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新征程上走在前列

2023-05-30 09:10黄挺
唯实 2023年3期
关键词:农业农村建设

黄挺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深刻领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强国、农业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关系,在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新征程上走在全国前列。

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强省建设

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必须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

以创新增动力,推动农业强省升级提能。加快推进供给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传承江苏改革创新基因,实施新一轮农村改革,鼓励基层改革探索,全面提升农村改革创新动力。

以协调促融合,加快农业强省均衡发展。大力推进城乡统筹、产业融合、区域协调,加快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内部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相适应的农村产业布局。

以绿色优生态,彰显农业强省鲜明底色。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降低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围绕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增效,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技术,持续推进农业农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推动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以开放拓空间,扩大农业强省对外合作。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培育江苏农产品对外贸易新优势,提升农业贸易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构建农业对外交流合作新格局,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培育开放型农业企业,推进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全产业链协同布局。

以共享惠民生,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民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多维度全方位全过程高质量推进农业强省建设

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

从供给维度出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应产业发展规律,适应城乡消费需求变化,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从需求维度出发,着力挖掘农村消费潜力。把恢复和扩大农村消费作为经济率先整体好转的重要任务,以消费需求引领供给体系和结构变化。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升级农村电子商务,深化农村新型服务业,培育农业农村新业态、新消费场景。

从投入产出维度出发,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坚持市场导向,立足资源优势,做活做优“土特产”文章,加快农业标准化、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全产业链,推动资源集聚、要素集约、产业集群,持续提高乡村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从分配维度出发,健全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促进家庭农场联合和合作,组建农民合作社,鼓励龙头企业牵头成立产业化联合体,支持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民建立稳定联结机制,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从宏观循环维度出发,畅通城乡区域经济循环。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向发力,实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统筹布局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配套建设,提升产业韧性,提升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激活农村市场,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三、锚定“五强五前列”目标推进农业强省建设

2023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业强省“五强五前列”要求,即综合产能强、科技装备强、产业主体强、功能效益强、竞争能力强,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高技术引领、推进乡村高标准建设、创造农民高品质生活、促进城乡高水平融合上走在前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积极探索具有江苏特点的农业强省之路,全方位、多层次打造农业强省示范样板。

高站位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把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作为农业强省建设的头等大事,调动和保护好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两个积极性”。深入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加快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吨粮田”建设。丰富充实“菜篮子”,发展设施农业,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有效供给。

高质量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牢记江苏“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使命担当,把农业现代化示范建设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深入实施“六化”示范引领行动,以质量为重点推进标准化,以生态为重点推进绿色化,以装备为重点推进设施化,以数字为重点推进智慧化,以主体为重点推进园区化,以链条为重点推进融合化,梯次推进农业现代化。

高品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把乡村建设作为农业强省建设的应有之义,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统筹当前和长远,兼顾硬件和软件,提高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强化政策设计和制度供给,大力推进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将农村打造成宜居宜业和美的现代生活家园。

高水平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深入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支持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依法保护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的前提下平等保护土地经营权,盘活利用农村闲置住房和宅基地,切实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不断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加快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高標准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压紧压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政治责任,落实“四个优先”发展要求,深入贯彻《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推动市县两级把“三农”工作作为重头戏,县委书记当好“一线总指挥”,健全乡村组织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和党员队伍建设,为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提供坚强保证。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第25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发展规划处处长)

责任编辑:刘志刚

猜你喜欢
农业农村建设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