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清泉出山村

2023-05-30 02:55彭小平
青年文学家 2023年10期
关键词:每斤柑橘女士

彭小平

周末下午,我和妻子陪妈妈到郊区散步。这是今年秋冬以来第一次陪妈妈出城,心里涌动出一阵阵欢喜与愉悦之情。

马路两侧的树木,落尽枝上繁叶,赤裸的树干在微寒的氛围中犹显伟岸与坚强。远处丘陵依旧碧绿如茵、葱翠若黛,近前布满稻茬的梯田,却水枯泽困,难掩萧瑟的景象。汽车从沟底逶迤爬上山梁,这里,或许与天空的距离相对较近,西斜的太阳变得清晰而圆润,宛若村姑绯红的脸颊,鲜艳夺目。温情的霞光融化雾霭,将沟壑填充得像水平如镜的湖面,乳色的表面缓缓飘逸着流岚,萦回低转。山坡上的柑橘林,橙色的果实挂满枝头,满眼苍翠的景色吸引我们下车,在路边徜徉观赏。这风物,勾起我想要品尝,甚至据为己有的欲望。

妈妈边走边说,我小时候,爸爸在老家门前种的五棵广柑树,结的果实又大又多又甜。那时,除了爸爸抽空用房后的竹子编成蔑制品换钱外,卖掉柑橘是为我们缴纳学费的主要经济来源。爸爸为了把柑橘卖出高一点儿的价钱,便从南充县(今南充市)依阳桥村海拔沟的家里,赤脚走路,肩挑背扛到八十多里外的蓬溪县任隆镇出售。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青居镇烟山垭口,东边是美轮美奂的“嘉陵江第一曲流”,江水翻滚着粼粼波光。马路左侧,一排两层楼的农房遮挡住西边的轻风和阳光,空气照样清新,场地依然敞亮。房屋端头,一位中年女士正在浣洗衣服。我向她打听哪里有广柑售卖,她说这里每家每户都有。我希望向她购买,她说她家的广柑已经储藏在窖里,可以卖,但是不知道价格。我们站在屋檐下,似乎在等待一个契机出现。“三叔,您家广柑卖多少钱一斤呢?”女士刚从屋里拿来板凳安顿我们坐下,一位老人驾驶着红色电动三轮车迎面而来,被女士招手拦停。“买家在树上采摘,每斤三元。”老人说话时的神情一如天真烂漫的孩童,纯洁无瑕。

妻子请女士引领我们到地窖看柑橘,青皮、半青半黄成色的果实居多,全黄或全红的较少。我以为柑橘尚未成熟,女士让我们先品尝体验。我选择果皮最青的柑橘,剥开一瓣放进嘴里,虽不是很甜但也不酸,水分充足。我随口说出一斤两块五毛钱,女士不仅没有讨价,还十分满意地点头答应。两个塑料编织袋后,女士的夫家大嫂连忙转身去她家里抱来了电子台秤。

女士养了二十多只土鸡,我想买来几只。但她不愿卖,说要留给在果城工作的孩子和在广州打工的丈夫返家团聚时享用。我说她养得太多了,还有鹅、鸭,家人根本用不完。众邻居也帮我打圆场,女士方才同意卖。她开口价格每斤二十五元,我微笑着点头同意。妻子笑问女士家有没有红苕,她爽快地从苕窖里装了一背篓,以每斤一块五毛钱的价格卖给我们。

我们采购的货物塞满了小车的后备厢,邻居们纷纷议论:“货好,价格也适中,买家卖家都是爽快人……”这样一群老实本分的农家妇女,令我油然生出敬意。当我准备向女士支付货款时,却找不到人。“她在哪里?”我冲口而出,邻居婶嫂说她去地里拔萝卜了,令我一头雾水。一会儿,女士抱着许多连缨带泥的萝卜回来,一并把她的母亲拿来的一塑料袋豌豆尖送给我们。我推却不收,在女士的执意相赠和众邻的助劝下,我们欣然接受了这份崇高而又纯粹的真切馈赠。女士还要去地里扯蒜头和蒜苗相赠,我知道这蔬菜价格很贵,拒绝了好意,妈妈也急忙上前拉着女士的双手予以制止。

當我驾车载着留恋的身躯缓缓与烟山作别,思绪依然沉浸在这干净圣洁的乡村和质朴的风土人情氛围之中。“以后再来买东西时,你一定要记得带上礼物送给别人。”妈妈的话,就是我践行的家规家训。爸爸教育我们与人互相尊重,常怀感恩的心,他身体力行地为我做出了榜样。打开车窗,迎进沁人肺腑的风,心情舒畅。山腰间,一股泉水潺潺流淌,恰似农家村民的心海,清澈见底,晶莹透亮。回到小城,黄昏已至,天色渐暗,浮华与熙攘,依旧甚嚣尘上。

此刻,我希望来一阵风,吹散阴霾的云烟;期冀下一场雨,洗濯洁净的蓝天。留下感恩的心和真挚的情,丹心向太阳。

猜你喜欢
每斤柑橘女士
女士不停买衣服的背后
吃柑橘何来黄疸——认识橘黄病
冬储菜价格创5年最低 居民更爱新鲜菜随买随吃
这位女士一个月读了100本书
全年目录
让大米身价翻番的七种卖法
女士找茬
白鸽探长
柑橘大实蝇综合治理
“五及时”柑橘冻害恢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