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浮桥之恋

2023-05-30 02:55刘秋期
青年文学家 2023年10期
关键词:福寿浮桥赣江

刘秋期

到了赣州,我喜欢到古浮桥上来观赏风景,每次都能收获些许感动。

清晨,我起了床,走在阳明路上,抬头便能见到交叉路口的世纪钟,它像更夫一般,迈开时针与分针的大腿不停地走着,阳光从树隙下透过,照在这个古建筑上,散发出柔和的光芒,让人感到静谧与安宁。

对面就是建春门,斑斑驳驳的老城墙固若金汤,坚实地守护着赣州古城。拾级而上,不一会儿就走上了城墙。这时,江面开阔,雾气刚刚升腾,赣江如一位刚刚苏醒的睡美人,散发着迷人的韵味,古浮桥犹如一条褐色的灵动带子,婀娜飘逸。随着太阳的升起,浮桥上渐渐热闹起来,有晨练者,有拍摄者,还有挑着担子卖菜的郊区农人。菜农一边走,一边往前面看,恨不得三步并作两步到达桥对面的城门下,好早早卖完她们的菜回家去。

午后,太阳稍稍西移,斜照在泛着微波的江面上。瞧,这边来了一群汉子,光溜溜的,活像一群野鸭子,“扑通”一声跳入了江中,在时沉时浮中畅游,惬意得活像在母亲的怀里撒欢儿的孩童。在他们的眼里,赣江就像一位母亲,她博大而深情。

浮桥两侧有可供市民休憩的船,远见船头处有一个个白色、蓝色的圆圈纹丝不动,走近看,原来是垂钓者。他们的旁边放着一个篮子,目光停留在江面上,停留在钓竿与线的连接处,在等待与智慧的融合中捕捉希望。一位青年,篮子里空空如也,江风吹着他黝黑的脸庞,眼睛跟水波一样纯净,他丝毫没有烦躁与不安。或许,他不是在钓鱼,而是来享受这份自在与悠闲的吧?在古浮桥,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当太阳躲进灯光的被窝,夜的帷幕终于拉开。吃过晚饭的人们,三三两两地来到古浮桥上,或坐,或躺,在船头,在两侧,脚伸得老长,垂挂在半空中,任那晚风拂过身体上的每个细胞。看过往人群,闻江波涌动,听凉风微语,赏夜色斑斓……赣州古浮桥的夏天,真真切切是微风吹过的夏天。

赣州市民的幸福源于这座古城文化内涵的滋养。那老街上的灶儿巷古朴清幽,恍若从旧时光走来,令人沉醉;人民巷的小吃店总是座无虚席,欢声笑语;文清大道两旁熙熙攘攘,人们自然汇成了两股人流,悠闲自在地穿梭着、说笑着。

在赣江上游城市内涝最严重时,赣州城却一片安详,为什么呢?这里有世界现存最早的地下水利良心工程—福寿沟,它像一张网一样分布在赣州老城区地底下。每当洪水肆虐,福寿沟利用其“天窗”自动开关功能,拉起了一道安全门。千百年来,使这座古城总能免遭内涝外患之苦,得“千年浮城”之美称。至今,设计者的智慧与高尚仍闪着荧荧之光。

脚下的这座古浮桥,跨越了千年的历史足迹,一方连着古城,一方连着市郊。连着历史内涵,连着时代进步,那样從容,那样坚实。古浮桥水波摇动,摇曳着我的思绪。遥望对面的东河大桥,似乎有了越古通今的感觉,我仿佛听到亲自设计的国徽被通过而泪流满面的林徽因的内心的颤动,仿佛看到为保护北京老城古建筑斥责拆建队的梁思成呐喊的声音。他们一生钟爱古建筑文化,并能参与其中,是莫大的幸福。而赣州这座古代宋城,有古城墙、福寿沟、灶儿巷、古浮桥,让我对古城爱得深沉。

当然,赣州城没有林徽因,也没有梁思成,但古浮桥以她独有的魅力,跨越了千年。

猜你喜欢
福寿浮桥赣江
赣江奔流
治理赣江
赣江潮 大型原创交响组歌音乐会在昌举行(下)
家乡的那座浮桥
拌嘴
雨落赣江 〔外一首〕
千年回望福寿沟
开路先锋舟桥部队
功过 朱福寿
新年“希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