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悬浮床配合细节护理对严重烧伤治疗患者外观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3-05-30 10:13唐靖
中国美容医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功能恢复细节护理外观

[摘要]目的:探討流体悬浮床配合细节护理对严重烧伤患者创面外观及身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月进行治疗的98例严重烧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护理方式与治疗床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50,常规护理+传统翻身床),观察组(n=48,细节护理+流体悬浮床)。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恢复相关指标、创面外观、功能恢复、创伤后成长水平及并发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体温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创面外观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调查简表(36-item short form,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Chinese-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C-PTGI)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流体悬浮床配合细节护理可以促进严重烧伤患者早日康复,且能改善患者创面外观,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

[关键词]流体悬浮床;细节护理;严重烧伤;瘢痕修复;外观;功能恢复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23)03-0154-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ir-fluidized bed combined with detailed nursing on the wound appearance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burn treatment.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98 patients with severe burns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22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 abov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and treatment beds,including control group (n=50,routine nursing + traditional rotating bed) and observation group (n=48,detailed nursing + air-fluidized bed).Wound recovery related indicators,wound appearance,functional recovery,post-traumatic growth level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the wound healing time and antibiotic use time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0.05),and the body temperature during hospitalization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 6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wound appearanc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the scores of dimensions of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 (SF-36)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0.05),the scores of dimensions of Chinese-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 (C-PTGI)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compared with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0.05).The total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during hospitaliza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compared with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air-fluidized bed and detailed nursing can promote the early recovery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burn treatment,and can improve the wound appearance of patients,promote the functional recovery,and enhance the post-traumatic growth level.

Key words: air-fluidized bed; detailed nursing; severe burns; scar repair; appearance; functional recovery

烧伤是指因热力、化学物质以及电流等因素所引发的组织损伤[1]。根据其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以及特重度烧伤[2]。严重烧伤是指烧伤面积30%及以上,或Ⅲ度烧伤面积10%及以上,或伴有较重的复合伤、发生休克以及全身反应较重等情况[3-6]。严重烧伤后患者全层皮肤严重受损,不易愈合,易形成瘢痕挛缩畸形,严重者会造成肢体功能障碍,且因需长期卧床,容易使创面受压,造成创面感染、创面加深以及并发压疮等不良后果[7]。过往临床主要利用被动翻身或传统翻身床作为主要预防手段,但其在救治危重烧伤患者的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与恐惧及医疗工作者的负担。流体悬浮床是应用流体悬浮原理设计的一种新式烧伤治疗床,患者无需被动翻身即能避免创面受压、防治压疮,其可减轻患者疼痛感,避免继发感染,促进创面干燥与结痂,改善深度创面愈合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等,为严重烧伤患者提供了更为安全、有效、舒适的治疗环境[8]。细节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对每个护理环节严格要求,以提高护理质量与干预效果[9]。而早期急救干预与护理过程对严重烧伤治疗患者身体与外观恢复十分重要。基于此,医院为更好地帮助前来就诊的重度烧伤患者早日康复,特探讨流体悬浮床配合细节护理对严重烧伤治疗患者创面外观及功能恢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01月-2022年01月进行治疗的98例严重烧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护理方式与治疗床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50,常规护理+传统翻身床),观察组(n=48,细节护理+流体悬浮床)。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严重烧伤[10],患者烧伤总面积≥30%,或Ⅲ度烧伤面积≥10%;②确诊为严重烧伤[10],伴有较重的复合伤、发生休克以及全身情况较重等。③年龄>18岁。

1.3 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者;②合并恶性肿瘤者;③沟通障碍者。

1.4 终止标准:患者病情恶化者。

1.5 方法

1.5.1 对照组:常规护理+传统翻身床。保持病房整洁,定期更换床单,对患者患处进行常规换药,利用传统翻身床帮助患者被动翻身,满足患者日常基本生活需求。翻身注意事项:①翻身前清理床上各类物品;②铺开一次性刀纸巾,确认垫海绵位置正确;③上下床片合紧,翻身带按要求放置;④约束脚安全弹簧;⑤翻身速度适宜;⑥固定安全弹簧。

1.5.2 观察组:采用细节护理+流体悬浮床干预。

1.5.2.1 建立细节护理小组:组内成员由1名科护士长和6名责任护士组成,护士长负责统筹组内工作,责任护士负责落实组内安排。

1.5.2.2 环境准备:认真打扫患者病房,保持病房整洁,空气清洁,避免非必要性人员流动,并将室温设置在28℃左右,空气湿度40%~50%。

1.5.2.3 加强基础细节护理:①创面护理,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遵医嘱及时为患者创面进行处理,处理时动作尽可能轻柔,以免刺激患者伤口,创面清洁完后给予创面保护,并保持患者创面敷料清洁与干燥,避免继发感染;②生命体征与输液监护,责任护士根据医师诊断结果,做好输液、输血准备,并对患者心率、血压以及液体出入量进行密切监测,谨防患者因烧伤后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发生循环系统障碍,引发低血容量休克;③呼吸道护理,每天给予患者2次雾化吸入,润化气道;并在患者背后放1个枕头,帮助患者取头高脚低位,2次/天,30分钟/次,促进患者痰液排除等;④镇痛護理,责任护士利用视觉疼痛评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并将其疼痛评分反馈给医生,必要时遵医嘱对患者进行镇痛干预;⑤健康教育,责任护士向患者发放本院自制烧伤健康教育宣讲手册,并利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烧伤护理知识以及烧伤护理措施。

1.5.2.4 心理细节护理:①加强护患日常交流,且和患者沟通做到有耐心、有爱心,以增进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并在患者病床周围粘贴积极向上座右铭,激发患者治疗信心;②例举治疗成功病例,消除患者治疗疑虑;③正向开解患者使患者积极配合医疗工作,且发动患者家属照顾患者情绪,多理解、多关心以及多支持患者,使患者身心处于放松状态,消除内心不良情绪,提高日常护理配合度。

1.5.2.5 饮食护理:①对能经口进食患者指导其家属合理安排患者饮食(少食多餐),告知患者需禁食油腻、辛辣的食物,以高蛋白、新鲜蔬果等清淡易消化流食为主;②对不能经口进食患者,根据患者身体情况给予鼻饲或遵医嘱给予其肠外营养支持;③做好日常口腔护理工作,以免发生口腔感染。

1.5.2.6 康复护理:责任护士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患肢科学功能位摆放,避免患侧痉挛,且帮助患者进行大关节小幅度伸缩、环绕等被动主动活动。

1.5.2.7 流体悬浮床干预:①向患者和其陪护人员讲解流体悬浮床使用原理、目的以及方法;②叮嘱患者不可自行出入悬浮床,如床内感觉不舒适,可及时向责任护士反馈予以调整,如需大小便,嘱咐患者要及时向护士寻求协助,避免污染烧伤创面以及槽内滤单;③确保槽内矽沙过滤超过4 h,滤单平整,铺无菌棉垫;④液体复苏,责任护士记录患者每日液体出入量,保障患者每日液体出入量平衡;⑤预防高渗性脱水,悬浮床治疗前3 d,日补液量=2 000 ml含钠溶液(含钠45 mmol/L)+3×体重(kg)×烧伤面积(%),此后根据患者身体情况调节补液量。两组患者均干预30 d,并于干预前、干预6个月之后进行量表问卷调查。

1.6 观察指标

1.6.1 创面恢复相关指标:责任护士记录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期间体温以及抗生素使用时间等。

1.6.2 创面外观[11]:干预后6个月,根据患者创面瘢痕宽度与创缘肤色进行创面外观评价。优:创面与皮片肤色正常;良:创缘与皮片肤色接近正常肤色,瘢痕宽度<0.1 cm;可:创面与皮片肤色异常,瘢痕宽度范围1~2 cm;差:创面有明显的瘢痕增生,瘢痕宽度>2 cm。

1.6.3 功能评分:于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应用SF-36[12]评价患者功能情况。该表分为4个部分:①躯体功能,包含2个维度,躯体功能(10项)、肌体疼痛(2项),得分范围12~42分;②角色功能,包含2个维度,躯体角色(4项)、一般健康情况(5项),得分范围9~33分;③认知功能,包含2个维度,生命力(4项)、心理健康(5项),得分范围9~54分;④社会功能,包含2个维度,社会功能(2项)、情感角色(3项),得分范围5~16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功能越好。

1.6.4 创伤后成长水平: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应用C-PTGI[13]对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进行评估。该表包括5个维度:人际关系(6项)、个人力量(4项)、新的可能性(3项)、精神变化(3项)以及对生活的欣赏(4项),共21项,应用Likert 6级评分法,每项得分范围0~5分,总分0~105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越高。

1.6.5 并发症:记录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如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凝血异常以及电解质紊乱等。

1.7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如计量数据满足正态分布,则以(x?±s)表示,组间、组内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例(%)]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创面恢复相关指标比较:干预后,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体温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创面外观比较: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创面外观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功能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4 两组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C-PTGI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C-PTGI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2.5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比较:住院期间,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6。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说明流体悬浮床配合细节护理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这与炎媛等[14]研究结果相符。分析原因可能为,①流体悬浮床使用有利于患者创面恢复:严重烧伤患者因表皮脱落,皮肤自身保暖性能变差,烧伤后常会感觉寒冷,而流体悬浮床床温可恒定控制在28℃~36℃,能帮助患者有效保暖,预防体液复苏时发生休克,是烧伤救治的关键。患者躺于流体悬浮床时,床内矽砂受过滤空气作用移动形成浮力,近似于流体,其不停流动对患者创面可起到微按摩作用,促进患者创面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创面愈合,以及其特有的碱性颗粒,不仅有助于干燥创面还可有效吸附创面渗出液,预防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早日结痂。②细节护理有利于患者创面恢复:环境准备使患者能在干净整洁的病房内安心静养;创面护理让患者创面保持清洁与干燥,避免继发感染;镇痛护理利用科学评分,遵医嘱进行镇痛干预,帮助患者缓解创面疼痛;健康教育则详细对烧伤护理知识进行讲解,增加患者对烧伤后干预方案的认识水平;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消除治疗疑虑,增强治疗信心;饮食护理给予患者充足营养支持,提高患者疾病抵御能力。流體悬浮床配合细节护理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烧伤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促进患者早日恢复。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创面外观优良率及SF-36评分均较对照组高,说明流体悬浮床配合细节护理能促进患者外观、功能恢复。分析原因可能为,流体悬浮床避免了患者创面受压与翻身,提高皮瓣存活率,降低了创面疼痛感,促进创面干燥、结痂,减轻了患者烧伤后恢复过程中的产生的内心压力,提高了患者干预配合度;再配合细节护理,精准化干预满足患者日常康复需求,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于烧伤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帮助患者小幅度活动患侧,健康宣讲增强了患者对烧伤护理认识程度,心理疏导消除了患者治疗疑虑并让患者感受到了来自亲朋好友的关爱与支持,从而促使患者重新调整烧伤后心态,积极面对烧伤后生活与日常干预,从而改善了患者创面外观与功能恢复。这与莫岚[15]研究结果相类似。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干预后C-PTGI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流体悬浮床配合细节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这与唐文华等[16]研究结果相符。究其原因可能为,流体悬浮床将过空气过滤压缩后注入床内,使床内矽砂悬浮似流体,患者与矽砂接触面积增大,悬浮于床内,创面受压减小,受压部位血流量增加,加之床温可调,透气性良好等,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营造了一个较为舒适的疗养环境,使患者心灵得以慰藉。配合细节护理中心理干预,通过相互信任的护患交流,护理人员正向引导患者以乐观心态面对病情,并向患者讲述过往患者成功案例以消除患者对日常干预存在的疑虑,疏导内心不良情绪,引导患者自我超越,感知生活变化,使其烧伤后精神发生正向改变,面对疾病心理韧性增加,从而提高了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

综上,流体悬浮床配合细节护理可以促进严重烧伤治疗患者早日康复,且能改善患者外观功能,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本次研究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例如:①取样来源单一;②样本数量小;③临床跟踪时间有限,因此本研究结果还有待多中心、加大调研患者样本量、延长跟踪时间等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杨星,张海博,李惠斌.烧伤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的研究进展[J].感染、炎症、修复,2020,21(4):245-249.

[2]高鹏.重度烧伤患者液体复苏精确补液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2017.

[3]王晓云.小儿严重烧伤液体复苏与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D].山东:山东大学,2021.

[4]储丹.重度烧伤休克期N端脑钠肽前体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8.

[5]罗汝斌,黄曼,邵丹丹,等.间接测热法在特重度烧伤救治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0,29(12):1577-1581.

[6]王文盛,向飞,宋华培,等.老年严重烧伤患者早期脏器损伤特点的回顾性研究[J].中华烧伤杂志,2019,35(3):163-168.

[7]于艳丽,许腊梅,扶菁菁,等.超脉冲CO2点阵激光结合心理弹性支持护理对烧伤瘢痕修复的作用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9,28(3):146-149.

[8]黄蓉蓉,连丽娜,许翠玲,等.可避免足下垂的烧伤专用流体悬浮床的研制[J].医疗卫生装备,2019,40(2):39-42.

[9]郑淑香,邓肖莲,贺乐.细节护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5):158-160.

[10]申传安.浅谈严重烧伤后休克的防与治[J].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2,38(1):9-12.

[11]王梅,蔡幸娟,黄彩妹.早期功能锻炼对手部深度烧伤患者功能恢复和外观改善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20,29(11):35-38.

[12]王琳琳.舒适护理模式对重症烧伤康复期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3):111-113.

[13]生明娟,类成兰,刘飞飞.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康复期创伤后成长及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4):535-538.

[14]炎媛.精准化护理干预在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患者流体悬浮床治疗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7):1173-1174.

[15]莫岚.单病种护理管理模式对严重烧伤瘢痕修复患者外观与功能恢复及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20,29(6):163-166.

[16]唐文华,胡丹,顾黎军.人性化护理联合心理诱导对烧伤患者心理韧性及创伤后成长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2):94-96.

[收稿日期]2022-09-17

本文引文格式:唐靖.流体悬浮床配合细節护理对严重烧伤治疗患者外观及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23,32(3):154-158.

猜你喜欢
功能恢复细节护理外观
外观动作自适应目标跟踪方法
A Shopping Story to Remember
不论外观还是声音,它都很美 Yamaha(雅马哈)A-S3200合并功放
方外观遗迹旧照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于确保手术安全的价值
全厚皮片移植及大张厚中厚皮移植对烧伤后手外形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
早期康复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观察
膝部骨折手术患者采用CPM锻炼护理措施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改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