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与自主管理有效融合的策略研究

2023-05-30 14:38张忠才梁小梅
成才之路 2023年1期
关键词:自主管理高中学生立德树人

张忠才 梁小梅

摘要: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意识和自主能力,教师不能再通过耳提面命的方式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教师应将核心素养与自主管理有效融合,以此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管理和成长,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管理、参与班级管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逐步提高自主管理能力。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提高后,其核心素养也会随之提升,素质教育目标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实现。

关键词:核心素养;自主管理;高中学生;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451.6;G63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01-0129-04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普通高中班级自主管理的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1]GHB1416)研究成果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以单纯提高考试成绩为目标的教育时代已逐渐成为过去式,以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新时代已逐渐到来。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能力、素养形成的关键阶段,教师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引导他们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自主管理意识,懂得合理安排时间、执行计划,让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更加规律、健康和高效,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同步发展,从而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及内涵

1.核心素养的概念

核心素养主要指的是学生在校期间应当培养的,有助于其终身发展的能力和品格,如自主管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必须以“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为中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教育质量和教育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2.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文化基础。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人类智慧赖以存在的根本,学生必须要学习和掌握相应的文化知识,从而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思想的时代新人。第二,自主发展。“人的主体性意味着,人是对自己的实践过程具有主导能力的行动者。”因此,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争取使之成为一个有价值、有目标的人。第三,社会参与。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以后,免不了要在社会中生活和发展,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创新力不仅有助于其个人价值的实现,还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由此可见,核心素养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学生在成长和发展中应具备的能力和素养,对其实现自我价值、人生理想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良好的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时代,成为时代的创造者与引领者。

二、将核心素养与自主管理进行融合的必要性

1.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自主发展是核心素养的题中之义,自主管理则属于自主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高中阶段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好知识和本领,但习得知识的方式不是依靠教师被动传授,而是要主動学习。只有学生自己主动想学、主动去学,知识才能够进入其脑海中,内化为其能力和素养。然而,高中阶段的学生即将成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具体表现在有思想、有情绪、有能力,教师如果还以耳提面命的方式去督促他们学习,很可能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和抵触,甚至导致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在此种情况下,教师要做的是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让他们自己去把握和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将核心素养与自主管理进行融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必然要求,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和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是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需要

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诱惑不断增多,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为自我管理能力欠佳而养成一些不良习惯,如沉溺网络游戏、热衷熬夜偷懒等,在校期间可能还会做出一些违反班级和学校管理制度的事情,自律能力相对较差,这些都是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不强的表现。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高中教师应顺应教育发展趋势,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培养自主管理能力过程中,逐渐增强自己在生活中、在班集体中的主人翁意识,学会去把握和主导生活,合理分配和安排时间,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做生活的主人。

3.是促进学生自主成长的需要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时代对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当代高中学生而言,其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会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和诱惑,有些学生虽有人生理想,却没有付诸行动。有些学生虽想改变自我,却不具备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这些都是自主管理能力不强的表现,若学生不具备良好的自主管理能力,其便无法实现自主成长,实现梦想便也无从谈起。由此可见,良好的自主管理能力可以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为学生人生理想和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将核心素养与自主管理进行融合,是助力学生自主成长的必然选择。

三、核心素养与自主管理有效融合的路径

1.着眼班级管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长期以来,大多数高中教师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习惯于事事亲力亲为,此种管理方式虽能获得一定的管理成效,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不利。学生如果长期处于教师的管理下,将很难形成主人翁意识,核心素养也难以得到有效培养。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亲力亲为式的班级管理模式,要给予学生更多的信任和自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以此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1)制定自主管理目标。学生是班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而在制定班级管理目标时,教师应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让学生自主讨论、平等协商,最终制定出契合他们实际需求的自主管理目标。需要注意的是,班级管理目标并不具有唯一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两方面目标。1)常规目标。学校会对各个班级的学习情况、卫生情况及纪律情况等进行检查,学生可以根据学校的检查内容制定出常规化的管理目标。2)特色目标。除常规目标外,学生还可以根据学校工作的开展情况制定一些特色目标,如学校要开展舞蹈比赛或歌唱活动,班级学生便可以根据比赛或活动内容制定目标,并借助明确的目标对班集体成员进行激励,让班集体成员能够为了特色目标的实现和班集体荣誉不断努力。

(2)制定班级管理章程。为了保证班级管理的有序性和科学性,教师可以通过制定班级管理章程的方式,对班级学生进行管理。为了保证班规的权威性,教师可以在每个学年的开始组织班级学生共同制定。一般而言,班规的内容与校规的内容有相似或相同之处,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认真研究校规的内容,并在校规的基础上共同制定出契合本班实际情况的班规,班规要包括学习、纪律、劳动等各方面的内容。班规内容确定好以后,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将其张贴在教室最显眼、最醒目的位置,方便学生实时进行对照和自查。因为是学生亲自参与制定的班规,所以其对于班规内容会更信服,这样一来班上的违规行也就自然随之减少。

(3)推行班干部竞争制度。教师可以在班上实行班干部竞争上岗制度,每个学期都重新选举班级干部,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竞选。具体来说,新学期开始,教师可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设置一定的班干部岗位,然后让每个有意愿参与竞选的学生各自准备好竞选演讲稿,其他学生则在竞选演说结束后进行匿名投票。为了保证竞选的民主性和公平性,教师要当众公布竞选结果。被选为班级干部的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会以身作则,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为其他学生树立典范和榜样。与此同时,其自主管理能力也会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得到不断提高。

2.重视学习管理,夯实学生自主管理基础

学习是学生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多数高中阶段学生的日常生活基本上都围绕着学习展开。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应注重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

(1)推行“三自”教育。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引导者,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应尝试着将课堂学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进行课前准备,自由进行课堂提问,自主进行作业点评,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效果。1)自主进行课前准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课前预习,并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和难点记录下来,然后在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与同学们分享。通过学生的分享,教师可以充分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对预习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从而给所有学生树立榜样,让其他学生都能认真投入到课前准备当中。久而久之,学生的课前预习管理能力自然会有一定的提高。2)自由进行课堂提问。提问属于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但以往的课堂提问都是教师先抛出问题,学生再根據问题进行思考和解答,有时候甚至是教师自问自答,故而学生参与课堂提问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每次都只有几位学习积极分子举手回答问题,大部分学生都在消极听课。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以将课堂提问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进行提问。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也不要急于给出回答,而是要将问题再次抛给学生,让其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从而促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提问环节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处于被动听课的地位,而是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其可以提出任何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教师则负责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其通过自主思考来找到问题的答案。3)自主进行作业点评。教师可鼓励学生自主进行作业点评,以此了解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想法和思考,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创新创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强化周末学习管理。周末虽是学生的休息时间,但教师还是应该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或任务让学生完成,以免学生在周末期间过度沉迷于玩乐,将学习任务完全抛诸脑后。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周末生活方式,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制定周末生活计划表,计划表中要详细列出学生周末要做的事情,然后让学生根据计划表去安排自己的周末生活。周末结束以后,学生在计划表中的已完成事项后面打钩,未完成事项后面打叉,并让家长签名后再交给教师。教师鼓励学生制定计划表,并通过计划表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周末生活进行管理,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做事和学习的条理性,从而保证周末时间能够得到高效的利用。这样,学生自然会养成事前积极制订计划的良好学习管理习惯。

3.参与文化建设,提升学生自主管理水平

学校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各方面的建设,比如适当增加校园的绿化面积、完善校园的基础设施、提高校园环境的整洁度等,以此赋予学生一个优美、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学校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场所,这决定了其并不专属某个人或某个组织,而是属于全校师生。因此,在进行校园建设的过程中,学校不仅要考虑教师的感受,还要考虑学生们的想法,毕竟学校是为学生服务的,没有学生,学校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学校和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以此增强学生对学校的情感,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1)参与建设,彰显校园特色。学生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为了能让学生产生主人翁意识,学校在开展文化建设活动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让其发挥自身的能力和智慧,在学校的各个角落留下自己的足迹。例如,学校在对图书馆的文化墙进行美化时,可以征集学生的意见,甚至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设计一些与图书馆相契合的作品,如绘画作品、书法作品等,并将学生所设计的优秀作品张贴在文化墙上,让学生能够从心底产生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促使学生强烈感受到自己与学校是一个整体,这样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自主管理意识也会随之增强。另外,高中学校通常会不定期举办文艺活动或运动会,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这些比赛活动当中,展现自己的能力和特长,对于在比赛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学校除了要发放奖状、口头奖励之外,还可以将学生的精彩剪影张贴在学校的文化长廊上,通过此种方式来给学生更大的肯定。这样,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校对自己表现的肯定和尊重,甚至感受到学校是以自己为荣的,从而主动加强对自身的管理和约束,避免做出一些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

(2)自主参与,展现个人能力。学校除了要鼓励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墙建设、文体比赛活动以外,还可以给学生创设宽松的成长环境,让其能够根据自身的能力与特长来为校园文化建设增光添彩。例如,学校广播站的学生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打算策划一档有关“校园新闻”的节目,学校领导以及广播站负责人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并鼓励他们在课余时间自主寻找新闻素材,对新闻稿进行编辑,进行新闻播报,从而帮助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一档节目的创设。如果该节目刚播出的效果不太理想,学校还应给予学生纠错的空间,让其主动找出节目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并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完善,使得广播节目的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并成为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又如,学校英语社的学生打算成立一个英语角,学校也应给予支持和鼓励,让学生独立去完成英语角的创设、运转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其也开始逐渐感受到管理工作的不易,并在不断摸索学习过程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主动去学习一些与管理相关的知识,这对于管理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学校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让其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主动进行摸索和创新,或者展示个人的能力与特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产生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并有意识地将自身与学校紧紧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自主参与、自我管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我意识,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为将来实现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素养基础。

四、結语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学生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大势所趋,而自主发展属于核心素养的题中之义,是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应当掌握的一项能力。因此,高中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以学生为本,坚决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核心素养与自主管理进行有效融合。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班级管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通过学习管理夯实学生自主管理基础,通过鼓励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自主管理水平,从而让学生在不断学习和发展中逐渐学会自我约束、严于律己,以此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管理意识,为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柳茵.放手,让学生学会成长———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普通高中班级自主管理的现实意义初探[J].教师,2020(24).

[2]梁霞.核心素养视域下班级管理模式创新策略探究[J].新智慧, 2021(23).

[3]何鹏飞.核心素养视角下培养高三学生英语自主管理能力的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2021(07).

[4]曹艳.抓好高中班级文化建设,发展学生核心素养[J].教育界,2020(39).

[5]程维.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视角的班级管理策略[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1(03).

[6]李菁.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班级自主管理的调查研究[D].扬州大学,2021.

[7]高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初中班级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 2021.

[8]王誉平.从“核心素养”角度解读“自主化”班级管理[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1).

Research on the Strategy of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Core Competence and Self Management

Zhang Zhongcai1, Liang Xiaomei2

(1. Tianzhu County No 2 Middle School, Wuwei City, Gansu Province, Tianzhu 733299, China; 2. Tianzhu County Vocational Secondary School, Wuwei City, Gansu Province, Tianzhu 733299, China)

Abstract: The students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have already possessed a certain degree of self-awareness and autonomy, and teachers can no longer guide and educate them by the way of "face to face". Teachers should effectively integrate core competence and self-management, so as to promote students self-study, management and growth, and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In practice, teachers can guide students to gradually improve their self-management ability by learning management, participating in class management, and participating in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self-management ability, their core competence will also be improved, and the goal of quality education will also be achieved in this process.

Key words: corecompetence;selfmanagement;seniormiddleschoolstudents;fostercharacter and civicvirtue

猜你喜欢
自主管理高中学生立德树人
在阅读的乐趣中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能力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