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2023-05-30 14:04安慧
关键词:财务内部控制新时期国有企业

安慧

【摘  要】新时期下,国企全面内控进一步推进,尤其是国企财务内部控制,关系着企业整个经济活动的始终,与国有资产、资金安全密切相关。财务作为国企内部控制的关键所在,若存在内控问题,则会引起收支混乱,被违规违纪者钻空子,发生贪污舞弊现象,损害国企的外部形象。由此可见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各大国企均纷纷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国有资产安全。但是,在实际的控制管理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薄弱、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内部信息沟通有待加强、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缺乏内部控制人才等,因此,国企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对问题加以解决。论文在新时期背景下,以国企财务内部控制为研究对象,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有效对策,以为相关企业和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6.1;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3)03-0179-03

1 引言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在发生着复杂的变化,市场竞争加剧。国有企业在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的当下,想要获得市场优势,就必须加强财务内部控制,以对企业的财务活动状况进行准确的判断,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1]。但是,在实际管理中,不少国企的财务内部控制仍流于形式,相关制度不健全,内部风险控制表面化,财务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导致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不到位,继而引发财务风险。因此,国企必须科学、有效利用内部控制这一管理工具,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关注企業财务内部控制需要,强化各种控制手段和方法,以规避国企面临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2 内部控制概述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程序、手段,以加强内部管理[2]。内部控制属于企业的管理活动之一,需要各部门、各岗位员工通力协作,以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规避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与支持。财务内部控制是国企顺利开展经济活动的重要助推力,是国有企业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保障。同时,财务部门是整个国有企业信息沟通、数据传递的核心部门,是企业管理层作出科学经营决策的重要支撑,实施财务内控最终目的是提升国企的经营业绩,提高国企的市场竞争力。

3 国有企业开展内部控制的意义

3.1 满足国企合规经营的需求

保证国企经营管理的合法性、合规性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目标之一。借助内部控制,通过制度制定、风险识别、开展合规性审查等有计划的措施,进一步明确职权,落实责任,有助于国企开展合规建设,满足国企合规经营的需求。

3.2 有效防范经营管理风险

风险评估作为内部控制的关键要素之一,是内部控制开展的先决条件。国企在开展内部控制管理时,需将风险理念融合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协调管理多项内部管理活动,建立风险防控体系。由此可见,开展内部控制,有助于将风险管理细化并融入具体的控制活动中,通过执行有效的控制措施,防范企业经营管理中可能潜在的风险。

3.3 提升国企内部管理水平

国企的内部控制作为一项动态、持续的管理活动,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为了满足国企管理需求,内部控制活动也需要持续优化、与时俱进,才能更有效地满足国企风险防范的需要。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国企需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提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管理措施,从而使国企的内部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3]。

4 新时期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4.1 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部分国企领导在财务内部控制认识上较为滞后,管理层重业绩、轻财务,顶层设计缺乏。从员工层面而言,大部分员工认为财务内部控制属于企业管理层与财务部门管理事项,因此应当由管理层与财务部门负责,对企业制定的各项制度漠不关心,对于制度的执行也不积极,财务内部控制未能与全体职工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导致管理举措的实施面临重重困难。

4.2 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国企的内控风险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常态化的风险评估机制并未形成,风险管控水平有待提高,风险管理工作时效性不强,缺乏完整性、专业性。在风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方面,不少国企的信息化进程较为缓慢,信息技术在实际的风险管控工作中应用不充分,无法满足国企实际的信息采集、风险评估等工作的需要。已建立的风险防控信息系统的国企的财务系统未能与业务系统有效结合,这就会导致风险水平无法量化,无法实时预警。

4.3 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

部分国有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尚不健全,企业管理层虽然比较重视管理制度的建设,出台了多项管理制度文件,但是大部分文件的制定均较为宏观。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部分国企未能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甚至照搬、照抄其他行业企业的制度,导致制度本身与企业实际情况不相符。同时,也有部分国企制定的制度散乱,在实际的工作中缺乏科学的规范作为理论依据,导致制度变成了“一纸空文”,相关的职责、权限未能落实到个人,致使在出现财务内部控制问题时相互推诿。

4.4 内部信息沟通有待加强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部分国企的财务内部控制信息与沟通能力不强,财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岗位职责不明确。目前,虽然大部分国企均已引进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由相关的项目组负责系统的建设与维护,并加强旧系统与新系统的交接[4]。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仍有不少国企的财务软件未能与企业的实际业务进行有效融合,甚至财务软件的许多基本功能都未能实现,在运用方面存在技术性的问题。

4.5 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

首先,部分国企管理层缺乏对内部监督工作的重视,认为财务内部控制监督工作可有可无,完全可以通过外部审计代替内部监督,导致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与权威性。

其次,财务内部控制监督不够全面,过分关注对资金需求量的审核,缺乏对资金的使用进行事后监督、跟踪和调整,容易导致生产经营环节出现问题。

最后,部分国企对内部审计的结果运用不充分。在实际的内审过程中,虽然能够发现一些需要进行整改、优化的问题,但对此重视度不足,对问题采用拖延态度对待,导致内部审计在财务内部控制中的监督作用无法发挥。

4.6 缺乏内部控制人才

财务内控人才的专业能力关系着财务内控工作的成效。不少国企财务内部控制人才缺口较大,人员知识结构单一,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大部分财务人员存在错误的思想,认为财务内控便是管账、以账论账、以凭证论事项。企业也未对现有工作人员展开培训,投入不足,导致人员缺乏多方面的知识储备,财务内部控制与企业管理脱节,致使内控失效。

5 加强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对策

5.1 强化内部控制意识

针对企业内部缺乏内控意识的问题,国有企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积极的措施,尤其需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提高管理层与全体员工的财务内控意识,规范指导自身的行为。因此,国企需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宣传财务内控对于企业发展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保证全体职工认识到财务内控的重要性,明确其与自身工作的关系,从而积极参与,将财务内控与自身岗位工作密切结合,严格遵守企业的各项制度规定,为财务内控措施的落实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5.2 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首先,国企需成立风险管控部门。国企需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按照企业财务风险管控要求,成立专门的風险管控小组,由企业董事会直接领导[5]。风险管控小组需全过程参与企业的重大项目,加强全过程风险管理,将风控工作与企业的实际经营相结合,以降低国企面临的风险水平,实现企业日常经营与风险规避的双管齐下,以保证国企的长远发展。

其次,国企需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国企管理层需在风险管控部门的协助下,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明确授权审批权限,避免越权投资行为的发生。针对国企生产经营中面临的潜在风险,尽早识别预警,及时处理,以消除风险或最大程度降低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最后,国企需建立财务风险清单和风险案例库。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企面临的风险更加复杂。因此,国企需建立财务风险清单,结合企业实际,借鉴财务风险防范理论知识,制定符合本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现状的财务风险案例库,以降低国企在生产运营中的风险水平。

5.3 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国有企业需明确财务规章制度,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相关的会计制度、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企业的内部经济管理,实现对成本的有效管控,积极运用信息系统,保证内部控制措施执行到位。同时,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积极配合,因此,国企需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把握好舆论导向。成立专门的内控体系建设委员会,加强领导,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财务内部控制职责,形成岗位说明书,并在此基础上,与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结合,形成岗位权责清单。围绕关键目标、评估风险等,严格按照相关的流程,明确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与现存问题,识别风险点与问题点,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并形成相应的内控体系文件,在评审会签后定稿下发。另外,国企需做好针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培训工作,以更好地贯彻执行。

5.4 加强内部信息沟通

第一,国企需构建财务信息控制系统。国企需要引进更为先进的ERP系统,树立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优化财务工作流程,以实现国企财务处理的科学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实现数据共享。同时,在财务信息控制系统的运用过程中,企业还需借助其监控模块功能,实现对财务凭证、单据的全面监控,保证企业业务流程的规范性、有效性。

第二,国企需搭建信息化平台。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国企需要注重财务信息系统与业务系统之间的有效衔接,以实现信息的互通互联,以有效整合、加工各类数据资源,提高国企财务管理水平。国企需积极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尤其是大数据技术,实现企业内部财务数据信息的共享,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消除信息孤岛的影响,以提高企业业务流程的规范化。

第三,国企需拓展内部数据信息共享途径。针对国有企业内部存在的数据信息共享问题,国企可购入更为先进的资金管理系统,以实现立体化的资金管理,同时设立专门的内部资金数据管理岗位,负责相关的数据审核、对比工作,以保证相关数据的准确性。

5.5 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

首先,国企需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国企需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体系,设计组织结构,分离内审部门职能。审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需实时关注企业的运营管理情况,加强对以往审计案例的分析,做好审查工作,以规避各种风险。同时,国企还可聘请第三方机构,对本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评测、监督,以辅助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提高内部控制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

其次,国企需强化财务监督职能。想要实现对内部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国企必须充分发挥财务的监督职能,通过开展全过程、全方位控制,提高企业财务监管质量,提高国企内部财务监管的有效性,保证监管职能效应充分发挥[6]。

最后,国企需建立内部监督检查体系。国企需制定完善的财务制度,实行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保证岗位的独立性,相互配合,相互監督。针对其中的重点、关键、风险岗位,国企可实行定期轮岗制度,以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坚决杜绝贪污舞弊行为。

5.6 加强内部控制人才队伍建设

一方面,国企需完善关键岗位引进、选拔流程。基于国企财务管理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国企需借助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积极选拔人才,实行科学的人才管理制度,结合企业的实际管理需要,采取柔性引进机制,积极引进外部人才,不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队伍的整体风险管理水平。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从招聘阶段便已开始,因此国企需对招聘岗位进行全面分析,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招聘计划,提高岗位准入门槛,选用高素质、高水平人才,避免员工招聘的随意性。

另一方面,国企需强化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国企在针对现有财务人员展开管理培训时,制定科学的培训方案,展开针对性教育,以为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智力保障奠定人才基础。在加强人员业务能力培训的同时,国企还需注重风险意识的培养,结合典型案例,不断提高人员的财务风险防控能力。

6 结语

内部控制能够防范企业资产风险,若内部控制体系不科学可能导致企业财务信息失真。我国国企的内部控制体系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各项管理制度趋于规范,但是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国企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激增,宏观经济环境不断变化,导致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在实际的内控工作中,仍存在一定问题,若企业不以为意,放松管控,最终可能酿成大祸,甚至扰乱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因此,国企想要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就必须与时俱进,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健全内部控制机制,提高对风险控制的重视程度,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开展常态化的管控,提高治理成效,如此才能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汤将胜.国有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存在的不足与改进策略[J].投资与合作,2023(01):127-129.

【2】孙媛君,韩兴国.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探讨[J].现代商业,2022(34):157-160.

【3】林丽华.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财经界,2022(34):123-125.

【4】易莎.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与优化对策[J].质量与市场,2021(15):106-108.

【5】田华东.新常态下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重点[J].现代企业,2021(03):146-147.

【6】彭伟.地方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优化策略探讨[J].财经界,2020(27):111-112.

猜你喜欢
财务内部控制新时期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