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汽车构造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2023-05-30 10:27顾彤彤李琳卢静
时代汽车 2023年3期
关键词:汽车构造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顾彤彤 李琳 卢静

摘 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新时期的高等学校注重课堂思政知识培养,以汽车构造课程为例,根据教学特色,紧密结合工程实践,发掘和融入思政教学内涵,不但可以对学生的思维加以积极浸润,同时可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该论文围绕汽车构造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方面,从思政要素的发现、能力要求的确立、教师教学方法研究、课程设置与课堂教学质量等多个角度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课程思政 汽车构造 立德树人

Abstract:The basic task of LIDESHU requires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knowledge in class, taking the course of automobile construction as an example,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and combining closely with engineering practice, to explore and integrate the conno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t can not only infiltrate students' thinking positively, but also improve the interest of teaching and cultivate students' enthusiasm in learning. This thesis revolves around the automobile structure teaching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 aspect, from the discover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the establishment of capacity requirements, teachers teaching methods, curriculum and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study.

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utomobile construction, Lideshu people

1 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

2017年12月,教育部党组颁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将全面着力推动以课堂思政教学构建为主要目标的思想教育教学改革,通过进一步发掘和整合各学科班级中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学元素以及其所承担的思想政治教学功能,并通过课堂设计将发掘出来的思政教学元素,用润物细无声的形式纳入课堂教学管理中,达到思想政治教学和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从而真正达到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学和各专业课程同向同行、对学生做好教书和育人工作的总体目标。2018年9月,教育部(教高[2018]2号文件)进一步规定,在推进建设高素质本科教学、提高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思政教学,建立了全过程个性化教学布局。2019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学校实施立德树人基本各项任务的关键在于课堂思政建设,并要求高校教师全面发掘在各类课堂与教学方法中蕴藏的思想政治要素,坚持知识传递和价值导向相统一。2020年,国家教育部将颁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将全面推动高等教育课堂思政建设工作。目前,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为指导的教育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各大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着力点。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要求新时期的普通高等学校注重课堂思政建设工作。“学科思政教育改革”是由“思政课程”向各种学科渗透展开的一种课程变化,是当前高等学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一个关键抓手。为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形势,各大院校将不同的学科领域围绕着学科思政教育建设工作的目标与各项任务。在选择的种类、载体、可行的方式和途径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以课程思政教学为主要设计对象的教学模式,将有助于调整课程配置、制定学科课程、完善课堂结构、完善教学管理,也有助于挖掘整合各种专业课程所具有的思政教学要素以及其承担的课程思政教学职能,并把这些思政教学要素纳入课堂的教学活动,从而真正做到思政教学和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1,2]。

2 汽车构造课程介绍

该课程主要任务为着重训练学生的动手技能,根据学院现有的车辆专业学科情况,发挥学生的能动力量,在学生应了解基本基础概念的情况下,强化对实际动手技能的训练。训练学习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中的具体问题的技能,合理地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具体的操作能力的技巧。

该课程以高校的创新性项目为主体,按照创新性项目目标设计教学过程: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但能够传授本科生知识,训练他们动手应用的能力,而且能够培养他们优秀的职业品质。这种教学方法突出了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训,把基础理论知识点渗透到每一研究项目之中,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实践过程中掌握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從而表现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研究项目设置主要围绕着创新项目进行,在教学的进程中,不同的研究项目之间可能有所交叉,但同时确保了载体的明确,使学生围绕项目展开思维,完成了培养目标的螺旋式上升。

该课程打破了传统按照学科的知识结构进行的常规教学方法,而转化为以实际项目任务为核心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将学科知识点渗透到一个个的实际项目任务之中,使学生在进行实际项目任务的课堂教学中进行知识的培养、能力的锻炼,同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开发自身的职业技能。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做中学、学中做”知识一体化任务教学的方式,全面开发课程教育资源,微教学中创造了大量的实验平台,帮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掌握基础知识,在实践中论证学习的原则与方法,在实践中发现自己所面临的困难。课堂教学评估一般采用了过程性评价的方法,分别由老师和学生对教师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完成任务的能力情况,及其综合技能素质作出了全面的评估。

3 汽车构造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设计

“汽车构造”是集教、练、做融为一体、工学融合的课程,将知识的掌握与职业技能的训练和项目实训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严格按照专业程序,严格执行职业标准,着重培育企业意识、团队意识和工匠精神,为企业和社会培育坚定理想信念和良好三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本着工作目标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本培训课程分为七个阶段和五种元素完成。

七个层次:教学中全部采用维修车间的真实案例素材,通过岗位工作任务→学习任务→技能训练→任务考核→知识拓展→任务小结→强化练习,学习场所与维修车间对接,学习项目与生产实际对接,技能训练与职业资格对接。岗位的任务与认知过程,也需要全面的信息收集、梳理与分析。在此阶段要使他们体会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丰厚积累,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日益增强的全球竞争力、影响力,中国梦对每个国人的意义。在这个阶段除了对优良传统的继承,必须强调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时代责任感。专业技能培训中,重点训练学员严格遵循设计规范和作业过程,训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专注的工作作风,训练社会责任心和对专业服务的热情。以项目组的方式进行工作实施中,注重培育其的协作能力、诚实善良的心态、敢于献身和负责的精神。把立德樹人的思政意识贯彻于各层次的项目中。任务考核阶段检测学生掌握维修所用的工具、仪器、仪表和常用的设备的能力及理解各总成(或部件)的功用、组成及相关零部件的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通过后续的知识拓展、任务小结、强化练习阶段层层递进,反复强化,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基本突出了综合性、应用性,充分体现“做中学”的教学理念。

五种元素:通过掌握汽车构造总体结构的知识,学生能够使他们深深感受到发动机结构知识的意义。不管科学技术上如何先进,只要专业知识做得不好,其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因此导入“必须搞好基础,不能着急求成,不能好高骛远”的思政元素;透过了解发动机拆装的作业技巧和作业规定,能够培养学生遵守规章制度意志。在实践操作流程中,需要学生严格地遵照规定,依据机械设备作业规定实施作业,让学生在校时期就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导入“无规定不成方圆”的思政元素;透过了解汽车零部件所需材质的内容,使学生熟悉各种零部件在众多工艺技术方法中选用“科技上有效、经济效益上科学合理”的材质,进而导入“节俭环境保护”的相关思政内容;透过讲授汽车构造这门课程,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人才、机械、资源、科技、环境等基本要素对商品产生的直接影响影响,以及对于制造出最优秀的商品,就必须贯彻生产管理工作准则。并因此导入了“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很高的责任感和承担意志”的思政元素;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强化推广“5S”管理工作基本原则的必要性,因此导入“爱岗敬业”的教育思政内容。

根据当前学情状况、课程实际,正确掌握“课程思政”特点并及时调整教学模式,通过思政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以达到价值导向-知识传递-能力训练的教育目的。

4 推进教师教学手段创新

4.1 秉承“以学为本”理念,搭建互动课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必须要具有传道授业释疑解难这三个才能,缺一不可。在专业课程授业基础上提高教学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时代学科教师的主要任务,学科老师必须要注重因材施教,启发式、互动教学,教学相长[3]。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活跃课堂气氛,采用最新案例教学,通过课前预习精彩视频,课中讲解热点案例,课后复习课外拓展视频,吸引学生兴趣;设计丰富多彩的互动题目,让学生在微笑和争辩中汲取知识的营养;选取合适教学内容开展翻转教学,让师生换位思考,培养默契和谐的教学关系。

4.2 构建全方位学习环境,搭建开放课堂

为了达到更优秀的教学效果,专业老师需要掌握较精深的专业知识、渊博的人文素养和教育基础知识,同时具备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教学协调力和科研能力,并具有更多的思想道德修养。在课程中,以教学为主导,按照学科特性和教师教学特点,向学生开放教案、试题库、动画视频资源库、教师教学信息等各类课程资源。我们合理使用的课前预习软件,课中互动环节,以及课后复习,各个环节都首尾相连,构建全方位立体学习环境,让学生“沉浸”在“快乐学习的海洋”。

4.3 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搭建育人课堂

“汽车构造”教学根据学科特色,将历史总结出来的思政元素和知识内容有机结合,“多角度沉浸式”的课堂教育。并且借助线上教育资源打造“车辆专业教育系统案例”,从学科中的发展任务、基础知识、产业开发、岗位服务等几个侧面开展项目教育实践,以培育学员自信、自强意识,以及敬业求实的品质,真正数显四个回归。

4.4 打造过硬的专业化教师团队

通过深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思政教学思想,开展对课程思政知识的内涵与外延的深入研究,专业老师和课程思政导师一起参与课程设计,逐步提高专业老师的教育理论站位,推动专业老师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情操、有科学知识和有仁爱之心的教育工作者,形成内涵与作用的课程思政知识课程的整体设计方案[4]。

专业老师是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具体落实者,唯有转变专业老师观念,才能增强学科思政教学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实现为我国特点社会党培养接班人的目标。

5 汽车构造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体系

5.1 汽车构造的教学设计

本论文根据“3H”教学原则(动手、动脑、动心),对课题教学进行了设计。具体的方法如下:

体验式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分别到清洁整齐、器件堆放整齐的实训台上和器件不能堆放整齐的实训操作平台进行作业,提高学生对进行“5S”工作意义的理解。

人物扮演型教学设计。首先播出一个学生由于作业不标准而引起安全事故的影片,然后再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切地感受所担当职责的心情,从而提高学生对“3H”管理原则意义的理解。

课堂教学评估是以课堂教学目标为基础,对课堂教学的评估。“汽车构造”所提出的新思政目标势必改变学校原有教学评价方法。

对学生的考核内容包括认真学习状态、学习复习进程和教学效果等,应做到真实完整、公正透明、具体清楚。他们要积极学习,有旺盛的求知欲,有优秀的协调交往意识;要学会反思,学会正确的学法方式,出现问题后主动解决;在老师引导下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总之要对孩子的学业进行全方位的指导[5]。

5.2 汽车构造的教学评价

“汽车构造”是构建面向产出的课程评价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创新多元评价模式,学校、学院、用人单位、社会协同育人。充分利用雨课堂强大的后台数据功能,及时分析课程中学习状态、课后复习效果。通过量化评估的方式,可以综合分析不同知识点对培养目标的支持与实现程度。同时,根据对教育流程中各个模块的思政目标做出综合评估,在认真学习的态度、团队意识的培育、职业行为的培养、法律准则的执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达等方面均有具体的综合评估体现。

课程评估本身也是种教学。通过评估,老师可以对课程目标、内容、教学计划、课堂组织和教学效果等做出多方面结论;通过评估,学生的专业知識技能水平得到了提高,思想道德品质也得到了检测。通过多样化教学评估方式: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活动的参加情况与进行状况、学员的自评和网络共享,以及任课教师和业内专家学者的共同评估,将多种原因综合考虑后做出了权重设定,从学科目标和思政目标两个方面确定了评估标准[6]。课程评估形式是:综合总分=平时业百分之六十+学习成绩百分之四十,平时业绩包含考勤、课堂提问,学习成绩则包含项目实施情况与报告的总和。我们如何做到言行一致,真正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严格要求把自身变成优秀人才,需要老师在教学上下进行关注。

6 结语

本文以专业知识为媒介,体现立德树人的思政效能,通过针对汽车构造的知识内容展开了对汽车思政教育内涵的发掘,将思政教育内涵融于课堂教学,潜移默化的引导了学生的“价值观念”,依据发掘得出的思政内涵设置了课堂讲授的质量要求,依靠制定出的质量要求展开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以求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并且结合课程特点,对思政内涵和教学模式加以创新,融入思政理论知识与综合实际中,鼓励孩子知行结合,体现“从教”和“教书育人”的教学宗旨。发挥学校学生思政理论教育功能,同时要求学校老师在开展思想探讨的时候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王绪风,李雅歌.“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探析[J].新西部(下),2019,1.

[2]李波,屈原徐静.专业课中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科技风,2020,5.

[3]姜丹,鲍艳丹,李春华.新形势下专业教师与思政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研究[J].文教资料,2017,23.

[4]何红娟.“思政课程”到“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思想教育研究,2018(4):109-113.

[5]周永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读本[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6:72.

[6]卜匀,王会刚,刘海生.“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30):218-219.

作者简介

顾彤彤:(1993.06—)女,汉族,江苏南京人,硕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汽车主被动安全。

李 琳:(1982.10—),女,汉族,江苏南京人,硕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车辆工程。

卢 静:(1985.02—),女,汉族,江苏盐城人,硕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车辆动力学。

猜你喜欢
汽车构造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汽车构造》教学分析
提高“汽车构造”课堂教学质量的探讨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