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23-05-12 07:05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中国象棋棋子插画

阮 舒 婷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 102600)

中国象棋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成果,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延续象棋文化基因需要设计从业者用全新的眼光去审视传统文化的精髓,以美学融合、设计创新赋能传统文化,使其“活化再造”。包装在百姓生活中无处不在,近几年采用中国传统文化为包装设计元素的产品屡见不鲜,而以象棋文化为视觉语言的包装却寥寥无几。研究旨在将现代包装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中国象棋相结合,给予消费者全新的视觉体验,赋予包装文化价值。

一、中国象棋的三大设计元素

(一)视觉元素

中国象棋由棋子、棋盘组成,因此视觉分析的焦点也以此为出发点进行探究。在造型方面,根据相关材料记载,汉代出土的东汉黄玉立体象棋,由棋盘和32枚立体棋子构成,每个玉石经过精心雕刻呈现与棋子含义相符的造型,如四蹄腾飞的马、表情凝重的将帅等,象棋的棋盘也尽显繁缛华丽,阴刻“楚河汉界”,棋盘四周阳刻螭龙等纹样。安义县出土的宋代铜质古象棋不仅正面有汉字,背面也刻印了与之相配的图案。而后,象棋经过各个朝代的发展,形制逐渐统一。在材质方面,除了宋代出土的铜质棋子,还有北宋木质棋子、瓷质棋子,明代的金丝楠木棋子等,材质所呈现的变化也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在颜色方面,因为棋盘以“楚河汉界”为分水岭,因此象棋在棋子颜色上多选用红黑两色来象征对弈双方的身份,红帅代表刘邦,黑将代表项羽,通过色彩这一视觉元素进行区分。

(二)游戏元素

最早记载象棋的《楚辞·招魂》一文中写到:“有六簿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1]意思是两方各有6枚玉石制成的骰子大小的象棋,通过比赛互相进攻,赢的一方得到了双倍奖励,击败敌军而欢呼雀跃。至宋代,象棋棋子增添了“炮”“士”“象”,每个棋子作用不同,走法不同,使得象棋变得更为灵活。明清时期,相关的象棋论著众多,如《金鹏十八变》便系统地阐述了斗炮局的各种变化,标志着中国象棋发展的新阶段。如今象棋已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一项智力竞技游戏。

(三)文化元素

象棋与围棋的黑子、白子不同,每一个象棋上都有一个汉字,棋子的布局、走法也因汉字的不同而截然不同,这充分体现了象棋的文化元素。“兵(卒)”代表的是古代的兵卒,每次只能前行一步,过河后可向左右行走,但永不能向后方移动;“車”,象征着古代的战车,在象棋中只要无子阻拦,横线竖线均可行走,因此是象棋中最具影响力的棋子;“相(象)”,一般指保护君王之臣,多用于防守,每次循对角线走两格,俗称“象走田”。因为“相(象)”的作用是护帅,因此不能过河,只能在己方区域活动;“将(帅)”作为两方对阵中的核心人物,即军队中的最高统帅,每次只能走一步,不论方向,但不能走出“九宫”,也体现出将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职责特点。棋子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仁、勇、理、智、信、忠”的美好品德,如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兵(卒)”;忠心耿耿,宁死也在九宫中护将帅的“士(仕)”;运用战术智慧不出九格的“将(帅)”。由此可见,中国象棋不仅是对历史的呈现,更是中国文化的展现。

二、中国象棋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价值

(一)赋予文化价值

象棋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包装设计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流行文化中传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2]。传统文化元素经过设计加工可以为包装增加深厚的文化价值从而赋予品牌内涵浓厚的文化底蕴。以包装作为载体,通过视觉语言对象棋元素进行再塑造,以图形图案、色彩等设计元素来展现象棋这一传统文化之美,现代包装被赋予文化价值。

(二)创造商业价值

当下包装无论从图案还是结构等方面都存在雷同的问题,将象棋元素应用于包装有两点优势:第一,象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将其作为包装的设计语言易产生文化的共鸣;第二,市面上以象棋作为设计元素的并不多,将其运用于包装,并搭配符合时代潮流的设计巧思,容易使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对象棋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设计开发,实现文化与产业的融合,优化与重构象棋产业价值链[3],不仅利于象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能创造商业价值,带动经济效益。

(三)丰富艺术价值

中国许多传统文化不仅具有文化价值,亦可通过二次加工带来艺术价值,象棋的艺术价值也亟待设计师去创造,例如象棋不同的棋子所代表的人物形象都可以用艺术表现形式如手绘、三维建模展现。将象棋文化用视觉语言进行创作,丰富和发展了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多样性的了解。

三、中国象棋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一)设计调研

象棋元素在现代包装中应用并不多,因此笔者扩大了调研范围,涉及文创、插画等不同的设计领域,以获得更全面的资料。如在三星堆中国象棋文创中,提取了三星堆博物馆中的面具元素、青铜纹样,结合象棋棋子通过Q版手绘形式进行设计;在阿尔法犬X象棋神话主题中,融入了多种文化元素,结合象棋棋子,用3D建模的手法完成文创的表现。可见,象棋棋子是进行视觉创作的重要设计元素,且表现手法多样,应用在包装中可以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

(二)设计理念定位

笔者以绿豆糕包装设计为载体进行应用研究,与象棋的视觉元素、游戏元素、文化元素进行设计融合,对包装进行了初步的理念定位。一是对棋子进行视觉语言重塑,以手绘为表现形式,对象棋棋子进行形态上的创新。二是通过包装结构的创新,使包装既可作为防止物体被损坏的容器,亦可成为对弈的棋具,融入象棋特有的游戏元素。三是在包装中增加关于象棋知识的文字,如棋子的含义、走法说明等,以展现象棋的历史底蕴。

(三)设计制作过程

首先,对象棋棋子插画进行设计:根据象棋每个棋子的含义,设计出一系列象棋棋子插画。将对弈的红黑两方棋子中的红方棋子绘制为古代形象,黑方棋子绘制为现代形象,展现古代“帅”与现代“将”,古代“卒”与现代“兵”的相互碰撞。古代与现代形象的对比,也体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食品包装中的创新。在设计过程中,笔者将象棋棋子分为“人物形象”和“作战工具”两类,对每一个象棋棋子的形象都采用了四步设计法,以“卒(兵)”为例:第一,搜索走法。第二,对“卒(兵)”棋子形象进行情感定位。第三,以大量古代士兵与现代军人为参考对象进行草图设计。第四,确定终稿,进行绘制。

笔者绘制了“相(象)”“帅(将)”“仕(士)”六个人物形象以及其余的“马”“车”“炮”等形象。古代“相”参照姜太公钓鱼的形象进行绘制,现代“象”参照著名战略指挥家的形象进行设计;古代“仕”选取了“一夫荷戟,千人莫当”的典韦作为参照对象,现代“士”则参考了一些英雄形象;古代“帅”刻画出一个具有大将风范的将帅形象,现代“将”则绘制了佩戴勋章的军人形象;古代“马”绘制了战马的形象,现代“马”则选择了具有运输、载人功能的装甲车与之对应;古代“车”是人物驾驶战车的形象,现代“车”则是军人驾驶坦克的形象;“炮”设定为古代的大炮与现代的导弹车。造型设计需要将实用性、趣味性和审美性贯穿其中,在设计的棋子插画中,每一插画形态都是以象棋中最具特色的棋子为出发点,挖掘其中的视觉表现形式,赋予象棋艺术化呈现的全新面貌(部分象棋棋子形象设计见图1)。针对棋子插图,同时设计了自我陈述以及走法说明等文字。将插图与文字同时运用在包装中来展现象棋文化(部分包装标贴设计见图2)。

图1 象棋棋子形象设计(部分)

图2 包装标贴设计(部分)

其次,对包装的盖子进行了创新。提取象棋棋子的插画元素,设计出每个棋子的头像并将其附着在木片上,运用木片的穿插将其立体化。当糕点食用完后,木盖既可以当作装饰玩具,也能在所有的木盖头像搜集完整后,直接用来下棋,不仅融入了象棋的游戏元素,同时也可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部分包装木盖头像见图3)。

图3 包装木盖头像(部分)

包装中还设计了附赠的玩具,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皮影,仿照其结构将象棋棋子的插图元素进行分解,用激光切割出各个部分的形态。消费者可以自己动手进行穿插,完成包装中立体化的象棋形象,“食”“学”“玩”一体化,增加产品竞争力(图4)。

图4 立体拼图衍生品

四、结语

继承传播好传统文化,是设计从业者在新时代的责任与使命。中国象棋文化的传承需要打破传统的媒介传播方式,以跨界联合的创新思维,探寻传统文化“活化再造”的新方式。

猜你喜欢
中国象棋棋子插画
就要紧紧粘住你
棋子多少颗
摆棋子
有趣的棋子
马踏连营
马踏连营
无脸小插画
中国象棋博弈程序中边界判断的优化方法研究
超暖萌治愈系插画
为业余棋手诊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