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测绘地理信息“专业+创业”复合型“金课”建设研究

2023-04-27 23:03王倩刘攀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9期
关键词:测绘地理信息专创融合专业教育

王倩 刘攀

摘 要: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国家对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高职创新创业课程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数量少、内容滞后、同质化、重实践、轻思想、长期游离在专业课程教育体系之外。根本原因是忽视了创新创业课程的“专业背景”。该文将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教育结合起来,在“互联网+”背景下,从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构建高职测绘地理信息“专创融合”的“金课”建设策略。

关键词:高职教育;测绘地理信息;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专创融合;金课

中图分类号:TB     文獻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9.086

0 引言

随着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教育”的浪潮已经深入到职业教育领域。2018年9月,《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对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现阶段要培养创新创业技能型人才,构建符合高职特色的现代创新创业职业教育体系。而人才的培养需要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逐步淘汰“水课”,建立符合高职特色的创新创业“金课”,是当下高职教育应该关注的问题。

1 研究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的专创融合课程建设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专创融合课程建设体系。王新文,张莹等提出构建专创融合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袁蕾,李莹以产教融合为背景开展高职院校专创融合课程建设研究。王永钊等建立了阶段式的专创融合实践教学体系。

(2)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价值取向。杨昌盛以高职鞋类专业为例建立了“三段三进”式专创融合培养模式,黄铁兰,陈君浩等指出专创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黄铁兰等以高职测绘专业为例讨论了创新创业团队建设。刘攀以“岗课赛证创”一体化方式建立专创融合课程体系。曾馨探讨了专创融合的价值取向以及问题对策。张弛等提出了专创融合的“多元价值论”。

(3)专创融合师资建设体系。彭海雄等提出专创融合师资建设的策略与方法。

(4)专创融合在具体课程中的改革,章慧成以《工程制图》课程为例尝试专创融合教学改革。黄铁兰等以《遥感技术及应用》为例,建立专创融合课程体系。

(5)课程评价。潘玉昆指出了建立专创融合课程的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2 构建高职测绘地理信息“专创融合”金课的必要性

高职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创新创业课程开设数量少且内容滞后,针对高职测绘地理信息专业类的创新创业课程就更少。大部分高职院校仅作为选修课开设,覆盖率较低,且教学内容也不及时更新滞后。其次,创新创业课程同质化现象严重。不同专业开设同样的创新创业课程,忽略了创新创业的专业背景。同时,现行的创新创业教育普遍在“创业”内涵理解上存在误区,一些高校将其理解为培养创业者的教育,注重创业实践活动的指导,忽视了对学生的创新精神、思维意识的培养。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忽视了专业教育的影响,脱离专业背景的创新创业课程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利用“互联网+教育”实现资源共享,以学生自主进行“个性化”学习为目的,构建“专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金课”,是解决目前高职创新创业课程困境的有效方法。

3 高职测绘地理信息“专创融合”金课建设路径

3.1 优化“专业+创业”复合型创新创业课程师资队伍

(1)建设专兼结合的多元化高质量师资队伍。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校企专兼职导师制度,借助企业导师力量,形成学科教师-校内创业导师-企业创业导师三级一体化的专兼职导师队伍。

(2)确保专业教师与创业教师的教育与培训。借助企业的资源优势,开展对专业课教师的教育培训,与企业导师、实训学生形成共同成长的培育体系。

3.2 形成覆盖人才培养三阶段一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成长体系

(1)形成“专创融合”创新创业“金课”理论体系。构建“三段式、四模块、多项实训穿插”的结构形态。即“基础课-专业技术课程-专创融合课”三段形式;分为“文化基础知识”(通识课程)、“专业基础知识”“创新创业知识”“拓展选修知识”四大模块,并穿插“顶岗实习”“综合实训”。

(2)形成“课赛一体”创新创业“金课”实践体系。将创新创业大赛融入日常综合教学和综合实训中,形成院级、省级、国家级三级选拔机制,构建“课赛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图2 专创融合实践体系建设

(3)形成“互联网+”创新创业“金课”成果培育体系。建立创新创业大赛与测绘技能大赛成果培育机制,鼓励学生将成果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形成论文、发明、实体成果在全校推广。

3.3 实践推广

由创新创业部门结合教学系部将教师和学生成果总结、实践、推广、改进,形成良好的成果培育机制。

4 主要创新

4.1 实现与企业零距离

借助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优势,深化产教融合,突出企业资源优势。一是通过顶岗实习强化专创融合实践成果;二是借助企业人才优势,打造校内-校外专兼职创业导师团队,有效解决专业教师缺乏创业经验,创新创业教师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困境;三是依托企业技术支持,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创业实训基地,为“双创”教育提供项目实施场地。

4.2 实现与真实工作过程零距离

课程依据企业的规范化项目流程进行。学生在企业实习中,可以感受企业文化,熟悉新技术、新工艺,适应工作流程和规范,获取实际工作经验,强化岗位实践能力,发现创业机会。

4.3 实现与创业成果零距离

借助“互联网+”完善创业成果形成的“最后一公里”。建立“金课”成果培育体系。将课程和实践产生的创新创业想法和项目进一步培育和打磨,通过项目筛选-团队支撑-提升孵化-政策服务-互联网支持,真正完成创业过程,巩固创新创业“金课”的教育成果。

5 结语

开展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建立“专创融合”课程体系,是解决创新创业课程在高职专业教学体系“两张皮”现象的根本方法。现行的创新创业课程数量、质量以及“同质化”的教学方式,造成了高职创新创业课程开展效果受到了影响,已经不能适应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本文以我院测绘地理信息专业为样本,通过企业岗位调查,调整测绘地理信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互联网+”背景下提出构建高职测绘地理信息“专业+创业”复合型创新创业“金课”课程体系,從目标、内容、结构、师资队伍以及实施途径提出策略及建议。

从理论意义层面丰富了不同专业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成果。从实践上可以依托企业背景和资源开展创业实践,对于减少创业者风险、提升就业率、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积极性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EB/OL].(20180918).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8/content5331962.htm

[2]王新文,张莹,闫绍惠.专创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与探索[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4(3):2428.

[3]袁蕾,李莹.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专创融合课程建设研究[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15(4):4547,55.

[4]王永钊,程扬,李丽军.职业院校专创融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2,43(8):2832.

[5]杨昌盛.高职鞋类专业“三段三进”式专创融合培养模式探讨与研究[J].西部皮革,2022,44(15):5760.

[6]黄铁兰,陈君浩,朱腾.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高职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4)::9294

[7]黄铁兰,高照忠,曾丽波.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建设探索与实践——以高职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12):112114.

[8]刘攀,王倩.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岗课赛证创”一体化建设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2,(9):7981.

[9]刘攀,王倩.“互联网+”背景下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岗课赛证创”一体化建设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38):102103.

[10]曾馨.高职专创融合课程建设:价值向度、问题及对策[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7(3):47.

[11]张弛,赵良伟,李蔚佳.高职院校专创融合的多元价值、实施困境与模式构建[J].教育与职业,2021,(9):5056.

[12]彭海雄.高职院校专创融合师资队伍建设困境与突围路径探析[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2,(3):132136.

[13]章慧成.高职院校工程制图教学中专创融合教育的实践探索[J].甘肃教育,2022,(5):115118.

[14]黄铁兰,朱腾,魏志安.专创深度融合的高职《遥感技术及应用》课程改革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24):5456.

[15]潘玉昆.职业院校专创融合课程教学模式有效性评价研究[J].数码世界,2019,(8):214.

猜你喜欢
测绘地理信息专创融合专业教育
推进学会服务站建设 助力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高职艺术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房地产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耦合效应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