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在小学语文中的实施策略

2023-05-26 19:09李满应成亚玲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双减作业内容

李满应 成亚玲

摘 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高效率的课堂教学能帮助学生及时掌握该学会的知识内容,让学生瘦弱、稚嫩的肩膀不再承受不该有的重担。在“双减”政策的引导下,中小学教师要认清自身的教学改进方向。教师要多思考,多向身边的优秀教师讨教,多用实际行动去改进教学具体问题,使自身的教学能力获得本质的提升,给学生呈现精彩的、高质量的课堂。小学语文教学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不能违背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规律。具体来说,课堂教学规划及课后作业设计是未来教师应着重研究的两项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不断摸索新颖、丰富的教学方式,研究符合科学化原则的学习评价模式,从根本上改正以往教学模式的弊端。

关键词:小学语文 减负问题 “双减”政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07.004

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提出了很多年,但由于国家一直未采取具体策略落实这项理念,所以人们长期以来并未真正关注到这一理念的本质内涵。近年,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家长之前忙碌的步伐仿佛突然停了下来,家长的内心不再那么焦躁,学生也不必再过“加班”写作业的生活。这时候,人们开始认真思考素质教育理念的真正价值,开始关注起学生的教育问题。“双减”政策提出之初引发了人们的强烈争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双减”政策的优势日益浮出水面,人们也感受到了国家的良苦用心。“双减”政策的落实给家长、教师都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家长不能再把孩子的教育问题推给辅导机构和学校,而是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探寻教育子女的路径;教师也不能盲目地在课堂上灌输大量的知识,用超额的作业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而是要积极探索高效的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师要严格贯彻“双减”政策的各项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输出知识的内容与质量,还要关注知识的输出形式与策略,让学生在高效的课堂环境中形成较强的语文素养。

一、小学语文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一)循序渐进,层次清晰

在小学阶段,语文课上讲授的大多都是基础性知识,教师主要带领学生进行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实践探究等语文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精讲精练,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初次走入语文世界,他们对语文课堂中的各项活动、各项学习内容都没有清晰的认知。语文在他们头脑中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他们既不知道学习语文的意义,也不知道学习语文的方法。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减慢教学的脚步,让学生能更好地感知知识的形象、熟悉知识的内涵,让学生在丰富有趣的学习情境中感受语文的魅力,从而使学生爱上多姿多彩、生动有趣的语文,让学生慢慢掌握最基础的语文知识,让学生逐渐形成较强的语文学习能力。

(二)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从整体上看,小学生的智力发育还未到达成熟阶段,对于复杂的、抽象的、枯燥的知识内容,小学生理解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繁杂的、凌乱的知识内容整理成简洁的、有条理的知识点,让学生能准确抓住各项知识点的核心特征,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另外,对于小学语文中略带抽象色彩的知识内容,教师要善于化抽象为具象,让学生能准确掌握语文学习中的难点内容,使学生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各个阶段的语文学习,让学生对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充满自信。

(三)启发引导,循循善诱

根据儿童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小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都处于持续的动态变化中。在教学中教师应将各项新奇有趣的活动、游戏引入课堂中,让学生慢慢形成主动思考、探究的意识,学会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去发现知识,从而充分刺激学生的大腦,让学生在反复地思考中不断锻炼大脑的机能,智力潜能被充分激发,知识领会能力不断增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不能直接把教学重点和知识点告知学生,那样学生就无法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要明白,教学不是把现成的知识塞进学生的大脑,而是在启发引导中,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慢慢习得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可以源源不断地把自己感兴趣的、需要的知识吸收进自己的大脑系统中,这样学生的文化知识和学习能力才能一起取得进步,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才能进行得精彩生动、充实有趣。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教学应从哪些方面提高效率

(一)革新教学目标

从某种程度上说,课堂教学的成败很多时候不是由教学内容不合适引起的,而是由教学目标不科学、不准确导致的。教学目标可以使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聚合在一起,使之形成一个中心突出、结构合理的有机整体。可以说,教学目标是课堂的脉络,它联络着课堂中的各项内容,使知识沿着这条脉络顺利地进入学生的知识网络中。如果失去了教学目标的支撑连接作用,那么教师的教学活动就失去了明确的方向,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劣也没有了明确的判断标准,课堂教学的质量就难以得到保障。所以,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认真研习各类教学资料,为每个教学模块制定一套恰当、合理的教学目标。这样,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能在高效的课堂氛围中进行,课堂教学会收获明显的成效。具体来说,小学语文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设置教学目标。首先,教师要带领学生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多音字、同音字、同义异形字等,只有学生熟练了解课文中各种新词新字,学生才能进一步地感知、理解课文内容。其次,教师要带领学生理解重点句段的内容,让学生掌握课文的间架结构,具体详细地体会重点句子、重点段落的情感内涵。最后,教师要组织课文朗读活动,让学生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地朗读整篇课文,初步感知文章的思想大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感度,感受到课文中蕴含的人文素养。通过落实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能力、情感都能得到稳定的发展,课堂质量也将获得根本性提升。

(二)革新教学方式

1.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时刻保持微笑,温柔亲切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要善于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源源不断地向学生传递正能量,让学生的心态在教师潜移默化的感染中变得自信、蓬勃,在学习中产生“我能行”的心理感受,让学生尝试着勇敢地去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自信心在持续的进步中不断得到强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活泼生动、朝气蓬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以愉快的心情投身奇妙精彩的语文世界,不断提升语文审美能力与语文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让积极的赞美之声时刻环绕在学生周围。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要毫不吝啬地赞扬学生,让学生在获得他人认可的同时也在内心深处形成强烈的自我认同,由内而外地散发出一种自信的活力。

2.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勇于思考

有了疑问,学生才会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才会自发地进行思考活动。在思考中,学生才会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对知识的记忆也会更加牢固。所以,在课堂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善于对各种不熟悉的事物提问,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自己不懂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疑难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知识建构的整个过程;不能让学生不假思索地被动学习知识,更不能一味地盲目附和别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三个角度发现问题、探寻问题。首先,教师要主动给学生设计一些启发性的、有探索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构建自身独特的思维程序。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向各种事物提出自己的质疑,包括教师、教科书、各类教学资料等,学生有疑问说明学生对知识进行了深入思考,这是学生获取进步的基础。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指出其他学生的错误,让学生在讨论、辩论中深入剖析知识的内涵。对于那些对知识理解有偏颇的学生,教师要真诚委婉地指出错误,让他们及时纠错。

三、“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教师如何科学控制作业量

(一)注意作业的层次性

在“双减”政策下,各科教师都要结合实际对作业内容进行优化,适当地减少作业的数量,让学生的身体、心理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放松。小学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能力基础设置分层作业。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困生,作业的目的是让他们把基础知识学透彻,所以作业内容应以基础强化知识为主,让他们的语文学习根基越来越坚固。对于那些智力水平高、基础能力强的学生,作业内容应该帮助他们拓宽思维,丰富语文视野,延伸语文技能。另外,教师不仅应对作业的难度进行分层设计,还应对作业的形式内容进行归类处理。比如,在组织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把活动内容分成不同的模块,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性格特征、能力水平选取不同类型的活动任务。不善交际、性格腼腆的学生可以选择资料收集、整理之类的任务,这些任务足不出户就可完成,不会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外向开朗、乐于交际的学生可以选择调查走访、实地调研之类的任务,这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长处。总之,作业内容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类型设置不同难度的作业。

(二)注意作业的多样性

为了突出语文作业的综合性,教师要为学生设置新颖独特的、形式丰富的课后作业。结合教学经验,笔者提出了六种类型的语文课后作业。首先,是情境描绘类,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调动自身的想象潜能,以简笔画为主要内容,设法将阅读文章中的景象、画面、场景以充满童真童趣的形式呈现出来。其次,是资源整合类,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条件在课余时间搜集与课文内容关联性强的学习资源,让学生用科学的分类方法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类处理。接着,是综合实践类,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课下进行探究活动,活动主题可以是“寻找乡愁”“童年趣事”“保护青山绿水”等。再者,是练笔类,教师可以向学生总结分析本节课从课文中习得的写作技巧、写作手法,让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完成练笔活动,锻炼学生的习作技能。之后,是文艺表演类,在学到故事类课文时,教师可让学生将故事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绘声绘色地呈现出来,也可组织散文朗读、成语接龙等趣味横生的语文活动。最后,是复习巩固类,这是以前最普遍的作业形式,主要是抄写重点语段、词语,背诵课文,做练习题等。多样化的作业内容可以避免学生对作业产生倦怠情绪,有助于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语文,感受语文的魅力。

四、“双减”政策下实践探究活动是实现减负的重要途径

学校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集中、封闭的知识学习环境,在学校里,学生可以习得大量理论性的知识内容,但有些情感性的、能力性的知识内容则需要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习得。语文教师要积极带领学生去社会中、大自然中进行实践探究活动。通过实践不难发现,课外活动对学生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因为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情绪非常饱满,学习的积极性更加强烈,所以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多组织种类丰富的综合性实践探究活动,像调查、走访、郊游、公益活动等,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

例如,在学习完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郊游活动,因为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与自然界的动植物有关的。教师可以事先确定郊游场地,根据学生能力进行差异化分组。让各组学生分别准备郊游时必需的物品,并让每组学生分别准备一个与大自然有关的节目,在郊游当天各组轮流表演。在郊游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认识各种动物、植物,并向学生介绍它们的习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五、建立多元化的、科学的评价机制,落实“双减”政策的核心要义

“双减”政策下,教学评价内容应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具体来说应重視以下内容。首先,评价主体不能过于单一集中,教师要把见证学生发展的各类群体都纳入评价主体中,包括家长、学生等,教师最后做评价总结。其次,设置丰富有趣的评价形式,评价形式不能拘泥于某种固定形式,比如在背诵课文中,教师可让学生通过抓阄的方法进行分角色或分段背诵。最后,制定综合合理的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应包含学生的课外读物阅读量、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作业完成质量等指标,不能片面关注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用具体行动来落实“双减”政策中减负的目的。教师要结合新《课标》的具体内容重新设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细心筛选优质的教学内容,改善以往教学中的各种弊病,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期待语文课、期待探索语文世界。另外,教师还要认真研究科学化的作业设计。在作业布置上,教师要努力做到减量不减质,注意作业内容的针对性、精炼性,让课后作业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此外,教师还要积极组织课外实践活动,优化课业评价机制,让学生的未来更加美好、更加缤纷多彩。

参考文献:

[1] 徐俊、支玉恒《让小学语文课堂步入自然、自由、自主的境界》,《语文建设》2021年第8期。

[2] 薛彩霞《用好课堂提问 发展学生思维——基于思维提升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研究》,《语文建设》2021年第18期。

[3] 段天才《深度学习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索——以〈慈母情深〉教学为例》,《语文建设》2021年第10期。

[4] 王小金《小学语文高效识字课堂的创新策略》,《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年第14期。

[5] 张春香《以德树人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年第14期。

〔本文系课题信息:天水市“十四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双减”政策在小学语文中的实施策略,编号:TS(2021)GH62〕

猜你喜欢
双减作业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作业
主要内容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