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故乡春

2023-05-30 04:47凹凸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3年1期
关键词:锦鸡紫云英菜花

凹凸

红红的春联还贴在两扇大门上,那么崭崭新新的;大大的灯笼还挂在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那么亮亮堂堂的;过年的新衣服还穿在男女老少的身上,那么干干净净的……可让人陶醉的新年就要过去,任我们这些贪玩的少年拼命地拖拽,它就像一个人在地上打滚似的挣脱了,也像戏台上那活脱脱的变脸,几乎是一瞬间便让乡村恢复了往日的农忙。

人勤春来早。

哦,故乡的春天,好像过了元宵便真正来到,哪怕是春寒料峭、春雪重现,但什么也挡不住春天来临的脚步。

少年的我,虽出身寒门,却没能如那些穷苦人家孩子与生俱来的勤劳,从没有主动地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而赢得父母的赞扬,相反,一个“懒王”的称呼一直人前人后地跟随着我,让我这个腼腆的少年经常在一些公共场所脸红。但我还是算勤奋的,这主要表现在拾粪、放牛、打猪草等。譬如放牛,因为骑上牛背“打马扬鞭”,我感觉自己就是古今中外的英雄,就像是岳飞、辛弃疾、保尔·柯察金……

随着温度的逐渐上升,我们脱下了厚厚的棉衣,露出了舒展的双臂;随着墙角那只大陶罐里小砖一般的炒米糖只剩下碎粒,灶屋里木钩上的腊肉也只是一条孤独的身影,此時的村庄,早已经套上了绿荫,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再一次成为故乡的一道不知疲倦的风景。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泡稻籽,儿子不问老子。”农谚里的季节如同一把无形手,把故乡推在轮回的路上风似的疯跑。“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这不是儿歌,这是视频,这是无须通过播放器而在故乡天地间出现的视频;“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是杨万里的诗,更是我少年故乡的风景,我和我的兄弟姐妹都在这个情景剧中担任主角啊。那时故乡的四月,有几个细腻的话剧一直在我脑海里萦绕——

《紫云英的地》:天是蓝蓝的,大地是绿茵的,水也温和起来。新来的燕子在飞来飞去地剪出春天的美丽画卷,屋檐下有它们新做的泥巢。田野里,一处处由浅变深的紫云英,纷纷举起小葵花一样的红朵朵,引来燕子们的上下翻飞。一会儿,燕子们飞累了,一个个停在新立的低压电线上,那是活脱脱的五线谱啊:一首抒情、欢快、明亮的田园序曲,正在无声地演奏着。这时有一个特写:挽起裤脚的老农一手扶着新犁,一手扬起鞭儿,在紫云英中“呲呲”地撵着我的豁鼻子老牛。这是一幅耕耘图,老农就是画家。黑黑的泥土如浪在他身后翻卷,一行行地排列着,老农就是诗人,他朗诵着已经开始的春种。而在田中央,一个少年大字形地仰卧在紫云英中,任白云和燕子在眼中掠过,他静静地躺着,一动不动地,感受着春回大地的浓浓暖气……他在等待什么?是歇犁的牛,还是老农的哨鞭?不知道,至今也不知道。但有一点很明确,那个少年就是我。

《菜花黄的天》:“稻根菜,开黄花,哥哥嫂嫂喊我回娘家……”如今除了哼唱,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全这首民谣的词了,但这样的场面还在眼前时时浮现:油菜花开金灿灿的时节,一把小铁铲,一只大竹篮。没有草帽、光着脚丫,一群活泼的、高高矮矮的孩童,在弯弯的田埂上挪动,然后如同一只只小鸭,纷纷跳进菜花中。那时候,感觉油菜的杆儿有点高,至少我们可以蹲在它下面顺利地挑一种喂猪的野草——稻根菜。稻根菜,它扁平如伞状,中间有一杆树立,上面举着金黄的小花,因喜欢生长在上茬的稻根部而得名。这种野菜可喂猪,也可切碎喂幼鹅苗鸭,据说人也可以吃……钻油菜棵下久了便会疲惫,我们就会躺在油菜地的垄沟里休息。密密的油菜花覆盖着我,满眼都是菜花黄,仿佛天上的云儿也是黄色的了。有时候,我们还会利用休息的片刻,在旁边的紫云英田里玩一种类似剪刀布的游戏。结局当然是有赢家也有输家。赢的人自然兴高采烈,输的往往会鼻嘴歪斜。天色已晚,有时候,那一篮稻根菜被输得所剩无几,没办法,只能慌乱地拽一些紫云英垫在竹篮底部冒充稻根菜。嘿嘿,这样的事情,我干过,我的同伴们都干过,只是不能被大人发现,否则……

《馒头山的锦鸡》:隔着村庄的田畈,离家不过五六百米处,有一座立在狮坝南边的小山,因为外形像个蒸熟了的馒头,故称馒头山,它是我们春天放牛的好地方。谷雨一到,牛儿便要春耕了,原先一日三餐的冬草早就满足不了它的辛苦付出,这时,我们几个村娃每天天不亮,在父母的不断催促下起床,然后各自牵出自己“包养”的水牛,爬上牛背,一晃一晃地来到馒头山。其实,严格意义上说的馒头山并不是一座山,而是一片山。这里野草丰盛,特别是在春雨的滋润下,这里有牛儿喜欢的鲜嫩杂草,这样我们这些瞌睡虫可以安安稳稳地趴在牛背上睡觉了。也不知过了多久,我们醒了,太阳的光芒直刺得人难以睁眼。等完全适应了,我们看到了一个清新的世界:怒放的杜鹃花,一处比一处红火;蓬勃的金樱子,一处比一处芬芳;而那山间的小竹笋,一处比一处丛生林立。有一次,我一觉醒来,除了满耳的鸟鸣外,滑下牛背的我居然一把抓住了一只正在卧窝孵蛋的锦鸡。它拼命地挣扎着、扑腾着,脱落了满身的鸡毛,在晨光中闪耀美丽的光……但最后,那只锦鸡还是从我的手心里逃走了。至今我都为自己的愚钝感到惭愧。当时,只要我放下另一只手里的牛绳,两只手一合力,还怕抓不住一只鸡?不错,当时的我是很弱小,但也不至于“手无缚鸡之力”吧?

啊,我少年故乡的春天,如果要根据温度将它分成等级的话,那么,初春是冰凉的,但冰凉中透着温和;仲春是萌动的,它带着一股温暖,吹响着万物苏醒的号角;暮春是热烈的,甚至有些豪放,它早已伸开了热情拥抱你的双臂……

母亲经常说:“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在我记忆里,故乡的春,好像结束在每年的端午前后,尽管那已是二十四节气立夏之后的一月时间了。

责任编辑:黄艳秋

猜你喜欢
锦鸡紫云英菜花
紫云英
菜花黑腐病如何防治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菜花宝典
那一片紫云英的海
梁永英:盛开在田野的紫云英
海菜花恋歌(独唱)
集石会锦鸡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