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农业领域发展生物经济的对策建议

2023-05-13 20:00贾玉川黄平平单忠纪韦春波贾永全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大庆市大庆全市

贾玉川,黄平平,单忠纪,韦春波,贾永全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庆 163319)

1 生物经济的界定

生物经济是以生物学、生命科学等理论为基础,以基因、细胞、育种、合成生物等技术进步和普及应用为特征,围绕保护、开发、配置、使用生物资源,提供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形成物质生产、流通、交换和分配模式以及相应的制度安排。

进入新世纪以来,生命科学领域持续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生物技术逐渐与信息技术并行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底层共性技术,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加速以更加亲民的价格、更加贴近市场的形态走进千家万户,针对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生物技术创新及应用制度体系日趋完善,生物经济时代的序幕徐徐拉开[1-3]。

生物经济是以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为基础的、建立在生物技术产品和产业之上的经济,是一个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相对应的新的经济形态。与生物产业相比,生物经济是在生物技术变迁、生物产业形成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构成的新型经济形态,即在技术和产业变革之上形成的全新制度安排。与此相应,生物经济时代是以生物技术与信息、材料、能源、育种等技术加速融合为基础,以高通量测序、基因组编辑、生物信息分析、育种、微生物组学等技术群体性突破和广泛交叉融合应用为标志,围绕生物资源配置形成新的制度、政策体系,引发人类生产生活乃至经济社会深刻变革[4-5]。

针对人类面临的食品与营养、健康、可再生能源与可持续原材料、环境可持续等挑战,生物经济将变革“4fs”(food,feed,fuel,fiber)生产方式,带来农业发展观念的转型。中国现有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农业生产模式不可持续,必然要发生变革。正在兴起的生物经济与即将到来的生物经济时代,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带来新的时代机遇。

项目通过研究,将深入分析大庆市农业领域的生物经济发展状况及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大庆市农业领域发展生物经济的建议,为大庆市农业主管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2 大庆市农业产业及生物经济发展概况

2.1 大庆市农业经济发展概况

2.1.1 农业生产情况

(1)粮食生产情况。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76.98 万hm2、占全省4.8%。近五年来,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67 万hm2以上,总产保持在425 万t 以上。辖区内四个县和大同区均是国家产粮大县。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水稻、大豆、杂粮、杂豆、马铃薯、小麦等。2022 年全市粮食作物实播面积71.25 万hm2,其中:玉米47.6 万hm2,水稻12.72 万hm2,大豆7.95 万hm2,小麦0.28 万hm2,薯类0.19 万hm2,杂粮杂豆2.51 万hm2。目前,全市秋收已全面完成,行业初步测产估算,粮食总产有望达到114.5 万t。

(2)果蔬及其他经济作物生产情况。大庆市棚室果蔬起步早、质效好,基础坚实,棚室总数达7.2 万栋、面积0.84 万hm2,位居全省前列,其中:温室1.4 万栋、面积0.13 万hm2,冷棚5.8 万栋、面积0.7 万hm2;常年露地种植面积2.35 万hm2以上,果蔬种植品类主要以西甜瓜、食用菌、番茄、茄子、辣椒、黄瓜等为主[6-8]。全市果蔬种植核心区主要分布在大同区,逐步发展形成了以大同为核心,环城近郊区为支撑,四县为补充的“一心一带一圈”优质绿色果蔬生产基地,也是全省重要的“北菜南销”基地,大同无籽西瓜、肇州新福香瓜、肇源鲜桃等优质果蔬远销上海、南京、广州等南方各大城市。2022 年前三季度,全市果蔬种植面积3.47 万hm2,总产125 万t,同比增长7.4%。

除果蔬外,全市经济作物还包括花生、甜菜、烤烟、汉麻和中药材等,其中以中药材面积最大。2022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发展到1.28 万hm2,主要分布在大同区和杜尔伯特县,以种植板蓝根、防风、柴胡、月见草等为主。大同区是全市板蓝根的主要种植区域,先后荣获“中国板蓝根之乡”称号、“大庆大同板蓝根”地理标志认证,是全国重要的板蓝根道地药材种植基地。

(3)畜牧业生产情况。大庆畜牧业以“两牛一猪”为主,发展基础较好,畜牧业总产值连续多年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0%左右,在全市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奶业最具优势,大庆是全国牛奶生产十强市,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79 家,奶牛存栏量仅次于齐齐哈尔市,位居全省第二。其中,林甸县规划建设了全省现代奶业产业园,奶牛存栏数量9.41 万头、鲜奶日产量1 000 t,均居全省县级第一。龙江元盛、皓月等高端肉牛养殖基地规模不断加大,牧原、大北农、正邦等国内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在我市陆续启动规模养殖基地项目建设,乐尔肉兔、卡倍多奶山羊等特色养殖基地加快发展,全市已形成了以奶牛为主,生猪肉牛为两翼,禽类、羊、兔为补充的多元化牧业发展格局。2022 年前三季度,畜牧业总体呈现增长态势,全市畜产品总产109.4 万t,同比增长6.4%,其中:奶牛存栏量25 万头、生鲜乳产量75 万t,分别同比增长12%、10.9%;肉牛出栏33.4 万头,同比增长5%;生猪出栏166.6 万头,同比增长5.5%。

(4)水产业生产情况。大庆市是全省水产业大市,可养殖面积20.1 万hm2、占全省7.7%;已利用养殖面积14.07 万hm2、占全省35%,其中以松嫩两江优质水源为基础的健康养殖面积8.67 万hm2,居全省首位。养殖区域主要分布在杜尔伯特县、肇源县。全市水产养殖品种主要有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鳜鱼、大白鱼、大银鱼、河蟹等,杜尔伯特县是东北三省最大的大银鱼养殖基地[9-12]。2022 年前三季度,全市水产养殖面积14.07 万hm2,水产品总产实现12.87 万t、同比增长12.4%,其中:鳜鱼、大白鱼、大银鱼等名特优品种养殖面积8.71 万hm2、总产5.9 万t,分别同比增长5.6%、10.7%。

2.1.2 农业产业发展概况

(1)农业产业化总体情况。全市现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1 家,其中:国家级7 家(肇州老街基、肇州中农兴和、肇州一口猪、肇源鑫庆吉、肇源鲶鱼沟、杜尔伯特伊利、肇源东方米业)、省级34家,2 家企业(杜尔伯特伊利、黑龙江伊品)2021 年入围全国农业企业500 强,全市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达到1 400 万t。2022 年前三季度,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实现197.3 亿元,同比增长4.4%。

全市现有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2 个(林甸县、肇州县)、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建设项目5 个(林甸县四合乡、林甸县四季青镇、大同区八井子乡、肇州县兴城镇、肇源县新站镇)、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示范县2 个(肇源县、肇州县),全国“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镇10 个(肇州县新福乡、肇州县新福乡耀先村、肇州县二井镇实现村、大同区双榆树乡双胜村、大同区大同镇一村、肇源县义顺乡东义顺村、肇源县新站镇、肇源县民意乡建国村、杜尔伯特县江湾乡、肇源县浩德乡莲花村)。

(2)农业重点产业情况。全市基本形成以乳品、肉食、玉米、水稻等为主的10 个农业重点产业。

乳品产业。全市现有伊利、惠丰、庆乳、摇篮、绿叶等奶业龙头企业8 家,年加工能力170 万t,产品以奶粉、酸奶、调制乳为主。伊利集团在大庆杜尔伯特县建成了亚洲最大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加工基地,在林甸县建成了东北最大的液态奶加工基地,蒙牛乳制品百亿级产业集群项目已落户大庆经开区,正在加速建设。

肉食品产业。全市肉类现有各类畜禽屠宰加工企业26 家(规上13 家),年加工能力2 466 万头只。现有鑫庆吉、牧原等生猪屠宰企业9 家,金锣、一口猪深加工企业2 家,年加工能力360 万头;现有福润、金源等肉牛屠宰加工企业6 家,年加工能力30 万头;现有中升、美鑫肉羊屠宰加工企业9 家,年加工能力196 万只。

玉米产业。全市现有伊品(90 万t)、博润(70 万t)等玉米加工龙头企业25 家(其中规上玉米加工企业10 家),年加工能力230 万t,产品主要是赖氨酸、苏氨酸、DDGS 饲料、尼龙盐、酒精等。

大米产业。全市现有鲶鱼沟(30 万t)、松花江(20 万t)等水稻加工企业120 家(规上大米加工企业37 家),年加工能力140 万t。

大豆产业。全市现有杜尔伯特九阳、萨尔图金锣、让胡路弘正等规上大豆加工企业4 家,年加工能力15 万t。九阳豆业年加工优质大豆5 万t,生产加工豆粉、豆浆粉等产品3 万t,是国内最专业的豆粉生产和最大的五谷粉生产企业。让胡路弘正大豆深加工、萨尔图金锣大豆分离蛋白生产线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大豆分离蛋白生产线,年可加工大豆分离蛋白18 万t、1.6 万t,产品主要销往俄罗斯、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秸秆产业。全市年可收集秸秆450 万t,年综合利用量稳定在400 万t 左右。引进了山东圣泉集团,在杜尔伯特县投资40 亿元建设生物质精炼一体化项目,设计年加工秸秆能力100 万t,分两期建设,项目一期已建成投产。产品主要有纤维素、生物质焦炭、糠醛、乙酸等。项目有效加快了全市秸秆工业化利用、产业化发展、高值化经营进程。

此外,大庆市正在加快推动果蔬、杂粮杂豆、水产、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加快构建特色突出、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3)产业园区建设情况。现有肇州、肇源、杜尔伯特、林甸和大同5 个县域农产品加工园区,全部为省级工业园区,其中肇州杏山工业园区被评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级农畜产品深加工知名品牌示范区。5 个园区总规划面积157.51 km2,水电路气讯土地平整等配套基础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入驻企业288 家,全市80%以上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园区。

2.2 大庆市生物经济的发展概况

大庆市现有涉及生物经济领域的企业511 户,2020 年实现营业务收入290.6 亿元,2021 年实现营业务收入331.2 亿元,2022 年预计营业收入380 亿元,增速在15%以上。目前,我市在建生物经济项目20 个,总投资58.7 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9.2 亿元,涉及生物制造、生物农业、生物质能等多种领域。现有企业和项目中,伊品生物、圣泉精炼一体化、格林赫思生物医药等规模较大,华理微生物驱油剂生产较有特色,其他生物质热电联产、生物食品加工、生物饲料肥料等项目普遍规模较小。

3 大庆市发展生物经济的优势分析

3.1 政策支撑

国家、黑龙江省和大庆市先后出台了发展生物经济的规划和有关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发改高技〔2021〕1850号),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黑龙江省“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黑政发〔2022〕10 号),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支持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大庆市编制了《“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2021-2025)》(送审稿)等。这些规划对生物经济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具体举措进行了规划和明确,为推动生物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十分良好的政策基础。

3.2 产业基础

从大庆市的资源禀赋、科技和产业基础看,生物产业是大庆市最宜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3.2.1 生物资源较丰富

(1)大庆是国家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全市有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区23 处,区域内分布有柴胡、防风、黄芩、黄芪、桔梗、龙胆草等300 余种野生中药材,其中道地药材20 余种,板蓝根产量居全国第二。2022 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发展到1.28 万hm2,主要分布在大同区和杜尔伯特县,以种植板蓝根、防风、柴胡、月见草等为主。

(2)共有陆生野生动物309,养殖畜种26 种,农业秸秆可收集量436 万t,可利用畜禽粪便1 300 万t。

3.2.2 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大庆市的农业产业基础良好,有一定数量的加工企业。现有伊品、圣泉等生物基材料生产企业为基础,大力发展生物制造产业,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

3.2.3 良好的科技支持

驻庆高校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有成熟的生物技术科研和教学体系,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黑龙江省农科院大庆分院2 家省级科研院所和国家级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具有生物科技研发能力。拥有生物领域省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15 个。

3.2.4 有效的成果支撑

全市共授权生物领域专利1 000 件左右。大庆油田微生物采油技术,获得授权专利18 项,有效提高了原油采收率。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创新研发的植物疫苗,抗病减药功效全国领先。肇州格林赫思公司硫酸庆大霉素原料药,各项技术指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4 存在的问题

尽管大庆市具有一定的发展生物经济的优势,但与生物经济发展趋势和先进城市相比,大庆在发展生物经济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农业生物资源总量少于周边地区,比如农业秸秆可收集量为436 万t,但齐齐哈尔、绥化均在1 500 万t 左右;二是中药材精深加工能力较弱,多数中药材都销往外地,留在大庆加工的不多;三是产业规模小,产业附加值低,低端产品占比高;四是龙头企业少,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和规模化的产业集聚效应;五是技术研发领域仍停留在传统生物种植养殖、生物医药初级产品等层次,带动能力有限。

5 建议

(1)依据大庆市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2021-2025),结合大庆农业产业产业的实际,编制大庆市农业领域发展生物经济的行动计划,推动大庆市农业领域生物经济的有序科学发展。

(2)建议成立大庆市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着重开展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和创意经济等新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

(3)依据大庆农业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域特色,围绕林甸县、杜尔伯特县、让胡路区西部、大同区、肇源县、肇州县丰富的农牧资源、生物资源,构建资源流通、产业融合的优势生物资源产业带。

(4)建议大庆市将发展生物经济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起来,将生物经济作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构建农业生物经济项目库,对农业生物经济项目的建设予以政策和财政倾斜。

(5)系统研究大庆市的“三生农业”(生态农业、生物农业和生命农业)的设计构建和产业体系,努力将“三生农业”打造成大庆市农业的标志和样板产业。

(6)积极支持大庆市内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生物经济研究,大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积极开展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基因工程等生物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农业的良种、良方、良法、良管、良品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谋划新的生物经济形式,力争在生物育种、生物肥料、生物灭虫剂、生物饲料、秸秆利用、草产品开发利用、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价值开发、农业废弃物处理等领域有新突破,补齐生物经济技术创新短板。加快生物基新材料、生物合成材料等生物制造技术的研发,推广微生物、生物育种等生物农业技术的应用。

(7)完善农业产业链,推进生物经济的科学有序发展。提升养殖规模与产量,努力提升生物农业产业规模,以乳制品、大豆蛋白等为依托,利用生物技术,促进食品制造产业纵深发展。积极发展生物农药、有机肥料、兽药产业。

(8)加快成果转化落地。积极将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庆师范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省科学院大庆分院、省农科院大庆分院的科技成果落地。政府部门要统筹对接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制定出台加强市校合作的政策措施,在引进科技人才、创新团队培育、创新平台载体建设、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介机构培育、科技成果转化以及科技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推动科技成果创新和转化。

(9)以大庆市为核心,积极联系相邻相近的吉林省和内蒙古,组建“两省一区的农业生物经济发展联盟”,抢抓建设“松嫩平原生物产业核心区”和“哈大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机遇,加快融入东北全面振兴、“一带一路”等战略发展进程,形成更高水平的开放协同格局。

猜你喜欢
大庆市大庆全市
李大庆
大庆市庆虹桥立交改造方案比选
大庆市盐碱地治理措施探析
国之大庆,成就报道如何“融”新出彩
《物外真游》
——高大庆作品欣赏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加快大庆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