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实践路径探索

2023-05-31 16:41肖慧艳
考试周刊 2023年14期
关键词:古诗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课题项目:文章系2022年度三明市“书香墨香”专项课题“融合传统文化教育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sxmx-202219)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肖慧艳(1981~),女,汉族,福建三明人,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城关第三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摘 要:传统文化是古人智慧的凝聚,而古诗词则是展现这一智慧的重要载体。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了教师要在教学中通过优秀文化的渗透来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审美情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古诗词教学的多元化探索,并且通过在古诗词教学中强化传统文化渗透来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让学生在优美语言的欣赏中获得全面的发展。文章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展开了一番叙述,通过深入挖掘古诗词作品当中的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对古诗词文化的理解更加丰厚,让学生可以深入古人的思想,品味中华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传统文化

中圖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14-0043-04

一、 引言

传统文化在我们的社会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而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存在学生群体拜金主义严重、集体主义观念缺失等现象,这和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出古诗词作品的内在教育作用,引导学生多元探索其中的传统文化,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传承给学生,彰显当代语文教育的价值,塑造学生良好的品德观念。

二、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比较吃力

和其他体裁的文本相比,古诗词作品更难以被学生理解,并且古诗词教学中还经常会出现一字多义、一词多解等问题,导致学生更是容易对古诗词学习产生深奥难懂的认识,进一步加大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难度。在实际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经常会有教师将古诗词的教学简单拆解成为字、词、句的教学,忽视了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的情感体验以及对语言魅力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无法感受到古诗词作品当中的文化气息,最终导致学生只会机械化地学习古诗词。这样,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就会感到十分吃力,从而影响了学生对作品中传统文化的理解。

(二)学生对古诗词作品中的传统文化理解较少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思想,需要学生自身具备良好的文化学习基础,从而在不断的积累中促使学生获得较大的进步。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小学生从小就和网络有着比较频繁的接触,并且本土文化也在不断地流失,导致学生对本土文化知之甚少,对国外的文化却十分追捧。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本来就少,并且古诗词作品中的传统文化要素较多,这就导致学生对古诗词作品的掌握更是难以达到深刻的程度。

古诗词作品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可以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吸收我们中国文化的精髓。因此教师有责任去引导学生探索古诗词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基础,弥补学生生活中的缺失,让学生可以在不断地积累中收获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

(三)过分强调解析,忽视学生感悟

小学生的古诗词作品理解水平比较低,并且教师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等,导致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了解古诗词作品的内容大意方面,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丧失了古诗词教学应有的文化美感,学生更是找不到思考作品的空间,导致学生对古诗词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古诗词作品中往往具备古人独特的情感,再加上描写的意境和画面,本身就是一个十分优美的故事,值得学生发自内心地去进行体会感悟。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体验感悟空间,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作品的意境,这才是古诗词教学的最好方法。

三、 立足传统文化渗透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路径

(一)拓宽学习领域,增添传统文化常识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大多是将作品当中作者的情感以及诗词本身表达的意思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很少会对诗词作品进行拓展,导致学生也很难形成深入挖掘诗词作品的意识,给学生品味古诗词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教师有必要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让学生可以去了解更多书上没有的知识,从而为学生继承古诗词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奠定好基础。

比如,在教学《静夜思》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表示自己已经知道这首古诗了,而且还知道它的作者是李白,于是我顺势向学生提出问题:“那么大家知道李白其他的名字吗?”听到我的话,学生们都产生了困惑,我顺势做了一些简单的介绍,告诉学生古代的人还喜欢给自己起别号,例如李白就有很多的别号,包括谪仙人、青莲居士等,听到古代的人们还有这样的爱好,学生们也感到十分有趣。接下来,我再向学生简单介绍“青莲居士”这个名字的含义,让学生知道古人十分喜爱莲花,认为它十分高雅,简单地介绍莲花在古代的意义……在经过了一番讨论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小任务,让学生在课后给自己也想一个名字,用来作为自己的笔名。之后还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分享自己起的名字,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这些名字中投注的期待,从而让学生带着美好的愿望来学习知识。并且,学生们对李白这个大诗人也十分好奇,于是我还专门设计了一节微课,用直观的内容向学生介绍了作者的人生大概经历,让学生去了解李白的经历以及创作风格,同时也鼓励学生在课后去自主搜集更多关于作者李白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这样,通过丰富古诗词教学的内容,可以让学生从小就认识到古诗词学习不仅仅是分析诗句而已,而是以作品为线索去“游览”历史,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开展诵读活动,增强传统文化感悟

和现代文章的阅读不同,古诗词作品的诵读具有很强的特色,能够让学生在模仿古人读文章方式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古诗词的诵读强调音和韵,而不强调学生对作品中每个字词的认识,因此很适合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前和学生做好沟通,并且给学生讲述一些基本的古诗词诵读技巧,包括字正腔圆、轻重缓急等,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想象古诗词作品的画面,带着对画面的思考来诵读,从而让学生的情感可以由内而外地发散出来,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古诗词学习习惯,并且收获良好的能效感,乐于亲近传统文化。

比如,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古诗词诵读的比赛,让感兴趣的学生提前做好准备,选择书上的古诗词作品,或者自己感兴趣的其他古诗词作品,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诵读,大家一起来进行欣赏和评比。我还给学生准备了一些带有古典元素的小奖品,进一步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诉说诗词故事,渗透传统文化精神

古诗词作品之中往往都蕴含着丰富的背景,如果不了解这些背景,学生对古诗词的内容和情感也没办法形成正确的认识,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这些古诗詞作品当中的背景故事为线索来探索作者的情感,从而让传统文化气息可以自然而然地弥漫在课堂上,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比如,在教学《绝句》的过程中,我以作者的人生经历以及当时的环境作为线索来引导学生展开递进式的学习。首先给学生介绍了作者杜甫的一些基本经历,让学生知道杜甫少年时代就已经立志用自己的才华来报效国家,为黎民百姓谋求福祉,但是杜甫的理念和当朝的宰相相悖,于是遭到了打压,之后一直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从而让学生对杜甫的人生经历产生思索。在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之后,我再向学生简单地介绍安史之乱,让学生知道在杜甫所处的时代曾经发生过一场大动乱,之后杜甫逃避到了梓州,在动乱好不容易平息之后,杜甫和好友一起回到了成都的草堂,在那里,杜甫看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讲完了这些之后,我再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你是杜甫,在遭遇了这么多挫折之后,看到这些鲜活的景象,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进而让学生将自己代入杜甫的角色中去,思考自己在遇到那么多不开心事情之后,遇到令人开心的事情时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帮助学生去理解这首作品的内涵。这样,不仅让学生自然而然地领会了作者的情感,而且帮助学生简单了解了那个朝代的历史,有助于增进学生的文化积累,使学生对古代发生的事情产生更多的好奇心,并且也对作者的理念产生敬佩之情。

(四)引导关注作者,寻找诗词情感源头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就是对作品进行解读,而作品是由作者创作出来的,只有了解作者发生过哪些事情,作者的价值观念是什么,才能让学生对古诗词作品进行更深刻的解读。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以各种方式来接近作品,让学生可以联系作者来思考作品当中的文化背景,探索作者创作的目的是什么,进而在潜移默化当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内涵。引导学生去关注作者需要教师充分地考虑小学生的兴趣特点,并且要避免枯燥地解说作者。作者的人生经历是十分丰富,但是并不是关于作者的所有内容都能够被学生所理解,因此教师要注重真正值得现阶段的学生去了解的内容,让学生可以借助这些信息来找寻到诗词作品的情感源头,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比如,在教学《夜宿山寺》的过程中,需要学生了解作者李白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而只把结论呈现在学生面前是不够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为人处世的观点,我向学生介绍了作者李白平时的一些做法和观念,从而为学生解读作品中的思想提供支撑;又比如在教学《绝句》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向学生介绍作品本身的意思,那么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作者为何会对这些景象产生这么大的情感,但是通过向学生介绍作者杜甫的一些人生经历,则可以让学生真正理解作者的情感递进。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古诗词学习的需要,以合理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走近作者,让学生的文章解读更加深入。

(五)引导想象联想,感受传统语言之美

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重,并且乐于进行想象和联想,因此开展古诗词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古诗词的内容来展开想象以及联想,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人用词的优美,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小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还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并且古诗词中所描述的场景离我们的现实有着很远的距离,因此在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联想的方式去感受语言时,需要教师形成开放的教育观念,以学生开口表达为基本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比如,在教学《小池》的过程中,我首先使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一张静态的挂画,让学生说一说自己都看到了什么样的事物,随着学生们的细致观察,学生们逐渐找到了泉眼、小荷、蜻蜓、细流等景物,接着我再变换多媒体上的内容,让学生看到原本静态的挂画“动”了起来,接下来我再问学生:“大家现在又看到了什么?”有了动态画面的引导,学生们的语言表达一下子丰富了起来,他们使用各种修饰词来描述自己的所见所得。接着,我再引导学生去进行想象和联想,如果自己就处在这样一个美妙的场景当中,自己会产生哪些想法?同时使用多媒体来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为学生的想象联想提供帮助,之后再引导学生去阅读作品,让学生看看作者是怎么描述自己见到的景象的,让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六)组织多元实践,体验之中感受美好

体验是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一种最佳方式,很多小学生对传统文化存在片面的理解,认为传统文化一定是古老的、没有新意的,导致学生不乐于去主动接近传统文化。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传统文化观念,使学生可以从中吸收优秀的道德观念,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体验空间,让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来学习传统文化,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且增强学生对古诗词作品中传统文化的感悟。

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凭借学生的现实生活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古诗词品赏活动。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以合作的方式,通过网络、书籍等方式去获取和要探索的节日相关的诗词作品,记录下来,合作对其进行分析,接着小组一起来排练一个节目,可以是关于节日诗词的表演,也可以是诗词作品的诵读等。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介绍自己小组的收获,让学生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来解读诗词和其中的节日文化,将自己的感悟充分地呈现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动手实践的小活动,比如在中秋节用小灯笼制作灯谜等,从而进一步渲染节日的气氛,让学生更好地沉浸在节日的氛围当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美好。

四、 传统文化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思考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更好地体现出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内涵,让学生收获更多美的感受。而作为教师,为了更好地将作品的内涵展示出来,自身也必须具备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素养,因此教师有必要从以下的角度来提升自我:

首先,教师要注重在教育实践中积累更多的传统文化,通过积少成多的方式来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从而带给学生更好的古诗词学习体验。在教学古诗词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分析出传统文化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作品当中的思想、情感以及文化进行探索,让教学更有侧重性,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升自身的古诗词传统文化教学能力。

其次,教师要善于在现实生活中传播古诗词以及传统文化的魅力。对很多学生来讲,不论是古诗词还是传统文化都是比较遥远的,学生很难感受到这些现象和自己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限制。因此教师要注重强化自身的生活化教学能力,用合理的方式来将古诗词教学渗透到学生的现实生活当中去,让学生可以真切地体会到作品当中的情感。

最后,教师自身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而只有教师自身也具备高尚的品格以及良好的文化修养,才能将作品当中的精神更好地传递给学生。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当不断地进行学习,了解更多古诗词作品当中的传统文化内容,铸就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也受到教师精神的洗礼,进而也促进学生对古诗词作品中传统文化的认识。

五、 结语

古诗词作品当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思想,能够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智力获得同步的发展。小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念快速形成的年龄阶段,因此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从语言的角度上去讲解作品,更要深入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从凝练的语言当中体会到古代人的精神观,让学生在追寻和品味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获得道德水平上的提高,为学生成长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奠定下良好的基础。教师要开发更多有效的古诗词教学路径,带给学生更好的传统文化体验。

参考文献:

[1]王炀.小学语文古詩词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J].名师在线,2022(19):31-33.

[2]关海.浅探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智慧课堂构建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2(21):57-59.

[3]张雅兰.试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2022(20):148-151.

猜你喜欢
古诗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踏青古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