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能力导向下小学六年级软式排球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

2023-05-24 12:20刘苏明翟晓晨刘学亮刘洋张庆新
体育教学 2023年4期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小学六年级

刘苏明 翟晓晨 刘学亮 刘洋 张庆新

摘  要:本文以小学六年级下学期18课时“软式排球技战术组合运用的6v6对抗性比赛”主题大单元教学为例,基于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软式排球技术特性分析、六年级教学背景分析,以及在6v6对抗性比赛中要运用的技战术及组合运用,从大单元学习主题、学习目标、内容要点与课时分配、学练赛教学方案具体呈现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与案例,并从注重软式排球技术的组合运用、自主性学习、大单元教学的整体性阐述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

关键词:比赛能力导向;小学六年级;软式排球;大单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23)04-0064-04

在小学高年级软式排球课堂教学中,多数是以单一技术和单一步伐的学、练为主线的3~6课时单元教学,无法让学生对软式排球这个项目进行深入整体了解。通过大单元教学,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单一技术以及组合技术在比赛中的应用、项目的规则与裁判方法等内容。软式排球项目需要从单一技术和步伐学起,由教师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进行技战术组合练习,将所学技术转化为实战比赛能力,激发学生参与软式排球“学、练、赛”的热情,提升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合理运用技战术的能力。通过18课时及以上的连续性、完整性、专业性的大单元学习,才能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学习和了解软式排球运动,达到参加初级比赛的水平,体验软式排球运动的乐趣,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1]。因此,本文以小学六年级下学期软式排球实战比赛主题18课时大单元教学方案为例,围绕大单元学习主题设计依据、教学方案整体设计思路与教学实施策略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大单元学习主题的设计依据

基于比赛能力导向的软式排球主题大单元教学是指按照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逻辑结构与学生认知规律,以面向普通学生排球技战术组合实战比赛主题为线索,开发和重组与主题关联、先后有序的排球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技战术运用、体能、展示或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观赏与评价等教学内容,发展学生运用结构化的知识与技能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软式排球项目的完整体验与深入理解的教学活动[2]。本研究的小学六年级“软式排球技战术组合运用的6v6对抗性比赛”大单元学习主题的设计依据主要包括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排球运动项目特性分析、小学六年级学情分析。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排球大单元是以培养学生“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遵循六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认知规律,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对软式排球技战术接受能力和学校场地、器材场地的规模,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运动兴趣,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教学原则。基于“学会、勤练、常赛”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软式排球运动的意识,提高学生实战比赛能力,学练与运用基本技术和简单技战术组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排球学习中达到“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目的。

(二)排球运动项目特性分析

排球作为一项隔网对抗的开放式运动技能,具有较强的隔网对抗性,有较高的锻炼价值,对培养学生的瞬间快速反应力、判断力有促进作用。在高强度、快节奏的比赛时快速判断比赛场上的局势,进而通过大脑发出指令做出相应的技术动作,达到全身心投入。排球运动的每次进攻和防守都需要团队的配合,每个队员都有攻防任务,防守时互相补位,进攻时快速落位,充分体现团队合作的意义。因此,在比赛能力导向的小学六年级软式排球大单元学习中,通过课课赛、小赛季等形式,将单一技术与组合技术、技战术运用、简单的规则与裁判方法、观赏与评价整合在一起,真正关注到小学六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排球项目特性,进而发挥软式排球多回合往返的本源乐趣。

(三)小学六年级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软式排球基础。小学三、四年级的学习重点是下手发球和垫球,在练习发球时,不断提高学生发球的成功率,通过技术学习与比赛体验,提高学生的控球能力和阅读比赛的能力,进行简单规则的隔网对抗赛,初步了解排球的相关规则与裁判法;小学五、六年级的主要学习内容是上手发球、传球和扣球,在提高发球成功率的同时,提高发球的进攻性,进行专项体能练习,掌握一定的进攻和防守套路,让学生拥有获得比赛胜利的意愿,在软式排球比赛中体验合作与竞争、成功与失败、奋勇与坚持、判断与决策,不断提高学生对排球项目的深度认知与理解。

二、大单元教学方案的整体设计思路

大单元的组合依据是:运用系统论的“整体原理”编排教材,沟通教材之间的联系,使每个单元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一个“知识链”,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3]。小学六年级下学期软式排球大单元教学方案,围绕“排球技战术组合运用的6v6对抗性比赛”的学习主题,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技战术运用、体能、展示或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观赏与评價六个方面,设计与排球实战比赛主题相关的具体内容[4]。通过单一技术和组合技术学练赛,适当改变比赛规则,增加比赛回合与对抗激烈程度,以及比赛的观赏性,让学生有能力完成标准规则下软式排球技战术组合运用的6v6对抗性比赛,最终达到核心素养的各维度表现及其合格性学习标准。

(一)大单元学习目标

1.运动能力

知道排球发、垫、传、扣、拦五项基本技术及相关步伐是实现进攻与防守的关键;说出叠掌垫球、正面上手发球、扣球、正面传球等技术的动作要领,以及排球场地的认识,出界、打手出界、触网违例、轮转换位等规则;隔网连续垫传球15个回合,隔网上手或下手发球,成功率达到90%,接发球与垫传扣组合,成功率达到50%,在技战术组合运用的6v6对抗性比赛中,在6次进攻配合中至少有3~4次形成较好的得分时机,提高比赛中的控球能力与人球位置关系;主动参与双脚起跳摸高、6米移动、心肺耐力练习、柔韧性练习等体能课课练,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六年级的合格以上水平。

2.健康行为

能在校内外自主练习软式排球基本技术,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天气炎热、大量出汗时正确的饮水与降低运动强度的方法;在合作学练赛中出现失误时,虽有一定的沮丧情绪,仍能与同伴齐心协力,以积极的态度感染同伴;在排球学练赛中保持安全距离,观察周边环境,躲避障碍物与干扰球。

3.体育品德

在软式排球集体学练赛中,不以自我为中心,勇于承担责任,并给予同伴鼓舞和帮助,提升团队凝聚力。当比赛输球时,正确看待胜负,在教师引导下客观分析失败原因,与积极调整;表现出向观众行礼、与对方队员握手、同伴进球后击掌祝贺等良好的参赛与观赛礼仪,尊重对手和赛事服务人员,与同伴共同营造文明、公正的竞赛环境。

(二)内容要点与课时分配

为了提高学生在长时间、系统化的大单元教学安排下进行比赛能力导向的技战术学练赛,掌握软式排球技战术以及在比赛中的正确运用,逐步提升比赛能力,本研究设计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技战术运用、体能、展示或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观赏与评价六个维度的内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主要以单一技术(发、垫、传、扣、拦)和单一技术的组合(接发球垫球、传扣组合)等为主,增强学生控球能力。技战术运用主要进行进攻和防守的战术演练,进攻主要进行“中一二”的练习,防守则根据比赛的要求,进行了对方进攻强的“边跟进”防守和对方拦网强的“心跟进”防守。体能练习分为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一般体能用来增强学生的各项体能素质,专项体能用来增强学生在激烈比赛过程中的身体对抗能力。课堂上多以单一技术比赛和组合技术比赛为主,小赛季则以不同规则难度的3v3、6v6为主。规则的学习主要以比赛场地认识、出界、犯规和位置轮换为主,确保学生能自主完成比赛的组织与实施。观赏与评价主要以观赛的文明礼仪和阅读比赛内容为主(表1)。

(三)小学六年级下学期软式排球学练赛大单元教学方案

整个大单元注重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实战比赛为主题的教学,结合软式排球项目特点进行“学、练、赛”一体化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促进课堂提质增效(表2)。其中的“赛”既是一种练习的手段,也是对学生合理运动技术的检验,更是学生体会运动乐趣培养学生体育品德的重要途径[4]。可以让比赛贯穿课堂的始终,从单一技术的“赛”到组合技术的“赛”,从个人的“赛”到小组合作的“赛”,在逐步增加比赛难度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学练积极性。

大单元教学内容设计的横向衔接主要是针对学习主题设计结构化的、关联性强的“学、练、赛”活动,同时提炼出以运动能力为主的学习表现,随着学习主题的进阶提升,学练赛活动的安排、学习表现也相应提升。内容设计的纵向进阶从两项组合技术练习到多项组合技术练习,进阶到比赛能力导向的组合技战术练习,最后到小赛季的过程。比赛活动的进阶从组合技术的比赛到降低难度规则的比赛,再进阶到标准规则的比赛,在实战比赛情境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战比赛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比赛能力导向的小学六年级排球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

(一)注重软式排球技战术的组合运用

软式排球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比赛和观赏排球比赛。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对传球、垫球、扣球、发球等单一技术进行教学,还要结合软式排球项目特点、技术特点、学生学习特点,进行软式排球技战术组合运用的教学,排球知识和规则的渗透。针对某一技术,可根据学生掌握技术的情况按照单一技术、简单组合技术(如隔网垫球、传球的技术组合等)、多种组合技术(如隔网发球后垫球到指定区域再传球后扣球)的教学顺序,循序渐进地、由易到难地开展“学、练、赛”一体化大单元教学,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软式排球专项运动技能。

(二)注重自主性与挑战性学习

传统教学是机械化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接受,不利于掌握软式排球的知识与技能,较难在课堂教学中感受软式排球的魅力,也没有软式排球项目的完整体验。因此,教师应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进行软式排球大单元教学设计时适当地留出一部分的时间,给予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创设适合自己的挑战性学习任务,如可根据自己的水平、能力等情况自行设计练习的次数或者时间等,充分调动学生“学、练、赛”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注重大单元教学的整体性

传统的软式排球教学相对于足球、篮球,在小学阶段占比较少,学生对球的控制较难,通常只能是体验单个技术和组合技术的比赛,完整的教学比赛体验感较差,对于软式排球项目的完整性缺少了解,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重复性的技术小单元教学中渐渐变少甚至消失。采用大单元教学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在每堂课上都有完整的学练赛活动,既复习旧知,也有新学内容,还将新旧内容组合并在比赛情境中实际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单元教学是对软式排球学习内容的整体设计,包括单一技术和组合技术课课赛与单元小赛季,为了让学生能在比赛中检验自己所学软式排球的各项内容,体验不同角色,充分发挥软式排球的育人功能,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庆新,陈雁飞.新课标视域下体育大单元教学的内涵、设计依据与要点[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2,34(03).

[2]张庆新,陈雁飞,秦治军,赵卫新.小学球类“实战比赛”主题下的大单元教学进阶设计——以足、篮、排三大球为例[J].中国学校体育,2021,40(03).

[3]秦治军,马超.小学排球学、练、赛一体化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体育教学,2021,41(10).

[4]张庆新,陈雁飞,黄春秀.大概念、大单元、任务群:实战能力进阶导向下重构中小学排球教学内容体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1,33(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教育学院2020年重点关注课题《小学球类“实战比赛”主题大單元教学研究》[ZDGZ2020-04]成果]

猜你喜欢
大单元教学小学六年级
指向认知结构生长的大单元教学
学科融合,采用大单元教学模式,加强对智障学生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以“类化”思维改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
浅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的开展
浅谈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学
小学六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构建对策分析
如何提高小学六年级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美育渗透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