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中高职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研究

2023-05-31 01:02马亚琴
国际公关 2023年5期
关键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马亚琴

摘要: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中高职学生的公共精神培育,不仅是公民身份的本质要求,而且是凝聚全社会力量应对危机的现实需要。近年来,公共卫生危机事件频繁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高职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对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想法和行为表现尤为重要。因此,在厘清公共精神意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中高职学生公共精神的现实表征,挖掘关键的教育契机,紧密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特点,探析高职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策略,是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重大公共卫生危机;高职学生;公共精神;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学生作为国家不可或缺的重要群体之一,其公共精神的彰显和培育是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精神利器和重点任务。重大公共卫生危机,既是对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的大考,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考验。当前,高职学生的公共精神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实然与应然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这也使得高职学生的公共精神培育显得尤为必要。

一、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中高职学生公共精神的内涵解读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指的是导致或可能导致社会民众生命健康严重受损的重大传染性疾病、原因不明的群体性疾病及其他会给公众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事件。特别是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传播趋势的传染病,会危及我国公共卫生安全,并引发社会混乱和公众恐慌的疾病。例如,病毒性传染病、禽流感、急性呼吸道综合征、肠道传染病等。

公共精神,是指参与公共生活、接受社会约束,为公共生活担负责任的精神;也是通过参与公共事务,在参与中体现的责任意识和理性态度。高职学生公共精神的内涵包括公共意识、公共关怀、公共责任与公共参与。

(一)公共意识是公共精神之知的价值内核

所谓公共意识,是指公共规范意识、公共利益意识、公共环境意识、公共参与意识。公共意识要先具备公共素养和公共品德。当个体产生自我意识时,要将个体意识带入到公共素养中,反省自己的个体意识会不会为公共环境带来负面作用。如果不利于公共环境,就要进行自我约束、自我觉醒。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中高职学生公共意识就表现在:要以天下为己任之大德,守社会安定有序之公德,严自我遵纪守法之私德。

(二)公共关怀是公共精神之情的内在支撑

公共关怀体现为对他人的人文关怀,对公共事务、公共利益、公共价值的关心关怀和自觉维护。公共关怀所强调的是,个体要以利他的思想关爱、关照社会集体。重大公共危机中高职学生公共关怀就体现在把维护社会安定有序及关心帮助他人作为自我价值的追寻,实质上也是个人胸怀天下的情感表达。

(三)公共责任是公共精神之意的精髓所在

公共责任指的是个体对共同体的责任意识。维护共同体的利益,推动共同体的发展。这就要求个体要把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作为自我的使命任务,不辜负社会和集体的期望。因为人就是一个社会性动物,是与他人的共同性存在。这种共同性内在规定的个体的思想、行为会关系到整个公共卫生事件的发展走向。必然要求个人既要注重自身的成长发展,也要关照共处场域的事务。在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中,高职学生的公共责任指的是:要有敢为人先、敢于做逆行者;克服恐慌心理、不信谣不传谣;坚定為化解和应对公共危机贡献青春力量的责任意识。

(四)公共参与是公共精神之行的实现路径

公共精神是一种思想理念,更是一种行动表现。公共参与指的是,在共同体发展中,当自我发展和公共发展产生冲突时,要具有舍我利他的精神,以大局为重,舍小我为大我。作为国家公民重要群体之一的高职学生,公共精神的彰显是新时代青年的精神标识。在重大卫生公共危机中,高职学生的公共参与体现在积极践行的实际行动中。如通过担任网络舆论维护者、志愿服务者、捐款捐物支援者等来体现个人的担当与作为。

二、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中高职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现实表征

为更好地了解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中高职学生的公共精神状况,课题组在陕西省选取了安康、延安、咸阳、西安4个城市的4所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这4所高职院校涵盖了经济相对欠发达的陕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居中的陕北地区及经济相对发达的关中地区,所选样本代表性较强。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93份,回收率为99%。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公共意识理性与冲动交织

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高职学生的公共精神的认知表现来看,理性与冲动并存。在一定程度上,高职学生的理性大于冲动,基本上能够积极响应党中央和政府号召,积极配合相关公共卫生危机防控工作,遵守各项规定。问卷调查显示,绝大多数高职学生能够理性看待和认识病毒性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事件,90%以上的学生认可国家出台的应对政策、能够做到日常戴口罩、保持健康生活习惯、按要求报送健康信息等。但仍有少数学生在病毒性传染病防控期间会擅自离校、发布关于病毒传播的不实言论、瞒报行程。

(二)公共关怀自愿与从众心理交织

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高职学生的公共精神的情感诠释来看,自愿与从众心理交织。公共精神是高职学生应对重大卫生危机的精神支撑与道德规范。从数据分析来看,绝大多数学生愿意主动通过多种渠道来关心、关注一些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各方面情况,很多同学表示愿意为战胜公共卫生危机捐钱捐物,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但也有少数学生缺乏同理心,认为公共卫生危机不会影响到自己,当有学生不遵守相关防控规定时,自己偶尔也会那样做,具有一定的从众心理。

(三)公共责任坚定与困惑交织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公共精神意味着可以把公共责任的外在要求内化为个人自觉自愿的意识和行动。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学生认为公共卫生事件与自己关系很大,能够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自愿主动配合相关防控工作,遵守和配合学校各项规定要求;但也有5%的学生认为公共事件与大学生关系不大,完成学校相关的防控要求也是一种随心所欲、无所谓的态度;有3.39%的学生对公共卫生事件热点新闻信息持漠不关心态度;还有少部分学生对自身生命健康安全表示担忧、对公共卫生危机发展态势表示忧虑。

(四)公共参与真心与功利交织

公共精神最终要通过公共参与外化体现出来。一般来说,高职学生的公共精神主要通过参加学校、社会活动等来体现。如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学生活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本次问卷调查中,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占57.2%,大多数学生都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在社会层面,如果有机会,超过50%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成为一名“逆行者” 做出自己的贡献,愿意真心去关爱、帮助他人。但也有少数同学,只有在与自身利益有关的时候才会去持续关注一些公共卫生事件。参加学校活动、社会志愿者活动只是为了获得学分,为以后在求职过程中增加筹码,并不是出于对弱势群体的真心关怀,显示出了一定的功利性。

三、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中高职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重要契机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不一定只能在课堂上讲,还可以放在社会生活中去讲。现实社会环境存在的特殊危机,往往会对个体价值观的形成、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形成关键教育体验。因此,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也能够成为公共精神的教育契机。

(一)重大公共卫生危机能够提供鲜活的教育素材

在重大公共衛生危机影响下,高职学生容易出现思想困惑、价值观疑惑等问题。在这一现实的特殊时期,应当合理利用和深入挖掘公共卫生危机中蕴含的教育素材,着力提升学生的公共精神。

一方面,讲好公共卫生危机应对中的故事,画好思想同心圆。可以利用公共卫生危机这一鲜活素材,给学生讲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及我国制度的优势所在,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的先进性。同时向学生讲好公共卫生危机中的榜样故事,用学生能理解、可感知的防控一线感人事迹作为素材,讲好思政课。

另一方面,用好公共卫生危机中的反面事例,端正思想观念。在面对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之时,每一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但现实中,还是有少数学生对相关防控工作漠不关心、消极应付甚至不配合。因此,要用这些负面事例进行警示教育,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公共同理心,提升学生的公共意识。

(二)重大公共卫生危机能够创造充满挑战的环境

具有挑战性的教学环境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选择,影响学生的自我发现和刺激认知,成为一种关键教育体验。这充满挑战的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会让学生产生一种紧迫感。而一些防控措施给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也产生很大影响,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意志力、自制力、积极性等,最大限度参与力所能及的防控工作。重大公共卫生危机是富有挑战性的真实经历和情境,为学生改变思想观念、培养学生公共意识与公共参与创造了独特的机会,是一次近距离的体验,也一定会成为被学生铭记并对他们的成长成才产生重要影响的关键教育体验。

(三)重大公共卫生危机能够创造认知深化的机会

公共卫生危机的应对有赖于党中央的正确决策部署,既需要依靠政府的积极作为,也需要依靠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可以更具体、更深刻感受到自我身处的社会关系,增强对共同体的认同感、归属感,这能为高职学生深化公共意识、增强公共责任提供契机。正如马克思所言:“现实的人唯有在参与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将其当下的生活世界对象化,才能在其对象物中反观和认识自己。”[1]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将高职学生置于危机情境中,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促进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认同转变的机会,可以引导学生自觉去思考个体与他人、社会成员的关系,进而提升学生的公共精神。

四、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中高职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优化策略

在抗击公共卫生危机中,如何推动公共精神深入学生心灵并落地生根,是这一时期需要积极探索的重要问题。基于现实考量,高职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需要整合教育力量,全力构建“四位一体” 协同育人机制。

(一)以思政课构建高职学生公共意识培育长效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关键。在新形势下,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 的新时代好青年。在重大公共卫生危机背景下,思政课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提高政治站位,保持头脑清醒,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公共精神实质,提高公共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以政府宣传教育增强高职学生公共关怀的自觉主动

应对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是检验一个国家公共传播智慧、舆论生态治理能力的试金石。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公共卫生危机,政府要利用好政府信息平台,创新宣传手段;要保障学生的知情权,强化舆论引导,建立“上下级政府信息对称、责任对称、权力对称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2]着力强化应对处理公共卫生危机的能力和水平;要及时公布公共卫生危机的发展态势,不断健全信息反馈机制,倡导社会捐款捐物或开展支援活动,让学生感受国家、政府及社会各界共抗危机的能力和不易,深化个体的公共责任,彰显个人的公共关怀。

(三)以优良家风引导高职学生担当公共责任

家庭对于高职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和行动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是培养高职学生公共精神的重要场所之一。在家庭教育中要改变传统的唯分数教育理念,重视对个人价值观的培养,特别是对公共精神的培养。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给学生创造有爱的环境,言传身教地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和感恩之心,这样才能使其在社会中具备同理心,懂得换位思考。

(四)以社会实践深化高职学生公共参与素养

马克思强调:“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3]如果一味地只进行纯粹的理论学习,只会让学生脱离实际;而若脱离理论指导,社会实践也会变得没有方向。因此,公共精神的培育要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二者结合是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中高职学生公共精神培育最好的契合点。社会可以为高职学生公共精神的发挥提供实践平台,如志愿服务活动、在线建言献策等,可以让以兼济天下为己任的高职学生公共精神的价值内核予以彰显。

五、结束语

公共精神是公共意识、公共关怀、公共责任和公共参与的综合体现。高职学生作为国家公民不可或缺的重要群体之一,其公共精神的彰显和培育是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精神利器和重点任务。新形势下,要紧抓重大事件、重大节点契机,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府宣传教育、良好家风引导、社会实践深化来着力培育高职学生的公共精神。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7.

[2] 吉喆,崔艳龙.重大疫情中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路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37(1):137-142.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十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433.

猜你喜欢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