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北部边疆美丽风景线 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2023-05-11 04:45李艳茹
前进 2023年12期
关键词:三北内蒙古生态

李艳茹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打造北部边疆美丽风景线,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谋划实施好国家重点生态工程,走以大工程带动大治理之路

中共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积极推进“三北”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五大生态工程,总体投资269.5 亿元,惠及全区12 个盟(市)、103 个旗(县区)。其中,“三北”防护林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1.19 亿亩,占工程总量的25.1%,居“三北”13 个省(区)首位,通过重点生态工程实现了全区生态环境状况整体好转,形成重点生态工程对全区生态文明建设起重要支撑作用的共识,是全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

下一步,自治区要继续谋划实施好国家重点生态工程。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在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精心谋划新一轮重点生态工程,在“三北”六期工程的规划实施过程中,围绕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和两大沙地歼灭战,积极推动将黄河“十大孔兑”(黄河内蒙古河段的主要产沙支流,是指十条黄河一级支流,这些河流呈东西排列,由南向北分别流经丘陵沟壑区、风沙区、冲积性平原,最后汇入黄河)治理、“贺狼缺口”生态屏障建设、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治理、黑土地水土流失治理等纳入国家生态治理工程,走好以大工程带动大治理的内蒙古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二、立足本地特点,走符合内蒙古实际的生态建设之路

内蒙古的生态环境有四个突出特点,即水资源严重不足、生态环境整体脆弱、荒漠化防治任重道远、生态地位突出且重要。应立足这些特点,在生态建设中,走符合内蒙古实际的生态建设之路。

水是生态之基。内蒙古水资源总量为515亿m³,可用水量253.4 亿m³,年用水量200亿m³,接近峰值。除松花江流域外,其他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仅为800m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5、世界平均水平的1/8。随着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越来越高,部分地区地表水断流、地下水位下降、湿地萎缩、绿洲退化、河湖水面缩小等问题越发严重。部分地区地表水、地下水甚至因超载、超采而被水利部列为重点监控区并暂停新增用水许可。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扭转生态建设认知上的偏差,不能“一提生态建设就是植树种草”,更不能盲目绿化和选取树种,在一些不适宜造林的生态区域大面积种树。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必须遵循生态环境内在的机理和规律”,把“以水定绿”“适地适树”真正落到实处。严格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对年降雨量在400mm 以下地区的生态建设工程实施水资源评价,避免过度绿化引发地下水位下降等生态环境问题。根据地区降雨量实际,“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优先选择乡土植物物种和成活后可以雨养的植物进行种植,走出一条符合内蒙古自治区实际的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之路。

此外,建议从国家层面考虑内蒙古生态功能对全国生态安全的影响,在内蒙古启动生态修复补水专用通道,实施生态补水工程建设,为内蒙古增加分水指标。

三、吸引社会资本,走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长效之路

应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为基准,加快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划清自治区内各类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为市场主体投资生态建设解除最大的后顾之忧。对参与集中连片植树造林、荒漠化治理等生态修复的经营主体,允许其利用一定比例的修复面积从事旅游、康养、体育、设施农(林)业等经营性活动。鼓励金融、保险机构完善政策支持“工具箱”,丰富绿色金融产品。

库布齐沙漠治理之所以成为世界样本,靠的就是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从“谁种谁有,长期不变”到以家庭为单位、规模化推进生态修复治理并给予政策、项目、资金方面的支持,再到亿利、东达、明禾等企业的加入,形成了“党委政府政策性主导、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科技持续化创新”的多元参与沙漠治理模式,值得推广运用。

四、合理利用林沙资源,走绿富同兴的发展之路

内蒙古自治区在“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一是要研究开发适合内蒙古气候、土壤条件的经济林种,推进森林食品、特色林果、木本粮油、林草中药材等4 个优势产业发展,带动农牧民增收,建立生态产业反哺生态建设机制,实现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赢。二是利用自治区沙生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已形成的沙漠生态旅游、光伏治沙等特色产业的基础上,继续加大产品研发、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加强现有生态产品的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以沙产业发展带动生态保护。三是积极推动碳汇交易,加快林草碳汇标准体系建设。摸清家底,量化生态建设碳汇能力,争取国家批准建立符合自治区特点的区域碳交易平台;发挥林草资源碳汇功能,推动碳排放较高的企业参与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五、科学规划、久久为功,走因地制宜、功利千秋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第四次来内蒙古考察时强调,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在建设美丽中国上取得更大成就。内蒙古应充分认识到生态保护和建设正处在爬坡过坎、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清醒认识生态建设尚未实施全域治理、未治理区域生态还在进一步恶化、已治理区域存在林草退化风险这一现状。要坚持问题导向,重新梳理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尽快谋划一批重点生态工程项目并形成项目库,争取纳入国家重点工程或中央项目储备库之中,全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和三大标志性战役。在项目谋划之初一定要遵循生态系统的内在机理和规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落实“把底数摸清,把目标定准,把措施谋实”要求,精细规划、精准测算、实事求是、分类施策,让今天的项目既能补上过去遗留的短板,又能经得住历史的考验,真正走出一条因地制宜的生态文明之路。

猜你喜欢
三北内蒙古生态
我的三北
“生态养生”娱晚年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三北工程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北工程:将沙海变成林海
三北防护林与植树造林
可爱的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