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绘声绘色的小学美术课堂

2023-05-25 15:30白继三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白继三

摘 要:美术是一门重要的艺术课程,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了很大改革。伴随着“双减”改革的浪潮,小学美术课堂也面临着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的改革。从小学美术新课改的内容出发,美术教学从以往浅层次的“作品赏析”和“常识学习”转变为更深层次的“思维引导”“技能教学”和“艺术素养”等方面的教学,因此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教师要深度挖掘美术教学的内涵与潜力,帮助学生丰富课堂教学体验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内在艺术素养。

关键词:绘声绘色;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引言

小学美术是一门对学生成长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艺术类课程。许多学生在这类艺术课程学习过程中会感到很吃力,这会让他们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从而影响他们在艺术方面的成长。基于此,小学美术课上,教师要改变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用趣味化教学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促进他们更好地追求艺术梦想,让他们在艺术学习的道路上收获更多,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心智的成长。在课堂上运用趣味化教学模式,就必须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教师可以将美术课程与学生的兴趣有机结合展开科学教学,使学生从中获得美术方面的成长与发展。

1绘本临摹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临摹即复制或模仿绘画原作,是学习书画技巧的一种途径。绘本是一种以图画为主的读物,其为美术教学提供了大量的临摹素材。在绘本教学的初步阶段,教师带领学生对绘本进行临摹,在动笔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线条的变化,对作者的构图、绘画技巧有初步的了解,为日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绘本临摹并非单纯的上手描画,许多教师往往将临摹简单地归为“照葫芦画瓢”,认为学生在此期间不用动脑,致使绘本临摹变得单调枯燥,无法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效果。对此,教师应将“读画”与临摹相结合,通过“读画”来实现对绘本构图的深入解读,带领学生了解画面的结构关系、绘本主题下作者采用的绘画技巧有哪些优点,以及作者为营造画面氛围所采用的手段等,让学生深入故事情境,随着故事情节的推演产生情绪的变化,并能把这种情绪带入临摹。如此一来,教师对技巧与知识的讲解弥补了临摹限制学生想象力的不足,也使课堂教学内容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2营造艺术氛围,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良好的艺术氛围是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一个关键因素。艺术与人文环境有着很大的联系,艺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多元性和价值,吸收文学素养,让学生接收中国传统美术历史和外国美术各大学派的理念和知识,可以提升学生综合美术素养。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营造文化氛围。例如,在教授学生中国画色彩的时候,也许小学生对于中国画的详细介绍无法理解,但是可以让学生自由想象这些中国画的意境,把握画中色彩交融的意象,同时对于中国美术文化产生满满的自信心。教师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进行引导,让中国传统故事所带的深刻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熏陶。色彩可以说是美术中最具有展现性的语言了,恰当地利用色彩的艺术,能够栩栩如生地表现出艺术对象,营造美好的艺术氛围。老师应当在这种氛围下引导学生对于色彩的把握和创造,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利用色彩表达出自己的心境。

3发挥美术学科优势,打造趣味课堂

小学生对色彩和绘画有着天然的热爱,色彩与线条能够制造各种“惊喜”与“美”的感受,没有诸多的规矩束缚,也没有很高的能力门槛,教师只要教会学生开放想象力和创造力,释放自己的天赋就是成功的小学美术教學。当然,这其中的方法和理念并不如说起来那么轻松,教师让学生画山,学生在不加思考的情况下可能就只画出一个个绿油油的“土堆”,让画太阳,也可能就是一个“又黄又红”的圆形,教师要做的,是让学生通过合理想象和技巧运用,更加顺畅地将所想所感、所思所悟进行集中展示。例如在学习《听音乐画音乐》这节课中,教师要通过不同情感、节奏的音乐让学生理解音乐中所包含的不同情感,并且学会运用线条、色彩来表达音乐中旋律、演奏、音调等因素所带来的综合情感体验。比如当听到《梁祝》和《十面埋伏》这两首歌时,风格上一个舒缓一个剑拔弩张,教师分别用流畅的“波浪线”和纷乱的“折线”来表达两种不同的曲风,让学生尝试用颜色来表达,然后用一整片绿与黄来表达《春的田野》、白色与蓝色来表达《月光曲》,让学生尝试用线条来进行描绘;进而,通过展示《梦中的笛声》《百老汇的爵士音乐》《吉他曲》等画作,让学生来理解如何用大幅的画面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4运用多媒体创设图片情境

信息技术时代,采用多媒体开展趣味教学,融合了文字、声音和图像等一些内容,对于教师来讲,可以将美术教材内容通过直观的形式展现到学生面前,让学生更生动地感知抽象艺术的表现形式。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美术课学习,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形式,创设美术教学情境,借助音乐更好地渲染气氛,将教材内容以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教师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工具,学生可以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将艺术学习环境转化为学生愿意接受的趣味化场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艺术素养。

如美术“下雨啦”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力以及观察力都较为有限,并且对雨也缺乏深入的认识,所以,教师采用多媒体这一辅助教学工具,首先在网上下载有关下雨的一些图片、视频,然后在多媒体辅助下,将图片、视频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一环节结束后,教师可积极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相互交流自己在下雨天的感受、下雨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感受雨的特点等,最后由教师做总结。整个美术课堂中,教师应用多媒体创设美术教学情境,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给学生听觉、视觉带来全新的感受,同时还可以促使学生深入体会美术中的生活气息。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理解和美术学习有机融合,也会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要打造绘声绘色的小学美术课堂,离不开教师集思广益、积极创新的改革精神,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改革,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认知需求角度出发,丰富美术教学方式,以思维培养为内在要求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从长远角度来讲,小学美术教学应与各学科教学相互配合、共同发展,以“减负”“增效”为目的丰富小学生在课堂教学和作业布置方面的内容和形式。

参考文献

[1] 马婷婷,张希希.如何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J].美术教育研究,2018(10):167.

[2] 王茜.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教学活动的探索与实践:以活动教学法的课堂应用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