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活力提升策略

2023-05-30 10:48李文文谢爱萍杨志鹏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12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

李文文 谢爱萍 杨志鹏

[摘 要] 高职教育作为与本科教育同等地位不同类型的教育,其社会职能决定职业院校学生要立足专业、面向生产、服务社会。高职院校担负为社会各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职责,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提升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工作活力,推动职业院校学生高质量就业备受社会关注。针对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存在的价值观偏移、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效果不佳、社会服务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及创新能力不足、企业优势资源缺乏等现状和问题,从学生、教师、学校、企业、政府等角度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活力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力提升

[基金项目] 2021年度甘肃省教育厅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工程项目“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地灾监测行业人才培养的构建与实践应用”(甘教学函〔2021〕5号)

[作者简介] 李文文(1990—),男,甘肃武山人,硕士,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学院水工环工程师,主要从事黄土静力特性及地质灾害防治研究;谢爱萍(1973—),男,甘肃甘谷人,学士,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学院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地理信息技术研究;杨志鹏(1978—),男,甘肃靖远人,学士,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材料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12-0045-04 [收稿日期] 2022-03-25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8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明确了创新创业为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1];2019年5月,国务院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表明建立健全学校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教材、信息化建设等办学标准[2],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创业。全国各大院校积极响应并全面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着力完善大学创新创业教学课程体系,积极构建各学科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主动探索校企合作途径,积极开辟实践性教育基地,积极参与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述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但是,国内部分高校尤其是职业技术类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存在创新创业师资匮乏、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创新能力不足、创新项目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贡献率不高等问题[3]。据此,必须深入分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与存在的困难,分析提高创新创业主体活力的具体措施,进而提升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水平。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问题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促进经济社会蓬勃发展、明显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手段,创新和创业相连一体、共生共存。高职院校要将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想、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自身的主要任务,为行业和区域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然而,受我国职业高等教育历史定位以及各类复杂原因的影响,高职院校创新教学面临的问题更加突出,主要表现为创新创业教育价值观摇摆不定;没有依托职业技术技能,深耕专业发展,强化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无法与区域市场经济发展挂钩,带领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效果不佳。

(一)创新创业教育价值观偏移,专业技术没有与市场需求相结合

2010年5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4]。职业教育要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对接科学发展与市场需求的重大目标。在“大学生创业的方向与创业情况”问卷调查中,48.46%的被调查者在创业时首先会考虑自己感興趣的方向,21.62%的人会考虑与自己专业相关的领域,然后才考虑创业门槛较低、投资风险小的领域和社会热点产业[5]。由上述数据可知,大部分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创新创业的方向不一致,创业脱离自身专业,所学技术技能无法用于实践,与市场需求不契合,很容易导致创业失败。职业教育领域的创新创业工作要首先建设专业人才定位体系,先满足个人技能层面的需要,然后再满足和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否则就业创业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创新创业教育脱离实践应用,教育理论没有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工作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化工程。职业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与专业课程知识点的应用和结合不够深入,并未通过反复的实践应用来提升创新效果,忽略了技术革命生命周期。创新创业课堂教学是职业院校的基础教学,其目标是通过运用技术手段,利用科学的思想,使学习者调动和运用所掌握的各个方面的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达到融会贯通,从而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难题。学生在创业中掌握了科学的思考方式之后,应结合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洞察事物间的差异并寻求解决方式,在实践中反复验证,最终赢得市场的青睐。目前,职业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由专职教师讲授,具体的创新实践则由专业教师指导,两者往往无法有机结合。此外,受限于职业院校学制,学生具体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时间往往不足一年,不仅导致创新活动的虎头蛇尾,也会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三)创新创业教育脱离社会,人才培养没有与企业需求深入结合

202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的重要职责[6]。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职业教育已为社会各行各业累计培养输送2亿多高素质劳动者,其中高技能人才总量约5 000万人,仅占技能人才总量的28%,与发达国家的50%~60%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水平提升、经济结构调整、工业转型升级,对具备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将更加旺盛。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人才支撑,自然离不开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通过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解决企业具体的生产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学校要建立多种形式的校内外创业实践基地,以此为载体组织学生参加企业活动[7]。虽然国家对产教融合、校企共建的部署已久,出台了许多政策文件,鼓励职业学校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实训基地,但目前看来,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效果不佳,无法深入契合,甚至出现相互掣肘的现象。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力提升策略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就业教育,始终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核心是培养以创新为主导的工作能力,所以学生创造力的培育,以及从学校培养规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到组织实施课程改革,再到实施各类科研创业教育教学活动,都要始终围绕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这一总体目标展开。目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存在缺乏生机活力、师生参与度不高以及项目培育急功近利的现象。创新创业工作普遍将重心集中在一部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竞赛项目,忽略创新创业的全员性。学生作为“双创”主体,具备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之后,通过工作提升创新技能,最终实现高质量就业或成功创业,是全社会对职业院校的要求。如何将这一目标落地,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活力,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一)学生立足自身专业,打磨技术技能,突出知识点应用

技术技能是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在现实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法宝,也是向用人单位展示能力、职业品质提高的关键[8]。随着新时代新兴行业的发展,不少学生将创新创业方向定位为来钱快、出力少、周期短的行业,存在好高骛远、盲目跟风的现象,加之缺乏技术支撑,很容易创业失败,消失在社会浪潮之中。高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体现为工作技能,扎实而深厚的专业知识是进行创新创业的基础和前提,要提升学生的创新活力,就要使专业知识点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二)教师深化教学内容,打破教学常规,加强学科互动

高职院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锻炼,专业基础课程侧重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及技术技能的训练。其创新创业工作起步晚,因此在课程内容方面,应该删除与当下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情况不符合的内容,撒播创新“种子”,增加一些新技术、新理论,以及应用性强、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知识内容,深层次优化课程体系,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点的碰撞,多角度多层次讲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三)学校完善体制机制,优化师资力量,打造特色专业平台

高职院校现行创新创业管理体系大多依靠成立的创新创业学院,缺乏健全的管理与监督、奖励和激励机制,应当健全体制机制,必要时设置创新基金,提升师生参与热情。高职学校若要培育高层次的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批由名师领导,以专业技术领头人、骨干教师、企业的能工巧匠和高级技工为支撑的创新型业务指导教师队伍,唯有通过高水平的具备专业技能的师资队伍的引领,并借助创新创业平台,创新型创业培育成果才能落地,绽放成果。

(四)企业融合职业标准,配套资源优势,落实产教融合政策

一般来说,企业培养一名技术能手至少需要2~3年的实践锻炼,通过校企合作,可将行业标准、工法工艺提前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实训,缩短技术人才培养周期,减少企业负担,同时也可以提前规划产业升级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企业应当利用自身在行业领域、技术、人才储备、项目建设等方面的优势,与院校开展全方位合作,深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促进教师及企业之间的双向交流,从而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

(五)政府优化资源配置,健全服务保证体系,推动产业支撑平台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教育,与之相对应萌芽的创新创业项目是一种全新的产业,在进入市场初期极易被市场浪潮击碎,因此,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和成长不仅需要平台的支撑,还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支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创新产业支撑平台,引导各方面的优势资源向创新创业平台集聚,健全相应的服务保障体系,推动企业进入校园,参与实践教学,落实产教融合政策,并结合区域产业结构特点,重点扶持一部分创新创业项目率先进入市场。

结语

高职院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是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义务,是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政府、企业以及学校各方协同工作,提升“双创”教育工作活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打造创新创业品牌,有利于增强市场活力,带动高质量就业,有利于增强区域产业发展活力,对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A/OL].(2018-09-18)[2022-02-15].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8-09/26/content_5325472.htm.

[2]教育部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教职成〔2019〕11号[A/OL].(2019-05-06)[2022-02-15].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zcs_zhgg/201905/t20190517_382357.html.

[3]雷世平,乐乐.创新驱动战略下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16):30-34.

[4]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A/OL].(2010-05-04)[2022-02-15].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5672/201005/t20100513_120174.html.

[5]敖山,许凡,王桂山.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调查与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8(22):10-11.

[6]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動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A/OL].(2021-10-12)[2022-02-15].http://www.gov.cn/zhengce/2021-10/12/content_5642120.htm.

[7]陳德海,吴阔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再议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29(6):82-84.

[8]谭永生.促进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20(2):35-41.

Current Situ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Strategies to Enhance Vitality

LI Wen-wen, XIE Ai-ping, YANG Zhi-peng

(Traffic Engineering, Gansu Forestry Polytechnic,Tianshui, Gansu 741020, China)

Abstract: As a different type of education with the same status as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the social fun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termines that the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be based on their major, face production and serve the societ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er the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of cultivating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for all sectors of society, and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alents lies in innovation. Improving the vita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employ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have attracted much social attention. At present, there is a deviation of values in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effect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is not good; the social service security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 the innovation ability is deficient; advantageous resources of enterprises are poor.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vita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re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vitality enhancement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