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音位对比式言语识别能力及语言呼吸功能研究

2023-05-22 03:45胡谊容田松明王平赖闻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3年3期
关键词:音位构音言语

胡谊容 田松明 王平 赖闻

1 引言

功能性构音障碍是指发音结构(中枢神经系统、肌群等)完好无损,患者要表达的内容在语法上、逻辑上都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出现的构音障碍[1]。音位是区别语言符号系统的最小单位,语言差异的识别程度需要依靠最小音位对比进行评估[2]。言语产生的动力来源于发声肌群、共鸣腔、呼吸运动等,言语呼吸及听觉识别能力是反映言语功能障碍患者听觉功能和发音功能的重要依据[3]。本研究通过调查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音位对比式言语识别能力及语言呼吸功能与正常儿童的差异,探索其与构音障碍程度的相关性,以期为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康复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20年7月~2021年8月收治的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46 例列为病例组。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4],被我院确诊为功能性构音障碍;②听力及智力发育正常;③年龄3~9岁;④儿童及家属配合度较高。排除标准:①运动性和器质性构音障碍;②合并精神性疾病。将病例组分为轻度(个别字说不清,他人可理解其语言内容)16 例、中度(熟悉的人除外,他人难以理解其语言内容)16例和重度(较熟悉的人难以理解其语言内容)14例。同期收集同龄正常儿童46例为对照组。病例组男22例、女24 例,平均年龄4.96±1.23 岁,韦氏智力量表评分平均103.23±7.68分。对照组男23例、女23例,平均年龄4.94±1.28 岁,韦氏智力量表评分平均103.55±7.33 分。两组在年龄、智力评分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组间匹配。

2.2 研究方法

2.2.1 音位对比式言语识别能力测验[5]韵母部分(4 组):前鼻韵母-后鼻韵母/in-ing、uan-uang、an-ang/等、同开口同结构/eng-ong、ing-iong、a-o/等、同开口异结构/i-in、a-ao、u-ua/等、同结构异开口/i-u、an-uan、en-in/等。声母部分(6组):同方式异部位/z-j、b-d、m-n/等、同部位异方式/t-sh、c-s、j-x/等、清辅音-浊辅音/m-b、s-l、s-r/等、擦音-无擦音/s/-无擦音、/h/-无擦音、卷舌音-非卷舌音/s-sh、c-ch、z-zh/、送气音-不送气音/g-k、ch-zh、b-p/等。测试由我院专业测评人员采取先教后认方式进行,随机测试3次统计结果,结果错误计0分,正确计1分,每组得分(%)=(测试题数×3-错误次数)/测试题数×3×100%。

2.2.2 语言呼吸功能测定 使用实时言语测量仪测定最长发声时间(maximum phonation time,MPT)、最大数数能力(maximum count ability,MCA)及/s/与/z/音最长声时比(s/z),使用喉发声空气力学分析仪测定发声时每秒通过声门的空气量,即平均气流率(mean air flowrate,MFR)。两组儿童深吸气后尽可能长发/a/音,每人测试2次,取其中较大值作为MPT;两组儿童深吸气后一口气连续发/1/的最长时间,取其中较大值作为MCA;记录两组儿童深吸气后持续发/s/和/z/的最长发声时间,计算/s/音最长发声时间与/z/音最长发声时间比值。

2.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 分析处理统计数据。计量资料(年龄、评分等)以x±s描述,计数资料(性别)以%描述。分别使用t检验和χ2检验对两组资料进行差异分析,使用Pearson 积矩相关系数对病例组音位对比式言语识别能力、语言呼吸功能与构音障碍程度相关性进行分析。

3 结果

3.1 病例组发音错误情况

病例组46 例患者中,鼻音/m-n/发音错误2 例(4.35%);双唇音/b-p/发音错误3 例(6.52%);舌根音/g-kh/发音错误21 例(45.65%);舌面音/j-q-x/发音错误15 例(32.61%);唇齿音/f/发音错误6 例(13.04%);舌尖前音/zc-s/发音错误17 例(36.96%);舌尖中音/d-t-l/发音错误26 例(56.52%);舌尖后音/zh-ch-sh/发音错误22 例(47.83%)。

3.2 两组韵母各项测试的听觉识别能力比较

病例组前鼻韵母-后鼻韵母、同开口同结构、同开口异结构、同结构异开口、韵母总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韵母各项测试的听觉识别能力比较(x±s)

3.3 两组声母各项测试的听觉识别能力比较

病例组同部位异方式、卷舌音-非卷舌音、送气音-不送气音、声母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方式异部位、清辅音-浊辅音和擦音-无擦音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声母各项测试的听觉识别能力比较(x±s)

3.4 两组语言呼吸功能比较

病例组MPT、MFR、MCA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s/z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语言呼吸功能比较(x±s)

3.5 病例组韵母各项听觉识别能力测试与构音障碍程度的相关性

病例组同开口同结构、同开口异结构、同结构异开口、韵母总分与构音障碍程度存在显著负相关(r=-0.361,-0.323,-0.265,-0.397,均P<0.05);前鼻韵母-后鼻韵母评分与构音障碍程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

3.6 病例组声母各项听觉识别能力测试与构音障碍程度的相关性

病例组同部位异方式、清辅音-浊辅音、擦音-无擦音、送气音-不送气音、声母总分与构音障碍程度存在显著负相关(r=-0.273,-0.435,-0.307,-0.314,-0.396,P<0.05);同方式异部位和卷舌音-非卷舌音评分均与构音障碍程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

3.7 病例组语言呼吸功能与构音障碍程度的相关性

病例组MPT、MFR 和MCA 均与构音障碍程度存在显著负相关(r=-0.438、-0.375、-0.311,P<0.05);病例组s/z 比值与构音障碍程度存在显著正相关(r=0.406,P<0.05)。

4 讨论

言语是一个复杂过程,其涉及呼吸、发声、发音和韵律,不仅需要良好的肺和咽(声带)功能作基础,还依赖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颅神经和参与言语产生的肌肉功能的完整性[6]。言语功能障碍分为运动性失语和感觉性失语,构音功能障碍属于运动性失语,表现为发音困难、发音不清晰、语速缓慢、语言生硬、言语流畅性障碍等[7]。虽然功能性构音障碍不是失语,但儿童期是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及时诊治对儿童言语发展十分必要。分析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音位对比式言语识别能力、语言呼吸功能及其与构音障碍程度间的相关性,对科学诊治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音位是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的用于区别语义的一种语言单位,可沿许多特定特征维度中的一个或多个音位形成音位对比,音位对比是一组有某个音素差异的词,这种差异用以反映语义变化[8]。听觉分辨是机体中枢听觉处理的重要功能,直观反映了个体对语言的辨识准确度。韵母和声母是汉字注音的基本单位,二者共同构成完整的音节,可通过韵母、声母区别不同读音,并据此对应不同汉字,构成语义[9]。本研究结果显示,病例组韵母各测试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同部位异方式、卷舌音-非卷舌音、送气音-不送气音及声母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存在言语识别能力落后问题。在某些有言语障碍及言语运动缺陷的儿童中,听觉处理能力较正常儿童更低[10],构音障碍儿童的言语识别能力比正常儿童差[11]。本研究对病例组音位对比式言语识别能力与构音障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韵母、声母评分越低,构音障碍越严重,说明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音位对比式言语识别能力与构音障碍存在负相关,提示儿童语言识别能力水平下降,影响发音清晰度,模糊甚至错误发音导致功能性构音障碍,进一步解释了功能性构音障碍产生的原因。呼吸系统复杂的协调模式是大部分言语产生及其他声音交流行为的主要驱动力[12]。与平静呼吸不同,言语过程中呼吸周期相应改变,言语呼吸需要更多的呼吸支持获得音调、响度等言语变化,语言呼吸功能亦在控制语音压力方面起重要作用,决定正确发音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个体的语言呼吸功能[13]。本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MPT、MFR、MCA 更低,s/z 比值更高,说明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语言呼吸功能稍弱,其言语呼吸功能异常率较正常儿童高,在构音障碍治疗中应对患儿进行言语呼吸功能定期评估和训练[14]。言语依靠呼吸系统提供能量来源,并通过呼吸道内的结构将这种能量转换成有意义的声音[15]。在言语过程中,呼吸气流随着音节性质(浊音-清音、擦音、鼻音-流音等)及声道形状的变化产生不同发音[16]。本研究结果显示,病例组MPT、MFR 和MCA 值越低,s/z 比值越高,构音障碍越严重,说明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呼吸功能运动是否协调,呼吸支持是否足够,是影响构音障碍的重要因素,即语言呼吸功能越差,其构音障碍程度越严重。

5 结论

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音位对比式言语识别能力、语言呼吸功能均比正常同龄儿童低,且言语识别能力、语言呼吸功能与构音障碍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关联,因此,应对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进行音位对比式语言识别能力与语言呼吸功能测评,对不同识别能力/语言呼吸功能的儿童采取不同强度的矫正治疗,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音位构音言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小脑斧”“大西几”……孩子说话不清楚怎么办
运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构建儿童构音障碍诊断、评估和整体康复方案
满语方言中的音位变换现象
压舌板在儿童构音训练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机能性构音障碍
关于冬天
关于《语言学纲要》中第三章《语音》的几个问题
3~5岁健听儿童音位对比识别习得过程研究*
关于言语行为的现象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