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冬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23-05-30 10:48曹洪荣
吉林蔬菜 2023年1期
关键词:效益分析高产栽培马铃薯

曹洪荣

摘 要:利用西南部冬季资源进行马铃薯示范的4个品种,其中希森六号产量2399.75千克/亩,较对照费乌瑞它增产11.68%;对照费乌瑞它较兴佳2号、蓉紫芋5号增产19.2%和17.03%。

关键词:马铃薯;高产栽培;效益分析

马铃薯又名洋芋、土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因其营养丰富,被誉为“地下苹果”或人类的“第二面包”。

发展西南部地区冬马铃薯生产可以充分利用冬季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缓解粮蔬供应压力,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同时因为巧妙利用了地膜覆盖栽培,不仅可以提早下种,提早成熟收获,抢住大春季节栽插水稻和播种春玉米,实现一季早带多季早、多季多熟增产增收,而且能提早上市,销售价格高,种植效益得到显著提高。2019年,我镇在青海寺村开展冬洋芋示范栽培技术日渐成熟,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马铃薯示范种植效果好

1.1 示范地点

本试验在四川乐至县童家镇青海寺村3社李平种植地开展,试验地种植面积1亩。该地块交通方便,表层深厚,结构疏松,排水通气良好,富含有机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砂质壤土。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A1:兴佳2号;A2:蓉紫芋5号;A3:希森六号;A4:费乌瑞它。采用随机区组排列,不设重复。每小区3行,小区长30米,小区面积72平方米。开箱方式80厘米,双行单株,行距25厘米,株距15厘米,沟深10厘米。小区间不留走道。单个小区24平方米,每亩8333株。沟内施化肥及地下害虫药剂(每亩用高硫酸钾复合肥15-15-15,125~150千克;地下害虫药剂:5%毒死蜱·辛硫磷颗粒1千克),病虫害防治根据发生情况适时防治。

1.3 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试验地生产结果实测,A3的理论产值最高,为2399.75千克/亩。A4的产量为2148.81千克/亩。A2的产量为1782.87千克/亩。A1的产量为1736.01千克/亩。当时市场马铃薯的平均价值为3~4元/千克。紫色马铃薯为10~12元/千克,每亩产值可达到1.78万元,其它品种的每亩产值在0.72万元以上。

综上所述,A2虽然产量高,但市场认可度低,希森6号和费乌瑞它适合童家本地进行大面积推广。

2 栽培管理

2.1 种植模式

“芋、玉、豆”套作模式。2米开厢,1米宽种洋芋,1米宽种双行玉米,洋芋收获后,在6月上旬播种大豆。

洋芋施行双行单株,小行距25厘米,株距15厘米,每亩密度为4400株,每亩使用脱毒种薯120千克。开沟施肥,沟深10厘米,每亩施用高硫酸钾复合肥(15-15-15)60千克,撒施于沟中。

2.2 地块选择

注意种植地的选择,忌上年或上季种植茄科植物,如番茄、茄子、洋芋、辣椒的土块连续种植洋芋,否则洋芋的病害严重,会导致严重减产。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壤疏松的一二台旱地,良好的地力条件能够充分发挥出品种的增产潜力,从而实现优质高产高效。

2.3 播前准备

选择优质高产抗病的脱毒早中熟品种希森6号和费乌瑞它等。每亩备种薯100~250千克,优质腐熟干粪750千克,马铃薯专用复合肥60~120千克,乙草胺和0.008毫米宽1米(盖双垄)的白色地膜2千克,以及混合粉剂。

2.4 适期播种

在11月下旬至12月20日前播种为宜。按以下顺序操作:

第一步:开沟施肥,沟深10厘米,每亩施入高硫酸钾复合肥(15-15-15)60~120千克,撒施于定植沟中。

第二步:种薯切块和药剂拌种。如种薯为20~30克小薯以整薯播种,大的薯种要切块,一般切成20~30克为宜,每一切块上至少有1~2个芽眼并且切口距芽眼1厘米以上。2千克70%甲基托布津加2千克2%春雷霉素与50千克滑石粉混匀拌种,干拌,待薯种伤口干燥后播种,以防止种薯发生腐烂和虫害。

第三步:播种和起垄。播种时在沟两侧成“丁”字型摆放薯块,双行单株,小行距25厘米,株距15厘米,使薯块与化肥隔离开。在洋芋种植带按高20厘米作垄,作垄要做到高、松、细、平。

第四步:地膜覆盖。起垄播种后,用99%乙草胺15毫升对水15千克喷施垄面,在土壤湿润的情况下马上用厚0.008毫米,宽2米(盖双垄)的白色地膜覆盖定植地。

2.5 田间管理

2.5.1 适时引苗出膜

当温度降到-1~2℃时,地上部茎易受冻害,-4℃时植株死亡,块茎也易受害。如果当气温低于2℃,引苗出膜,洋芋幼苗受霜冻死苗,重新长出新苗,将影响洋芋的产量和种植效益。可在2月10日左右,用小树枝在洋芋苗上搅洞引苗出膜为宜。

2.5.2 中耕除草和培土

当幼苗出土5~10厘米时,结合除草进行第1次中耕,深度10厘米为宜,并及时中耕除草培土。

2.5.3 病虫害防控

在种植后期可根据实际观察马铃薯,发生病虫害及时进行防治。在马鈴薯幼苗生长到高达15~20厘米时可以使用增威赢绿15~20毫升/亩+杀虫剂+磷酸二氢钾100克对入20千克水进行第一次疫病防治,间隔10~15天喷施1次,需喷施3次以上。使用10%吡虫啉10克对水15~20千克喷雾防治蚜虫。

参考文献

[1] 段慧,王素华,杨丹,等.马铃薯新品种筛选试验初报[J].湖南农业科学,2017(9).

[2] 刘芳,朱付勇,向君民,等.慈利县“中稻+冬季马铃薯”种植模式关键技术与示范[J].湖南农业科学,2018(9).

[3] 梁希森,梁召坤,黄兆文.马铃薯高产高效综合集成栽培技术与自动机械化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20(6).

猜你喜欢
效益分析高产栽培马铃薯
马铃薯有功劳
定边马铃薯
谈我国东北地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
胖胖的马铃薯
秋马铃薯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