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2023-05-30 10:48邵子晴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策略优化先学后教立德树人

邵子晴

[摘  要] “先学后教”字面上是让学生自己先学习,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再实施教学。“先学后教”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是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必经之路。“先学后教”实际上是一种自主学习理念,也是一种自我教育理念,增强了教学实效,促进了自主发展。文章阐述了“先学后教”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优化。

[关键词] 立德树人;先学后教;数学教学;策略优化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数学教学不仅教给学生数学知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还要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与人格的完善。数学教学应以德育为先,坚持以人为本,从正面引导、感化、激励学生,去塑造、改变、发展人。为了更好地立德树人,教師要转变思想观念,更新教育教学方法,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先学后教”策略。“先学后教”字面上就是让学生自己先学习,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再实施教学。“先学后教”不仅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先学后教”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是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必经之路[1]。

一、燃情激趣,驱动先学

情感催生认知,兴趣促进认知,在“先学后教”策略中,先学是前提,先学即学生先期自学,有了学生先学为基础,教师的教才更有针对性,学生的学也更有目的性。驱动先学是“先学后教”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第一要务,驱动先学的策略较多,以下3种策略能起到较好的燃情激趣功效,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独立自学。

1. 情境激情

情境教学法原理告诉教师:好的情境有助于发动和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具体生动的场景不仅直观形象,而且容易催发学生情感,促进学生的认知。情境教学将抽象的数学内容融入情境之中,借助情境的直观性与情感性,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在教学中,笔者经常采用情境激情,以学生的生活情境为载体,寓教学于情境之中,唤醒学生情感体验,激活学生的积极情绪,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例如,在教学“认识升”一课时,笔者没有直接让学生比较两个杯子容量的大小,而是创设了一个“争牛奶”情境:妈妈买来一瓶牛奶,分给哥哥和弟弟,两个杯子的容量看上去差不多,哥哥随便拿了一杯,淘气的弟弟不高兴了,认为哥哥的杯子大,自己吃亏了,争吵着要和哥哥换。然后笔者出示了两只杯子,并往里面倒入牛奶:“到底哪只杯子的容量大,谁有什么好的判断方法?”

真实生动的情境,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热情,引发了学生比较杯子容量大小的欲望和激情,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和认识到统一容量单位的必要性。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展开了对“升”的自主探究。

2. 游戏激趣

有人说“高兴学来的东西永不会忘”,学生喜欢的内容不仅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牢牢记住学习的知识。兴趣不仅是学习的前提条件,而且是学习效率的保障。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驱动学生先学的重要方法。

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较多,游戏激趣便是其中之一,游戏激趣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迎合了学生学习心理,教学游戏化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驱动先学策略。笔者在教学中,基于学生立场,设计游戏活动,组织学生在玩中学,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预学。

例如,在教学“算24点”一课时,笔者为了激发学生先学的兴趣,将自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形式,通过“算24点”游戏形式让学生进行自学探究。笔者给每个小组发了一副扑克牌,让组长将这副牌按张数平均分成4份,每位组员1份。游戏中,每人同时拿出一张牌,利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算出得数24,最先算出24的人可以赢得这4张牌,然后进入第二轮游戏,看谁在3分钟内能够赢取最多的牌。欢快有趣的游戏,激发了学生算24点的兴趣,为了获胜,他们纷纷开动脑筋,巧妙地运用四则运算进行计算。

3. 竞争激励

小学阶段学生都有很强的胜负欲,喜欢和别人比赛,总想获得第一名,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争强好胜是人的天性,小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利用比赛形式,组织学生开展比拼活动,让学生比一比谁会独立解决难题,比一比谁的解决方法好,比一比谁最先得到问题的答案。

在比拼活动设计中,教师应当丰富比赛内容,优化比赛手段,激励学生竞争,增强学生学习动力,驱动学生独立先学。例如,在教学“用计算器计算”“算24点”等内容时,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比赛,有个人赛、小组赛、师生赛,比赛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激活了学生思维因子,促使他们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展开自学活动,达到了有效先学的目的。

二、让学引思,保障自主先学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有诸多弊端,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新课程主张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倡导让学生立在课堂中央,积极主动地开展自学活动。“先学后教”不仅彰显了对学生的尊重,也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对学生人性的一种关怀,彰显了立德树人的主旨。

在“先学后教”的课堂中,教师不仅要驱动先学,更要保障先学。保障学生自主先学,需要教师做到让学引思,让出教学时间,让出课堂地位,给学生的自学提供时间与空间上的保障。这就要求教师限时讲授,减少教师活动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探究、自由活动。教师的让并非对学生不管不顾,而要适当引思启迪,为学生的自学穿针引线,以提高先学的效率。例如,在教学“正方体展开图”一课中,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正方体相对面在展开图中的分布情况,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笔者给学生提供了正方体纸盒与剪刀,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进行自主探究。在学生先学过程中,笔者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给各组提供充足的材料,同时在各组间穿梭指导,为学生的先学保驾护航、助力加油。这样,学生较好地完成了预学任务,为笔者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提供支架,借助工具预学

崎岖不平的山路走起来很不容易,一不小心就会滑倒,因此,登山人手中都会拿一根手杖当作支架。学生先学如同攀登山峰,在学生先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支架,为他们的自学提供支撑,辅助他们自主学习[2]。

自学的工具有多种多样,如模型、学具等实物性材料,如学习导单、表格等文本式材料。学习导单是学生的学习任务单,包括学习目标、学习资源、学习方法、学习任务等项目内容,是学生学习的武器。手中有了学习导单,学生就学有所指,学有所依。例如,在教学“正方体展开图”一课中,在学生预学时,笔者不是只给他们提供正方体纸盒与剪刀,也没有让他们随意裁剪,而是让他们根据学习导单上的提示进行操作。笔者在学习导单中主要设计了这几个提示要点:1. 裁剪时要沿着棱剪,各个面要相连;2. 展开——折叠——展开,想想剪的过程与方法;3. 观察展开图中6个面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4. 还有其他不同的裁剪展開方法吗?用小正方体试试。学习导单助力学生自主先学,自学效果显著提高。

四、相互协作,多元合力研学

俗话说得好:“团结就是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与智慧是无穷的,立德树人理念下的先学后教是一种合作共赢,这里的合作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学生自主先学不仅有独立性先学,也有同伴合作性先学。“先学后教”实际上是一种多元合力研学,有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研讨,有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习。

多元合力研学既是一种互学,更是一种互教,有师生之间的教,有生生之间的教,可以是教师给学生讲解示范,或者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也可以是学生扮演小先生,开展学生教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分享成果借鉴经验。例如,在教学“正方体展开图”一课中,笔者不仅安排学生协作预学,而且组织学生合作研学。在各组学生自主操作探究之后,笔者组织学生展示交流,引导学生探讨正方体展开图的规律,让学生介绍裁剪方法和所发现的规律,之后,笔者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正方体展开图的11种类型。合作研学是后教策略的优化,师生相互协作,集体共同研学,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性,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既和谐了师生关系,又提高了教学质效,可谓一举多得。

“先学后教”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优化了教学策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学会合作,很好地实现了立德树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姚建法. 关注数学教材内容的有效解读[J]. 教学与管理,2019(02):30-32.

[2] 刘兆伟. 小学数学教材的合理改造[J]. 教学与管理,2020(02):54-55.

猜你喜欢
策略优化先学后教立德树人
探究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优化策略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浅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正视“先学后教”教育理论的弊端
英语阅读策略的优化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