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过敏性鼻炎1:为什么过敏人越来越多?

2023-05-11 10:57詹梦媛文利平
关键词:变应原患病率过敏性

詹梦媛,文利平

作者单位:100730 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过敏性疾病精准诊疗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过敏性鼻炎是较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儿童和成年人患病率为10%~30%。国际儿童哮喘和变态反应研究(International Study of Asthma and Allergies in Childhood,ISAAC)在98个国家约120万儿童中对哮喘、鼻结膜炎和湿疹的患病率进行了系统评估,结果提示6~7岁和13~14岁儿童鼻结膜炎的总体患病率分别为8.5%和14.6%[1]。

近几十年来,全球范围内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在上升,我国也存在类似情况,很多患者都在疑惑地问我们,为什么现在周围人群越来越多的人发生过敏?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寻找线索:

首先,卫生条件的改善。生命早年暴露于感染性病原体及正常胃肠道微生物群可能影响免疫系统的发育。这一假说,被成为“卫生学假说”。卫生假说认为,卫生条件越好,微生物暴露越少,变态反应性疾病会因此增加[2]。

其次,空气污染。空气污染的改变与部分区域哮喘患病率增加可能有很大关系。大量证据表明,在一些地区,车辆污染对变态反应性呼吸系统疾病有影响,包括汽油发动机产物和柴油机颗粒物。一项研究结果提示,每年高达24%的儿童期哮喘病例可直接归咎于交通相关空气污染[3]。尽管尚未充分确认空气污染对肺部的伤害机制,但现有数据主要集中在颗粒物(主要来源是柴油机废气)和一氧化氮。研究表明,气道细胞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识别污染物并诱发炎症反应。PRR的激活引起一些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释放,继而吸引白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到肺部并触发其成熟。除PRR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信号传递在污染物诱导的炎症中发挥作用。也认为核苷酸结合寡聚域(nucleotide oligomerization domain,NOD)样受体(NOD-like receptor,NLR)及其组装和寡聚形成炎症复合体的子集是固有免疫机制,可能参与对环境污染物的炎症反应[4]。

第三,生活方式改变。许多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包括户外活动时间长短、体力运动与久坐活动时间长短、膳食成分和农场动物暴露情况。

(1)户外活动/室内久坐性娱乐:1950年之前,儿童几乎没有主要在室内玩耍的,大多数情况下,儿童每日户外玩耍2~4 h。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儿童类电视节目越来越成功,因此在15年间,孩子们常坐在家里观看屏幕2~4 h。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长时间观看电视的儿童肥胖和哮喘风险均增加。3岁儿童每日观看电视2 h,11岁哮喘风险加倍[5]。

(2)锻炼减少:一系列实验显示肺充分扩张可降低肺阻力。正常呼吸模式包括间歇性深呼吸或叹息,有证据显示,坐着看屏幕时叹息频率会明显减少。体外研究显示,支气管平滑肌不遵循Starling定律,如果不经常拉伸,会从较短的长度就开始收缩。也就是说,不经常锻炼的话,支气管平滑肌倾向于更容易发生收缩[6]。

(3)久坐娱乐:久坐娱乐会导致室内活动增加,减少了日晒,继而维生素D生成减少。维生素D缺乏与过敏性疾病的关系较复杂,高水平和低水平维生素D均与过敏性疾病相关,这一领域有很多互相矛盾的结果,尚需进一步的研究[7]。

(4)膳食:膳食改变包括新鲜水果和蔬菜摄入减少;零食、方便食品和软饮料摄入增加;以及食物份量增加。、一项研究表明,β-胡萝卜素摄入量较多可降低学龄儿童对普通食物和吸入性变应原致敏的风险[8]。

(5)农场、村庄、蠕虫以及其他寄生虫暴露:暴露于农场动物与过敏性疾病呈负相关,生命早期尤甚。此外,环境微生物暴露的多样性与哮喘风险呈负相关。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假定寄生虫诱导IgE要么与吸入性变态反应无关,要么通过阻断变应原-特异性IgE的结合而起作用。但在发现蜱虫叮咬诱发的、低聚糖半乳糖-α-1,3-半乳糖(α-gal)特异性IgE改变了这一假设。这类IgE抗体与任何携带α-gal碳水化合物表位的蛋白质相结合,包括除灵长类和人类的其他所有哺乳动物的蛋白质,例如其与猪甲状腺球蛋白和猫IgA相结合。α-gal特异性IgE与对红肉的迟发性全身性过敏反应有关。当代研究的重要发现是,在有α-gal特异性IgE的个体中,对猫或狗变应原的高IgE滴度与暴露于动物引起的呼吸系统症状无关[9]。其意义是,对半抗原(如α-gal)产生的IgE抗体或许可解释非洲农村儿童为何血清总IgE水平高却无变态反应性症状。

第四,气候因素。有研究表明,气候因素改变可能导致症状或疾病严重程度增加,但不一定导致患病率增加。一项研究发现,户外温度增加与哮喘急诊科就诊增加有关。另一项研究显示,臭氧含量更高与桦树花粉的变应原性增强有关。气候因素在哮喘和变态反应性鼻炎患病率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10]。

第五,环境中的毒素。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环境毒物与变态反应/哮喘有关,如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ompounds,EDCs)和邻苯二甲酸盐。这些产物可能影响免疫和呼吸系统的发育,但确切机制尚未完全确定。EDC包括抗菌物质,如三氯生、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和双酚A(bisphenol A,BPA)。BPA用于商品中,包括用于制作常见商品常用的塑料,生成环氧树脂作为食物/饮料容器的涂层,生产热敏纸等等。邻苯二甲酸盐可将塑料和乙烯树脂变得更柔软且更柔韧。这些化学物质广泛见于多种消费品[11]。

针对以上因素,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

定期让孩子们暴露于农场环境,尤其是早期的暴露,可以适当学小猪佩奇,去踩踩泥坑,一方面让孩子有机会亲近大自然,一方面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菌群;避免直接食入的用具中的环境毒素,尽可能避免塑料制品餐具等;避免空气污染的室内和室外环境;减少零食、方便食品和软饮料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避免久坐,加强锻炼导等。

猜你喜欢
变应原患病率过敏性
变应性鼻炎患者食物变应原分布特点分析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过敏性鼻炎别再吃冰了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不可小觑过敏性哮喘
说说过敏性紫癜
谨防过敏性休克
565例过敏性疾病变应原结果分析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