刃针松解联合曲度牵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3-05-30 10:48李汝鸿吴垚叶志铭彭中华
婚育与健康 2023年1期

李汝鸿 吴垚 叶志铭 彭中华

【摘要】目的:探究颈型颈椎病应用刃针松解联合曲度牵引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治疗的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患者治疗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3月,所有患者经刃针松解+曲度牵引治疗,分析此种治疗方案治疗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对患者疼痛、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结果:治疗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NDI评分以及颈部、肩部、背部酸胀疼痛症状评分显著下降(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显著提升(P<0.05)。结论:针对颈型颈椎病患者来说,选择刃针松解+曲度牵引治疗效果好,可明显改善疼痛,缓解症状,增加颈椎生理曲度,提升治疗疗效。

【关键词】刃针松解;曲度牵引;颈型颈椎病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lade needle release combined with curvature tra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pathy

LI Ruhong, WU Yao, YE Zhiming, PENG Zhonghua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Guicheng Hospital,Nanhai District,Foshan City, Guangdong, Foshan, Guangdong 528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blade needle release combined with curvature tra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pathy.Methods: 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pathy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The treatment time of the patients was from January 2020 to March 2022.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blade needle release + curvature traction to analyz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is treatment plan as well as the effects on pain and cervical vertebra physiological curvatu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After treatm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3.33%.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the VAS score,NDI score,acid distension and painsymptom score of neck, shoulder and back after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0.05).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the physiological curvature of cervical vertebra of the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pathy,the treatment effect of blade-needle release combined with curvature traction is good,which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pain,relieve symptoms,increase the physiological curvature of the cervical spine,and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Key Words】Blade needle release; Curvature traction; Cervical spondylopathy

頸椎病是由于颈部软组织劳损、椎间盘退变等造成颈部软组织及骨关节力平衡失调,属于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1]。近几年,在生活方式的变化、伏案工作人群的增加致使该疾病患病率明显增加,且发病群体逐渐年轻化。颈椎病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类型为神经根型和颈型,有70%以上的发病率[2]。颈椎病发病初期则属于颈型颈椎病,这也是治疗的最佳阶段。现阶段用于治疗颈椎病的手段有多种,比如,物理疗法、药物治疗、针灸推拿等,疗效一般且易复发。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研究与发展,非手术疗法结合中医微创技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治疗效果显著。进而本次针对刃针松解联合曲度牵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详细内容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治疗的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患者治疗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3月。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与《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参考2010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发布)中的诊断标准相符[3];②年龄16~76岁;③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晰;④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X光片提示颈椎发生融合椎、椎旁骨桥患者;②晕针患者;③妊娠哺乳患者;④近30d经镇痛药物、抗炎药物治疗患者;⑤合并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骨质疏松严重患者、椎体峡部裂患者;颈椎手术史患者。男15例,女45例,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45.50±29.50)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1.96±0.74)年。

1.2 方法

1.2.1 刃针松解 患者以俯卧位进行治疗,在患者胸前放置软枕,前屈颈部,上肢自然垂于床边。在枕下项线区、颈椎横突、关节突至棘突侧面、肩胛骨喙突、肩胛骨内上角及颞骨乳突部位寻找阳性反应点(压痛点、硬结、条索等),用记号笔进行标记,后进行皮肤消毒,左手指在标记处固定加压,右手持刃针垂直刺入皮肤(针刃与神经、血管、肌肉平行),达骨面后调转针刃90°行切割、剥离1~3下。出针后,使用无菌干纱布压迫5~10min以止血。针具选择:采用田氏刃针(长:50mm,直径:0.5mm)。每4d1次,3次为1疗程。

1.2.2 曲度牵引 选择曲度颈椎治疗仪进行治疗,协助患者更换为卧位并屈膝,将头颈部固定,仪器按照患者不同的颈椎形态对牵引力进行调整。对其参数进行设置,以0.3~0.5kg/cm2为牵引力,每次治疗15min,每天1次,持续治疗5次,休息2d后再持续治疗5次,共计10次。

1.3 评价指标

(1)疗效判定: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2010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制定[4]。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者完全消失,疗效指数超过90%为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70%≤疗效指数<90%,即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30%≤疗效指数<70%,即有效;临床症状无变化,疗效指数<30%,即无效。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積分×l00%。(2)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评估患者疼痛强度,患者根据自我感觉给予不同的分数即0~10分,表示疼痛程度的轻重。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估。(3)颈椎生理曲度:治疗前、治疗后对X线片使用颈椎生理曲度测量,Borden氏测量法进行评估[6],即自枢椎齿突后上缘到C7椎体后下缘画一直线为A线,沿颈椎各椎体后缘画一连线为B线,在A、B线间最宽处的垂直横交线为C线,此即为颈椎生理曲线的深度。正常颈椎弧的顶点在C5椎体后上缘,弧的高度为D值(12±5)mm,D值>17mm则为曲度变大;D值<7mm为曲度减小,D值若为负值则表明颈椎发生反曲。(4)测定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指数)[7]:NDI指数共计10项内容,包括娱乐、驾驶、睡眠、工作、集中注意力、头痛、提起重物、阅读、个人护理、疼痛强度,每个项目包含6个选项,共计50分,功能障碍越严重评分越高。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估。(5)记录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6)对患者颈部、肩部、背部酸胀疼痛症状进行评估,每个症状评分0~4分,越严重分值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患者治疗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患者治疗后4例无效,14例有效,18例显效,24例治愈,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所有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仅有1例患者出现了胸闷、恶心、冷汗等情况,去枕休息后症状消失,所有患者全部完成了治疗。

2.2 治疗前后VAS评分、颈椎生理曲度对比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显著提升(P<0.05),见表1。

2.3 治疗前后NDI评分、临床症状评分对比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的NDI评分以及颈部、肩部、背部酸胀疼痛症状评分显著下降(P<0.05),见表2。

在长时间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下,颈部软组织发生损伤,导致颈椎关节异常,进而诱发颈椎病。该疾病可对患者生活、工作造成一定影响,颈型颈椎病是处于颈椎初始阶段,如果未及时进行有效治疗,随着病情的进展而出现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等,加重患者痛苦并影响生活质量。

目前,非手术干预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案,比如,推拿、针灸、牵引治疗等,而单一应用此类方式效果一般,无法达到预期目标,不利于患者坚持治疗。现阶段,多种临床研究证实,不同治疗方案联合使用效果显著,比如,推拿联合针灸、刃针松解联合曲度牵引[8]。而本次研究了刃针松解联合曲度牵引的治疗疗效,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NDI评分以及颈、肩、背部酸胀疼痛症状显著下降(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显著提升(P<0.05)。治疗期间所有患者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其中刃针松解则是西医手术刀与中医针刺疗法结合产物,充分发挥针刺穴位的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作用以及切割软组织的镇痉止痛、疏松挛缩作用[9]。刃针松解主要是切刺局部压痛点,进而松解局部变形软组织,改善病变组织对神经和血管的影响。与此同时,还能够平衡颈部局部失衡的生物力学,进而改善颈型颈椎病的多种症状。有临床学者研究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和颈椎病具有一定关联性,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则能够缓解患者多种临床症状[10]。牵引疗法是治疗颈椎病常用手段,可改善局部肌张力,调节椎体小关节位置、扩增椎间隙,进而解除血管和神经根的压迫。本次研究选择了卧位曲度牵引技术,其效果优于既往所用的坐位直线牵引技术,可保持颈椎生理曲度、平衡状态。上述两种治疗方法联合使用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多种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

总而言之,颈型颈椎病应用刃针松解联合曲度牵引治疗,可明显改善疼痛,增加颈椎生理曲度,提升治疗疗效。

参考文献

[1] 柯伟明,吕俊彪,周小鸿,等.刃针微创术配合正骨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8,24(7):71-72,80.

[2] 吴以诚,胡吴斌,占茂林.“筋骨并重”思想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2019,28(8):1427-1429.

[3] 杨润葆.颈肩牵引联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J].颈腰痛杂志,2019,40(3):419-420.

[4] 王艳杰.曲度牵引联合中频电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分析[J].颈腰痛杂志,2019,40(4):464-466.

[5] 陈博,顾新丰,张旻,等.中医三维立体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9,53(12):49-51.

[6] 邢鹏,郁金岗,郑雷刚,等.斜圆刃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9,28(1):37-39.

[7] 张帅攀,朱清广,孔令军,等.脊柱微调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5):3034-3037.

[8] 苏兴平,王海东,安维新,等.针刀松解术治疗颈椎病240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9,27(3):53-55.

[9] 刘伟峰,高鑫,厉晓龙,等.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J].江苏医药,2018,44(7):814-817.

[10] 杨贺军,刘强.三维曲度牵引仪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曲度、活动度及肌电图F波传导情况观察[J].颈腰痛杂志,2019,40(2):237-238,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