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建设环境下如何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

2023-05-26 03:28明鸽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传统文化

明鸽

摘 要:我国的传统文化是精神文明不断发展演变过来的,是各民族风貌及民族特质汇集而成的,是中华民族各朝各代思想文化和社会观念的集中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将历史的发展进程展现出来,也是人类历史文明及进步的主要标志。当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分析传统图书馆以及数字图书馆在传统文化推动以及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对数字化环境中不断促进传统文化发展的相关策略进行必要的讨论和分析,其中就包括高效利用网络环境对传统文化开展的宣传教育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构建以传统文化为主要载体的特色数据库,举办以传统文化为主的专题讲座,不断促进资源和信息的共建、共享及共知。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建设环境;传统文化;繁荣促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3)04-0115-03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祖祖辈辈居住和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以及积累下来的,并且为中华民族世代传承和发展着,拥有中华民族鲜明的特色、博大精深的内涵、悠久的历史以及优良的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完整的传承性、多元的民族性以及兼容并蓄的特点。我国早在2007年就公布发表了相关公告,提出自2008年1月1日起,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以及国庆节的放假天数均有所调整,还将端午节、清明节以及中秋节都增设为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放假天数均为一天。随着各个法定节假日放假天数的调整和改善,能够看出国家和社会对传统文化相当重视,传统文化在我国社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1 圖书馆在推动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1.1 传统图书馆在推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1.1.1 图书馆是传统文化收集中心。当前,文化的收集中心以及传播中心就是图书馆,从图书馆实际发展的轨迹看,其主要职能已经从原来收藏书籍的地方转变成为现在的藏书、借书、阅读一体化的形式,也从原来被动的借阅形式转变成为主动传递文献的形式,在这样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图书馆就变得越来越有价值,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随着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及挖掘,图书文化已经成为一个相当响亮的词语,也在一定程度上被赋予了较高的水准。

1.1.2 图书馆是传统文化利用中心。从图书馆的发展过程看,古代的藏书楼主要是对一些好的文学作品进行收集和整理,慢慢地,藏书楼变成了收藏图书、保存图书以及利用图书的中心场所。很多人对书籍越来越重视,图书也正是改变人类命运的产物,现代图书馆的主要功能是让人们通过图书提升自己,并且可以将传统的文化展现在大众面前,成为人们生活以及学习的一部分。

1.2 数字图书馆在推动传统文化发展方面的作用

数字图书馆是相对于传统图书馆而言的,数字图书馆在一定意义上对传统图书馆的资源类型及其管理方式做出了合理的总结和规范,同时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网络通信方面的技术加以应用,使图书馆可以把各类信息的广泛存取作为重点工作,对精准查询方式及其相应信息分类做出创新性的应用与收集,不再受时代局限与空间束缚。数字图书馆的主要业务是以数据应用为主导进行的,能够整合其中的文本和图片,甚至语音等数字化资料,实现互联网的高效传播,实现数据资料的高度共享。每一个拥有电脑终端的用户如果想要查阅资料或是想要阅览古代文献的话,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与数字图书馆相对应的网站,就能在任何地点和时间实现资料的高效阅览,对世界上任意空间的信息进行数字化资源的共同享用[1]。数字图书馆采用的是当前比较先进的文献知识信息技术以及高科技技术,与传统的历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完美结合,体现了数字图书馆的完美性,对传统图书馆的静态书本式文献服务特征进行了必要完善,使多媒体存取以及智能化检索都能得到有效实现。

数字图书馆为文化的传播构建了新的技术平台,且正在逐渐发展和变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信息用户的交流和沟通不再局限于面对面的交流,而是有了更多的交流方式。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让用户之间的交流范围逐渐转变为虚拟化,创建了新的平台之后,也使这些信息技术逐渐被广泛地应用,甚至得到了良好的传播。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让相关文献的数字化朝着数量级不断增长,通信技术的发展也远远超过之前的水平,充分发挥了自身最大的价值和作用,相关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文化教育的积极推进提供了有利帮助。

2 数字环境下促进传统文化发展的有效策略

2.1 利用网络环境开展传统文化宣传教育

当前的图书馆已经迈入新的发展时代,这主要与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有最为直接的关系。在当前网络环境日益优化的阶段,信息化网络传播的速度持续加快,人们获取信息的便利性、及时性和稳定性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非常好的发展和改善。从2005年外国学者提出数字图书馆这个概念至今,已经经历了从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到实践发展的主要历程,这从根本上来说也是数字图书馆的实际应用过程,是目前图书馆发展当中的最好见证。同样的服务发展理念,在使用数字图书馆技术的过程中能够帮助读者对他们了解到的信息进行及时的解读和规范的整理。同时,图书馆可以通过这种便捷的文化平台,把节日信息通过便捷的宣传方式传递给广大读者,使他们通过这种宣传方式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发展以及节日的文化意义,同时也能通过全新的方式参与一些社会互动的交流和互动,如邀请在校大学生参加有关节日视频活动以及书籍等信息资料的利用和获取等。在每年端午节和清明节,人们在图书馆网站首页上都可以发现有关端午专题和清明专题的图片展览,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对这种节日信息的收集与传播,使广大读者可以掌握更全面的资讯与历史数据,并且能够提高对图书馆的利用率[2]。

2.2 构建以传统文化为主体的特色数据库

目前,数字图书馆蓬勃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志是,许多图书馆都能建设具有本馆特色的数据库,数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好坏也成为图书馆发展的重要评价指标。因此,从20世纪中期开始,所有国家都在为电子图书馆这个工程持续奋斗,我国也进行了关于数字图书馆的教育计划项目和电子图书馆项目等。21世纪初期,各国都在建设数字图书馆,同时也围绕数字图书馆建设开展了许多课题的探索与研究,如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计划和网络服务体系项目等。在享受这些成果的过程中,图书馆也要学会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建设具有自身传统文化特色的数据库资源[3]。

2.3 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专题讲座

当前,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获取方式有直观方便性以及互动生动性的特点,数字图书馆可以围绕传统文化开展专题讲座,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学术沙龙游戏,把学生作为活动及讲座的主体和重心,让他们对数字图书馆进行专项的学习和讨论。管理人员也可以在实际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让图书馆在宣传传统文化方面发挥比较积极的作用,从根本上为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让数字图书馆能够充分将国家传统文化的宣传作用积极发挥出来。例如,大连图书馆在把自身建设成为地区情报信息服务中心及社会文化教育中心的过程中,还通过白云吟唱团以及白云书院等社团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宣传和解读,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密切关注。创建于2000年8月的白云书院,截至目前已經举办了将近80场中华传统文化讲座,听取讲座的观众接近两万人。这是大连图书馆相较于全国其他地区图书馆最具特色的讲座形式[4]。

2.4 促进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知

保障各地区信息能够平等宣传,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促进全国各个区域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际开展情况以及其所发挥的主要作用可以看出,共建、共享、共知有非常大的优势,传统文化发展的关键就在于传播要尽可能广泛,因此采用资源共享、共建和共知的办法一定会达到良好的效果。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广电光纤资源对宽带的双向综合信息网进行创建,还要把农业经济等相关网络资源整体结合起来,对文化信息的传播渠道持续进行扩充。把文化信息相关资源作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主要目标具体体现出来,要让基层网点成为教育培训活动、文化娱乐活动等多种功能的文化教育中心,对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以及企业农村文化进行积极的传播与推广,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文化的主阵地[5]。

3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图书馆的飞速发展为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全新的传播平台和背景。在传统文化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每个人都需要在传统文化的实际发展过程中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新的环境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图书馆人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让数字化图书馆持续以最完美的方式发展下去,为传统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魏娜.新媒体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研究[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6(5):65-67,93.

[2] 金玉涛.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拓展与深化[J].办公室业务,2019(24):83-84.

[3] 李晓晔.关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探讨与研究[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17(1):113-114.

[4] 赵荣荣.全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视频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以国家图书馆讲坛精品化改造项目为例[J].科技经济导刊,2019(24):6-7.

[5] 乐建华.数字环境下中小城市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科教文汇,2018(12):179-180.

(编校:崔萌)

猜你喜欢
数字图书馆传统文化
高校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模式刍议
浅析“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管理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刍议数字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技术及其防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