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研究

2023-05-19 20:42杨洁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立德树人

杨洁

摘要:“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教育思想的精髓,是初中班主任落实德育管理的关键。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当兼顾学生的文化水平及德育质量。一方面,要提升学生的文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健全学生的人格,提升其品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首先阐述立德树人的内涵,然后根据个人教学经验阐述初中班主任的德育管理策略,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奠定基础,并为班级管理提供指导。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

班主任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引导者。因此,班主任开展德育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班主任应当增强德育意识,改善德育教育方法,丰富德育教育内容,以初中生的身心特征为重心设计德育管理任务,培养学生对社会、世界及个体的正确认知,提高其道德修养水平。所以,本文结合实践,围绕立德树人阐述德育管理工作的策略。

1   立德树人概述

“立德树人”是推动中学教育发展的关键措施,学校要将立德树人渗透到中学班级管理和德育领域,将“树人”当作目标,将“立德”作为根本。因此,以立德树人为指导建设德育教育体系,要求学校以顶层设计为切入点,致力于建设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中学教育质量。

就现阶段初中班主任教育实践而言,仍然存在主体责任不明确、路径举措缺乏创新、目标任务模糊、考核评价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因此,需将立德树人渗透进班主任德育工作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学、管理、班级服务及实践的融合,整合制度、评价和教育资源。从整体观出发,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构建“立德树人”体系。

2   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

2.1班主任要重视德育管理

班主任作为初中德育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及引导者,要强化德育教育理念,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组织并实施德育教育。班主任应时刻牢记国家教育方针与指导思想。在工作中形成善于反省的态度,发现德育管理工作的缺陷,保证教育教学的创新性,在德育教育及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除了要正确认识德育管理工作之外,班主任还要提升德育教育的专业能力,以初中生的个体特征为指导,创新德育教育策略。学校还需要定期组织德育知识竞赛及培训任务,以此提升班主任的综合素养,为巩固德育教学创设保障。改进德育教学模式,将德育渗透到教学任务中,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及世界观。

2.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班主任在德育管理中应以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为出发点,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德育管理问题,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想状态,才能拟定适合学生的德育管理目标,保障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及实效性。

第一,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实施德育教育中创设和谐、民主、团结、充满朝气的班级氛围,以学生个体差异为指导,构建优质的学习环境。班主任要转变传统教育思想,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及特长,以优势互补为指导。例如,将性格活泼开朗、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与沉默寡言、内向的学生搭配在一起,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二,为了处理好学生的学习差异化问题,班主任要组建兴趣学习小组,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挑选学习小组。参与学习小组的活动能使形成学生互帮互助的意识,培养团结友爱的精神。

第三,对于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班主任可以从课下活动出发,促进学生交流,渗透德育思想,让学生明白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第四,班主任需要和学生建立平等对话机制,仔细聆听每位学生的心声,分析学生在课堂中出现注意力分散状况的原因。然后结合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制定方案,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2.3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内容

为了将德育内容渗透进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积极关注有关德育的活动,并创新德育教育模式。

例如,班主任在班级的集体活动中可以融入道德教育内容,尊重学生的主动权,让学生自觉参与组织班级活动。例如,以道德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文艺表演活动及演讲比赛。由于初中生的学习压力大,课业负担重,班主任要合理安排时间。通常,可以一个月举办一次德育活动。

2.4提升班主任的德育管理素养

班主任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榜样,也是德育教育的关键主体。班主任的价值观及道德素养,将对学生的价值观及思想认知带来影响,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要想提升德育教育效果,班主任要主动提升个人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发挥言传身教的教育功能。

一方面,班主任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班级管理中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对话机制,关注每位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成长状态,尊重学生的差异。对学生表现出的不道德行为,应保持耐心,循循善诱。如此,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并能主动改进不道德行为,将班主任当作榜样。

另一方面,班主任对学生提出要求时,自己也要身体力行。尊重学生、以礼待人、兢兢业业、爱护学生,如当班主任看到教室或校园中有垃圾时,要亲自带头捡起垃圾;吃饭时杜绝浪费食物;主动为弱小群体提供帮助。只有班主任努力提高个人的德育素养水平,才能发挥正向引导作用,让学生的道德素养得到提升。

2.5适当增加道德教育的实践考核内容

以立德树人为指导优化德育管理模式,要避免纸上谈兵,应以落实德育教育目标为根本,班主任要发挥德育资源的优势,将德育管理渗透在班级管理中。

例如,在道德教育中增加实践考核项目,发挥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科任教师及家长的作用,监督并指导学生参加德育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奠定基础。

除了考核学生的课堂表现、校园行为规范、学习态度及家庭劳动行为外,还要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如公益项目、志愿者活动、勤工助学、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围绕学生道德、政治思想及心理状况,建立健全评估机制,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

2.6推动家校合作,提升德育效果

为了提高德育管理质量,仅仅依赖班主任的管理并不能达成目标,还需要发挥家长的作用。所以,班主任在德育管理中可以组建家长微信群,并在微信群里转载育人故事,让家长了解最新的教育政策,使其意识到德育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转变不当行为,为孩子作出表率。

另外,班主任组织家长会期间还要细化德育管理内容,让家长意识到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并愿意主动配合班主任的德育管理工作,在相互监督及共同指导中端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班主任还要多与家长沟通,反馈学生的德育行为,客观评价学生的课堂情况。家长也应及时反馈,让教师了解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家务劳动情况和兴趣爱好。针对德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家长要与班主任多交流,制定针对性强的解决措施。

为了促进家校合作,提升德育管理效果,应在教师、家长和学校之间建立平等对话关系,定期沟通在学生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德育管理情况制订联合教育计划,让学生从生活小处着手,加强德育实践,提升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班主任应意识到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在教育活动中以立德樹人为指导,创新德育管理模式,为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创设条件。教师还要更新德育教育内容,丰富德育教育形式,和学生家长联合监督学生,借助网络平台传播正能量,精准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侯晶.思考新时期优化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的策略[N].科学导报,2022-07-26(B03).

[2]张丽倩.如何让学生在角色互换中成长: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2(16):135-136.

猜你喜欢
初中班主任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困境中的阳光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初中班主任如何实现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关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情感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