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3-05-30 22:00宋婷李石荣周媛彭小婵任瑶瑶
婚育与健康 2023年1期
关键词:PDCA循环护理质量急性心肌梗死

宋婷 李石荣 周媛 彭小婵 任瑶瑶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应用PDCA循环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为2021年1月—2021年11月收治,其中2021年1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患者未开展PDCA循环护理,给予常规护理,病例数37例,记为对照组;2021年6月—2021年11月期间收治患者开展PDCA循环护理,病例数37例,记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试验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PDCA循环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PDCA循环;心血管不良事件;护理质量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PDCA circulation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SONG Ting, LI Shirong, ZHOU Yuan, PENG Xiaochan, REN Yaoyao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Shenzhen Longgang Central Hospital, Shenzhen, Guangdong 5181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DCA cycle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74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ere selected and treated from January 2021 to November 2021.Among them,37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out PDCA cycle nursing and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from January 2021 to May 2021;From June 2021 to November 2021,37 patients were admitted for PDCA cycle nursing,which was record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quality of nursing and cardiovascular adverse even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nursing quality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adverse ev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PDCA circulation nursing can improve nursing quality and reduce cardiovascular adverse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Key Words】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DCA cycle; Cardiovascular adverse events; Nursing quality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動脉粥样硬化、斑块、血栓、冠脉夹层、冠脉痉挛等引起的心肌缺血坏死,临床发病率很高,中老年人是主要患者群体。近些年,急性心肌梗死在45岁以下人群中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该病发病突然,出现30 min以上持续性的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伴憋闷感,患者有濒死感觉。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可出现乏力、心悸、气促以及胸部不适等冠心病相关症状,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前兆[2]。及时就医治疗是挽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命的关键,同时对患者开展临床护理干预对于疾病治疗、预后也起到至关重要作用[3]。PDCA循环护理是一种先进的护理理念与模式,将护理工作划分为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环节(阶段),以循证证据为基础,对护理中常见问题或者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制定相应计划进行应对,并分析护理效果,不断改进护理质量[4]。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应用PDCA循环护理具有可行性,以往研究也有报道。本研究对2021年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4例进行分组,探究PDCA循环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数74例,时间2021年1月—2021年11月。根据护理时间、方法不同分成两组。37例给予常规护理纳入对照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65.34±4.05)岁,梗死部位:下壁14例、前壁16例、下壁合并右室7例,合并高血压22例、合并糖尿病10例。37例给予PDCA循环护理纳入试验组,男19例,女18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65.28±4.11)岁,梗死部位:下壁15例、前壁16例、下壁合并右室6例,合并高血压21例、合并糖尿病10例。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年龄<80岁;②首次发病;③意识清楚;④精神状况良好。排除标准:①沟通、听力障碍;②癌症;③依从性差;④临床资料不全。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协助患者做各项身体检查,抽血化验等。使用心电监护仪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做好记录。遵医嘱为患者用药。回答患者、家属提出的有关于疾病、治疗的各种问题。为患者创造良好、舒适的病房环境,定期清洁打扫、开窗通风。

1.2.2 试验组 对患者进行PDCA循环护理,护理内容及流程:①计划:计划阶段组建PDCA循环护理专项小组,由3年以上临床护理经验的护士长担任组长,1~3年工作经验的专科护士任组员。由组长对组员进行护理经验分享,并培训临床护理技能。对患者病历档案进行收集与分析,了解患者既往疾病发病情况、身体健康水平、用药史等,对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等级划分。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病情严重程度、用药情况,了解患者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②实施:对患者实施护理计划,在护理前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告知病情,并说明、解释护理内容、方式,征得患者同意。与高龄患者沟通时要放慢语速,态度谦和,语气柔和,注意沟通技巧,将患者负性情绪缓解或消除,积极配合。严格遵医嘱为患者用药,观察患者用药后身体体征变化,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反馈医生处理。对患者介绍药物的品类、作用、用法、药理毒理,并介绍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协助患者定时更换体位,保证患者舒适度。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宣教,说明病因、症状、治疗、注意事项等。指导患者健康饮食,做主被动肢体运动。对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进行预测,并给予相关的预防性护理干预。③检查:加强病房巡视,对患者病情恢复情况进行检查并记录,了解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对护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并总结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对护理方法进行调整。④处理:做好护理交接班,交班护士需向接班护士详细说明负责患者的实际情况,认真填写护理表及交接班表。每周、每月需进行工作总结会议,对护理工作开展情况、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制定解决方案,分享护理工作经验,并对成功经验进行拓展,應用于后续的护理工作中。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指标判定标准:①护理质量:采用自制护理质量调查问卷,对护理态度、护理技术、护理及时性、护理效果四方面进行评价。各项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好。由患者、护理科对护理质量进行综合评定。②心血管不良事件:统计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次数/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比较两组护理质量

试验组护理态度、护理及时性、护理技术、护理效果四个调查项目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及统计学结果,见表1。

2.2 比较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试验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及统计学结果,见表2。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体,随着年龄增长该病的发病率随之提升。近年来,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方面均出现较大变化,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减小,年轻人发病的概率提升[5]。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及时抢救对于挽救生命至关重要,优质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抢救质量,稳定患者病情,改善预后[6]。PDCA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新型模式,在临床护理中应用得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取得良好护理成效,护理效率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本研究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PDCA循环护理,试验组护理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PDCA循环护理将护理过程分化成四个相对独立又互相紧密联系的阶段,形成护理闭环,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持续提升护理质量[7-8]。在计划阶段,通过护理人员培训,经验分享,并收集临床病历资料,查阅文献等,可获得与护理相关的各种方法、问题,结合临床护理实际,对常见问题与高风险事件进行明确,并以此为基础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在实施阶段,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宣教、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对病情加深认识,同时理解并同意护理计划、治疗计划。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可缓解患者负面情绪,使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树立治疗及康复信心。对患者进行饮食、康复指导与干预,可增强患者体质,促进血液循环,恢复神经功能。对患者进行环境改善、体位更换,可提高患者舒适度。检查阶段对护理工作开展效果进行评价,并对护理人员工作态度、责任意识等进行监督,可提升护理工作整体效率与质量。定期开展工作总结会议,集中讨论工作中的问题,制定解决办法,可实时调整工作方式方法。处理阶段,针对常见问题与工作难点,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与解决。

综上所述,PDCA循环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徐玉凤,傅咏华.优质护理结合早期康复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5):712-715.

[2] 兰岚,杨丹,刘君,等.急性心肌梗死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22,36(5):880-883.

[3] 高鹏.流程管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开展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6):53-56.

[4] 周鹏.研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不良情绪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6):141-144.

[5] 郑佳丽.身心综合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患者PCI术后管理中应用研究[J].中国校医,2022,36(2):121-122,125.

[6] 张演尧,黎春常,周浩,等.胸痛小组护理模式对优化STEMI患者D-to-B治疗时间的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2,38(3):508-510,523.

[7] 席婷,姬学光,孙红梅.基于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贵州医药,2022,46(1):162-163.

[8] 张俐,郝宗娇,邢永生.PDCA循环在心肌梗死患者支架植入术后C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24):3544-3546,3550.

猜你喜欢
PDCA循环护理质量急性心肌梗死
PDCA循环应用于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PDCA循环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实际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