作品,之后又在遍访名山秀水万里写生,练就一身过硬本领,将平生所学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往往在一幅作品中运用多种技法,皴擦勾勒、积墨聚彩、渲染烘托、色墨齐发。他笔下的江南水乡、自然大川、五岳名山、大江大河都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成为传统绘画技艺的大成者。笔者从传统的绘画转型到现代的表现,并融入泼彩艺术,一举打破了张大千家以石青石绿为泼彩主色的局限。他无色不泼,既能表现南方山水的润泽之美,还能表现北方山水的雄浑之姿,甚至西北喀斯特地貌也能在其笔下表达自如。[4]

新彩山水画大大拓宽了瓷画泼彩的艺术语言,创作出神奇的技艺,作品有油画的光影,给人一种万彩叠染、美轮美幻的视觉震撼之美,成为名副其实的瓷画泼彩技术表现者。笔者在张大千泼彩的基础上又迈上了一个台阶。超写实彩墨画十分传神,令人叹为观止,把传统的笔法构图、写生的真实技艺与泼彩融合,色墨并出、色彩造型集于一体,水乡的繁茂与古调韵味,山川的粗貌绵延、高大宏伟,山川绝壁的雄奇壮观,都被表达得淋漓尽致。笔者强调将心中的山水与自然山水融合,力求表现大自然的色彩斑斓,成为首屈一指的超写实瓷画彩墨画家。多年的艺术实践,笔者用自己独创的光影融合笔墨泼彩和机理、传统融合现代、宏观融合微观,以及工笔融合写意的技法,将传统山水、泼彩山水、超写实彩墨山水的艺术表现发挥到极致。[5]

4 新彩山水笔法的巧拙互用

山水画笔要巧拙互用,巧则灵变,拙则浑古,合乎天趣。这句画阐述了齐白石对山水画笔法的深刻理解。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笔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反观新彩山水绘画也是一样。不同的笔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意境和风格。齐白石强调了山水画笔要巧拙互用,这里的巧指的是灵活运用笔法,运用自如,表现出山水画的细节和精致之处,而拙则指的是一种朴素、自然、古朴的笔法,它能够表现出山水的浑厚和古朴之感。齐白石在文中提到的“灵变”和“浑古”这两个词语都是形容笔法特点的。灵变指的是笔触灵活多变,能够表现出山水的灵动和生命力,而浑古则指的是笔触古朴自然,能够营造出古朴沉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山水的历史沉淀。齐白石强调了笔法要合乎天趣这个词语,表达了齐白石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追求,他认为好的山水画作品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不矫揉造作,不刻意雕琢,只有让笔法自然流淌,才能够让作品展现出自然的山水之美,让观者感受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也是陶瓷新彩山水笔法的学习之处。[6]

5 新彩山水中树木与山石的表现

5.1 新彩山水中树木的表现

新彩山水绘画中表现树木务必观察细节,如树干走势、树枝穿插、树叶遮挡,仔细分析画家为何这样画而不那样画。如果我们要画这种场景,我们应该怎样画?在新彩山水画学习过程中务必临摹到位,不能含糊其辞,草草未知,看一眼便画完整棵树。还要多观察真实树木的生长,如徐悲鸿所说:“写树木,须具生意,其要点乃在枝干精确之深浅,树皮滋润,枝干四布,则必不致如‘柴’,虽落叶,无碍也。”如果居住在城市,可以多看看马路边、街心公园或小区里的树,观其走势和不同树种的不同姿态,积累总结,映入脑中。

树分四枝,认准前后左右,前枝画在主干廓线之内,后枝则相反,平行枝画在轮廓线开口处即可。[7]画到树根的时候,也要注意是藏根还是露根,这次是露根,露根法之前就讲过很多遍,露根要注意不要雷同。还有树的洞,也就是结节,一笔下来不要重复涂抹。点叶树怎么画才生动?注意要记住浓淡干湿、疏密有致,中间浓、外围淡,中间密、周边疏,外形错落有致,切记外形整整齐齐的。

5.2 新彩山水中山石的表现

画新彩山石以黑料起笔,一是墨线表现山石的轮廓;二是皴法表现山石或者山体的层次关系;三是上抹来表现阴阳关系;四是着色来表现画面的美感。注意以下步骤,新彩山水画画法,新彩山水绘画和国画山水一样首先要了解各种皴法、笔法、调色技法等。墨法离不开笔法、用油及用色的配合。[8]

6 新彩山水着色的表现

新彩写意山水着色法离不开笔法、用油及用色的配合。和国画山水一样笔法取形,墨法取韵。笔法与墨法在艺术表现上相互呼应。首先要注重运笔,下笔时一定要顿挫运笔,轻重缓急,运笔时一定要流畅,要做到呼吸均匀,气息流畅,有效减轻停顿和颤抖等现象。流畅的线条是描画物体的重要基础。[9]新彩山水画无山石不成画,石块虽小,但是却有聚合分散之别。山体并不是简单的石块堆积而成,山要有起伏、蜿蜒、绵恒的走向。山石要用笔墨线条来表现,不同纹理的山石重点要表现出石块的立体感,从中就用了各种皴法。山水画法利用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来体现物象的远近、凹凸、明暗、阴阳、燥润和花色等特征。几千年的山水画发展史,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完整的着色方法,新彩山水画着色基本学习国画山水技法,诸如青绿着色法、浅匠着色法等等。这种被历代画家沿袭下来的山水画的着色程序,现在由美院老师讲解。着色方法:第一,以少量的淡黑色染山石凹面,要表现完整的水墨画面,表现出立体感。第二,涂色法,先用赭石色按照纹理涂山石,这叫打底色,色彩要薄,不能覆盖墨线,干后再用石青色或石绿色涂山石,由山石暗部着色,山石根部留出底色,并用清水打湿,消除用色笔痕,注意不要把墨线盖上。第三,积染法,第一遍打底色,第二遍着石绿色,第三遍着石青,这样一遍一遍着色法,叫积染法。最后一遍着色要小面积,特别要注意,每次着色不要性急,不要一次堆厚色,要保持色彩薄,最后积染的效果才能达到色泽亮丽。山石的色彩整体效果分主色调,主色调的着色要大,以少量青蓝衬之,增加其对比效果。第四,填色法,有意留出勾线,有装饰效果色彩要单纯,要沉稳,略厚一些,有时少量压住勾线或少量露出底色,这更显出刀刻的斑驳效果。步骤是先清底色,后着主色,然后整体填补,多用于夹叶、较小的山石点景。第五,罩染法,积染法是加强厚度感,而罩染法是防止石青、石绿的火气鲜跳,不柔和,在此基础上罩染淡色以后,会产生清新、明洁、协调的效果。石青、石绿、朱砂、朱标、赭石,均可罩染藤黄、鹅黄、花青等植物之颜色。罩染时底色干厚,大笔顺序不可反复擦。第六,烘染法,将瓷面打湿,着色不露笔迹,边缘柔和。[10]常用染大面积色块,色不要太干,适当水分,如染天空、云雾、水面。

猜你喜欢
新彩山石笔法
《李思训碑》笔法临析(十)
新型新彩陶瓷颜料的艺术表现与实践
焕发新彩
“晒石节”让山石灿烂
陶瓷釉上新彩的审美探析
孝堂山石祠北魏二题记考论
几多笔法写思情
笔法与临摹
全山石
俱天成,极奇妙!——闲聊画面石的独特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