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旋切微创术在多发性乳腺纤维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3-05-26 23:55徐静
医学美学美容 2023年6期

徐静

【摘 要】目的 探討对多发性乳腺纤维瘤患者给予乳腺旋切微创术治疗后获得临床价值以及美容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2年5月收治的52例多发性乳腺纤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及研究组,各26例。参照组予以畅通乳腺纤维瘤切除术,研究组予以乳腺旋切微创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愈合时间以及切口直径)、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局部血肿、局部感染以及出血)总发生率以及美容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切口直径小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6、12、24 h VAS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乳房形状、乳头乳晕感觉、色素沉着以及乳房切口瘢痕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多发性乳腺纤维瘤患者给予乳腺旋切微创术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切口时间愈合时间较短,且患者术后疼痛评分较低,美学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乳腺旋切微创术;多发性乳腺纤维瘤;美容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5; 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23)06-0164-04

Application Value of Minimally Invasive Breast Biopsy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Breast Fibroma

XU Jing

(Department of Breast and Thyroid Surgery, Jining No.1 Peoples Hospital, Jining 272000, Shandong,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and cosmetic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for minimally invasive breast biopsy. Methods A total of 52 patients with multiple breast fibrom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20 to May 2022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eference group and study group, with 2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given smooth breast fibroma resection,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minimally invasive breast biopsy. The operation related indexes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ncision healing time and incision diameter), VAS score, total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local hematoma, local infection and bleeding) and cosmetic effec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and incision healing tim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incision diameter were smaller than those of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VAS scores of the study group at 6,12 and 24 h after operation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breast shape, nipple areola sensation, pigmentation and breast incision scar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inimally invasive breast biopsy for multiple breast fibroma can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reduce the amount of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shorten the healing time of incision time, and reduce the postoperative pain score of patients. Meanwhile, the aesthetic effect is good and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Minimally invasive breast biopsy; Multiple breast fibromas; Cosmetic effect

乳腺纤维瘤(mammary gland fibroma)作为良性乳腺肿瘤性病变一种,目前多以手术治疗为主[1,2]。其发病率逐年攀升,传统手术治疗易引起创口瘢痕,容易导致乳房发生变形,影响患者乳房术后美观度[3,4],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临床应用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选择合理有效的手术方法对乳腺纤维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乳腺旋切微创术借助于真空负压原理来切除乳腺肿瘤组织,具有创口小、无需缝合、术后恢复较快等优点,可充分满足患者术后乳房美观需求,为广大患者以及医师所认可,于乳腺外科诸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5,6]。该术式术前采用B超定位病灶与肿块位置,有助于准确选择最佳穿刺点,优化手术操作途径,减少手术创伤[7,8],目前在临床中应用较广。基于此,本研究结合我院2020年3月-2022年5月收治的52例多发性乳腺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乳腺旋切微创术治疗多发性乳腺纤维瘤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5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多发性乳腺纤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及研究组,各26例,均为女性。其中参照组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6.59±2.29)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82±0.22)年。研究组年龄24~38岁,平均年龄(26.77±2.31)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83±0.27)年。两组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可比。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多发性乳腺纤维瘤患者通过病理检查确诊[9];②对于手术治疗可以耐受;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异常以及免疫功能异常者;②罹患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③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1.3 方法

1.3.1参照组 予以传统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治疗: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合理展开局部麻醉。手术前,精确定位纤维瘤,顺着皮肤纹理或者乳晕完成2~4 cm切口制作,合理游离皮下组织,直至患者腺体表面位置。探查纤维瘤位置以及大小,逐步切除纤维瘤以及附近腺体。观察患者有无呈现出组织残留情况,术后止血,进行常规缝合,并利用敷料进行包扎。

1.3.2研究組 予以乳腺旋切微创手术治疗: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行局部麻醉。于穿刺点位置制作0.5 cm切口,观察纤维瘤位置,避开附近大血管,以适宜深度以及方向进针,保持多深度以及多角度完成扇形旋转切割操作,直至彻底切除纤维瘤。采用真空负压吸附腔内渗血。刀头退出后无需缝合切口。手术后,利用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包扎。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6、12、24 h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美容效果。①手术相关指标: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愈合时间以及切口直径;②两组VAS评分比较:分别于术后6、12及24 h,利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评价患者疼痛程度,分值为0~10分,得分越高,疼痛程度越严重;③并发症:包括局部血肿、局部感染以及出血;④美容效果:分别从乳房形状、乳头乳晕感觉、色素沉着以及乳房切口瘢痕评分4个方面展开美容效果评分,各维度分值为0~3分,得分越高美容效果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切口直径小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VAS评分比较 研究组术后6、12、24 h V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美容效果比较 研究组乳房形状、乳头乳晕感觉、色素沉着以及乳房切口瘢痕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无并发症出现,参照组出现局部血肿3例,局部感染1例,出血3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92%(7/26);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429,P<0.05)。

3 讨论

乳腺纤维瘤作为乳房良性肿瘤一种,合理手术切除方法的实施,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10-12]。其中,传统切除术以往应用率较高,其虽然可以对肿瘤快速定位,有效切除肿瘤,但因为术中需要很多放射状手术切口,易导致患者皮肤产生较多瘢痕,对两侧乳房美观性以及一致性会产生严重影响[13,14]。临床研究发现[15],微创旋切技术的适应证主要为:肿物大小3.0 cm在以内,囊性肿物和实质性肿物均可;触诊效果不理想、乳房体积大、肿块位置深的肿物或者临床中不能触及的肿物;患者具有美容要求;多发肿物。如果能顺利开展手术,可以对多个病灶进行连续切除;定位活检可疑病灶。手术禁忌证主要为恶性乳腺内存在假体、月经期或者血凝功能不良等。而乳腺旋切微创术的实施,可对病灶精确定位,具有美观度较高、切口小、感染率低、手术快捷以及安全性高等系列优势[16],可有效缓解传统手术出现的的心理压力,且该术式因其并发症少及瘢痕不明显等优点,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切口直径小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6、12、24 h VAS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學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乳房形状、乳头乳晕感觉、色素沉着以及乳房切口瘢痕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乳腺旋切微创术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以及切口愈合时间,降低术中失血量,有效减小切口直径,且术后疼痛度较低,安全性以及美容效果较好。分析原因为,乳腺旋切微创术具有手术快捷以及创口小的特点,通过一次穿刺,对于多个病理标本可以有效切取,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缩短手术时间,促进切口愈合,极大程度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且不会增加手术感染风险[17,18]。该手术所实施的微创旋切技术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真空负压装置及旋切刀,旋切刀通过在套管内进行旋转切割操作可有效清除患者的肿瘤组织,实现多角度切割,直至在超声影像图像显示下所有肿瘤组织均被切割干净,且无需借助于穿刺通道来将肿瘤标本安全送出体位,避免其出现种植再发生现象。负压装置将明确切除目标,可有效避免肿瘤切除时对其他组织造成创伤,同时还可以利用负压装置将患者创面处的出血组织吸除干净[19-22]。此外,乳腺微创旋切手术能够保证术后两侧乳房一致性乳房美容效果较好,可减轻患者术后心理压力,获得上述满意结果。

综上所述,乳腺旋切微创术治疗多发性乳腺纤维瘤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及愈合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且切口直径较小,患者疼痛度低,美学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 肖红勇.经乳晕切口麦默通微创旋切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5):919-920,869.

[2] 张健瑀,盛燕红,王苗锋.超声引导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疗效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22,27(5):907-908.

[3] 张洁.经乳晕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2,20(19):32-35.

[4] 张勤,常万利,王遵义.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在筛查触诊阴性早期乳腺癌中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22,22(8):627-632.

[5] 叶洁姗,黄强钦,吴上兴,等.乳腺微创旋切系统应用于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的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21,11(3):82-83.

[6] 李之令,刘成宽,杨海涛,等.横切面与纵切面联合定位法在乳腺肿物微创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临床新医学,2022,15(10):965-969.

[7] 郑宝印.乳癖散结胶囊联合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增生症伴乳腺纤维腺瘤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12):119-122.

[8] 吕卫华.乳癖散结胶囊对乳腺增生伴纤维瘤患者术后复发的防治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18):3152-3154.

[9] 杨玲,赵云飞,黄亚兰,等.腹外型韧带样纤维瘤病临床病理分析[J].诊断病理学杂志,2022,29(4):319-322,325.

[10] 耿纪周,张鹏,高照.一孔式巴德微创旋切术在单侧多发乳腺纤维瘤中的应用[J].现代科学仪器,2021,38(6):112-115.

[11] 张凤,代梦霜,胡大燕,等.超声引导微创旋切术对乳腺纤维瘤患者疼痛及乳房外观的影响[J].分子影像学杂志,2021,44(6):997-1001.

[12] 黄小涛,顾泽苗.乳腺旋切微创术治疗多发性乳腺纤维瘤患者的疗效及美容效果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15):75-76.

[13] 朱相提.环乳晕切口术与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效果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5):858-860.

[14] 钟钦球,林春燕,符华丽,等.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在微创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中的应用[J].承德医学院学报,2020,37(3):239-241.

[15] 李昭琦,李有怀,陈元元,等.微创旋切术联合乳癖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合并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9):124-127.

[16] 王炫凯,洪慧,林观毛,等. 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20,26(34):118-120.

[17] 唐静.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2020,33(z1):67-68.

[18] 王波.微创旋切术对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7,4(24):120,123.

[19] 岳彩玉.超声引导下安珂微创旋切术治疗54例乳腺纤维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9,51(6):679-680.

[20] 岳彦波.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技术在乳腺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6):64,66.

[21] 廖桦,方志红,陈龙林.微创旋切技术治疗多发乳腺小结节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18):111-114.

[22] 匡文洋,张建军,邓淑兰,等.微创旋切技术对乳腺多发性肿块的治疗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9):3375-3376.

编辑 柴泛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