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农村公路发展探讨

2023-05-09 22:41覃路捷
西部交通科技 2023年12期
关键词:四好农村路公路建设农村公路

覃路捷

摘要:文章介绍了柳州市农村公路发展现状,剖析了柳州市农村公路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农村公路发展趋势,并从规划布局、投融资创新、管养体制改革、民生关切、制度保障等方面探讨了推动柳州市农村公路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公路;乡村振兴;公路建设;管养体制改革;四好农村路

中图分类号:U412.36 A 67 222 3

0 引言

农村公路是确保农村地区居民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农业农村发展中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的设施。农村公路包括县道及其以下行政等级公路,是公路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地区最重要乃至唯一的交通方式与重要基础设施。农村公路建设发展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重要的先行引领和服务支撑作用。近年来,柳州市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覆盖范围、通达深度、畅通水平和服务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在新时代,城市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与乡村振兴发展和交通强国建设的需要相比,柳州市农村公路发展仍有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路网通达深度不够,技术等级整体水平较低,管理养护体制机制有待优化。

1 柳州农村公路发展现状

截至2020年年底,柳州市农村公路里程达7 335.3 km,占广西的7.19%(柳州市国土面积占广西7.8%),路网密度为39.4 km/100 km2[1]。如表1所示。

柳州市农村公路涵盖了48条县道、175条乡道、1 385条村道,以村道为主,其占比为70.0%。农村公路三级及以上公路占比仅为4.69%,四级公路占比为86.6%,农村公路网技术等级为4.03。如图1、图2所示。

与长三角城市的农村公路对比,柳州市农村公路的路网密度、技术等级均相对落后,等级指数、三级以上公路占比、县道占比存在差距。柳州市农村公路发展情况相较于长三角地区,总体上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如表2所示。

2 柳州农村公路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公路路网布局不完善,路网规模、网络连通度和密度等指标有待提升

柳州市农村公路网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其规模在不断增大,但是在路网密度和其他指标上,整体规模还有待拓展,农村公路路网连通性仍然不足,现状农村公路行政结点连通度仅为1.84,有的结点之间的连通程度较低,路网布局不够健全,制约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同时,

仍有规模较大的等外公路,其中大部分道路宽度较窄,不能保障双向通行,会车困难;部分道路路面状况较差、通行舒适度较低,甚至存在安全隐患。今后需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布局,增加覆盖面并增强农村骨架路网辐射通行能力。

2.2 路网结构需要进一步完善,以四级公路为主,技术状况、通行条件普遍较差

目前柳州市农村公路网呈现骨架公路少、支线小路多、结构比率分布不合理等特征,等级公路中以四级公路为主,占比达86.6%,三级及以上公路占比仅为4.69%,路网面积密度偏低,等级水平指数为4.03(长三角地区在4.0以下,数据越小表明公路平均等级越高)。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里,进一步优化农村公路网结构、提升农村公路整体的发展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2.3 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优化

目前,柳州市各县区范围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机制在多年的运作中已不断完善优化,自上而下也形成了一套相对较为稳定的架构。然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四好农村路”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进,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路网规模不断增加,农村公路也逐步从县、乡延伸至村、屯,对今后的农村公路建设、公路养护管理提质增效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柳州市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含市、县交通运输局下属公路机构)实际在编人数仅121人,承担着全市7 335.3 km农村公路的管理任务,不论是在编人员数量还是人均管养里程,均远不如同期当地国省道公路管理机构的桂中公路发展中心(见表3)。考虑到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分布区域广、信息化程度低、管理效率低等因素,较之国省道管理难度大,而在人员编制少的前提下,管理农村公路压力倍增。

2.4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供给、土地指标审批存在困难

(1)農村公路建设项目县级自筹压力大。目前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中,地方自筹配套资金占总投资比例约30%~50%,各县区财政较为困难,配套压力大。

(2)上级拨付资金在县级财政沉淀严重,各县区不同程度地存在农村公路项目上级补助资金无法从县级财政按工程进度拨付,影响项目推进。另外,农村公路的建设用地需要占用土地指标,在国家土地政策从紧的形势下,保障农村公路建设用地愈发困难。

3 农村公路的发展趋势

3.1 农村公路发展将由注重基础保障向注重服务和效率转变

随着多年来“三农”事业建设不断深入推进,农村建设水平逐步提升,随着农村居民收入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家庭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改善,农民买车也逐渐成为一件普遍的事情。进入新时代,特别是国家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农村居民的最基础的交通出行需求也将必然发生改变,高效、便捷的出行将成为农村交通出行的基本需求。因此,未来农村公路的建设不能停留在普惠性的基础保障上,更要体现在交通出行效率上,农村公路的建设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3.2 农村公路发展由追求规模扩展向高品质发展转变

农村公路的建设规模在公路网中的比重一直不低,但农村公路整体质量水平偏低,与市政道路的质量水平相比差距很大。以往农村公路建设追求量的突破,只为实现乡村的道路通达,但一直存在服务水平低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技术标准低,以四级为主,并存在部分等外道路,宽度小,难会车;(2)路况低,路面坑洼,难以适应农村地区越来越大的货运交通需求;(3)农村公路没有路灯设施、没有机非分离,公路运行存在安全隐患。

农村公路建设规模大,主要是由于农村地区的居民点分布广泛,农村公路投资造价低导致的。随着乡村旅游发展,城市居民到乡村休闲旅游等出行意愿也逐步提高。故而,未来农村公路的建设不能停留在以往的服务于人、畜、农用车上,需要面对新时代下新的需求,未来农村公路的建设技术等级需要进一步提高,路面、路段附属设施需要优化完善,例如增设路灯、绿化等。

3.3 农村公路发展由行业自身发展向多元融合发展转变

在新时期下,网络信息技术异常发达,给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农村公路建设不应仅仅局限于其交通基础设施本身,还应突出其附加品牌和价值,打造“农村公路+”,在农村公路基础上赋予旅游、文化、网红等各类元素,实现多元融合发展,这也是农村公路创新建设的重要内容。

4 推动柳州农村公路发展的建议

4.1 规划先行,高位谋划农村公路

开展农村公路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对标乡村振兴战略,重点研究以农村公路服务支撑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旅游。

(1)要推动骨干路网提档升级,推动县乡道提升三级及以上公路建设改造,提高乡村骨干路网通行能力和運行效率,实现农村公路与国省干线、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之间的便捷连通。推动公路与沿线乃至区域的产业融合发展,加快面向产业、旅游、资源的公路建设,完善乡村主要经济节点的对外交通条件,打通省际、市际、县际通道。

(2)实现农村公路基础网络普惠公平,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推动公路项目向进村入户倾斜。推进自然村(屯)通硬化路因地制宜建设,灵活选用技术标准,做好村、屯内外道路的衔接,农村公路过村的路段要统筹规划,服务村庄主干道的功能。

(3)做好与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的对接协调,使农村公路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之间实现有效衔接,保障农村公路土地指标的供给。

4.2 改革创新,探索可持续投融资模式

要建立与当前财政、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公路投融资模式,改革相应制度,为引进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公路创造有利条件。探索区域公路建设养护一体化,发展路衍经济,整合区域内文化旅游、矿产资源、特色农业等经济业态,捆绑有收益的项目反哺公路建设与养护,减轻地方财政负担,实现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

4.3 巩固机制,落实管养体制改革要求

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要求,建立与乡村振兴要求相适应、适合柳州实际的机制。

(1)落实“路长制”,建立政府为主导、部门间协同、上下联动、运转高效的工作格局,促使农村公路治理能力提升。

(2)加强信息化建设,开发智慧公路信息系统,通过5G、地理信息、AI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在农村公路的建设、养护、管理、运营等方面提升效能,强化公路感知能力,并向社会提供相应服务。

(3)落实地方政府对农村公路的财政支出责任,推行“以奖代补”方式分配建设、养护补助资金,充分撬动林业、文旅、乡村振兴等多部门、社会资本、保险等多渠道资金投入农村公路。

4.4 服务民生,促进就业和农民增收

积极开发农村公路相关就业岗位,通过施工人员、养护工、护路员等农村公路就业岗位,提供给沿线农民群众,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农村公路的项目建设中,大力推行“以工代赈”方式,引导施工单位聘用沿线农民,特别是脱贫人口参与村屯道路建设;在农村公路养护中,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方式,积极吸纳农民参加村道的日常养护作业。

4.5 制度保障,培育公路行业队伍

公路行业发展离不开人才、市场和相关主体,要强化相应制度保障,为行业发展创造相应条件。

(1)鼓励公路专业人才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等公路相关单位任职,加强人才引进的资金补贴和政策扶持。落实同公路业务匹配的各级交通部门和公路机构的人员编制,保障公路方面技术和管理干部的待遇和晋升空间。

(2)完善公路市场竞争机制和信用评价体系,构建公平的市场环境,通过本地公路建设及养护市场扶持培育有技术竞争力的咨询、施工、养护等市场主体。

(3)加强政府部门与高校、企业的合作,在交通强国建设、建设养护一体化、信息化建设、美丽公路建设等方面,开展课题研究、试点项目建设、人才培训等,促进相关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服务。

5 结语

乡村振兴,交通先行。农村公路作为农村地区最重要乃至唯一的交通方式与重要基础设施,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服务支撑作用。柳州市应当充分构建“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体系,实现农村公路长足发展,充分支撑柳州农村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交通强国贡献柳州力量。

参考文献

[1]柳州市交通运输局,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柳州市乡村振兴农村公路中长期发展规划总报告[R].2022.

收稿日期:2023-09-08

猜你喜欢
四好农村路公路建设农村公路
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
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
习近平:新思想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新征程
关于农村公路经济创新的思考
三问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养护须多管齐下
甘肃: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助力精准脱贫
外加剂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应用分析
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在养护工程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