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

2023-05-31 20:53李艳丽
考试周刊 2023年14期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李艳丽(1988~),女,汉族,内蒙古赤峰人,莆田擢英中学,研究方向: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促核心素养提升。

摘 要: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需树立以生为本的意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完成深层次的学习,促进学生学习综合能力的稳步发展。大单元教学可达到有机整合知识的目的,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要点及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的核心素养、思维能力及科学探索能力。因此,教师需将大单元教学的应用重视起来,并通过巧妙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文章从作用、策略两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14-0099-05

物理学科隶属于理科,其具有理科的抽象性。同时,该学科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为此,教师不但要完成理论知识的讲解,更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确保学生既能够参与到理论知识的学习中,也可以在实验教学中获得一定的知识、能力。大单元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有着一定优势,在丰富化教学活动方面有着一定的价值,所以下文就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进行了研究。

一、 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的作用

想要了解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的作用,就需要明确什么是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简单来说,就是以单元为单位对物理课程进行拓展,通过拓展性教学,使学生对知识及内容进行有效分析,确保其能够在不断地探究思考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大单元式学,可以达到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的效果。

(一)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生怕学生听不懂而进行详细讲解。由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感不强,所以无法发现物理学习的魅力,无法对其产生兴趣,且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不高,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率及质量受到了影响。大单元教学做到了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有效拓展,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学生既可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发现知识的魅力,也可以获得一定的学习能力。

(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可以使得学生以更加主动的态度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具体来说,学生如果能够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便会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哪怕遇到了问题及困难,也会尝试去解决,可以更好地对知识进行了解,也可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大单元教学可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借助更加新颖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指导,也能确保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知识进行有效分析及研究,可以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在这种积极反馈下,学生可以发现高中物理学习的魅力及乐趣,对其产生更大兴趣。

(三)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大多数学生容易对物理课程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这是因为其太过抽象了,而且涉及了很多实践操作的内容,自己的能力有限,无法快速有效地理解知识。而通过大单元教学的有效开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形成逻辑思维,基于相关内容进行有效探究及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与其他同学及教师进行深入互动,可以在不断探究中更好地理解知识及掌握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 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一)教学观念陈旧

观念可决定行为,只有教师可以及时更新先进的教学观念,才可以采用适合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观念是陈旧的。即:认为课堂教学中应该凸显自己的主体地位,应该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这样的观念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所以很多学生无法感知物理的魅力及乐趣,无法获得学习物理知识的动力,导致物理教学的质量不太理想。

(二)教学内容未更新

新颖的物理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热情,可以使物理教学跟上时代,使学生能够真正了解物理知识的本质,明确应该如何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但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教师在开展高中物理教学时存在未更新教学内容的问题,且未重视知识的拓展题,使得学生虽然对知识进行了学习,但是无法发现该部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无法感知其中蕴含着的核心因素,无法灵活运用该知识解决问题,导致教学活动的效率与质量与理想存在较大差异。

(三)教学方法单一

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对物理学习始终充满热情,使得学生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在现阶段学习活动中提高综合能力。而且,在时代的发展下,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应势而生,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带来了新的可能。但是,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得到改变,所以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仍旧选择了自己常用的教学方法,导致物理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部分教师虽然形成了更新教学方法的意识,但是个人能力有限,无法对新型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运用,导致教学活动的效率及质量不太理想。

三、 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内容,开展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

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发现,教师能否明确所要教学的内容可以对大单元教学的效率及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如果教师可以明确教学内容,那么教学活动就会围绕这些教学内容开展,通过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科学可行的任务、具有趣味性的活动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挖掘、整合。所以,在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在明确教学内容后再开展教学活动。

例如,在描述教学运动的相关知识时,教师需要先对课程标准进行分析。因为课程标准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向标,其明确提出了教学内容,所以通过对课程标准进行分析,教师可以简单了解本单元的内容有些什么,重难点是什么,从而为其开展大单元教学打下坚实基础。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先对本课程的知识点进行逐一讲解,使学生能够对该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后,通过大单元教学使学生快速有效的学习知识、探究知识,并使学生能够基于質点对参考系、时间及位置之间的联系进行有效学习,并灵活运用课堂所学解释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考虑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为其提供更多交流讨论的机会,在互帮互助中完成深层次的学习,推动其逻辑思维水平的稳步提升。比如,在进行质点概念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回顾参考系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强烈的探究欲。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学生在知识基础、认识水平上存在差异,对知识的消化吸收情况也有所不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使得学生能够以小组的方式完成合作学习,确保学生可以在快速有效的知识学习中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大单元教学的作用便可真正发挥出来。

(二)发挥指导作用,开展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根据学生的情况予以适当引导,使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有效分析及研究,并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形成较强的综合能力、核心素养,实现教书与育人并行。不过,在给予学生指导时,教师需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为学生受先天因素及家庭环境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不同的表现,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只有做到授人以渔,才可以发挥指导的真正作用,才可以使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的实效性得到增强。

例如,在教学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用大单元教学法,确保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为课堂教学的效率及质量提升提供保障。不过,为了能够使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相关知识、构建科学完善的知识体系,形成探索思想、相关核心素养,教师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指导工作,更要根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予以针对性指导,从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考虑到高中生的抽象思维仍处于发展之中,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将知识形象化、直观化,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概念展示于学生面前,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初步认知,为其进行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在这之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视频功能直观地展示弹簧振子实验,确保学生在获得视觉冲击的基础上了解并掌握这一定理的概念,感受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实验器具,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探究,针对学生在实验学习中的表现给予适当指导,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对相关知识进行有效分析及探讨,确保学生加快对新知识的消化和吸收,促进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提升。

(三)反思教学过程,开展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

教学过程并不是尽善尽美的,因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教师不按照设计好的程序开展教学活动、本来认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没有发挥出效用等。所以想要更好地开展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反思,将反思结果当作经验,在下一次的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中巧妙设计教学活动。

例如,在教学电场电流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教学活动进行巧妙设计,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的同时,确保大单元教学可以发挥效用,帮助学生对新知识展开深层次的研究,从而促进其综合能力的稳步提升。在完成理论知识的讲解之后,教师还要对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给出科学的评价,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指出其在学习中的不足。此外,这部分知识中渗透了一定的关于电场电流的知识,为了帮助学生构建更加系统完善的知识体系,教师要灵活把握不同课程的重难点,制定更加详细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找准理论学习的方向,树立更长远的学习目标。这样一来,才能帮助学生完成高效的学习,优化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四)借助信息技术,开展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因为信息技术具有形象性、生动性的特点,将其利用起来可以进一步降低教学难度,使得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会运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完成深层次的学习。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需要对所要教学的内容的特点进行分析。需要了解本單元的难点是什么、重点是什么,该部分知识适合运用怎样的方法进行相关知识的教授,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怎样才能得到提升。在思考完相关内容后,教师可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从多个角度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在增强教学活动的形象性及趣味性的同时,达到创新教学活动的目的,推动学生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

例如,在进行交流变电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合理融入生活化的元素,引导学生感受物理课程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动手实验、深入探究更好地掌握知识,构建科学完善的知识体系,为学生学好物理、用好物理做出积极的准备,为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及质量打下坚实基础。对于该部分知识的教学而言,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使电流的相关知识呈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基于此深入了解电流的抽象意义及物理性质,并在帮助学生学习的同时,使其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核心竞争力。在进行电磁感应现象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根据这部分知识抽象性较强的特点进行信息技术的运用,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快速掌握知识的重难点。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呈现三峡水电站、悬浮列车等内容,使学生能够基于此对知识进行探究及思考,并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信息技术的运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难度,学生可以发现物理学习的魅力及乐趣,可以在对知识进行学习的同时形成一定的核心素养。

(五)借助思维导图,开展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

思维导图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且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物理整合教学涉及较多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无法快速构建物理学习的框架,导致教学效率一直得不到提升。为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重视思维导图的应用,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快速理清相关知识,使学生构建科学完善的知识体系,为其各项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在进行动量守恒定律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以思维导图为载体引导学生完成大单元的学习,帮助学生在这种更加科学简洁的方法中完成重难点的整合,确保学生获得一定的核心素养。在思维导图的运用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思维导图框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也可以通过巧妙引导使学生自己进行绘制。就前者而言,教师在进行思维导图框架的绘制时,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因为思维导图的绘制目的是帮助学生理清知识,只有学生能看懂的思维导图才是有意义的。在呈现思维导图后,教师需适当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从问题中找到突破口,找准学习的方向,并高质高效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就后者而言,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确保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及研究,并根据自己最熟悉的学习方法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对于一些表现突出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其上讲台说一说自己为什么会这样绘制思维导图,然后根据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情况予以适当鼓励及表扬。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更进一步地对知识进行学习及探究,可以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及核心素养。

(六)做好知识整合,开展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

虽然高中阶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并没有掌握适合自己的梳理知识的方法,导致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只能死记硬背,照搬照抄,忽略了对学习过程的把握。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及引导者,教师应当将指导作用真正发挥出来,通过巧妙设计教学活动、有效整合知识,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大单元教学活动中,并引导他们了解知识可以怎样进行划分,知识和知识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从而提高大单元教学的效率及质量。

例如,在进行力学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整合相互作用和牛顿运动定律,在进行单元划分后开展教学活动。由于这样的知识整合考虑到了学生的情况,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该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所以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好地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并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在学生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后,教师需要根据所教授的内容、不同层次學生的情况进行习题设计、作业设置,使学生在科学的学习方法支撑下完成深层次的探究,从而帮助其奠定扎实的学科基础,使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的质量得到提升。由此可见,在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中,教师提前做好知识整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丰富学习体验,在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从而确保学生能够在现阶段学习活动中提高综合素质。

(七)确定教学目标,开展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

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为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提供依据,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所以想要实现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师需提前确定教学目标,并基于该目标设计教学活动。

例如,在教学牛顿第二定律的相关知识时,由于这节课程的特点相对比较抽象复杂,教师可以把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部分:牛顿第二定律基本理论、牛顿第二定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在划分好教学内容后,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的特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设计一些目标,为学生更好地对知识进行有效学习提供保障,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就牛顿第二定律基本理论而言,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目标:明确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理论是什么、其在物理界有着怎样的重要地位、牛顿是怎么确定这个理论的。就第二牛顿定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而言,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目标:基于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特点,结合生活经验思考牛顿第二定律在哪些地方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好处。在明确的教学目标的引导下,教师可以用自己的教学方向,结合实际情况予以正确引导,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及质量。

(八)设计单元方案,开展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

单元方案是教学活动的辅助工具之一,能够帮助学生完成拓展性学习,积累更丰富的学科知识,在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需重视单元计划的设计。并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情况增强单元方案设计的时效性。

第一个阶段通常是指自主预习阶段。该阶段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了解、学习,使学生明确自己还没有掌握哪部分知识,从而在教学活动中进行针对性学习。所以,在这一阶段的单元方案设计工作中,教师需根据其实质设计相应任务、问题,使学生明确在自主预习阶段自己应该朝着怎样的方向前进,应该做些什么,指引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完成现阶段的学习活动。第二个阶段通常是指课堂教学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要把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帮助其构建科学完善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第三个阶段通常是指反馈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教师需要设计一些作业、任务,并留出一定空间与时间,使学生基于学习情况完成任务及作业。在作业中巩固课堂所学,在课后作业的反馈中指引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明确其在哪个方面存在问题,并通过科学可行的策略予以纠正。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物理教学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且其属于理科,涉及很多抽象性内容。如果直接对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很有可能会出现无法理解去掌握知识的情况,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也会与理想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教师需及时转变自己的观念,通过先进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使学生既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学习知识,也可以形成一定的核心素养。因大单元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学改革、达到上述目标,所以,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需要将该方法的应用重视起来。从设计单元方案、确定教学目标、做好知识整合、借助思维导图、反思教学过程、利用信息技术、发挥指导作用等方面入手进行大单元教学的开展,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运用。

参考文献:

[1]李健.高中物理单元整合教学研究[J].新课程,2021(49):93-94.

[2]李丹艳,李卫东.基于逆向思维的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J].物理通报,2021(11):51-54.

[3]侯剑.高中物理单元教学活动链的设计与实施[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1(11):46-49.

[4]耿令华,乐琦.高中物理单元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1(9):35-40.

[5]陆洋.基于混合式学习的高中物理单元教学的实践探索[J].现代教学,2021(11):29-30.

[6]冯爽.指向核心素养的物理单元教学设计策略研究[J].物理教学,2020,42(7):15-18.

[7]李冬俊,方林,陶士金.刍议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的实施[J].湖南中学物理,2020,35(3):32-33.

猜你喜欢
大单元教学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以“类化”思维改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