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贫困生国家资助政策实施问题研究

2023-05-30 14:40高日罕于翠英
国际公关 2023年3期
关键词:实施问题中小学生贫困生

高日罕 于翠英

摘要:在教育扶贫工作的推进与改革中,国家为了使贫困家庭的贫困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对中小学校进行了全面优化,扩大了招生人数,从而使能够上学的贫困生总数呈现了上升趋势。为了中小学教育的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要密切关注中小学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因此,探讨中小学贫困生国家资助政策实施问题就显得十分有意义。本文对赤峰市C学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问题进行了探讨,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找出实施过程中严重影响贫困生资助政策有效实施的因素,从而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以确保中小学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和实现我国中小学贫困生资助政策长远有效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政策;中小学生;实施问题

一、概念解析

(一)贫困生

贫困生,即因不可抗力、个人收入低或经济支付能力不足以致心理承受能力水平不强、平时需要给予补助的群体。[1]通俗意义上,经济困难学生在学校的基本生活很难达到最低标准,本人家庭年收入较低,无法支付学习费用及购买学习用品,没有固定经济来源和生活保障。[2]另外,单亲、残疾学生、父母离异的学生、具有政府相关证明且无法支付生活费用的学生也被列入了贫困生行列。

(二)贫困生国家资助政策

贫困学生国家助学政策,是国家为了促进教育的公平性,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同时也是针对那些无力负担学费的学生,而制定的一项政策。教育的公平跟和谐稳定的社会有着密切联系,一直以来,各级政府对贫困生的重视也越来越高。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教育平等,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致力于建立、完善中小学贫困生国家资助体系,以此促进中小学贫困生的全面发展。中小学贫困生国家资助体系主要以“助” 的形式发放金额,同时有个别学校还可以根据学校实际的情况制定出特困生补助、优秀学生奖励金、绿色受助通道等方式。

二、贫困生国家资助政策在赤峰市C学校实施现状

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基本实现了帮扶对象识别的精准化。随着高校贫困生资助种类多样化,目前已形成了以“奖、贷、助、勤、补、减(免)” 为内容的保障型资助体系的格局[3],解决了贫困生“上学难” 的问题。但中小学贫困生资助政策主要体现在“助” 和“两免” 政策。赤峰市为了能够更好地落实资助政策,也在不断地完善政策体系,加强资助政策实施管理。

近几年来,赤峰市C学校贫困生国家资助政策分为一般困难和特别困难两种,共有8—10人的受助名额。其中建档立卡户、乡镇低保户、孤儿以及单亲家庭的贫困学生列入为特别困难生,资助金额是1000—1200元,一般困难的学生包括家庭成员残疾、其他原因无法支付学生费用的、或者具有乡镇社区政府部门盖章的相关证明的贫困生,能得到800—1000元的资助金额。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对一些孤儿、病患、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没有足够的生活、学业的经济帮助。对具有相关证明的贫困生中,由于政府和学校无法逐一地核实每一位申请者和乡镇社区政府盖章的随意性而出现虚假伪造材料的申请者,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赤峰市C学校的贫困生国家资助政策的有效完善。

在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扶持力度的同时,赤峰市C学校对贫困生国家资助政策实施也取得了一些效果。让很多家长和学生感受到了国家、政府和党的关怀,享受到了国家的惠民政策,对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满意度也提高了很多。这样,政府和学校就会更加重视政策实施工作,更加重视贫困学生的健康发展,保证每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得到资助金,顺利地完成学业。

三、贫困生国家资助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一)贫困生国家资助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资助政策实施后资助育人效果有待加强

国家制定完善的资助政策,不仅是给贫困生经济上的援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更希望贫困生能够加倍努力学习,培养品德高尚、有正确观念的社会人才。目前,很多学校通过网络仅仅把政策传达到学生当中,而忽略了宣传政策真正的资助育人目标。中小学生的资助方式主要是金钱的资助,所以很多学校只看重把资助金额分配到贫困生当中,却轻视了心理、思想上的指导。从而学生认为只要是贫困生,获得资助金额是理所应当的,对给予资助的国家和政府没有感恩之心,受助后也没有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或者以后帮助他人、回报社会的决心,并没有完全体会到国家和政府给他们的关怀。

2.贫困生认定困难,存在假冒贫困生的现象

准确认定贫困生是国家资助政策实施问题中最主要的难题。学生获得贫困生国家资助最基本方式通常是学生对自己家庭贫困情况的认定,这跟每个贫困生受助有密切关联。目前,很多地方认定工作缺少不了学生提供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填写贫困生資助申请表,要求加盖乡镇或者旗县级行政部门的公章,虽然要求必须是本人填写并承诺填写的内容真实无虚假,但在实际工作中很难确定每一位学生的信息是否真实无伪造,政府和学校管理部门也很难逐一去核实每一位学生的申请表和证明。目前,赤峰市C学校对贫困生认定需要家庭所在地开具证明,但由于乡镇政府部门盖章随意性较强,真实性很难保证,因此部分学生为了拿到贫困生资助金而伪造材料、谎报情况增加他们的家庭困难程度。这些使得贫困学生认定的真实性受到质疑,资助政策工作面临困境,影响资助政策有效落实。

3.受助名额有限

随着我国政府对贫困生的重视,政策执行主体也在不断地完善政策,但目前中小学在资助政策实施过程中由于僵硬,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资助政策是多元主体形成的“奖、贷、助、勤、补、免” 政策,而且覆盖面广泛、贫困生机会多、受助名额多,但目前中小学生的资助方式主要是“助”,即生活费用补助。赤峰市C学校是在旗县级的学校,农村学生人数较多,刚好低保户、建档立卡户、低收入户都大多数来自农村,因此每个班级10名左右的受助名额出现不够用的现象,资助方式也只是金钱的方式,申请者没有多余的选择去获得资助,从而由于有限的名额会有一些贫困生将无法得到真正的资助金额。

(二)贫困生国家资助政策实施问题成因的分析

1.资助政策宣传不到位

任何政策想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更有效的实施,就必须要做到把政策的目标、初衷宣传到每位群众当中。虽然赤峰市目前在坚持开展教育扶贫宣传活动,向每个贫困家庭传达党和政府的温暖,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发挥资助育人作用,同时提高了对贫困生资助实施工作的满意度,但仍有许多学生对此不甚了解。当前很多学校通过网络发布通知,仅仅做到了传达的作用,并没有让每一位学生真正了解到政策真正的资助育人目标。这种做法只能让学生知道有这样一则政策,并不能完全宣传到政策的资助育人的目标。因而有些学生获得贫困生资助后在品德意识、价值观等方面也没有可见地提高,在生活中更是没有起到带领作用。

2.缺乏政府部门监管力度

在对贫困生认定工作的重视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政府或学校难免会忽略到政策执行过程的跟踪与监督管理。虽然资助政策评定当中,一直强调学生不能利用弄虚作假的手段申请贫困生资助金额,要在认定过程中必须保障学生的真实情况,让真正的贫困生得到真正的帮助,顺利完成他们的学业。但一个制定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避免不了工作流程不规范、不公平、贫困认定困难存在假冒贫困、无法达到政府预期的标准等现象。由于管理人员少、资金紧张、办公条件缺乏、乡镇部门机制不健全等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很难保证贫困生认定的准确性。此外,选拔贫困生过程中的人为因素也不容忽视。实施的主体对政策监督的力度不大,出现部分学生对政策的依赖和伪造虚假证明扩大自己的贫困程度的现象。

3.贫困生资助政策有待完善

一项合理有效的公共政策的形成和完善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和政府、群众、社会的全力配合才得以完善。贫困生国家资助工作不仅是学校的重点工作内容,也是作为制定者政府非常重视的工作内容之一,更是我国有效实现教育扶贫的重要途径。中小学贫困生资助政策的有效实施不仅是作为执行者学校的任务,还需要作为制定者政府以及社会群体的有效配合。目前政府虽然把教育扶贫中的贫困生资助政策放在重点工作内容之一,也不断加强宣传工作,但其中还是存在贫困学生认定困难、受资助名额有限、资助方式单一等问题导致有些真正的贫困生将无法获得贫困生资助。引起这一系列问题发生的根源是贫困生资助政策的不完善,尚有很多不足之处没有得到及时的改善改进。

四、进一步优化贫困生国家资助政策实施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资助政策宣传力度,发挥资助育人作用

贫困生国家资助政策的实施,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生活困难、有心理问题和完成学业有困难的学生。在努力让贫困学生享受到教育平等机会的同时,政策的主导作用也充分地激励学生刻苦奮斗努力学习、要求中小学贫困生的全面发展。随着我国贫困生资助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资助金覆盖面的扩大,对少数学生带来了依赖国家政策的思想,学生当中也出现了诚信缺失、消费攀比等现象。如果贫困生国家资助政策单单为了解决眼前的受教育时遇到的经济困难问题,而忽略了提高身心素质、育人工作的话这仅仅是完成了政府现行政策的原始功能,远远没有达到政府制定政策的初衷。贫困生国家资助政策主要的意义是让学生们受资助后能树立一种坚强的意志、高尚的品德,让学生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和迎接生活。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利用网络、广播、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让每一位学生深刻地了解政策背后真正的意义,发挥政策资助育人效果、全面发展每位贫困生的身心健康。

(二)加强资助政策监督管理,完善监督机制

政府一般重视前期的评议和中期的认定,在实施过程中很容易忽略后期的监管工作。政府在制定政策后,应该安排相关人员或者安排学校的管理人员去监督实施过程、认定标准。不仅要监督政府现行政策在学校的实施过程如何,认定是否标准,还要监督对后期受助学生的消费观念,监督他们能否真正落实到预期的政策标准。学校资助管理中心应该做到全程公开公正,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做好认定评选过程的公开防止有虚假伪造材料的假冒贫困生。加强政府监督管理、完善监督机制,更好地减少虚假伪造者,从而实现真正的贫困生得到资助,提高贫困生的身心素质、心理全面的发展,能够完善落实政府政策预想的效果。

(三)完善国家资助政策,健全贫困生国家资助体系

政策目标首先需要确定准确政策的出发点,有明确的政策目标会使贫困生资助得到全面的发展。完善我国中小学贫困学生的国家资助制度,解决贫困家庭的入学难和经济问题,扭转目前的不平等状况。同时,在国家、政府、学校以及社会群众的大力配合和支持下,解决每一个孩子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而上不了学的问题。目前,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国家资助政策,健全贫困生国家资助体系解决当前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受助名额有限的问题。面对缺少受助名额的问题,政府可以提倡资助管理中心对贫困生建立勤工助学岗位给学生一定的资助,可以设定一些专门针对学习进步的贫困学生奖项,鼓励贫困学生从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优良品德、改变对政策的依赖思想。

五、总结

贫困生国家资助政策的有效落实,可以帮助贫困生解决家庭经济困难,提高他们的学习生活质量,保证他们的受教育权,从而促进贫困生的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目前,我国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已初见成效,但其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赤峰市C学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现状及实施情况了解的前提下,分析了赤峰市C学校的贫困生国家资助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改进措施。实现中小学贫困生国家资助实施会在未来取得更大成效,达到贫困生国家资助政策“资助育人” 和“教育扶贫” 的双重目标。

参考文献:

[1] 甘剑锋.和谐社会构建中高校贫困生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2] 吴迪.辽宁省艺术院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问题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7.

[3] 冯涛.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历史回顾与制度设计[J].中国高等教育,2018,(12):40-42.

作者简介: 高日罕,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于翠英(通讯作者),女,蒙古族,博士,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政府绩效管理和牧区治理。

猜你喜欢
实施问题中小学生贫困生
试论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存在的不足及解决措施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
新形势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实施问题之我见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
克力朩倾心捐助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