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3-05-29 05:16刘国胜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23年1期
关键词:病原菌插管颅脑

刘国胜

厦门市海沧医院神经外科,福建 厦门 361026

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危重症,多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并发肺部感染一直是困扰医患的一大难题,影响预后。本研究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200例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了解TBI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同时对TBI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明确TBI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高危人群,为TBI术后肺部感染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多依据和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在厦门市海沧医院神经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200例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各项检查确诊为TBI,疾病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2],(2)均为闭合性TBI,(3)均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4)均有手术指征需尽快手术治疗,(5)年龄>18岁,(5)预计术后生存时间>3个月。排除标准:(1)开放性TBI,(2)术前已发生肺部感染者,(3)既往有颅脑手术史者,(4)颅内存在占位性病变者,(5)并发其他肺部疾病者,(6)凝血功能障碍者,(7)恶性肿瘤患者,(8)未在我院进行手术转院至我院治疗者,(9)术后48 h死亡者,(10)主动出院者,(11)资料不全者,(12)不能配合完成研究者。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其中男121例,女79例;年龄20~68岁,平均(43.64±13.48)岁;受伤原因:车祸伤51例(25.50%),坠落伤 36例(18.00%),摔伤 31例(15.50%),重物砸伤 30例(15.00%),其他 52例(26.00%);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5~13分,平均(8.94±4.31)分;住院时间 11~39 d,平均(18.77±4.03) d。

1.2 肺部感染评判标准

院内肺部感染诊断标准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001版)[3],(1)患者出现高烧,一般体温超过38.5℃,且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109/L;(2)双肺可探及干湿啰音;(3)临床症状体征明显;(4)肺部X线胸片结果显示有炎性改变;(5)痰液病原菌培养结果为阳性。以上5项符合3项即可判定为肺部感染。

1.3 资料收集

通过查阅文献、结合我院具体情况自行设计《TBI患者问卷调查表》,调查表由统一培训过的调查员完成;结合患者病历等资料对患者一般资料、基础疾病、手术相关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多因素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TBI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分析

本研究纳入的200例TBI患者中有60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0.00%(60/200)。60例TBI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患者基本情况如下:男38例,女22例;年龄21~67岁,平均(48.76±10.05)岁;受伤原因:车祸伤16例(26.67%),坠落伤11例(18.33%),摔伤10例(16.67%),重物砸伤10例(16.67%),其他13例(21.67%)。

2.2 TBI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按照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200例TBI患者分为肺部感染组(60例)和未发生肺部感染组(140例),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手术风险、术前GCS评分、手术次数、手术持续时间、气管插管或切开、机械通气时间、免疫抑制剂的使用、误吸、引流管、入住ICU时间、术后低蛋白血症均会影响TBI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P<0.05)。见表1。

2.3 TBI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以各类因素作为自变量,以TBI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作为因变量,对TBI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手术次数≥2次、手术持续时间长、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操作、机械通气时间长、发生误吸、留置引流管、入住ICU时间长、术后合并低蛋白血症均为TBI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TBI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多因素分析结果Tab.2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pulmonary infection after TBI

3 讨论

TBI是指外力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头部导致的颅脑组织的损伤,多为暴力所致,属于危重症;特别是重症TBI患者,病情危重,需积极治疗。TBI患者多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但由于TBI患者自身条件、疾病所致昏迷及呼吸道异物等情况,且多数患者经历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侵入性操作,加之手术的影响及术后抗菌药的不合理使用等均增加了术后发生感染的风险[4−5]。肺部感染是 TBI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据统计,TBI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于20%,部分地区可能高达60%以上,不仅影响患者术后恢复,还可能导致病情加重,诱发多器官衰竭等,影响患者预后,甚至可能导致不良预后的发生[6−8];因此,积极防控TBI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对提高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很多。首先,年龄和机体各器官功能呈反比,机体的各项器官功能、免疫系统功能、新陈代谢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呈减退趋势,这样在接触病原菌时更容易被感染[9]。因此,高龄是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手术次数、手术持续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的增长,引流管的置入会对机体造成多次创伤,影响机体各项功能,同时还会增加颅脑内部、呼吸道等和外界环境(病原菌)的接触,增加了感染风险[10]。气管插管或切开操作属于入侵式操作,破坏了机体正常的呼吸道防御屏障,为病原菌的定植提供了机会[11−12]。误吸使呼吸道分泌物、胃肠反流物中的病原菌有了与下呼吸道接触的机会,增加了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13]。ICU内患者情况复杂,容易发生交叉感染,此外患者病情相对较为严重,更易发生感染;患者营养状况会对体积免疫功能造成影响,因此低蛋白血症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感染。因此,高龄、手术次数≥2次、手术持续时间长、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操作、机械通气时间长、发生误吸、留置引流管、入住ICU时间长、术后合并低蛋白血症均为TBI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TBI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在患者入院后应对其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对于高危人群应尽早采取措施,以降低TBI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提升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病原菌插管颅脑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
壳聚糖对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