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杜尚为例的达达主义艺术特征研究

2023-05-10 04:34刘少伟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00
收藏与投资 2023年4期
关键词:未来主义杜尚现代主义

刘少伟(河北师范大学 美术与设计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改变世界格局的同时,对艺术领域也形成了强烈的冲击。达达艺术就是出现在这个时期的一种反理性的新艺术运动。它出现在蔓延无际的硝烟中,不仅充满对战争的反抗,还代表着颠覆、无序和对传统艺术的猛烈反击。它不仅对绘画这种传统架上艺术的审美方式进行了颠覆,还出现在文学、戏剧甚至摄影艺术等艺术形式中。在一定程度上,达达主义可以说是艺术经历战争后的一次涅槃重生。因此,达达主义所提倡的反对传统的一切,如反理性、反战争、无政府观念以及提倡无目的、无意义地生活这样的态度,都是有据可循的。可以说,它是对曾经主导整个艺术历史的创作形式的批判和反驳。

一、达达主义————“反艺术”的艺术

博伊斯曾指出达达主义具备反对因袭既定的艺术定义的意义。如果说将物品转变,其本来意义的现成品艺术是艺术家理念的体现,那么这种“反艺术”的艺术就是比艺术性理念更高一层的表达。也就是说,“反艺术”的艺术并不是朝着艺术的对立面发展,而是反对既定的、传统的、现有的艺术形式及艺术追求,审美趣味和传统的做法,提倡推翻传统,进行颠覆和变革。无可否认,博伊斯这一观点为达达主义“反艺术”的艺术成为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主流提供了理论支持。

达达主义对自然、非理性秩序的发现,否定了艺术家作为创作者在传统艺术中享有的崇高地位,尤其是他们在展览上展出非永久性或无意义物品的做法,使艺术创作彻底走出了艺术展览馆和博物馆,成为与自然相似的一种过程,使更多的人参与到艺术的创作过程中。从此“人人都是艺术家,什么都是艺术”的论调大行其道,打破了艺术原有的规则和束缚。“反艺术的艺术”这一态度,在新的时代重新界定了艺术与普通大众的关系。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对达达主义的代表人物杜尚的艺术特征进行阐述。

二、杜尚的艺术特征

(一)杜尚的现成品艺术

作为达达主义在艺术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杜尚提出了一种新的艺术制作形式,即“现成品艺术”。这种形式是将已经制成的物品或雕塑贴上艺术的标签,改变它们的本来意义。1913年,杜尚把一个自行车轮和前叉绑在板凳上并贴上了艺术的“标签”(图1),当作一件艺术品送到展览上。之后又将一把普通的铲雪铁锹挂在天花板上,取名为“来自杜尚”,该作品名字强调的就是此“理念”来自艺术家,而不是物品由艺术家制作。相同的是,他强调这两件作品的艺术性并非来自物品本身,而在于其理念。

如果说这两件作品还是他在“现成品艺术”上的小小尝试,那么1917年他将一个在五金店购买的普通白色小便池,用黑色墨迹写上“R.Mutt 1917”后署名为《泉》(图2),送到美国独立艺术家展览会上,这是对其新的艺术制作形式即“现成品艺术”的最好诠释和彻底公开的表达。值得注意的是,此展览本身就是对现代艺术长期以来沉闷保守的挑战,虽然此件物品在展览开始就被拒绝了,但其在后续展览中的影响是深远的。

图2 《泉》1917 年

这一举动惊骇世人,搅动了当时的艺术界,引起巨大的骚动。当小便池被放到展览台上,它就不再是为人类服务的工具,也不是约定俗成的记号,而是变成了一个符号。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我们从艺术的角度看,抛开脑中对它的因有印象,赋予它新的意义,无论是什么现成品,都变成了艺术品。杜尚以此来向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的《泉》发出挑战,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现代主义向传统艺术发出了挑战,更是打破了艺术品与现成品之间的关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达达主义中“到底什么是艺术”这一重要问题。

有趣是杜尚的生存法则,他对生活的一本正经感到厌恶,不喜人们装模作样的严肃态度。人们把达·芬奇的艺术奉若神明,他却在偶然间拿到的一张《蒙达丽莎》的明信片上用黑色的笔在人物脸上画了一条胡须和两条山羊胡,并且在下方写上了L.H.O.O.Q,意为“她的屁股热烘烘”,这幅作品也因此得名《L.H.O.O.Q》(图3)。杜尚的举动让全世界都目瞪口呆。这种“涂鸦”的艺术形式,为逐渐摆脱传统架上绘画的艺术模式开了先河,也使艺术远离美术馆和艺术沙龙的“高冷范儿”,成为大众艺术界的一道独特风景。杜尚对《蒙娜丽莎》的再创作,从根本上说是在用反叛的艺术行为表现他对艺术所持有的自由无定性的态度。对传统艺术的突破透露出的反叛精神和情感上的不和谐,实际上是他情绪的宣泄和表达。

图3 《L.H.O.O.Q》1919 年

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艺术空间,尤其是为原来没有机会或能力参与艺术活动的人们提供了体验艺术创作乐趣的机遇。从根本上说,杜尚的《泉》是对传统视觉艺术的反对,《L.H.O.O.Q》是对传统艺术的反叛。他对现成品的再创作,使原本的作品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再以新的角度去看这件作品,它就成了一项新的艺术创作。这种“创造即清除”的观念从本质上看就是“反艺术”。值得注意的是,达达主义这种对所有传统的否定,对理性、对规则的蔑视和否认,在格林伯格看来是刻意地否定。他用kitsch来形容这种态度,音译过来为“刻奇”,意为媚俗、从众。也就是说,当你赞成或否定这个行为的时候,无论你倾向哪一边,这种带有主观的趋势其实本身就是另一种层次上的刻奇。

也就是说,这种“反艺术”的艺术更多地体现了达达主义艺术家自身的情感表达,及其对非理性秩序的发现、对艺术家崇高地位的否定,是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这对未来的抽象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观念艺术等艺术运动产生了直接而有力的影响,也为艺术民主化的潮流兴起拉开了序幕。

(二)对媒介的颠覆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美术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利用媒介,媒介的局限性恰恰是现代主义艺术的独特性所在。沈语冰在《现代艺术理论与批评人物志之格林伯格》中认为,相较于传统的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他们偏重于用艺术掩盖媒介,即利用艺术来掩盖媒介;而以达达主义为代表的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更擅长运用艺术来提醒艺术。也就是说,传统的艺术如雕塑、油画使用雕塑泥、调色油等媒介来完成创作,更重要的是作品,媒介只是工具。达达主义则通过媒介表达媒介。

杜尚在1920年与曼·雷合作的光学仪器《旋转玻璃盘》参考了早期未来主义艺术家们的时空观点,并且借助科学技术装置这一媒介完成了对视觉艺术效果探索的《下楼梯的裸女:第二号》(图4)。《下楼梯的裸女》通常被认为是未来主义的代表作品。实际上,杜尚作为达达主义的主力军,其借用媒介发起运动来排挤美,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运动中的人物和场景的行为,其实就是对达达主义利用媒介的最好诠释。

图4 《下楼梯的裸女》1920 年

胡泳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多次谈到麦克卢汉的一个观点——“媒介是人的延伸”。在这里,绘画媒介的局限性恰恰构成了现代主义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特点。苗丹阳在《现代艺术对媒介突破的探索——以未来主义、达达主义为例》中,从达达主义和未来主义对媒介的利用角度,阐述了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思潮下未来主义和达达主义在使用手段方面的变化,即从印象主义中对光和色的追求,到立体主义时期对空间的打散,一直到未来主义使用静止的媒介,如油画布和油画笔以及雕塑泥等来表现物体的运动,再到达达主义将不同艺术门类的表现媒介进行拆解、拼贴和颠覆。

李四达在《数字媒体艺术概论》一书中也指出,未来主义对机械、速度和力量的追求,需要用崭新的艺术形式来表现艺术观念。达达主义是未来主义某种意义上的延续,虽然大多数“达达者”并不这么认为,但这直接鼓励了各种各样以媒介为实验的新的艺术探索行为,在机器时代重新界定了艺术和生活的关系。刘洋在《达达主义及杜尚作品中的艺术理念》中也说道,艺术家使用物质媒介材料和借助技术手段来表现其自身的审美追求和艺术韵味。

达达主义对媒介的提倡与利用,打破了传统绘画艺术的表达方式,还展示了当时艺术接受与时代的关系,对艺术边界进行了修改。以杜尚为主要人物的艺术家们借助仪器,利用各种媒介来扩大艺术的表现形式,令现代艺术不再局限于各自的表现手段,而是从单一媒介的传统架上艺术演变为多种媒介并存,使艺术对生活、对空间的表现力更强、批判意味更浓厚。从媒介的利用角度,重新定义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更大限度地联通了人的感性和理性,艺术也有了更深、更广的发展空间。

三、小结

达达主义将20世纪现代主义美术的“反传统”发挥到极致。达达主义所提倡的无目的、反对一切的传统、反对一切的规则,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揭开了传统艺术的遮羞布,为后现代主义美术以及当代艺术扫清了障碍。达达主义依旧用它对现实生活的批判,对艺术的重新界定,对艺术与生活界限的打破在今天的世界艺术史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此以后,“反艺术的艺术”大行其道,这场艺术平民化的美学变革实验走出了以传统文化为中心的圈子,打破了美学理论的既定规则,开始以特有的方式绽放光彩。

猜你喜欢
未来主义杜尚现代主义
“我什么都不信!”——由杜尚引发的一点思考
未来主义
杜尚
未来主义
恶搞杜尚
热情夏日/未来主义
格特鲁德·斯泰因的现代主义多元阐释
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
《意大利未来主义,1909-1944:重构宇宙》
谈波特作品中的现代主义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