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苏州市中考作文述评

2023-05-25 01:09文/陈
初中生世界 2023年19期
关键词:吴语白米学问

文/陈 芳

真题回放

赏留园,觅得江南园林的故事;习方言,解锁传统文化的密码;访博物馆,洞见人类文明的星火……大千世界,学问无处不在,但它常常隐藏在物之后,事之中,需要我们用心去探寻,去发现。

请以“学问藏在________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不少于600 字,文体不限;(3)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命题透视

苏州市2022 年中考作文题虽是半命题,但抓住“藏”字这一题眼,也能轻松解题。大千世界,学问无处不在,因此同学们写作的范围也非常广泛。从引导语来看,学问既可以是具象事物中的学问,如留园、博物馆之类;也可指抽象事物中的学问,如方言之类。但凡人们一看便知、一听便明、一触便透的学问,均不在此题写作范围内。不能明明“不藏”,却硬强加一个“藏”字。换个角度说,你文中所写的发现、理解或得到这个学问的过程,不应该是轻松的,需要通过一双慧眼、一颗慧心认真观察、思考,才能揭开那块神秘的面纱。生活处处有学问,不等同于生活处处藏学问。当然,一般情况下,你发现的学问并非人所皆知的常理常识。小心,别把学问的“藏”和“找”写成一次儿童“躲猫猫”的游戏。

迷津指点

1.语言是存在之家

这是海德格尔的名言,是“学问藏在哲思里”的一个很好的例证。这句话可以给同学们提供一种写作思路,即从引导语中的“习方言”入手。语言无形无色,但有声有味,有情有韵,鲜活生动。同学们只要稍微再现一下平日使用方言的情境,就能写出一篇与众不同的好文章。“鸭连连”“鸡咕咕”“我真格穷欢喜倷”……这些苏州人的日常语言,就是你写作的最好素材。此外,可以通过生动的描写,将娇语细声、轻清柔美、软糯婉转的吴方言特色展现出来,解锁“语调平和而不失抑扬,语速适中而不失顿挫”的低吟浅唱的文化密码。如此,写出一篇好文并不难。

2.近水楼台先得月

同学们在写作时,要善于观察试卷,看看是否有可供取材的内容。或许,你会有惊奇地发现:前面的阅读文章是命题老师“送”给你们的写作例文,是你们考场写作“楼台”边水中的皎皎“明月”。就像本次苏州卷,文言文阅读《留园记》就藏着主人给园子命名的大智慧,大家可以借鉴;关于方言的实用文阅读材料,告诉大家如何探寻方言中的意义及价值。同学们如果不能将这些素材为自己所学,所用,岂不是有些可惜?

佳作赏析

学问藏在农田里

文/江苏省张家港市东渡实验学校 钱奕煊

春日的农田,是油菜花的世界。

从春日的农田写起,画面很美。

瞧,那一大片一大片明亮的黄色,以及闪动着的农人的身影,构成最美的画卷。虽然它们的花期只有短短一个月,可没有一株油菜花为此感到气馁,也不为“油菜花算不了花”的世俗偏见而纠结。此前,它们一直默默地积蓄力量,只为有一天欣然开放,不美艳却明媚,给予观赏者莫大的愉悦与快乐。春末,它们又默默地长出菜籽,等待生命的轮回。其实,做人也如此。不论高矮胖瘦,只要向阳而生,竭尽全力,我们都能活得很精彩!看!这是做人的学问。

写出油菜花的品质与丰姿,文字很有内涵。

仲夏的农田里,低头下垂的双季稻,又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它们颗粒饱满,静待农人开镰收割。水稻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若漫步在农田边,你仿佛能听到水稻的告白:无人观赏又如何?我照样秉持内心的纯朴,为人类提供能量。我有骄傲的资本,可我还是保持谦逊的本心,不为纷乱红尘所动心,不为污秽昏暗而移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这是处世的学问!

假设猜想的写法,让文字灵动而有灵魂。

高粱是秋天的使者。

我对高粱的印象,仿佛还停留在儿时祖母做的高粱团子上。那一个个小小的团子,与秋收时节高粱挺立的身躯形成鲜明对比。提及高粱,我眼前就会出现头戴汗巾的高大农民的形象,他们同高粱一样自强不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他们扛着锄头,满怀对生活的无限期望去辛勤劳动。看,这就是劳动创造世界的学问。

写高粱也就是在写人。小作者赞美同高粱一样自强不息的农民,总结出“劳动创造世界”这一结论。

隆冬,农田变得静谧而安详。

听一听大地的呢喃吧!它仿佛在说:“我得歇歇啦!我已经供养了好多农作物,明年开春再继续吧!”农作物停止生长了,可学问从未停止。学问从来不只活跃在书本上,它同样存在于肥沃的农田里,农民则是这部书的目录,风雨是序言,大自然是作者,农作物是文字,农田是载体。从一片又一片的农田中,我们学会了为人处世的道理,懂得了劳动创造的价值,也明白了工作、学习需要劳逸结合。

联想丰富,比拟妥当,语言流畅,情意浓浓。

春夏秋冬里,学问无处不在;四季更替时,农田处处藏学问。写下数言,愿与诸君共勉。

用短短几句话收束全文,简洁有力。

综合点评

这篇文章,有几处地方值得点赞。一是“学问藏在农田里”这个选点比较独特;二是用春夏秋冬四季来构思文章,颇有匠心;三是采用描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传情达意;四是段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很好地深化了文意。作为一名初中生,能够这样构思与表达,已经相当不容易。

学问藏在方言里

文/江苏省张家港市东渡实验学校 林 可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我的家乡是有着江南水乡之称的姑苏,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寻常公园里,总能听见人们柔声细语的交谈声。这软语轻声如涓涓细流,如丝缕清香。无数作家都称赞过带着江南气质的温润方言,那便是吴语。

比喻恰到好处,写出苏州方言的特点。

我有一个很大的遗憾,便是从小生活在这里,却没有学一口温婉的吴语。每当我听到长辈说着吴语,总是很羡慕。吴语怎么就这么美呢?即使是外地人,听见苏州人在交谈,也总要感叹道:“你们说话这么好听啊!”吴语作为江南最富盛名的方言,不是美在人们所说的内容上,而是美在生动优美的声韵和有意蕴的字词上。

吴语里形容颜色喜庆用叠词。“红”就是“旭旭红”,“绿”就是“碧碧绿”,“青”就是“霜霜青”,以及“蜡蜡黄”“雪雪白”“墨墨黑”。叠词一加上,颜色立马就生动起来了。春天生长得十分茂盛的草是碧碧绿的,如同那无瑕的碧玉,青翠欲滴;草丛里的花有旭旭红的,有雪雪白的,有蜡蜡黄的,红的像旭日那般鲜活,白的仿佛冰雪般不染尘埃,黄的如晚上点起的蜡烛,是淡黄淡黄的。人们说下雨也不称“下雨”,而是称“落雨”。“日暮莫回头,脉脉江南雨。”下雨是自然景象,可是用“落雨”的话,就添就了一份诗情,营造了一番意境。

文字很灵动,写出了吴语的优美与生动。

从前,楼下住着一位和蔼的老人。她佝偻着背,头上全是银丝。老人最喜欢坐在楼底下的长椅上晒太阳,遇见出来进去的人们,总会用她那地道的方言同人们打招呼。人们很是匆忙,老人至多向他们问候一句:“啊任切(吃了吗)?”不过,像我这样的半大孩子,或者是祖母那样的老人,就常会停下来和老人聊一会了。老人的背虽已弯下来了,可与说着吴语的众多女性一样,讲起话来依然是端庄的。老人总管我叫“小娘鱼(小姑娘)”。有一次,她问起我的学业,说道:“小娘鱼,勿停格爬唷。”老人将拐杖撑在身前,阳光投射在她的身上,把她的眼睛照得顶亮顶亮的。我不清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于是没有做什么回应,与往常一样,与她聊了几句后,便告别了。后来偶然得知,“勿停格爬”是不要停止攀爬的意思。如此平淡的一句话,实际上是多么有深意,多么温暖有力。往上爬啊,艰难的、缓慢的挪动也是前行。人要“勿停格爬”才能离开原地,走向未来,绘出精彩人生。靠着“勿停格爬”,人们造就了城市的繁华;靠着“勿停格爬”,一代又一代人为苏州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句简练的方言包含了多少深刻的内涵,又是多少人历经一生所得出的道理。

“啊任切”这句方言真实而亲切,写出了邻里间的相互关心。

一句朴素的话语,蕴含着老人对“我”的无限关怀;一句平淡的话语,蕴藏着为人处世的智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方言是博大精深的学问。正是这外人难以听懂的一字一词,藏着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一片土地的本真精神。

结尾升华主题。

综合点评

这篇文章,如一首散文诗,读来令人遐想。吴侬软语里,有着怎样的学问呢?听,那柔声细语,像不像涓涓细流,缓缓流淌进心田,让浮躁的心沉静下来?再听,那“碧碧绿”“雪雪白”极富音韵的叠词,像不像春日盛开的花朵,勾勒出整个绚烂的春景,令人浮想联翩?继续听,“啊任切”“勿停格爬”,像不像哲理诗,蕴含着智慧与哲思?

学问藏在白米糕里

文/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 夏菁彤

一年四季,外婆的家里总备着待客用的白米糕。

开篇即引人遐想,白米糕里有着怎样的学问呢?

每到放长假,我总会回到老家,在乡村的一方小院子里看外婆做白米糕。外婆会将大米磨成粉糊,和上些许的水和面粉,揉成各式各样的形状,再放入蒸笼。不一会儿,小院便云雾缭绕起来,还飘荡着丝丝沁人心脾的清香,让人有种飘然若仙的感觉。很快,一笼“外婆牌”纯手工制作的白米糕就新鲜出炉了。

外婆在乡村小院做白米糕的场景,成为小作者美好的回忆。

每次外婆都要送几筐白米糕给街坊邻居。人们总是夸奖外婆心灵手巧,问到这白米糕的做法,她也很乐意给大家展示。

白白嫩嫩的米糕里,藏着外婆的心灵手巧,还有她的淳朴、善良。

乡村的生活平淡如白米糕,我却看见这么一群人乐在其中。

不过,不管外婆送几筐白米糕出去,她总会给我留下五六块。外婆在吃米糕之前,会放几碗调料在跟前,有的盛的是细软的白砂糖,有的放的是自家秘制的辣油。

外婆会将一根筷子插入米糕,然后拔出,往里面塞上桂花,再将外面裹上一层白砂糖。我很喜欢这样吃,感觉很甜蜜。可外婆却喜欢吃什么都不放的白米糕,她总说这是个人的喜好,“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过的生活一样,有人喜欢给生活加点糖,找点乐趣;有的人呢,更喜欢享受富裕的生活;而有些人更喜欢平平淡淡的生活,什么也不加,那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原来,把生活过得平平淡淡也是一种选择。

一句“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过的生活”,充满着处世哲学的意味,也深深地烙进“我”的心灵。

前些年,舅舅在城里安置了新家,便想将外婆接去享受天伦之乐。可是外婆却拒绝去城里养老。问她原因,她笑着打发道:“就这儿吧,养老挺好的。”原先我还很是疑惑,可现在想来,应该是这小院午后的温馨、邻里间和睦的氛围和乡村生活的平淡安乐留住了她的心。那藏在白米糕里的学问怕是早就被她悟得透透的了。

原来,这香甜软糯的白米糕,就是外婆!她善良恬淡、温和质朴,给“我”留下美好的童年回忆和人生思考。

我站在院前,静下心来,感受着迎面而来的微风,抬头凝望着湛蓝的天空,有白云流过;低头俯视着金灿灿的稻穗,沉甸甸的,颗粒饱满。夕阳西下,世间的万物显得那么柔和。我忽然觉得,原来平平淡淡也是一种美好……

结尾句点明主题。

综合点评

外婆做白米糕,看似平平常常的一件事情,然而,读来就是那么真实,又是那么有味。外婆的语言,既贴合人物身份,又体现人物智慧,她如一位哲人、诗人,演绎着生命的真善美。文章尤为出彩的是宕开一笔,补写外婆拒绝去城里养老,将白米糕与外婆的生活方式很好地联系在一起,内涵上互为映照,学问藏在白米糕里的题意也得到了体现。

新题练笔

题一:“学习成长共同体”已成为当下的一个热词。很多同学都喜欢这个称谓,理由是共同体不但指向学习,更指向成长;不但强调互相帮助,更强调命运与共、风险共担的主人翁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整体意识。

请以“发生在共同体里的故事”或者“我看共同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定,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③书写工整规范。

题二:新课标背景下,跨学科学习已成为一种时尚。

请围绕“跨学科学习的实践”这一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结合自己的跨学科学习实例进行写作;②文体自定,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④书写工整规范。

猜你喜欢
吴语白米学问
浅谈吴语方言生存现状及其传承保护
——以浙江地区为例
吴语传播现状调查分析与传播手段的创新
致大海(组诗)
白米青蒿社饭香
比多少的学问
爱情没什么逻辑,就看谁追得合你心意
“一”的学问
鸡叫的学问
“贴秋膘”不等于吃肉,秋冬进补有学问
吴语闲话(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