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实践途径探究

2023-05-30 10:48张云
学周刊 2023年15期
关键词:三教改革公共英语课程思政

张云

摘 要:在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课程思政”的理念得到广泛关注,成为高职教育的指导思想,教师要将思政教育的理念融入教学中,而在“三教改革”理念的加持下,高职院校也应从教师、教材和教法三个层面展开创新和改革工作。特基于“三教改革”的教育背景,综合分析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校内培训、引进师资、组织自学、重组教材、创编教材、组建智慧课堂等多个方面,不断摸索教师队伍、教材和教法的优化策略,创建符合要求的师资队伍、教材体系以及教学系统,从而真正培养出集知识、能力和素养为一体的高等职业人才。

关键词:三教改革;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15-0027-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5.009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高职院校应改革教师、教材和教法,努力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在该方案的指导和驱动下,高职院校基于“三教改革”的背景实施课程教学计划,遵循立德树人的教育原则,以“课程思政”为根本教学方向,致力于培养“三观”正确、技能突出、社会适应力强的高职人才。为了达成以上目标,高职院校和教师应认识到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照“三教改革”理念的基本要义,展开全面、透彻的改革和创新,使教师、教材和教法具备“课程思政”的意识和基本能力,以此推动思政教育和公共英语的有机融合。

一、“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大致划分为三个方面。以教师为基础,高职院校尚未形成育人合力,一些公共英语专业的教师,缺乏思政教育的知识储备和根本意识,更加关注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和课堂表现,整个师资队伍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稍显不足,这种陈旧的观念,直接影响了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公共英语教学的发展。以教材为关键,部分学校和教师过度追求“原汁原味”,他们完全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具体内容展开教学活动,未能依据“课程思政”的要求,重新规划教材体系,也没有引进新的教材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教材的价值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学生也难以在阅读教材内容、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形成良好品质和坚定信念。以教法为重点,方法落后、单一的情况依旧存在,这种情况削弱了公共英语的思政教育价值,不利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途径

(一)以教师为基础,建设育人合力

在“三教改革”的背景下,为实现“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最主要的任务是建立起育人合力,让教师成为传播新思想和新理念的主力军,做好学生的榜样,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理念。为达成以上目标,高职院校应以教师为基础,通过培训活动、外聘教师等方式,优化公共英语学科的师资队伍,为开展“课程思政”活动做好准备。

1.于校内组织培训,转化思想观念。在建设育人合力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工作是转化教师的思想观念,让他们意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并自觉地将思政教育融于公共英语教学之中,从而为“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储备师资力量。针对转化教师思想观念、建设育人合力的真实诉求,高职院校应将公共英语学科的教师集中起来,于校内组织专项化的培训活动,邀请教育界和学术界的专家和学者,来校内展开演讲、讲座、培训等工作,为教师带来新的教育思想,通过讲述国内优秀院校“课程思政”的真实案例,让教师了解公共英语教学现存的问题,帮助他们寻找开展思政教育的切口,促使他们在校内培训活动中摒弃陈旧的教育理念[1]。当教师初步了解“课程思政”的概念内涵和具体实施办法后,给予他们实践探索的机会,借助校园公开课、集体汇报工作等,检验教师的教学成果和思政教育的效果,通过专家和学者的点评和指导,让教师认识到自身在课堂教学、思政教育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在与专家、学者面对面交谈的过程中,探寻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而从观念和行动上做出改变,为建设育人合力奠定基礎。

2.于校外引进师资,注入新鲜力量。从哲学上来讲,事物是不断运动的,这一理念也同样适用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如果师资队伍的结构框架始终保持原貌,教师长期生活在安逸、变通性差的环境中,他们的学习意识、进步思想自然也难以增强,这样不利于教师队伍中形成良性竞争的局势。因此,为推动教师队伍的改革和发展,为师资队伍注入新鲜力量,保证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之间能够形成良性竞争,高职院校可以从校外引进师资,与国内知名师范院校、离退休优秀教师等建立合作关系,借助公开招聘、任职前专项考察等多项举措,考察外聘教师的英语教学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等,对教师的综合素养进行客观评判,将符合要求的教师人才引进师资队伍中,从而增强学校内部的师资力量,为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做好前期准备。另外,当教师队伍日益壮大后,针对“课程思政”的教育计划,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研室也要制订长期考察计划,与集体教研、定期汇报等为主要途径,促进新老教师之间的互动和沟通,让他们在交流中互相分享教育和教学经验,从根本上转化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教育方法。

3.于线上组织自学,促进专业成长。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之路应贯穿于他们职业生涯的始终,尤其是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教师更应树立起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意识,着力提升个人的专业素质和与时俱进的教育能力。所以,高职院校应为教师创造学习的环境和机会,建设系统化的线上培训机制,引进国内优秀教师、专家的授课视频,分门别类地储存在校内线上平台,并为每一个教师创建一个独立的账号,允许他们随时随地登录平台,随即展开自学活动,深入研读“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下,高职公共英语的具体教学对策,并将重点内容记录在教师笔记中,以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展开实践,而且线上自学不是短暂的活动,也应依托于长期的制度和计划,高职学校可以为每一个教师配备专门的成长方案,让他们以周、月和学期等为基本单位,重点学习英语专业与思政课程之间的融合方式等,要求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修完成长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在此过程中,公共英语专业的教师不仅可以获得积累知识和经验的机会,他们也能通过自学这条路径实现专业成长的目标。

(二)以教材为关键,优化资源体系

在“三教改革”体系中,教材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传统教学模式中教材的使用方法和应用路径已经难以适应“课程思政”的要求,因而对教材的使用方法和教材的内容进行改革,已然成为势在必行的举措。公共英语教研组可结合“课程思政”要求,围绕着教材展开相关改革活动,以此达到优化教材资源体系的目标。

1.重组原版教材,挖掘隐藏功能。在检验和考察传统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成果时发现,部分教师完全按照教材的单元、章节内容展开教学活动,既没有适当地删减和增添知识,也未能挖掘英语教材中隐藏的功能,这种情况不仅不利于英语教学的发展,也会阻碍“课程思政”进程的推进。基于“课程思政”的根本要求,高职院校和英语教研组要对原版教材进行重组和规划,依据高职学生成长和发展道路上必备的诚信、勇敢、坚定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怀等多项思政素养,重新分析和制订教学计划,将思政教育与英语教学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全新的教材资源体系[2]。在尊重原版教材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教研组也要根据教材中涉及的英语故事、听力资料和阅读短文等,于网络上和专业英语报刊等材料中,寻找拓展资源,并将其融入课内教材体系中,丰富英语教学中的道德教育、意志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类型的内容,让学生在阅读英语故事、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三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以此体现出英语教材隐藏的教育功能,为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做好准备。

2.创编校本教材,探寻多样资源。高职英语教研组应依据本校的思政教育情况和高职学生的思想发展状况,创编校本化的公共英语教材,将与本校历史相关的名人故事、校友励志新闻、学校改革方针等融入到校本教材中,构建起一个资源丰富、体系完善的教材体系。校本教材不必拘泥于同一种形式,既可是编制成册的书籍,也可是定期发行的校刊校报,还可是文化长廊中的英语历史故事,以上种种都可作为校本化教材中的一部分,与之相对应,校本化教材的运用方式也不单单拘泥于课堂教学,教师也可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指定的英语名著、参与英语角的朗读活动等,充分利用校刊校报、校本英语书籍等,让学生在阅读和休闲时间,借助校本化的英语教学资源展开学习和探究活动,如此,思政教育也能逐步渗透和融合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体制之中。

(三)以教法为重点,完善教学系统

1.组建智慧课堂,渗透思政理念。作为“三教改革”体系中的重点内容,教法的创新和改革是决定能否实现“课程思政”目标的重要元素。因此,为真正确立思政教育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完善教学系统,教师可改变教学方法,通过组建智慧课堂的方式,将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智能化的教学手段引进到英语教学之中,并借助这些现代化的手段和技术呈现名人采访、新闻片段等,让学生将英语单词、语句等内容,与现实生活、社会中的人物、历史故事中的人物等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学习他人的优秀品质,并能形成坚定面对生活、认真对待学业的乐观、理性思维模式。如针对“乐于奉献”等角度的英语教学内容,教师可利用虚拟现实和电子白板等现代化技术,展现教师张桂梅的感人事迹,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感官的刺激下,理解英语教学内容中涵盖的深层思想,促使他们在牢牢把握英语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个人的能力和修养[3]。

2.创设角色情景,融合思政理念。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英语是他们学习和使用的第二语言,受到母语语法规则和习惯的影响,他们在阅读、听力等过程中常常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这也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间接制约了“课程思政”体系的发展。针对此种情况,为加深学生对英语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将思政教育思想与英语教学内容融合起来,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角色情景的办法,引导学生将英语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和心理活动等再现出来,让学生体验英语故事中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在对话、表演的过程中,明确阅读文本中包含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和人生理想等,促使他们在表演中和表演后修正自身的不良行为。在学生完成表演活动任务后,要指导他们重新梳理故事的内容,将内心深处所想、所感表达出来,以深化道德意识和理想信念。

3.组织演讲比赛,凸显思政理念。在“三教改革”背景下建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体系。为了在教学中凸显思政教育的理念,教师可以组织演讲比赛,从英语教学内容和主题中提炼出具有德育特色的话题,要求学生运用已经习得的英语知识,自主编写演讲稿,通过具体的事例或者现实生活中的经验,体现演讲的话题,从而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践行思政理念,實现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目标。在演讲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组织专门的分享和交流活动,引导学生针对自身或他人的经历,以赛后辩论、经验总结等为途径,升华英语演讲比赛中的中心思想和情感主旨。除了正式的演讲比赛外,教师也可以在班级内设置常规化的“辩论角”,鼓励学生针对社会上的时事热点事件,利用英语口语展开思辨式讨论,从而凸显出思政教育理念在英语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

4.开展实践活动,践行思政理念。思行合一是当前社会对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在“课程思政”教育体制中同样如此,为了在公共英语教学中践行思政理念,教师可以开展校园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英语课程中关于职业精神、奉献精神、吃苦耐劳等品质和素养的基本要素,着手设计职业体验、社会公益、专项劳动等实践类型的英语教育活动,让学生利用英语翻译、英语写作等技能,与社会中各行各业的工作者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到不同职业中的艰辛和困难,从而真正树立起热爱职业、奉献社会等观念[4]。此外,当今社会对于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和职业能力也具有较高要求,所以,在开展以实践为主要特征的英语活动时,也要注重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流利地运用英语知识、是否能够将英语与专业知识融合起来,以此培养其工匠精神和良好的学习品质。

在“三教改革”的教育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得到关注,教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展开分析,并以实现“课程思政”目标为基本方向,着力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转化陈旧的思想观念,并通过优化教材体系、改变教学方法等举措,构建起教师、教材和教法协同一致的教育系统,将“课程思政”的理念真正融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之中,让学生接受专业化的英语教育和激励化的思政教育,以促进其多元发展和综合性成长。

参考文献:

[1] 姚平平.高职公共英语听说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21(6):64.

[2] 罗云梅.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有效融合课程思政[J].读与写,2021(26):10.

[3] 李瑶.大思政格局下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研究[J].成才之路,2021(6):10.

[4] 郑锐.课程思政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海外英语,2021(12):276.

猜你喜欢
三教改革公共英语课程思政
财务管理教学发展的趋势研究
基于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三教改革”人才培养创新研究
借扩招契机促办学改革
找准症结破解难题
“一带一路”视野下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高校公共英语信息化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公共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运用
高职公共英语泛在学习资源整合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