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澜微:营收依赖周期和并购 踩线达标上市标准

2023-05-04 19:06周一
证券市场周刊 2023年15期
关键词:报告期实业模组

周一

华澜微是一家存储产业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报告期(2019-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的营收分别为2.91亿元、4.35亿元、5.95亿元及2.74億元,营收以年计算复合增长率达到43%,不过公司却处于亏损状态,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84万元、-1.36亿元、-9160万元和-2658万元。

华澜微营收的真实成长性或许存在水分,2019年4月及12月完成了对两家公司的并购,并表后,这两家公司贡献的盈利并不高,但却常年占营收的20%至30%。

此外,公司营收中规模最大的为毛利率较低的存储模组业务,而纯粹的半导体及集中电路自研业务占比较小,对毛利额的贡献也不大,公司把自己列为半导体及集成电路行业有些勉强。

此外,华澜微IPO前大幅提高了研发费用占比,公司是否满足上市标准存在疑问。

并购撑起的成长性

华澜微的营收分为存储模组、存储控制器芯片及服务、存储系统及应用,其中存储模组之中的分销业务、“存储系统及应用”业务均是并购而来。

自2019年开始,华澜微营收实现了较快增长,但这与对外并购有较大联系。公司全资子公司集月实业为境外知名SSD厂商铠侠电子的境内授权分销商,报告期内的分销业务收入分别为4238万元、5454万元、6401万元和4849万元,公司列为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15.21%、12.64%、11.54%和18.4%。

集月实业原本不是华澜微所有。2019年4月和2020年3月,公司通过股份转让的方式获得集月实业55%和45%的股份,完成对集月实业的收购。

不过,集月实业在收购后表现却一般,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集月实业的净利润分别为-390万元和-43万元,处于亏损状态。2022年6月底,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的集月实业净资产只有127万元、总资产为3090万元,具有较高的负债率。

另一家并购而来的公司为初志科技,该公司主要从事数据存储、行业应用等软件和系统集成业务。华澜微于2019年12月以1.17亿元收购其100%的股权,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初志科技的净利润分别为872万元、425万元,报告期,华澜微存储系统软件及应用的营收分别为134万元(2019年12月对初志科技并表)、7286万元、7716万元及5479万元,毛利率分别为20.16%、28.01%、26.06%和20.78%,毛利率不高且波动较大,且2020-2021年存储系统及应用的增长并不快。

报告期,公司通过并购两家公司贡献的营收分别为4372万元、1.27亿元、1.41亿元和1.03亿元,占华澜微总收入的比重在20%-30%。

华澜微的关联交易也贡献了一定的收入。2019-2021年,公司向置富科技销售及其子公司BKSY销售金额分别为3309万元、379万元、1453万元,占各期营收的比重分别为11.39%、0.87%、2.44%。

芯片业务占比不高

存储模组业务是华澜微营收占比最大的业务,分为自营业务和分销业务,前者是大头。

报告期内,公司存储模组自营产品的销售额分别为2.01亿元、2.76亿元、3.78亿元和1.38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5.15%、16.04%、16.65%和18.59%,并不算高。

存储控制器芯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芯片业务,报告期,公司该业务的营收分别为3386万元、2852万元、3461万元和2194万元,直接销量分别为708万颗、894万颗、1168万颗和347万颗,毛利率分别为63.49%、62.19%、49.97%和71.66%。以年计算,该业务销售额成长性一般。

据招股书(申报稿),公司所属行业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下的“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不过,从公司收入构成看,公司真正的纯粹半导体业务收入占比不到10%,毛利额也不到总毛利额的一半,归类为半导体及集中电路行业非常勉强,但却有利于公司在IPO时尽享芯片股的高估值。

虽然销量在增长,但在不少领域芯片价格纷纷上涨的2020年及2021年,公司芯片产品的价格却在走低,毛利率也下降非常明显,公司在此领域的竞争力值得探讨。

此外,华澜微主营收入中搭载自研芯片的比例并不高。报告期,公司搭载自研芯片的收入分别为5251万元、7790万元、1.06亿元及3436万元,占比分别为18.84%、18.05%、19.05%及13.04%,2019-2021年占比并没有明显提升,而在2022年上半年还出现了较大比例的下降,这是否意味着公司搭载自研芯片的产品在客户的受欢迎程度下降?

华澜微的销售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联想集团和中国电信位列大客户,两者下游针对的消费电子领域与消费电子的大周期高度相关。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居家办公带来了消费电子的繁荣,从而推动了芯片及存储模组的需求的攀升。

2022年之前,全球PC市场高歌猛进,连续7个季度同比正增长,但此后情况出现逆转,受疫情消退办公正常化及美联储加息紧缩影响,消费电子周期退潮,2022年全年的总出货量为2.85亿台,与出货量较大的2021年相比下降16%,而且这种趋势还没有得到遏制,2023年一季度,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为5690万台,同比下滑29%。公开信息显示,PC大厂中,苹果公司手机PC出货量下滑约40%,联想和戴尔出货量下滑超30%。

华澜微常年第一大客户联想集团的业绩也出现下滑,据公告,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前三个财季,联想集团营收和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0%和8%。

报告期,华澜微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是-6560万元、-1.2亿元、-2.59亿元和2357万元,常年为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存货不断累积。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分别为5609万元、1.45亿元、3.02亿元和2.72亿元,存货周转率也从2019年的5.91次下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1.47次。

在下行周期,芯片和消费电子行业的存货极其容易引发减值,从而引发亏损,从2022年年报看,受芯片价格下降的影响,半导体和集成电路因为存货高企出现减值的公司不在少数。其中,行业龙头韦尔股份减值13.59亿元,汇顶科技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4亿-5亿元、富满微减值1.3亿元、明微电子减值5300万-6000万元、普冉股份为5000万-7000万元。目前,华澜微在招股书(申报稿)中没有披露2022年的业绩,但高企的存货或许是个隐患。

踩线达标存疑

华澜微选择的上市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最近一年营收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且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营收的比例不低于15%。

在2015年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时,华澜微存在未弥补亏损。截至2015年4月30日,华澜微经审计的总资产、净资产和未分配利润分别为8279万元、7789万元及-2811万元。

2015年11月13日,华澜微在新三板挂盘,于2019年8月终止。2015-2018年,公司营收分别为8141万元、1.16亿元、1.47亿元和1.68亿元,年化复合增长率也仅为20%左右;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万元、777万元、113万元及919万元。

从2015-2021年的八年时间里,华澜微仅有两年扣非净利润实现了盈利,且低于500万元,盈利能力非常薄弱。

2018年,公司在新三板定增成功,募集资金2.4亿元,定增价格为8元/股,主要用于偿还银行借款。终止挂牌后,公司又进行了两次融资,其中2020年4月以每股11元募集约2.87亿元,2020年9月又以每股11元募资约2.2亿元,公司股本增至1.5亿股。

另外,除了再融资之外,从2019年10月-2022年10月,华澜微也进行了多笔的股权转让,转让价格在每股7元至12元,按照12元算,公司估值为18亿元,比最低预估市值仅高出20%。

事实上,2016-2018年,华澜微的营收分别为1.16亿元、1.47亿元和1.68亿元,年化复合增长不足20%,比2019-2021年的增速慢不少。

芯片行业研发周期长、投入金额高,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为了IPO,华澜微大幅增加了研发费用,以达到科创板上市门槛。公司最近三年累計研发投入为2.61亿元,占累计营收的比重为19.78%,也高出15%的上市门槛不多。在新三板挂牌的2017-2018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726万和316万元,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4.95%和1.89%。

更早的2014-2018年,华澜微累计研发投入占营收之比远小于15%。

猜你喜欢
报告期实业模组
上市公司三季报双重报告期的现象、成因与对策
——基于招商蛇口的案例研究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期内增加、减少子公司在合并报表中的处理
上市公司三季报报告期不一致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近一周(2019年报告期)业绩预测上升幅度前10名
光学薄膜技术及在背光模组中的应用研究
心无旁骛做实业 扶贫助困为人民
浅谈石墨烯材料在LED路灯模组中的应用及该模组的设计
关于超薄LED背光模组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