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例艾维岚?唇部注射的效果观察

2023-05-26 12:52曹树英
医学美学美容 2023年6期

曹树英

【关键词】艾维岚?;唇部注射;唇红组织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23)06-0015-03

唇部作为面部的一个重要美学单位,在面部特征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基于唇部美学考虑,年轻的唇部状态应是莹润饱满,唇红缘线条流畅、清晰,唇体对称且无皱纹,口角微上翘[1]。而随年龄增长及外部因素的影响,唇部会逐渐呈现老化的表现,如因容量流失所致的唇红变薄、唇红缘模糊、上唇人中延长、口角下垂及口周皱纹增加等[2]。唇部年轻化治疗的目标是实现唇红容量恢复、唇纹填充、口角提升以及口周皮肤年轻化[3]。针对上述目标,多项医疗美容技术手段投入唇部年轻化的临床实践,其中真皮注射技术因其疗效显著且操作简便而广受临床医生及求美者欢迎。艾维岚?是中国NMPA批准的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主要成分为聚左旋乳酸(poly L-lactic acid,PLLA),PLL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可纠正唇部组织薄弱及口周皱纹问题。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艾维岚?在唇部注射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PLLA应用于唇部年轻化提供临床思路,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1,男,35岁,2022年10月1日因唇红容量不足于杭州双美丹桂街医疗美容诊所接受唇部聚左旋乳酸注射治疗。患者临床表现为上、下唇红组织薄弱,上唇下缘线条不流畅。患者既往未接受任何唇部注射填充或唇部外科手术;不存在过敏反应史;未合并出血性疾病或正在接受抗凝血治疗;未出现急性炎症、感染或存在可能潜在影响研究结果的慢性或复发性感染病史。

患者2,女,44岁,2022年10月1日因唇纹增多、唇红组织分布不均于杭州双美医疗美容门诊部接受唇部聚左旋乳酸注射治疗。患者临床表现为上、下唇纹增多,上唇红组织分布不均且薄弱。患者既往未接受任何唇部注射填充或唇部外科手术;不存在过敏反应史;未合并出血性疾病或正在接受抗凝血治疗者;未出现急性炎症、感染或存在可能潜在影响研究结果的慢性或复发性感染病史;未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2例患者均接受艾维岚?唇部注射治疗。术前沟通,告知注射区域、所能达到的预期效果以及注射后的注意事项并拍照,在此疗程结束前禁止做任何面部的注射与治疗。所有操作均为具有相应资质的医师完成,通过观察体表标志作为注射的依据。

1.2.1注射准备 使用艾维岚?(长春圣博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13130276,规格:340 mg/瓶)340 mg,用氯化钠注射液(0.9%)复溶为混悬液,具体操作为先加入2 ml生理盐水,再加入2%利多卡因1 ml,形成总量为3 ml 的液体。

1.2.2注射方式 患者均取坐位,常规消毒皮肤,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在两侧鼻唇沟或其延伸线与口裂水平的交叉点设计为进针点,在进针点、鼻唇沟、下唇下方约2 cm处注射适量利多卡因,起局部麻醉和周围阻滞麻醉效果。选用23 G钝针,进针点破皮肤后,选用1 ml螺口注射器装复配液连接钝针后沿干湿唇交界线进针,层次位于黏膜下紧贴肌肉表面,当针头到达唇中央的位置后,边退边推,可观察到唇均匀隆起,如有少数部位因疤痕或其它原因未能隆起,则再次进针于该部位做适量补充注射。注射量的分配通常为上、下唇各一半量,或上唇略少于下唇,注射完畢后进行局部冷敷。

1.2.3术后护理 术后即刻冰敷30~60 min,避免长期暴露在阳光下和紫外光照射,直到最初的肿胀和红肿消失。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1临床疗效 以麦施美学量表(Merz Aesthetics Scale,MAS)为参考,由医生对患者术后3个月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患者自我评价以整体美学改善量表(Global Aesthetic Improvement Scale,GAIS)为参考:①MAS根据唇部丰盈程度,分别将上唇及下唇划分为非常薄、薄、中厚、厚、丰盈5个等级,并依次评为0、1、2、3、4级,见图1;②整体美学改善量表(Global Aesthetic Improvement Scale,GAIS)GAIS根据整体变化情况划分为极度恶化、严重恶化、恶化、无变化、改善、明显改善、极大改善,并依次评为-3、-2、-1、0、1、2、3分。

1.3.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记录患者术后3个月内是否出现疼痛、肿胀、结节或肉芽、凹凸不平、红斑及淤青、色素沉着,以及瘢痕、感染、栓塞并发症。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唇部丰盈度比较 患者1:第1次注射前患者唇部状态:上唇红及下唇红组织薄弱、上唇下缘组织分布不均,唇体多细纹,MAS评估上唇2级、下唇1级(图2a);治疗后随访3个月:患者上唇红、下唇红组织较前次随访明显充盈,上唇下缘边界凹处持续改善,唇纹减少,MAS评估上唇3级、下唇2级(图2b);患者根据GAIS自评3分(极大改善)。患者2:第1次注射前患者唇部状态:上唇下缘组织分布不均,线条不流畅,唇体多细纹,经MAS评估上唇2级、下唇2级(图3a);治疗后随访3个月:患者上唇红、下唇红组织较前次随访明显充盈,上唇下缘边界凹处持续改善,唇纹减少,MAS评估上唇3级、下唇3级(图3b);患者根据GAIS自评2分(明显改善)。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患者1、患者2注射后唇体仅出现轻微泛红及肿胀,并分别于注射后5 d、4 d肿胀消失,2例患者均未发生其他并发症。

3 讨论

随着医学美容学的发展以及唇部年轻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唇部真皮注射治疗逐渐受到临床医生及求美者的青睐[4,5]。唇部真皮注射具有疗效确切、安全便捷、创伤程度小等优势,但由于唇部及口周解剖结构复杂,故合理选择真皮填充剂、规范注射技术至关重要[6]。

理想的填充剂应具备有效、无毒、非致癌性、非免疫性及非迁移性,并易于应用、无痛且持久[7]。PLLA作为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的聚合物,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面部年轻化治疗[8]。PLLA能够有效促进细胞再生及胶原蛋白合成,进而重建真皮层的深层网状纤维结构[9]。研究表明[10],PLLA注射后引起的短期软组织水肿及扩张属正常反应,通常于数小时或数天后消失。其作用机制为,注射后一周内的PLLA被组织包裹,随即周围出现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肥大细胞。约两周后表现为炎症细胞减少,胶原细胞数量上升[11]。研究指出[9],PLLA可用于非骨性结构的全面部注射,但不同部位的注射层次应依据解剖学结构而定。为避免PLLA注射入唇部动脉而造成血管栓塞的严重并发症,需行唇部浅层注射[4,12]。既往有国外研究报道[13],PLLA注射于口唇后形成结节,主要原因为唇部组织松软且肌肉运动丰富,易导致PLLA分布不均,PLLA聚集和宿主反应进而形成结节。鉴于PLLA唇部注射形成结节的风险较高,目前在全球长期临床应用的PLLA产品舒颜萃(Sculptra)将唇部注射列为禁忌[14]。有研究指出[15],舒颜萃(Sculptra)的聚左旋乳酸為不规则片状颗粒,正是由于这种接触表面积较大且光滑程度较低的结构加重了机体的炎性反应。而艾维岚?因其独特的MEC-SPACE系列专利技术解决了这一临床应用难题,尺寸均一、表面光滑的PLLA微球在提高组织相容性的基础上降低了组织反应性。因此,艾维岚?具有分散性佳、快速复溶、不团聚、不易形成结节的优势。舒颜萃(Sculptra)建议,PLLA悬凝剂的制备应在无菌生理食盐水注入并摇匀后,至少静置浸泡2~72 h[16]。而艾维岚?泡制后即刻行注射操作不会造成回抽的伪阴性。

本研究采用艾维岚?真皮注射方式用于纠正唇部组织不足及分布不均等,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经过治疗,2例患者的唇部缺陷得到明显矫正,唇部丰盈度提升、唇部线条优化且唇纹得到改善。注射后患者出现的注射部位轻微泛红、肿胀均为机体正常反应,并于数日后自然消失,无并发症发生。治疗后随访结果表明,患者自评唇部整体改善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艾维岚?唇部注射纠正唇部组织不足、减轻唇部皱纹、提升唇部年轻化的效果确切,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园婧,李发成.唇部年轻化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22,28(7):1372-1376.

[2] Mannino GN,Lipner SR.Current Concepts in Lip Augmentation[J].Cutis,2016,98(5):325-329.

[3] 周劼,陈媛,付晓慧,等.唇部与口周年轻化的非手术治疗进展[J].中国医疗美容,2022,12(4):51-54.

[4] Hilton S,Frank K,Alfertshofer M,et al.Clinical outcomes after lip injection procedures-Comparison of two hyaluronic acid gel fillers with different product properties[J].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2023,22(1):119-127.

[5] ASPS National clearinghouse of plastic surgery procedural Statistics.Plastic surgery statistics report 2019.Published Online[EB/OL].https://www.plasticsurgery.org/documents/ News/Statistics/2019/plastic-surgery-statistics-fullreport-2019.pdf,2019-01-25/2022-02-20.

[6] Votto SS,Read-Fuller A,ReddyL.Lip augmentation[J].Oral Maxillofac Surg Clin North Am,2021,33(2):185-195.

[7] Liu MH,Beynet DP,Gharavi NM.Overview of Deep Dermal Fillers[J].Facial Plast Surg,2019,35(3):224-229.

[8] 李俊杰,胡恺轩,姜海燕,等.聚左旋乳酸微针导入改善肤质的效果初探[J].中国医疗美容,2020,10(6):67-71.

[9] 朴洪权,尹奇.聚左旋乳酸(艾维岚)在皮肤与注射的应用进展[J].医学美学美容,2022,31(14):132-135.

[10] Fitzgerald R,Bass LM,Goldberg DJ,et al.Phys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oly-L-Lactic Acid (PLLA)[J]. AesthetSurg J,2018,38(s1):S13-S17.

[11] Sadick N,Edison BL,John G,et al.An Advanced, Physician-Strength Retinol Peel Improves Signs of Aging and Acne Across a Range of Skin Types Including Melasma and Skin of Color[J].J Drugs Dermatol,2019,18(9):918-923.

[12] Beleznay K,Carruthers JDA,Humphrey S, et al.Update on avoiding and treating blindness from fillers:a recent review of the world literature[J].Aesthet Surg J,2019,39(6):662-674.

[13] Vleggaar D,Fitzgerald R,Lorenc ZP.Understanding,avoiding,and treating potential 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the use of injectable poly-L-lactic acid for facial and nonfacialvolumization[J].J Drugs Dermatol,2014,13(s4):s35-s39.

[14] Liu MH,Beynet DP,Gharavi NM.Overview of Deep Dermal Fillers[J].Facial Plast Surg,2019,35(3):224-229.

[15] 张译心,罗倩,梁瀚文,等.注射用聚左旋乳酸微球体内可促胶原再生[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2,26(34):5448-5453.

[16] Keni SP,Sidle DM.Sculptra(injectable poly-L-lactic acid)[J].Facial Plastic Surgery Clinics,2007,15(1):91-97.

编辑 柴泛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