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视域下新闻报道对外传播的话语研究

2023-06-02 02:43赵小晶黄益琳
关键词:美联社共情新华社

赵小晶, 黄益琳

(华东交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南昌 330013)

引 言

共情(Empathy)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心理活动,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是与他者共在的理念。关于共情传播,虽没有统一和明确的定义,但学者们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分析共情与传播的内在联系,发现沟通能促进共情,共情因对象和情境而变[1-2]。传播学研究发现,以共情为对外传播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可有效提升跨文化传播效果[3-4]。以上发现要求新闻报道者换位思考,从报道者思维转变为被报道者思维,从共情视角下探讨新闻的对外传播。

中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了向世界分享中国扶贫经验,越来越多学者投入到中国脱贫攻坚对外传播的研究当中。栾轶玫指出围绕脱贫攻坚叙事建构中国国家叙事体系,明确脱贫攻坚对外传播方向,要以个体经历带出集体成就,以故事先导替代模式先导,让世界经由中国故事主动找寻中国模式[5]。姬德强从宏观讲述中国扶贫对外传播的话语、媒介与策略[6];李宇指出脱贫攻坚故事国际传播要注重框架建构和叙事策略,在强化互通性、共同性和实用性的同时,有效回应国际关切,着力提升影响力和传播力[7]。上述学者为扶贫对外传播提供了系统性的思考,方向性的指导,然而这些研究都是从宏观、战略布局角度进行分析,较少对文本话语建构层面的微观分析。建构融通中外、使中外读者同频共振的减贫新话语,有助于促进中国扶贫故事的对外传播和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建立。

研究自建中美扶贫新闻报道可比语料库,从词汇语义学角度对文本进行微观分析,观察语言的实际使用,解释(对文本)其制约因素,对比分析两个语料库名词使用频率及呈现类别差异,可以呈现中美涉贫新闻报道中的情境及报道对象的异同,为新闻话语的共情传播提供话语建构的新路径。

一、研究设计

(一)理论框架

共情发生在一定的情境中,依赖于情境理解系统所输入的信息[8]。情境包括各种感觉、行为和认知方面影响感知特征被知觉的环境信息[9]。个体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对情境信息形成一定的认知和评价后,自发构建相应的情境模型,并假定其为真实生活中的情境,即情境理解[10]。处于不同社会环境的普通受众,其自身的知识经验受限于本国环境,较难对不同于本国的情境信息产生情境理解。

共情的对象是他人的情绪情感。共情对象是一种常见的情境因素,其社会身份以及因此与共情主体形成的群际关系会影响个体对他人的共情[11]。人们更容易得到来自同一群体的其他成员的认同和支持, 对非同类群体的人,因缺乏足够的经历与认知,通常更难产生共情[12]。

(二)研究思路

共情受情境和对象影响,情境就是在一个给定的时空场景中所展现出来的、能够影响到受众对目标刺激的意义理解的一切事物或信息[13],现实中的情境(或事件)与词汇间的关联信息具有相互对应性[14]。例如,当主体识别 classroom 时,即刻激活与其相关联的teacher,student,blackboard 和 desk 等表示人或物的单词,形成一般教室的普通场景。该类词汇多为名词,而名词在语境中具有中心地位,其语义相对独立和自治。因此研究选取了名词语义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名词间关联信息所预设的新闻报道情境。情境因素研究主要涉及共情对象和共情主体间的关系,共情对象指人。而新闻的报道对象,一般指的是人或事物,因而此次研究筛选出指人的名词来研究新闻报道共情对象(简称报道对象)。

名词分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专有名词表示特定的人或物,而普通名词则泛指一类人或事物。特定的人或物是特定的社会语境产物,泛指的人或物更普遍存于不同社会语境。鉴于普通名词比专有名词更适合探究不同社会语境报道中的共通话语,促进共情传播,因此研究通过分析普通名词来探究新闻报道中的情境和对象。

(三)研究语料和方法

本次研究语料选自新华网海外版和美联社(均为英文)。新华网是中国的主要新闻网站,旨在用英文向世界全面、及时、客观地介绍中国,受众遍布全球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美联社是美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通讯社,作为当今世界新闻资讯系统的中枢,是英语国家报纸以及新闻权威的来源。对比中美语料,有助于探讨我国扶贫新闻在英语国家如何构建共情传播话语,促进中国扶贫共情传播能力建设。

此次研究运用Python 爬虫工具,收集新华社和美联社网站英文语料。语料收集时间为2013 年1 月1 日至2020 年12 月31 日,主题词限定为:“贫困”+“与贫困作斗争的动词”,其中:与贫困相关的主题词2 个(poor/ poverty);与贫困作斗争的动词主题词17 个(reduce/reduction/eliminate/elimination/alleviate/alleviation/tackle/battle/fight/lift/escape/strug gle/out of/eradicate/bring above/rid of/shake off)。此次研究随机从搜集的语料选取新华社和美联社各100 篇涉贫报道。新华社形符数为43 166 字,美联社形符数为106 699 字。鉴于两报社形符总数相差较大,为使两报社语料具有可比性,此次研究以百分比的形式来比较两报社话语出现的频率。

研究从词汇语义学角度对自建的语料进行话语分析,利用https://spacy.io/usage/linguistic-features#tokenization 网址中的选词功能,从新华社和美联社各100 篇涉贫语料中分别导出普通名词后导入AntConc 3.2.1 语料分析软件,统计较高频率的词。此次研究将普通名词分为泛指事物和泛指人的名词,前者用于分析新闻报道的情境,后者用于研究报道对象。

二、分析与发现

(一)新闻情境

新华社语料中普通名词字符总数为11 032字,美联社语料中普通名词字符总数为24 405 字。泛指事物的普通名词中,一些词语不能体现新闻报道情境,如:year、yuan 等量词,area、country 等地名的泛称和其他不属于特定情境的词,因此此处不予以讨论。此次研究初步统计频率排名前50 名的普通名词,以展示涉贫新闻报道的主要事物,结果如表1 和表2 所示。

表2 美联社泛指事物普通名词

表1 中,新华社高频名词语义整体较为积极,如development,promotion 和achievement 等显示积极的情感语义,其余名词均为中立的情感事物对象。由此可以推断新华社涉贫报道的情境总体较为积极,主要展示脱贫攻坚的进展,使读者树立对脱贫的信心。

表2 显示美联社高频名词整体语义较为消极,如crisis, inequality,racism 和 unemployment 等均为消极情感语义色彩。由此看出美联社涉贫报道的情境总体较为悲观,较多描述受助者的贫困处境,引发受众对弱者的同情。

从词汇语义学角度来看,构建名词词汇间的关联信息可预设情境。如,job/income/work 等词汇关联信息对应于谈论工作情境。又如food/water/housing/meal 等词汇关联信息映射出衣食住行生活类情境。以此类推,其他词语的关联信息也可映射经济、政治、教育、人权等情境。

为了展示中美涉贫新闻主要情境报道程度的不同,文中分别统计中美不同情境中共现词语的总频率(见表3 和表4)。鉴于新华社和美联社语料的大小和差异,此次研究不予统计新华社频率低于30 和美联社频率低于50 的非主要情境。

表3 新华社主要情境报道程度汇总

表4 美联社主要情境报道程度汇总

对比表3 和表4,可知中美报道与贫困相关的共通情境有衣食住行、工作、政治,教育和经济。其中衣食住行和工作情境都是中美报道排名前3 的主要情境,说明两报社对普通群众的工作和衣食住行等基本民生问题都较为关注。

共通情境中,美联社对经济情境的报道比新华社多12.59%,由相关词汇索引行结果来看,美联社更倾向于报道资金资助缓解贫困压力。

例(1)(关联经济情境的词汇spending 索引行)

Wednesday’s decision gives developing nations until the end of June 2021 to focus spending on health care and emergency stimulus.

而新华社对衣食住行情境的报道比美联社多13.53%,由相关词汇索引行结果来看,其主要报道食品产业助力脱贫,

例(2)(rice 的索引行) The promotion of river snail rice noodles benefits the impoverished households in Liuzhou.

产业和项目是新华社涉贫新闻独有情境,所占比例居于所有报道情境首位,说明新华社基于本国扶贫语境编辑素材,较多报道中国通过扶持产业和开发扶贫项目来解决贫困问题。

例(3) Xu said the project was designed to help reduce poverty in this rural village.

健康、安全稳定和人权为美联社涉贫新闻特有的主要情境,美联社涉贫报道较多描述受助者的贫困处境,而贫困与健康密切相关,有时疾病就是贫困的一部分,故健康为主要情境之一。而安全稳定和人权情境刚好又符合美国社会国情:疫情以来,美国出现了许多社会治安问题,特别是暴力事件频发。美国社会的贫困人群,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且种族以黑人居多,他们呼吁更多的人权,平等和自由的权力,反抗社会的不平等和歧视,因此涉贫报道主要情境也会涉及人权。

由上述情境可知,新华社报道减贫对外传播中的核心情境,主要集中于中国人民在政府主导下如何摆脱贫困、有哪些创举来降低贫困发生率,主要围绕本国语境组织素材。新华社海外版将受众群体定位为西方普通民众群体,而非社会精英或资本控制下的既得利益者[15],由于西方普通受众自身知识经验较多受限于本国环境,较难对不同于本国的情境信息产生共情。

研究探讨了如何预设共通情境,以达到话语共情效果。中国人民在政府主导下脱贫对于全球减贫事业极有价值且意义重大,当前重大任务是建构融通中外的、使中外读者同频共振的减贫新话语。基于上述情境的分析,搭建彼此相互关联、共通的扶贫减困话语情境:即适当消解政府通过扶持产业和开发扶贫项目来解决贫困问题的情境,融化为受助者借助项目和产业的兴起,在工作、健康、教育、衣食住行等国内外共通的民生问题上得到改善,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吸引、感染和打动他国民众[16]。虽然中国脱贫攻坚不涉及人权、暴力、犯罪等的情境,但是人权和社会安定情境更多揭示的是贫困者渴望受尊重、得到平等对待和安全感等心理需要。因此中国的扶贫外宣可适量增加受助者心理情感变化等情境。

(二)新闻对象

情境因素研究主要涉及共情对象和共情主体间的关系,共情对象一般指人,故此处筛选出泛指人的名词来研究新闻共情对象。基于两报社泛指人普通名词字符总数差异,文中统计对象仅为两报社频率排名前35 的、泛指人的普通名词,以呈现两报社主要报道对象,结果如表5 和6 所示。

表5 新华社报道对象(列表名词频率总数1082)

表6 美联社报道对象(列表名词频率总数2631)

对比两报社高频报道对象,研究发现表5 新华社频率前10 报道对象以政府和农民(villager/farmer/ rural resident)为主,农民这一人物身份词的频率为220 次,占所列新华社报道主体的20.33%;而表6 美联社频率前10 报道对象有政府、小孩、工人、警察、和妇女。相比于新华社,美联社报道对象的社会身份不是特定社会的产物,即该社会身份不是美国社会特有,而普遍存在于其他国家中,且美联社报道对象更加多元,更能激发更多同类群体的共情,因而更能引发更大范围受众的共情。

研究发现两报社报道中“family”(家庭)这个词汇出现频率都很高,人是社会动物,而家作为社会组织中最小单位,与每个人密不可分,家庭成员词语普遍存在于任何社会群体中。仔细比较表5、表6,发现两报社中都存在不少家庭成员词汇(如丈夫、妻子、小孩),且占各自报道的比例(新华社5.36%、美联社19.08%)存在较大差异。

此次研究进一步选取中美涉贫报道各30 篇( 新华社字符数为25 028,美联社字符数为25 955),统计每篇报道中家庭成员词汇出现的频率,再运用SPSS 软件对两报社统计结果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7 所示。

表7 中美报道中家庭成员词汇平均值统计表

表7 中t=−3.059,df=48,显著性p=0.01(<0.05),表明家庭成员词汇在中美报道中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这说明美联社在涉贫报道中,更加重视家庭成员词汇的使用。此类词汇也确实更能引发人们的同理心。

例(4) The single mother said she hasn’t been able to find a job as a nanny because people are cutting back their expenses, and that she started sleeping under a bridge.

例文中用单亲妈妈来指代那位妇女,讲述她失业流落街头的悲惨遭遇,让同样作为母亲的其他受众,更具有代入感,进而同情其悲惨遭遇。

上述分析证明以家庭成员词汇为报道对象,是各国构建共情话语的良好策略。根据共情理论,我们更容易得到来自同一群体的其他成员的认同和支持,而每个人都属于家庭成员中的一员,以家庭成员词汇为报道对象,能引起受众广泛的共情。

构建融通中美的贫困新闻话语,应将中国的贫困报道对象解构为农民、妇女、小孩、病人、残疾人等外国也有的弱势群体,后者普遍存在于不同的社会语境中,更能引发中外受众的共情。此外,多频率地使用丈夫、妻子、小孩等表示家庭具体成员的词汇,作为扶贫故事的报道对象,更能得到来自英语国家广大受众的认同和支持,达到共情传播的效果。

结 语

研究从词汇语义学角度讨论共情传播的新闻话语,借助共情理论,对比分析了两个语料库名词使用频率及呈现类别差异,讨论了中美涉贫新闻报道中的情境及报道对象的异同,探析了构建中国扶贫故事的对外共情传播的话语策略。研究发现以普通名词作为话语研究的路径,加上索引行的辅助,可初步探讨新闻报道中相关话题的主要情境和对象。

值得注意的是,普通名词分析话语可以观察大量文本数据,通过研究扶贫、抗疫等某一特定话语语篇中的高频词汇及其关联信息,可对情境展开讨论。然而,仅依靠分析名词来研究话语,是脱离了文本语境的,无法深入情境内部考察具体的情境意义如何基于文本产生。研究者需要借助索引行等其他语料分析方法,进行定性分析,进一步验证自己对于情境的假设,使主观的意识形态分析与客观的数据统计相统一。

猜你喜欢
美联社共情新华社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再创新高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视界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AI如何为媒体赋能——美联社的人工智能创新探索带来的启示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
技术重构传播——以美联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