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0~3岁幼儿口腔健康状况及干预策略分析

2023-05-26 03:54黄鹤
医学美学美容 2023年6期
关键词:社区管理

黄鹤

【摘 要】目的 分析0~3歲婴幼儿的口腔健康状况、相应的影响因素以及针对性干预策略。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4月于北京市丰台区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健科进行体检的158名入托前婴幼儿为研究对象,作为试验组,采用口腔健康优质管理。另选取辖区内幼儿园同年龄段幼儿158名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干预。比较两组婴幼儿的患龋率、口腔不良习惯发生率、家长口腔卫生知晓率及对口腔健康教育的满意率。结果 试验组患龋率为6.96%,低于对照组2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口腔不良习惯发生率为9.49%,低于对照组的3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家长口腔卫生知晓率为90.51%,高于对照组的63.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家长对口腔健康教育的满意率为81.65%,高于对照组的63.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本社区0~3岁幼儿中采用口腔建档管理,同时对其家长进行有效的口腔卫生宣教等口腔健康优质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婴幼儿口腔疾病的发生率,改善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提高家长对口腔卫生的知晓率,且家长对口腔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婴幼儿口腔状况;社区管理;干预分析;口腔健康

中图分类号:R78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23)06-0086-04

Analysis of Oral Health Status an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of Children Aged 0-3 Years in Community

HUANG He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Xincu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10007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oral health status, corresponding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argete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of infants aged 0-3 years. Methods From May 2018 to April 2020, 158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who underwent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the health care department of Xincu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in Fengtai District of Beijing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oral health quality management was adopted. In addition, 158 children of the same age in kindergartens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routine oral intervention was used. The caries rate, incidence of oral bad habits, parents awareness rate of oral health and satisfaction rate of oral health educa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aries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6.96%, which was lower than 20.25%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bad oral habi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49%, which was lower than 39.24%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ral health awareness rate of par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0.51%, which was higher than 63.92%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par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81.65%, which was higher than 63.92%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Oral health quality management such as oral health education for parent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oral diseases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improve childrens oral health status, and improve parents awareness of oral health. Meanwhile, parents satisfaction with oral health education is high, which has certain 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social value.

【Key words】Oral condition of infants; Community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analysis; Oral health

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现代卫生研究中认为[1],口腔的健康标准在于牙齿表面清洁无龋洞,日常生活中无疼痛感,并且牙龈健康正常未见口腔出血的情况。在临床研究中发现[2],龋病是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也属于一种多发病,被WHO列为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的第3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一疾病不仅发病率较高并且具有广泛的危害,会导致儿童的牙体成长发育受到影响,同时还有可能影响婴幼儿的牙齿更换。龋病不仅影响儿童的口腔健康,同时在儿童成长发育过程中还容易造成错颌畸形,增加儿童恒牙出现龋病的风险,甚至还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成年后的生活质量。在近年来全球口腔健康工作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口腔健康管理已经成为相关工作人员高度重视的一项内容,口腔疾病的发病率在近年来呈现下降的趋势,但儿童口腔疾病的发病率依旧居高不下,尤其是乳牙患龋的发病率较高,所以近年来临床普遍认为针对学龄前儿童疾病进行管理并开展早期的有效干预,对于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健康来说极为重要。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研究调查结果中显示[3],我国5岁学龄前儿童的乳牙患龋率得到有效治疗和填充的概率不到4%,其中绝大部分都为开放性龋齿。相较于城市地区来说,我国农村地区儿童的口腔患龋率明显更高,这可能与我国不同地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存在一定差异有关[4]。而相关研究调查中并未针对儿童年龄区间作出相应的分析,造成医务人员并不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口腔状况特点和发育状况,导致后续的诊疗工作难度较大,故本研究探析本单位辖区内0~3岁婴幼儿的口腔健康状况,讨论相应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对应的针对性干预措施,旨在为入托前儿童口腔健康的维护与保障提供借鉴,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4月于北京市丰台区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健科进行儿童体检的入托前婴幼儿共计158名作为试验组。另选取本辖区同年龄段在幼儿园的未建档幼儿158名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出生时胎龄37~42周,平均胎龄(38.62±5.26)周;出生时体重2316~3936 g,平均体重(3165.28±963.58)g;男81人,女77人;试验组幼儿6月龄左右来体检的同时建立口腔健康档案;通过1.5~2年的随访后,试验组幼儿平均年龄(2.63±0.46)岁。对照组平均年龄(2.76±0.53)岁;男80人,女78人;出生时胎龄38~42周,平均胎龄(37.87±5.64)周;出生时体重2289~4017 g,平均体重(3079.86±952.54)g。两组性别、胎龄及出生时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避免了由于早产、肥胖等原因对后期试验的干扰影响,研究可比。本研究所有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①年龄0~3岁;②出生时幼儿无口腔先天性疾病和传染病;③家长依从性好,无认知障碍,能按时随访;④幼儿无龋坏、牙髓炎、口腔粘膜病、牙周病;⑤无不良习惯,如口呼吸、夜磨牙或单侧咀嚼。

1.2.2排除标准 ①患有原发性器质性疾病;②在本次研究前3个月内接受过相关治疗;③在本次研究前3个月内接受过其他试验;④认知功能异常。

1.3 方法

1.3.1试验组 采用口腔健康优质管理:6月龄左右婴幼儿第一次来保健科体检时为其建立口腔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乳牙萌出情况、龋齿数、牙周黏膜及相关软组织结构、牙齿咬合、喂养习惯、口腔不良习惯(吸吮手指、吐舌等)等个体化資料,以及婴幼儿口腔清洁开始时间、方式、工具的使用和频率,奶瓶使用情况和是否夜奶。并在社区开展针对家长、幼儿园保健医的口腔公益保健宣教。建立档案的同时,开展针对婴幼儿的口腔检查以及针对家长开展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家长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儿童顺剖产及是否早产情况、喂养方式、每日进食甜食频率、断夜奶时间、是否为孩子做牙齿清洁、发现龋齿是否有意愿及时带孩子就医、是否含奶嘴睡觉等,针对不同的认知情况进行相应的口腔知识指导。问卷结束后护理人员利用刷牙模型手把手为儿童家长示范如何正确刷牙的方法并且作出相应的口头考核,合格者给予口腔保健用品作为奖品奖励。通过1.5~2年的追踪,期间根据幼儿口腔的具体情况对其档案进行追踪记录,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干预方式进行合理的动态调整。

1.3.2 对照组 采用常规口腔干预:让幼儿家长关注北京市牙病防治所微信公众号,学习口腔保健科普常识,定期发送口腔保健视频和儿童刷牙和牙线使用的视频二维码自行学习,试验结束护理人员利用刷牙模型手把手为幼儿家长示范正确刷牙的方法并且作出相应的口头考核,合格者给予口腔保健用品作为奖品奖励。

1.4 观察指标

1.4.1患龋率、口腔不良习惯及家长口腔卫生知晓率 比较两组幼儿的牙体患龋情况和家长对口腔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幼儿的患龋率、口腔不良习惯发生率(记录包括不按时刷牙、睡前饮食等情况)和家长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3个方面。知识知晓率采用我院自制问卷调查表,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知识知晓程度越高,得分在80分以上则记录为知晓(合格),反之记录为不合格。

1.4.2满意度 比较试验结束两组幼儿家长对口腔健康教育的满意度,采用我院自主制定口腔教育满意度评分表进行满意度评价,得分为百分制,60分以上记录为满意,反之记录为不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龋率、口腔不良习惯及家长口腔卫生知晓率比较 试验组患龋率、口腔不良习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家长口腔卫生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家长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家长满意度为81.65%(129/158),高于对照组的63.92%(101/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2,P=0.027)。

3 讨论

近年来的研究调查结果显示[6-9],发达国家儿童的龋病发生率相较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明显更低,这可能与发达国家中人群的生活水平高,以及注重日常生活中口腔卫生和定期检查等多方面因素有极为密切的关联。相关研究调查显示[10-12],儿童每日进食甜食的次数以及日常生活中不刷牙的情况与患龋率有较为密切的关联。除此之外,有研究认为[13,14],进食蔬菜能够有助于降低龋病的发病率,说明蔬菜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预防龋齿的作用。也研究人员认为[15-18],在社区中针对婴幼儿进行管理时,对幼儿家长采用有效的口腔健康教育,同时对婴幼儿进行口腔检查以及检查完成后开展针对性的生活方式和刷牙保健指导,与提高儿童的口腔疾病控制效果有极为密切的关联。除了针对常见的龋病进行有效的防控,还能够及时发现并终止婴幼儿早期的不良口腔行为习惯,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相关颌面部发育畸形的程度[19,20]。

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来说,试验组幼儿家长对于口腔健康知识的了解度更高,口腔健康教育质量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幼儿在接受相应的管理后,牙菌斑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组内幼儿的患龋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资料显示[21],目前我国的口腔公共卫生项目中对4~16周岁人群的口腔健康投入了较多的关注和行动,但对0~3周岁婴幼儿人群的关注较少,北京市牙病防治所在2020年正式开始在0~3岁入托前幼儿中开展口腔检查和宣教工作。本研究认为将婴幼儿的口腔保健工作前移,不仅能够有效节约政府在较大年龄幼儿口腔疾病的预防支出,还能使临床患龋率得到控制,保障幼儿的口腔健康水平。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来说,试验组家长对于健康教育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针对幼儿家长进行健康宣教时,相关工作人员可积极开展这项工作,能够获得良好的反馈。

综上所述,对幼儿口腔情况进行归档的健康管理对于改善婴幼儿口腔健康状况以及提高家长对于婴幼儿口腔健康认知来说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口腔科和儿保科医务人员可以将多种多样的健康宣教形式应用于其中,改善幼儿的口腔健康行为,以及家长对于幼儿口腔健康的认知,使后续的健康管理工作能够更为顺利地开展。

参考文献

[1] 闫婷润.口腔健康宣教对社区婴儿口腔健康行为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28):146-148.

[2] 李一辰,云青萍,赵梅,等.行为理论和受众反馈在新媒体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健康教育,2022,38(6):517-521.

[3] 林晓华,王文红,崔秀丽,等.海淀区0~3岁婴幼儿龋危险因素的分析研究[J].北京口腔医学,2021,29(5):321-324.

[4] 云青萍,刘敏,赵梅,等.基于观察学习理论对婴幼儿刷牙行为习得过程的定性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21,37(5):422-424,429.

[5] 王丽芬,宋烨,张燕.563例妊娠期妇女的孕期及婴幼儿口腔健康知识的调查与分析[C]//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第十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20:147-150.

[6] 隋文,马瑞雪,雷期音,等.儿科医师对儿童口腔龋病知识了解程度的调查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20,14(4):255-260.

[7] Mabangkhru S,Duangthip D,Chu CH,et al.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to arrest dentin caries in young children using silver diamine fluoride[J].J Dent,2020,99:103375.

[8] 王密,赵虎.京津冀地区5岁儿童龋病患病率的Meta分析[J].医学信息,2021,34(21):77-80,87.

[9] Kazeminia M,Abdi A,Shohaimi S,et al.Dental caries in primary and permanent teeth in childrens worldwide,1995 to 2019: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Head Face Med,2020,16(1):22.

[10] 陳玲,张弛,赵新艳.张家港市0~3岁婴幼儿患龋状况和致龋菌活性调查[J].江苏预防医学,2020,31(2):209-210.

[11] Onol S,K?rz?o?lu Z.Evaluation of oral health status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in children with autism[J].Niger J Clin Pract,2018,21(4):429-435.

[12] 卢国徽.社区3~6岁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现状及护理干预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3(8):96-97.

[13] 邓翔中,刘雅琪,查雨欣,等.巴中市12岁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成都医学院学报,2022,17(6):775-778.

[14] 张佳丽,姚军,王灵芝,等.乳牙色素沉着形成原因及其与龋病关系的探究[J].广东牙病防治,2015,23(12):660-662.

[15] 毕潮,卓文剑,孟敏,等.沪昆两地母亲与婴幼儿龋病风险关系的对比研究[J].上海口腔医学,2020,29(1):69-74.

[16] 李柳茵,赖冬梅,林玉琼,等.健康教育大讲堂模式在婴幼儿防龋的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8):116,118.

[17] NEHA DHAKAL 妮哈.伴牙科畏惧症的S-ECC儿童全麻下牙病治疗前后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分析[D].南宁:广西医科大学,2018.

[18] 赵宪善,黄爱云.临泽县城镇3~6岁入园儿童龋病状况及发病原因[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6):105-106.

[19] 钟丽红,戴俊峰,王海燕,等.某市3~4岁儿童龋病流行情况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79-80.

[20] 姜玲玲,曹玉慧,刘占帅,等.哈尔滨市12 087名学龄儿童错牙合畸形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口腔医学,2019,39(10):931-935.

[21] 阿依努尔?阿不都热衣木,赵今.婴幼儿龋病预防方法研究回顾[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4,25(2):74-76.

编辑 张孟丽

猜你喜欢
社区管理
公共服务化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研究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治疗及管理的效果分析
糖尿病互助小组在社区中的应用效果
探析中国中小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探析中国中小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城市化进程中的周口川汇区农村新型社区管理研究
高血压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研究
基于家庭医生制的社区糖尿病管理模式效果分析
基层团组织凝聚青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