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移动餐车设计

2023-05-30 15:27曹婷婷黄霞玥毛朝威李树仁
时代汽车 2023年1期
关键词:品牌形象

曹婷婷 黄霞玥 毛朝威 李树仁

摘 要:在中国,高等学府的占地面积较广,校内食堂与其他学习工作区及休憩区的距离较远,师生用餐存在一定的不便捷性。另外,近几年受疫情影响,就餐高峰期的食堂避免不了人员密集问题。本课题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为例,通过实地位置考察及问卷调研等研究方法,对校园地理环境及文化、用户行为及需求深入探析,立足服务设计理念,从模块化角度出发,设计出一款在外观造型、功能模块、智能订取餐系统及系列餐具和品牌形象上具有创新性的校园移动餐车系统。真正做到满足师生不同就餐需求,提升就餐效率,并在特殊时期减少人员接触。课题研究为其他高等学府在引进校园移动餐车的项目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校园移动餐车 外观造型 功能分区 订取餐系统 品牌形象

1 引言

民以食为天,高等学校的校园就餐问题是在校师生校园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才能让师生更好地投入教与学中。本课题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为例,结合“乐享校园——活动餐车”项目,首先对校园移动餐车用户群体进行调研,重点分析高校师生的用餐行为特征,提炼用餐痛点;其次深入调研校园文化,提取极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因子;最后通过对调研的材料整理分析进行移动餐车的系统设计,包括整体造型、功能分区、订取餐系统、系列餐具和品牌形象四个方面。创新性校园移动餐车的设计满足了师生对校园餐饮多业态、多元化、多层次,高效率的需求,同时缓解了疫情环境下人员聚集就餐带来的隐患。

2 校园移动餐车调研及分析

2.1 校园移动餐车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已有部分学校在校内施行了移动餐车站点服务,方便师生用餐,缓解疫情环境下校园食堂的就餐聚集问题,例如黑龙江大学推出的饮食服务中心移动餐车受到同学们热烈欢迎。一日三餐,移动餐车上不断更换菜谱,不断调换花样;保温箱、保温桶一齐上阵,保证学生随时买到热饭热菜;为更好得做好疫情防控,引进了无人送餐车、智能取餐柜等设备,解决了学生集中就餐的问题,避免了人群扎堆。

2.2 校园移动餐车环境调研分析

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为例,学校用地856亩,建筑面积超30万平方米,已有在校生13000余人。通过对校内位置环境实地勘察,将学校师生生活主要片区归纳为八个片区(除食堂外),测量每个片区到两个位置的食堂的最短路程,并按照正常人的步行速度1.5m/s计算出路程所需时间(见表1),数据显示所有路程中最短的耗时2.5分钟,最长的耗时12分钟多,2-4分钟的有五个,4-6分钟的有一个。6-8分钟的有三个,8分钟以上的有七个(此计算不包含在建筑物内部路程需要的时间),由此可见,大多数情况下去食堂用餐的路上耗时较长。并且,学校食堂数量少,在用餐高峰期存在人流集中,食堂负担大,排队时间长导致学生的时间成本增加。另外,站在校方层面,疫情期间人口流动频繁也可能导致病毒的传播,不利于疫情防控管理;站在学生角度,传统食堂获取食物的方式有限,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补充能量。

2.3 校园移动餐车用户调研分析

高校移动餐车的用户人群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学生,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后勤等各类专业岗位人员等。本次主要针对校内师生进行问卷调研,调研样本数量达一千余份。调研结果显示有68.81%的师生认为在食堂用餐时打餐排队用时过长,33.03%的师生认为食堂供餐时间较短,62.39%的师生认为食堂设置的座位不足。通过调研得出师生对校园移动餐车这个方案的提出持高度赞同并对方案实施抱很大期望。

在用户需求方面,本次调研主要围绕餐车的造型、餐车的功能模块、餐车品牌形象这几个问题展开。目前市面上现有餐车整体上存在以下几问题:(1)外观造型传统,不具时代感,不符合校园大学生群体的审美;(2)占地面积太较大,并且灵活性差;(3)功能单一,只提供现场打餐服务;(4)通用化形象,不能够体现各自校园的校园文化和形象,不具代表性。

近年来,随着概念物流车的发展,解锁未来城市配送方式应运而生,功能模块化分布、无人驾驶、可拆卸式车厢、智能化和高效化的形式将成为未来运输车的主流。调研数据显示:被调研者普遍认为校园移动餐车应造型简洁时尚,能够很好的融入校园文化,展现校园特有形象。与此同时,在功能分区上能够合理规划,做到现场打餐和智能订餐取餐一体,实现功能多样化,提升灵活性。

3 校园移动餐车系统设计

3.1 外观造型设计

校园移动餐车主要受众群体为20岁左右的在校大学生,他们年轻、阳光、活泼,追求时尚、潮流,喜欢简约大方的设计。因此,本次餐车整体选取简约的设计风格,使用简洁利落的线条,彰显未来感。为解决餐车占地面积过大、灵活性不强、功能单一等问题,本课题将餐车设计成为可拆分模式,即将取餐车和主体打餐车进行模块化设计。这样,可将原本单点分布的食堂变成全校多点分布的网上食堂,构建校园餐饮网络服务,创新未来校园餐饮新体验。新潮的外观,充滿活力的配色,并融入校园文化与现代元素会受到学生的喜爱。餐车采用无人驾驶模式,拥有自动巡航、自动避障及跟踪功能,可安全准确停靠在指定目的地点。

3.2 功能模块设计

首先建立校园移动餐车的主结构。产品主结构描述了一个可配置的、包括所有模块在内的模块化产品系统的组成情况,可根据不同功能需求,从产品主结构中派生出不同的功能机构。在校园移动餐车整体主模块上划分出两个子模块,即主餐车(打餐模块)和取餐车(智能取餐系统)。其次,在不同子模块下进行细分不同的功能模块。主餐车主要分为打餐区和厨余垃圾回收系统,打餐区具备菜品保温系统,工作人员活动区域及餐盒餐具存放区域等,另外所有车辆硬件功能(无人驾驶、自动巡航、自动避障及跟踪)集中在主餐车上;取餐车的主要功能为自动取餐,不具备自动行驶的功能

3.3 智能订取餐系统设计

取餐车的设计参考蜂巢快递柜和美团取餐柜的形式设计,整车与主餐车造型统一,在到达目的地后与主餐车分离,提升灵活性,避免打餐、取餐拥挤。取餐车三面设置取餐柜,整体可容纳近200份餐饮,每个取餐柜都有对应的编码和取餐二维码,用户根據成功订餐后获得的取餐号到对应编码的柜门进行扫码取餐,此方式可避免取餐时排队等候问题,减少时间成本。

3.4 系列餐具及品牌形象设计

减少白色污染,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系列餐具设计上选采用如小麦秸秆浆此类安全、环保,可降解类型材料。餐盒的设计主要从两方面考虑:首先功能方面,考虑多格设计,防止串味;内置PE淋膜,防水防油防漏。同时将餐具的存放位置和餐盒盖进行一体化设计,简化打餐工作人员的打餐程序,提升打餐效率,同时减少对餐具的直接接触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确保干净卫生。在进行用户用餐行为调查研究时发现,学生在就餐时多数喜欢一边看手机一边吃饭,因此,餐盒盖收纳餐具的位置进行巧妙的设计后承载了临时手机支架的功能。其次趣味性方面,将现在年轻人喜爱的盲盒概念引入餐盒设计中,即开盲盒集餐卡的模式,将餐车的品牌形象做成多样化迷你卡片的形式和餐具放置在一起,不同的卡片配有不同的图案和不同的小文案,用户集满8张不同的卡片可免费兑换一份指定价格餐饮。整个过程既具有趣味性又可以带动食堂餐饮消费。

餐车品牌形象设计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品牌LOGO和IP形象。品牌LOGO采用扁平化设计风格,灵感来源于金城学院特有的文化——“金橙少年”,以切开的橙子为原型,结合装着食物的盘子、吃东西的姿态以及滚动的车轮三个元素设计而成,整体形式活泼动感,紧扣主题。“小食光”的名称包含两层含义:(1)饭点;(2)光盘,寓意深刻。IP形象同样以橙子为原型,采用拟人化手法,将学校的航空专业特色和校徽融入进来,既俏皮可爱又颇具校园文化蕴意。

4 结语

通过深入调研及归纳分析,明确用户需求,立足用户对产品使过程中的体验感,提出创新型校园移动餐车设计,打造校园餐饮的“美食每刻”,让师生“散开吃”。餐车的设计做到集成化,集现场打餐、网上订餐取餐、厨余垃圾回收于一体;趣味化,让吃饭变得有趣,变得有仪式感;品牌化,让餐车形象成为金城学院专属。该设计不仅解决在校师生就餐难的问题,同样便于疫情防控和管理,也有利于食堂餐饮业发展,为未来各高校引进校园移动餐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张紫微.高校食堂订餐系统的研究与分析[D].哈尔滨金融学院,2018.10.

[2]鲁志萍.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校园点餐系统的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7):50-52.

[3]张蕙.保护环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食用餐具、包装的新研究[J].中外轻工科技.1997,(06):7-8.

[4]孟帆.基于形态仿生的汽车造型设计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21.

[5]李沛.极简主义风格在汽车设计中的运用与探讨[J].戏剧之家,2021(10):182-183.

猜你喜欢
品牌形象
插画在品牌形象设计中的应用——以“吴韵丝语”为例
厦门“崎寻”茶叶品牌形象设计
以“质量日”为契机提升品牌形象
基于品牌形象与品牌识别的包装设计刍议
解读“灵感之茶”的多元品牌形象——喜茶武汉/郑州/杭州店
品牌形象及其构成维度综述
视觉传达设计在品牌形象中的应用
浅谈材料对产品及品牌形象的塑造作用
论图书馆品牌形象建设
卡通: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与传播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