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地联合扑救山区森林火灾
——以沂源县“4.6”森林火灾为例

2023-05-13 20:37
森林防火 2023年3期
关键词:森防沂源县林火

宋 宁

(山东省沂源县应急管理局,山东 淄博 256100)

沂源县,位于山东省中部,淄博市最南端,属沂蒙山区。介于E117°54'~118°31',北纬35°55'~36°23'之间,东西长63.6 km,南北宽52.2 km,总面积1 636 km2。西北部鲁山主峰海拨1 108.3 m,东南沂河谷地海拨180 m,中、低山和丘陵面积占99.3%,系纯山区。森林总面积为113 940.35 hm2,森林覆盖率为62.11% ,是山东省森林覆盖面积最大的区县,林地面积全市第一。属暖温带季风区域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回暖迟而迅速,风大雨少。夏季湿热多雨,间有干旱。秋季凉爽,干燥少雨。冬季寒冷,雨雪稀少。因受山区地形影响,小气候特点明显,干旱威胁较严重。近年由于栽植植被多为人工针叶纯林,可燃性高,创造了不利于森林防火形势的可燃环境,加之山区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形成了农田交错,产生了农事生产用火频繁,导致森林火情时有发生[1-3]。本文旨在通过对山区森林火灾扑救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归纳和总结扑救山区森林火灾的经验和方法,为今后山区森林火灾空地联合扑救提供经验探索。

1 沂源县“4.6”森林火灾概述

2018年4月6日12 时因临近区县发生火情蔓延至圣佛山山顶引发森林火灾,火场位于石桥镇郭家上峪村摩天顶与临朐县交界处,郭家上峪村摩天顶,地形为低山,海拔高度600~735 m(E118°36 ',N36°17 '),火场地势西高东低,坡度大于45°,山势陡峭,植被繁茂,森林郁闭度大于0.8,火场植被以黄背草和荆轲、赤松为主。发生火灾后,当地政府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扑救。

由于火灾现场风力大、地势陡峭,扑救工作推进缓慢。14:20,沂源县森防指向市森防指报告,申请调用直升机支援灭火,市森防指接到沂源县森防指请示报告后,14:55,市森防指向省森防指报告请求直升机灭火增援。16:10,省2 架航空护林直升机抵达扑火现场进行洒水灭火。17:45,火情已得到基本控制。18:50,巡查发现在山背峭壁处仍有明火,为防止火势蔓延,19:35,市森防指紧急调动淄川、博山、鲁山、原山4 支森林消防专业队共80 人,共携带16 组串联水泵、4 台高压水泵、40 台风力灭火机进行增援。22:00,火场风力减弱,采取以水灭火方式展开扑救,23:00,明火全部扑灭,随即展开余火清理及火场看守阶段。

此次火情扑救累计调集森林防火队伍195 人(其中森林防火专业队伍95,半专业队伍100 人),消防官兵35 人,动员群众300 人,调动飞机2 架,各种车辆50台,各类机具200 余件。

2 火场火情基本情况研判

2.1 各级高度重视,一线指挥得力

火情发生后,沂源县紧急启动森林火灾处置应急预案,并按要求上报市森防指办公室,市森防指办公室核实火情后,立即向省森防指、市委和市政府值班室电话报告森林火灾发生及沂源县森防指先期处置情况。市森防指向省森防指报告请求直升机灭火增援。省防指立即向山东航空护林站下达调机,进行航空扑救。省市县领导高度重视亲赴一线,县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科学调度,具体指导,确保了火灾扑救工作科学规范开展,根据现场情况调集周边区县森林防火救援力量(鲁山林场、原山林场、博山区、淄川区)。

2.2 火场地形复杂,火场火情多变

火场起火点从山顶蔓延过来,形成下山火,火势有所减慢,但是当日风力5~6 级,阵风7 级,加之天气干旱,山高坡陡,植被茂密,很快形成树冠火,且火场风向多次发生变化,复杂的地形加之林火强度增大形成燃爆,给现场森林火灾扑救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和危险。

2.3 扑救难度增大,灭火进展缓慢

森林火灾发生后,根据火场情况采取风力灭火直接扑打,并使用灭火弹快速打开缺口采取多点突破分段扑打方式进行扑救,由于现场地势复杂,风力加大,多处火场死灰复燃,为此采取大型工程机械进行挖掘隔离带方式阻止林火蔓延,同时使用森林消防车对隔离带附近的林火进行以水灭火,由于风向在特殊地理环境下形成小气候形成燃爆,20 m隔离带瞬间突破,扑救效果不好,采取避险行动。

3 森林航空灭火应用分析

根据省森防指指令,山东航空护林站率先派出1架M-8 直升机前往石桥镇郭家上峪村,做好森林灭火准备。根据现场通报火情情况及扑救工作进展,派出1架M-26 直升飞机直接进行灭火工作。

3.1 火情研判及扑救

为确保安全高效处置森林火灾,基地航护人员、各机组及机场调度指挥人员齐聚基地调度室,一边了解火场发展态势,一边研判机场及火场气象条件,特别是风速、风向变化趋势,力求在安全红线内开展吊灭作业。据实时通报,火场因山高坡陡、风助火威,已形成十几米高的树冠火,地面扑火力量难以控制火势,如不实施直升机空中扑救,一场大的森林火灾将不可避免。机组人员抓住机场阵风减弱时机,直升机抢抓时间直飞火场,同时协调机场提前做好各项保障工作。

3.2 飞行组织及扑救

4月6日15:35,1架M-8直升机率先起飞。15:50,1架M-26直升机起飞。两架直升机克服极端天气艰难飞行,不到半小时陆续飞抵火场,立即实施吊灭作业。凭借丰富的实战经验和高超的飞行灭火技术,两架直升机飞行员和观察员默契配合,观察发现火场态势为下山火,火场态势瞬息万变,风向接连发生变化,林火从西向东快速发展,火场出现复燃现象,烟雾弥漫。根据火场情况,采取轮番使用吊桶打掉燃爆形成的火头,控制火势的蔓延,压制火线向东发展。两架直升飞机共计飞行5.72 h,洒水23桶160 t,成功阻截林火,完成吊桶洒水作业后,安全返回基地。

4 空地联合作战高效处置突发火灾

4.1 组织防火队伍快速出击

接到火情报告后,县森林防火指挥中心立即启用森林防火应急预案,使用森林防火150 M无线数字通信指挥调度系统下达扑救指令,县森林消防队员与镇森林消防队员前往火场进行扑救,队员快速进入赤松林进行扑打,由于风势过大形成树冠火,鉴于当日风力达到7级以上,组织扑救队员进行避险。

4.2 调集森林消防飞机支援

直升飞机进入火场之后,根据火场指挥部统一安排部署,加强地空配合紧密衔接。直升飞机打掉火头之后,为地面森林防火队伍取得了宝贵战机,地面森林防火队伍立即对直升飞机晒水的火场进行扑打。采取风力灭火机机群扑打残余明火快速消灭火点,森林消防水车对扑救过的地面进行喷洒防止林火复燃,确保扑救队伍安全。4月7日6:00许,两架直升机继续对地面人员难以到达的重点部位进行洒水,共飞行5.55 h,洒水19桶153 t,彻底清除了复燃隐患。

5 空地联合扑救经验总结

5.1 组织指挥科学,战法运用灵活

快速启动森林火灾处置应急预案,本着“宁可备而不用,不可无兵可调”的原则,调集重兵扑救。前指按照 “大外围、小内线”和“封外围、控内线、保安全”的战略部署,预设隔离带,全线封控。各参战单位快速集结、多点向心,分梯次投入灭火行动,保证火场各个方向都有重兵扑救、重兵把守。在战术上采取“打、烧 、隔、围、堵”等手段分段围歼,多点突破,多路合围。在战法上采取“地空配合、立体作战、军民协同”的作战方式,明确突破火线位置、兵力配置、任务区分、战术运用、协同动作等事项。现场指挥员坚持从火势发展与战斗行动两个动态因素无规律变化入手,选取有利地形,选择最佳灭火时机和突破位置,灵活运用“边打边清、打烧结合、空中灭火”等战法,牢牢掌握了灭火作战的主动权[4-8]。

5.2 应急指挥通讯,确保通信畅通

县森林防火指挥中心立即实用森林防火150 M无线数字通信指挥调度系统和应急指挥通讯系统,对所辖区内的森林防火队伍进行指挥调度,科学合理派出扑救队伍。监控工作人员对5个森林防火远程视频监控探头实时观测,及时发现火情及火灾发展趋势,为省市扑救组提供现场火灾情况信息,部署直升机及周边区县防火队伍进行增援,为沂源县森林防火发挥重要作用。

5.3 发挥空地联合,提升作战效能

火灾发生后,县森林指迅速调集兵力,建立运行高效的联合指挥系统,构建科学协同模式,形成整体合力,攻坚克难,发挥了森林消防专业队伍的作用;两架直升飞机有效实施观察、吊桶、灭火的作业,累计共飞行11.27 h,洒水42桶313 t,充分展示了飞机机群灭火的优势;地方、森林消防协同配合,军警民共同参战,森林防火专业扑火队员共赴火场,医疗、航空、气象、通讯、运输、电力等后勤保障部门协同一致。

6 空地联合扑救启示

6.1 强化专业扑火队伍建设

森林防火工作应以森林消防专业力量为主,并结合群主力量,以专为主专群结合转变。依靠传统人海战术扑火,不但成本高,且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只有建立专业性强的森林消防专业队伍,才能快速反应,取得打早、打小、打了的效果[9-10]。

6.2 提升智能化扑救手段

森林防火工作必须由依靠传统手段为主,向以智能化和现代化相结合转变。智能化(150 M无线数字通信指挥调度系统和应急指挥通讯系统)在防火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要重视和加强火险天气预测预报、林火观测瞭望、指挥通讯系统、扑救机具等先进技术和扑火装备的推广应用工作,进一步提高防扑火工作的科技含量,提高防火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把火灾损失降到最低程度[11-16]。

6.3 提升空地实战能力

根据空地实战经验,科学加强空地配合是森林火灾快速扑救的最好方式,飞机吊桶洒水和地面扑打相互结合,缺一不可,达到最佳扑火效果。积极探索森林防火空地配合方案,不断强化日常训练,定时组织空地配合实战演练,全面提升应对森林火灾的组织水平及扑救能力。

6.4 加强空地配合应急预案建设

现实中,少数基层防火指挥部门不了解森林消防飞机申请和调用程序,发生森林火灾需要调用飞机支援时,不按森林防火规定调用飞机程序申请调机,不仅森林消防飞机调用慢耽误时间,且易错失有利战机。因此,根据森林防火预案制定森林防火扑救调机制度,规范森林消防调机程序,严格按照预案程序调机,确保每次执行任务按规定实施。

6.5 科学配备森林消防飞机

山区发生森林火灾的地域处于偏远山区,森林植被丰富,主要以针叶树为主,油性较大,极易形成树冠火。同时,山区道路崎岖,运兵车辆及消防车辆无法靠前,人员只能步行携带简易扑火装备进行扑救,错失最佳扑救时间(30 min),容易造成小火变大火,形成森林火灾。通过此次实战经验,在使用森林消防飞机中处置连片成熟林时(33.33 hm2针叶或针阔混交),飞机数量应该大于2架,使用较大型森林消防飞机对火场形成的树冠火进行轮番吊桶作业,快速高效打掉火头,为地面部队提供宝贵扑救时间。

7 结语

森林消防航空在山区森林火灾救援工作中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各级各部要结合当前森林防火工作需要,积极探索空地联合扑救山区森林火灾的方式方法,完善各项应急救援制度,不断增强扑救山区森林火灾救援的实际效果,确保山区森林资源安全。

猜你喜欢
森防沂源县林火
无锡惠山区坚持“六抓六强” 构建林火防治铜墙铁壁
林火监测系统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与发展
森防岁月稠(组诗)
半边天
沂源县飞机施药防治松阿扁叶蜂技术研究
苹果选美
开启多彩收获季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防所副研究员查玉
森防科技进步是生态安全的保证
瞒报 山东海阳瞒报2起森林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