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路径探析

2023-05-23 08:26蒋芸芸
国际公关 2023年4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高校

蒋芸芸

摘要:针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问题展开探讨,简要介绍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现状,并结合实际情况从信息化建设理念以及信息化建设管理两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对策。根据研究结果可知,通过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加强信息化建设水平,完善相应管理制度等,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效果。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

新时期背景下,为强化学生管理能效,提升学生服务质量,各大高校纷纷引入了信息系统平台,以此辅助学生管理。但在实际展开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对于信息技术和系统平台的利用仍然浮于表面,缺乏对于学生主观需求以及用户体验等方面的考量,信息化技术的积极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加强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和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现状

学生管理是系统性工程,主要包括管理性和服务性两个方面,其中管理性主要指思想政治教育和事务管理两个方面,包括对于学生思想道德、行为方面的管理,以及宿舍管理、奖助评定和班级日常管理等;服务性主要指咨询与服务支持,包括学生干部培训、心理咨询、就业指导以及学业指导等。[1]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产品主要包括官方网站、OA系统、校园微博、校园微信以及校园易班等;在信息化建设管理方面,很多学校会建立协调小组展开学生管理工作,由学生、班主任以及辅导员等负责学生信息的收集、发布和管理;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技术方面的工作,主要由学校技术部门承担,或者外包给其他网络科技公司;在信息化服务满意度方面,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有36%左右的学生对于信息系统较为满意;30%左右的学生认为系统服务性和功能性一般;64%的学生认为网络系统稳定性较差;55%的学生认为校园系统信息更新存在滞后性问题,内容也不够丰富和充实。学生希望校园信息化建设能够提供更多新鲜、有趣的校园资讯,强化提升互动性,优化系统的业务办理流程。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信息化建设理念问题

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管理能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但当前大多数高校在进行系统设计的过程中,经常是从学校角度出发,导致实际产品功能性、服务性的设计与学生实际需求之间脱节严重,学生实际操作和使用的感受较差,无法发挥信息管理系统的育人作用。究其原因在于,高校信息化建设缺乏对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关注和重视,系统的开发、建设和运用并未充分考虑到用户的需求。例如,学生事务模块的设计缺少互动平台,无法实现学生与学校的高效沟通和互动交流,无从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建议;在教育宣传方面,学校信息系统虽然会推送活动报道、心灵鸡汤等,但是存在明显的理论说教特点,并未从学生实际喜好和需求角度进行考量,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阅读欲望,影响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推进,难以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二)信息化建设管理问题

在信息化建设管理方面,当前高校管理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第一,流程的流畅度较差,并未结合实际学生需求以及工作情况对传统工作流程进行优化调整,简单从线下模式转变为了线上;不同模式下的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形式、媒介以及特点存在较大差异,若无法结合实际情况对流程进行优化整合,会出现很多不必要的处理环节和步骤,造成事项处理缓慢、工作开展流程繁杂的情况,极大地影响了管理能效;第二,缺少信息化建设管理人员,相应信息系统维护不足,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以及完整性相对较差,不同管理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程度较低,影响了校园内部信息的传递效率;第三,缺少服务平台。相应系统的建设更加强调对于学生的管理,轻视了其中的服务功能,导致信息系统平台的利用率也相對较低;第四,相关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参差不齐,难以保障系统维护和建设的质量效果,对于学生管理以及服务水平有着不良影响;第五,新时期背景下,为确保学生管理工作的顺畅性以及有效性,还需要建立相应管理制度。但就当前高校管理实际情况来看,相应管理制度更新不足,并未与当前信息化建设背景结合在一起,难以起到指导工作的作用,影响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执行质量和落实效果。[2]

三、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对策

(一)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1.关注用户体验

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应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着重关注用户体验,提升服务质量。例如,高校可在信息平台中建立学生后勤报修服务系统,以简洁的流程和高效的服务为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以免流程过长、步骤烦琐,影响学生的服务体验。学生报修处理流程应包括发现故障、解决故障、反馈结果以及存档记录四个步骤,其中发现故障的主要方式包括学生自主发现以及定期巡视发现。在学生自主发现故障的情况下,可通过电话、微信以及网络途径进行报修,然后由学校相关管理人员指派维修师傅进行故障处理,学生可在校园网络系统中对故障处理结果进行反馈和评价。通过建立反馈渠道,能够促使学生将自身服务体验、感受以及系统管理建议表达出来,有助于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和服务水平。

2.重视学生需求

在实际展开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转变传统管理理念,从学生实际需求角度入手,展开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确保产品核心功能与学生实际需求之间具备较高的契合度,以此提高系统的利用率。例如,当前高校当中常用的“易班” 系统,大多数学校仅将其作为发布信息的平台,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学校还可在此基础之上,开发新的系统功能,包括“新生预报到登记”“学术报告报名”“报修便捷通道”“费用查询” 等,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产品设计,以此提高学生管理的便利性,强化学生服务功能。

3.鼓励学生参与

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之下,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更加重视学生的需求、体验和感受,而了解学生实际需求的群体往往是学生自己。因此,可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当中,以此促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更好的发挥,同时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首先,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向学生收集系统建设的相关建议,了解学生实际需求,提高系统的人性化特点;其次,带领学生干部参与到信息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当中,如维护学生基础信息等,以学生服务学生,可有效提升服务质量,同时也能够及时发现系统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于系统的更新和优化调整;最后,引导学生建立正确、健康的信息化意识,明确信息化建设对于自身学习、生活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以此提高其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并努力提出有效、可行的建议,实现对于学生主人翁精神的有效培养。[3]

4.注重学生喜好

为强化提升信息系统的利用率,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学校还应加强对于学生特点以及喜好的关注,投其所好,潜移默化中展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能够降低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抵触情绪,同时还能够起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对此,高校应搭建新时期背景下的网络教育宣传平台,扩充平台信息量,从学生喜好角度入手,强化平台内容对于学生的吸引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平台讨论和互动,并将平台信息与线下活动进行有机连接,以此得到学生的持续关注,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的育人作用。

(二)提升建设管理水平

1.保障流程顺畅

为强化提升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率,提高学生对于系统功能、服务体验的满意度,还应强化系统流程设计,省去不必要的处理环节,以此提高学生管理和服务事件的处理效率,保障系统应用的便利性。首先,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者和设计者应从整体角度对校园信息进行高度整合,为后续资源的高效利用奠定良好基础;其次,强化系统流程设计。以学生奖助评定流程为例,传统学生奖助评定需要通过纸质评定、审批等相关流程,方可将相应的评定结果录入到奖助系统当中,导致对信息系统的利用并未有效提升事项处理效率,工作流程仍然与传统线下评定方式相同,反而因为增加了线上流程而加大了工作量。对此,在实际进行系统流程优化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信息化程序的优势,让学生在线上系统当中,根据相关要求提出奖助申请,然后由辅导员在系统当中对学生的申请资格进行线上初步审批,再由辅导员组织学生和教师展开综合评定,并将评定结果直接同步在系统当中,完成最终审核,然后将审批结果公布在学生管理系统平台当中;最后,由系统自动生成相应报表,完成整个奖助申报和审批流程。

2.建立管理团队

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改变了传统工作模式和方法,为保障学生管理效果以及服务水平,学校还应建立专门的项目管理团队,实现对于系统的科学维护以及相关工作的有效处理,帮助分担辅导员工作,避免由于工作量较大,导致辅导员的工作质量有所下降。例如,针对学生管理平台当中的宿舍管理模块,学校可成立宿舍管理信息化队伍,由学工部宿舍管理人员担任主要负责人,与学生督导部等进行协同合作,建立日常宿舍检查制度,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宿舍实际情况,并为学生提供宿舍维修等相关服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学生对于校园资讯信息有着较高的关注度,为保障校园资讯更新的及时性,还可以建立校园资讯采编团队、意见收集反馈团队等,既能够通过相关采编活动,强化平台宣传,同时还能够及时更新校园资讯,实现对于学生建议、意见的深入了解,对提升学生管理能效、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有着积极作用。[4]

3.构建服务平台

服务性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特点,为强化信息系统的服务功能,提升学生用户体验,还应建立一站式学生服务平台。一方面,可以结合实际服务工作内容,进行业务整合,建立综合业务库,实现多部门间的数据共享,以此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另一方面,加强信息产品整合,通过对各种信息化产品功能、性能的梳理,构建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减少信息产品建设的重复率及功能的交叉率,既能够提升服务效果,同时也能够减少信息系统建设和维护成本。综上,一站式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主要涉及的业务内容包括学习、财务、生活以及查询等多个方面,而且还具有共享数据库,在满足学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实现数据的高效交流和共享,提升系统的整体流畅度。

4.加强队伍建设

在信息化建设背景之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模式以及工具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学生管理工作对于信息系统的依赖性逐渐加强。为强化学生管理工作质量和能效,应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全面提升管理人员能力素质,更好地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服务,促使信息化技术手段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对此,应针对管理队伍人员展开综合性培训,主要包括新系统的功能、性能及实际使用操作方法。同时还应着重培养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降低其对新系统的排斥心理,以此确保系统维护管理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在实际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管理者的情况,采取分层培训方式,同时避免给工作人员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5.完善管理制度

为确保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性,还应加强制度保障,以信息系统和信息化管理模式为核心,完善相应学生管理制度,以此为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提供可靠参考,实现对于学生行为和思想的有效指导。管理制度的制定应从学生角度入手,充分体现民主精神,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及高校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在实际制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还应充分考量和收集学校教职工以及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保障制度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此提高学生以及广大教职工作者的配合度,确保信息化建设得以有序推进。[5]

四、总结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充分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管理思维,从学生角度入手,关注学生体验、兴趣爱好,坚持以人为本的信息化建设思路。同时加强对于信息化系统流程的设计和管理,建立系统管理团队,强化提升队伍综合能力素质,通过完善管理制度,确保信息化建设落实有效,全面提高学生管理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德刚,王平.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建议:以齐鲁医药学院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2,(6):17-20.

[2] 刘肇萍,胡洪翠.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4):261-262.

[3] 杨倩.关于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及建议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34):43-45.

[4] 王孟岩,王秀梅.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建议[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11):108-109.

[5] 马世磊.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现状及解决方法[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1,29(S1):233-235.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高校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