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五育并举”的践行反思及问题解决策略探析

2023-05-13 13:01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3年12期
关键词:五育并举五育融合

王 行

(吉林省教育学院 教师培训中心, 吉林 长春 130022)

一、立德树人导向下“五育并举”提出的背景和本质解析

21世纪第四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人才竞争成为国家竞争能否赢得主动的关键要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站在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国家战略高度,在文化自觉和哲学反思的意义上,我们有必要追问,中国教育是否能够提供充足的高质量人才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推动中国进入世界强国行列,显然,已有教育现状与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

(一)新时代教育任务驱动下“五育并举”的提出

“五育并举”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教育自身的原因。

首先,“五育并举”的提出是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使然。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基于教育对健全人格培养的“成人”责任,党提出“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提出扎实推进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要求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全过程,提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通过“五育并举”途径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2019年7月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明确要求,要“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要“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1]。这是对新时代人才规格全面性的界定,也是确定以“五育并举”内容、方式途径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要求。

其次,“五育并举”的提出是反思中国教育发展自身积累问题的文化自觉。以“立德树人”为依据检视我国教育现状,其与党的要求、完成教育使命都有不小的距离,正如有学者明确指出的,现有“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疏德、偏智、弱体、抑美、缺劳等‘五育缺失’”[2]。“五育并举”要矫治的是智育独大的问题,这种“唯科学主义”的倾向不仅违背了教育的宗旨,而且培育出“单向度的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也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现有教育的“唯科学主义”导向,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按照“完整的人”来培养学生,突出智育、以弱化其他“四育”为代价,也就必然不能培育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培养“完整的人格”的人成为当前教育攻坚难题。冯友兰曾深刻指出,学校“有两个问题必须分别清楚。一个是关于一个人的学问和修养的问题,一个是关于一个人的工作岗位和职业的问题,不可把这两个问题混淆起来。”[3]前者是指“使人成为人的学问”,关乎人的“德性”,属于德育、体育、美育、劳育问题,后者是指“使人成为某一类人的学问”,关乎人的专业“才能”,属于智育问题。显然,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成为合格的“人”,同时也成为有专业能力的“某一类人”,真正的教育应当使二者统一。爱因斯坦也曾指出,学校的目的在于当青年人离开学校时,他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而离开。教育现实需要我们以文化自觉重新反思教育的本质并使教育回归其本质。

(二)对教育本质的再反思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在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既重视“教”更重视“育”。“教”强调的是技术、技艺的获得,是知识获得的过程,“教”是“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强调的是价值的引导、心智的启迪、精神的滋养,是“德性”培养过程,“育”是“养子使之作善”。从价值取向看,中国古代教育更注重“育人”,注重对人性德性的培养。

新时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提出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理论基础,秉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人本化教育理念,对人进行全面关照,追求“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的教育理想,以使教育更注重人的精神世界的积极建构和充盈,使受教育的人获得认识世界之“知识”、改造世界之“能力”、创造幸福之“智慧”。为此,新时代的教育应当努力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和谐发展。这不是单独的智育所能够承担的,需要“五育并举”的合力推进。

立德树人导向下,“五育并举”的本质就是要求学校落实教书育人责任,通过教育,引导学生追求“大我”“小我”相统一的社会人格发展的整全性,“五育”相统一的知识结构的前沿性和整体性,知、情、意相统一的丰富精神世界。通过教育,使学生具备“不惑、不忧、不惧”的综合整体素质,最终实现教育的育人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的融合。这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

二、落实“五育并举”面临的困境分析

“五育并举”虽然必要,但在实践上贯彻“五育并举”要求能够有机实现“五育融合”是教育的攻坚难题,它是包括各育内容的融合、教育目标的融合和实施上的融合的高度一体化过程,这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育教学能力等都形成了现实的挑战,也对师资、课程标准、评价等涉及课程建制的方面提出更高要求。主观上和客观上存在多重阻滞因素,并有复杂的原因。

(一)对“五育并举”概念理解偏差导致“五育融合”的“零散化”

“五育融合”是“五育并举”实际落地过程中的操作性要求。一些学校、教师对于“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而认知上的偏差、理解的不透彻则必然带来个人或集体在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之中的偏差。如,有部分教师由于将“五育融合”简单地理解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杂糅在一起,而缺少对问题的本质理解和整体驾驭能力。他们在实践中落实“跨学科融合”时,由于认识偏差,便将各学科知识生硬地塞到一节课中,或机械进行学科混搭而显得十分突兀,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不佳;或舍本逐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上述两种问题实际上是如出一辙的。其主要问题是一部分教师未能真正理解“五育融合”与“跨学科融合”的内涵和本质,简单机械地将“融合”当成了杂糅和相加,忽略了“五育”间的内在联系与逻辑关联。“五育”若不能“融会贯通”,在教学中做到内在地一体化,最终会导致整体教育效果下降。而这种对基本概念理解上的偏差,不仅仅是教师个体的问题,往往是整个区域性的普遍性问题。

“五育”是一个教育整体,旨在促进育人目标、过程、结果的整体提升,不应将其作为五个单独的个体割裂看待。但由于对“五育并举”“是什么”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教师在“五育融合”“怎么做”的实践上遇到困难。通过对教师培训中的教师调查与访校活动不难发现,当前依然有为数众多的教师将五育中的“五育”割裂看待,如以“体育”为例,体育基本被误解为与德育和智育等无关的孤立存在,这是典型的将“体育”与“五育”割裂开的错误认知。而在本质上,体育与其他“四育”有深厚的内在关系。首先,当代人类学、生理学与心理学等研究已经证实,大脑的正常运转、智力的不断发育与人类机体的功能活动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强健的体魄对于人类智力的提升、对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正面的影响,这是“体育”与“智育”之间的关联;其次,体育的竞技性,在强健个人体魄的同时,又有利于培养集体间的“合作关系”与“竞争意识”,在与队友和对手不断地比赛与竞技中,将体育精神发扬光大,这种严格约束自我、遵守体育竞技精神、与队友之间的合作、与对手之间的相互尊重、个人荣誉感、集体认同感与荣誉感的表现,正是“体育”与“德育”之关联的最佳体现;再次,体育可以让人同时体会到身心愉悦,在心情愉悦后还能强健体魄,让体态更加优美,是一种让人达到“内外兼修”的最佳方式,毫无疑问这是“体育”与“美育”融合的最佳体现;最后,无论长期还是短期,体力抑或脑力,开展劳动的劳动者群体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对于生产、创造等一系列与劳动相关的活动都难以长久维持,这充分体现出“体育”与“劳动”的紧密关联,没有体育作为对身体的支撑,劳动也无从谈起。

综上不难看出,本质上“五育”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因此“五育”始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相互融合、融会贯通,最终自然共生,将其作为个体而割裂开的行为显然没有看透“五育融合”的内在与本质。而反思五育分裂并究其原因,应当承认,“五育并举”涉及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知识结构的重建、教学能力的提升等问题,这不是靠个体自发和自在能够完成转变的。由于区域教育机构与学校没有统一系统的基本培训,靠教师单打独斗式的学习显然无法达到新时代新教育思想理念的水准,因此这对于国培、省培、委托培训、干部培训、校长培训、教师培训甚至于学生家长的培训,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教师观念陈旧停滞、教育经费支撑不足掣肘多

在“五育融合”推广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一些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于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观念变革,其中“唯成绩论”“唯分数论”的观念依然顽固存在。在他们视野中,优秀学校被认可尊重的唯一原因就是耀眼的成绩,即“智育”独大,除“智育”之外的一切都视而不见,“成绩就是学生的一切”。这是我们长久以来教育只重视“智育”所带来的负面效果,影响深远。而家长群体对于“五育”的不解也间接造成一些学校在执行“五育融合”时畏手畏脚。为了数据好看的升学率和家长的不解而十分重视“智育”,“德育”在实际教学中变成了虚无,基本“失语”;由于担心群体体育活动造成的意外事故而惧怕担责,体育也被“一刀切”地减少体育课时;美育也由于“无法直接体现在学生的成绩单上”而基本“失声”,劳动教育作为成人的主要内容更是处于“失踪”状态。

造成“四育”弱化的原因,从根本上讲,根源于长期的“应试教育”习惯力量的阻滞,这是教师“唯分数论”观念产生的主要原因,“素质教育”如果不能真正得到落实,“五育并举”就缺少必要的社会文化环境支持,其落实必将困难重重。

同时,地区、城乡差异,尤其是经济状况也对“五育并举”落实有重大影响。“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等概念并非最新概念。“五育融合”渊源于蔡元培的“五育并举”思想,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时隔百年后再次提出“五育并举”,对此,各地区、各层次教育都有一定程度的落实。但目前区域不平衡的问题值得关注,南北差异和城乡差异明显,而造成差异的根源在于经济。经济对“五育融合”的落实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三者为例,经济发达的区域,其区属学校大多有工程质量优秀、样式种类繁多、室内室外细分、运动器械充足的室外足球场、室内外体育场、田径场、篮球场,有充足的区域供师生锻炼;“美育”在经费充足的学校也会得到与“智育”共同发展的机会,例如装修考究甚至奢侈的音乐大厅或多功能大厅等,供学生定期开办演唱会和带有浓厚学校文化氛围的校园文艺节或开放日;发达地区学校也会为学生准备“劳动教育”的实验教室、生物教室、烹饪教室等,供学生学习室内栽种与烹饪技术。上述内容都在经济发达、经费和资金支持充足的学校中才能实现,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乡下的村小,“五育并举”“五育融合”在那里实属无法企及的“奢侈品”。

(三)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未能及时跟进与完善

如何评价教学,依据什么标准评价教学,直接关系教师如何教。

根据当前对“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现状分析,“五育融合”在多数学校都已顺利开展,但部分地区在“五育并举”政策落地和执行力方面,虽然积极推动,但由于缺少一个科学、体系化的管理体制和模式,导致目前针对学生“五育融合”的评价依然简单粗犷或流于形式。谁来评价,评价什么,评价标准如何制定等关键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如果评价者自身对于“五育并举”的理解不到位或有偏差,必然对落实“五育融合”成果进行评价时呈现非专业状态。同时由于师资力量的不完善,缺乏具有“五育融合”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专任教师,导致在进行评价时往往要将多个学科的老师集中在一起给予评价,出现不具备“五育并举”视野和理念的人去评价“五育并举”的教学实践,这种错位导致的结果可想而知。而部分学校由于对“五育融合”的执行力不高,甚至无法对教师是否落实“五育融合”做出合理的判断和评价。对此做归因分析,国家层面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还亟须完善,学校层面的课程规划、教学模式、管理机制不健全,造成的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的双重缺失,是导致“五育融合”落实难问题的深层原因。

三、关于“五育并举”困境解决策略的思考

落实“五育融合”,破局当前落实不利困境,既有把握趋势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的诉求,也有实践层面的旨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教育培训跟进的势在必行,也包括教育评价标准改革的制度保障问题,需要多方面发力解决。

(一)更新教育观念,构建“五育并举”教育新生态

落实“五育并举”不是一个选择题,而是客观要求必然扎实推进的必做题。这是当前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是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使然,是教育本质要求的“完整人格”培养的内在诉求,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既然由于观念陈旧导致“五育融合”难以落实,就必须从破除旧观念、树立新观念为切入点开展工作,以破解落实“五育并举”的困境。更新观念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涉及改变习惯,而惯性的力量不可小觑。这首先要使教师提高站位,自觉把握教育大势,与时俱进地提高教书育人使命感。我们通常说,教育者必先受教育,道理正是如此。教师应当意识到,今日之教育趋势,其重要改变是从以知识为本的应试教育走向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五育并举”由此势在必行。

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具有积极的变革意识,做好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学校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课程规划和“五育融合”的教学模式构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地组织和鼓励系统研讨“五育并举”新理念,充分了解何谓“五育并举”“五育融合”,如何贯彻落实新时代的教育精神,又如何将“五育融合”真正落地,积极备课,造就“五育并举”的文化氛围,营造“五育并举”教育新生态,使“五育并举”“五育融合”深入人心。

(二)以教师培训为实践支撑,多重因素共同发力

落实“五育并举”不仅对教师观念形成挑战,对教师知识结构、教学能力都形成巨大压力。为此,有效的教师再教育、再培训就成为重要抓手。

在不能解决区域经济差异的前提下,解决教师能力是关键突破口,“五育融合”最终要在课堂中实施和实现,提升教师“五育融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教师培训。通过对教师培训,使其对“五育融合”产生新的理解,对“五育融合”实践操作有遵循,从而尽量缩小区域师资水平差异,也尽量避免优秀教学单位“单打独斗”“一枝独秀”,从而造成此区域“大者愈大、强者恒强”的不平衡局面。

“五育融合”不仅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也是全社会如家庭、社区共同的事情,需要多重发力。如何通过多方主体、多种机构的协同,持续推进“五育融合”,寻找“五育融合”多元主体及不同教育力量之间的“契合点”是行之有效的路径之一[4]。至今,有观点仍然认为“五育融合”只是学校教师应该做的事情,与家庭和社会无关,这种认知是错误的。“五育并举”始于社会,实施于学校教育,最终在家庭这一环节继续发力。事实上,任何一种教育形式的施展均离不开社会、学校、社区、家庭等因素,家庭是学校教育的延续,父母是青少年成长中最重要的老师,在青少年的成长之路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为了让“五育融合”的理念入脑入心,植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的潜意识内,除必要的学校教育外,家庭对于“五育融合”的理念是否认同、对“五育融合”在学校以外的环境是否有意识地延续,对于把青少年完全塑造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至关重要,因此家庭教育不可缺失,家长对“五育融合”也应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并身体力行。

(三)全面完善“五育融合”的评价体系

评价是对效果的追问。由于当前“五育并举”评价体系的不够完善制约了其实践落实,因此,亟须制定一套从制度规定、学科融合到课堂实施的全面而完善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而融合度和育人度是其两个重要标准。此项工作非短期可以完成,需要负责“五育并举”和“五育融合”的教师协同当地教育部门、所在学校等诸多部门与机构协力制定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在制定与完善评价机制的过程中,学校应建立落实“五育”新机制、新的实践办法,学校层面应积极鼓励教师、大胆尝试,不怕失败。

在完善评价机制方面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定性评价是必要的,定量评价必不可少。但是,量化的工作应该是科学、全面且动态的,不能再出现为了“融合”而简单粗暴地将所有五育机械“融合”在一起,即为“融合”而融合的形式主义问题,“五育并举”需要客观、公正的评价,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应当提到议事日程。

(四)以技术手段助力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五育并举”本质上是一种新时代的以整体思维、融合思维和辩证思维为根基的育人新理念,更是着眼全人教育及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育人新实践和新挑战。为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制度障碍、利益冲突等,须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与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5]。

显然,为了更好地落实“五育融合”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技术手段必不可少,采用信息化推进“五育融合”是强强联合。当下是信息技术时代,借此优势,各个地区、学校都可以以大数据建立属于自己的技术积累,如果因感到无从下手而不清楚如何落实“五育融合”的学校也可以统一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在云端访问、参观,观摩其他学校的“五育之路”。通过信息技术的介入,在展开云端上的校园之旅、拓宽视野的同时,也利用信息技术、大数据来构筑、进一步完善学校关于“五育融合”的体系化建设、管理、评价体系等,辅以调研、采访、跨地区访问交流等多种形式,构筑属于本校特色的“五育之路”。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介入,对由于经济和地域差异而尚处于迷茫的一些学校而言,是一个可行的选项。

总之,“教育的事业是着眼于未来的事业,教育工作的性质与特点要求教师应具有相当程度的职业敏感,应跟随时代奋力前进。作为一名教师,要学会认识时代的特征,关心国内外大事,善于接受来自各方面(尤其是教育、科学技术方面)的信息,使自己思考问题、从事教育实践具有时代气息。”[6]“五育并举”作为新时代教师的必备本领之一,作为未来广大青少年能够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都应当尽一切力量“接力”下去。广大教师应脚踏实地地做好“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教育教学工作,并使之常态化,以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猜你喜欢
五育并举五育融合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融合》
建设教育强国的鸿篇巨制
“五育并举”育新人:开启首都教育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