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介入基层社区治理的角色定位分析

2023-06-04 17:05黄甜甜
国际公关 2023年7期
关键词:社区治理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

黄甜甜

摘要:在“两化叠加”的基础上即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基础上,政府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都在不断地提升,尤其提出在基层治理中要实现共治,因此各类社区社会组织也在不断兴起,衍生出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在“三社联动”的共同作用下来对社区进行治理,即社区、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工作者,以此来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社区治理工作的平稳运行。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有关政策和实践模式来分析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定位是什么,发挥角色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困境以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社区治理;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角色定位

随着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社区活动和事务趋于多样化,需要提供的社区服务也就随之变得复杂多样。基层的自治委员会也担负着两份责任,往上要承接政府往下要连接居民,要完成大量的行政事务。因此社区的治理需要其他力量的参与,连接政府和居民,减轻政府和社区压力,培育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的组织,即社会组织,也就此衍生出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柳亦博的文章提到了“治道” 和“治术” 的问题,所谓“治术” 是运用一些大数据的科学管理技术,是一种可以通过计算、重组来优化系统整体效率和可控性的治理程式,所谓“治道” 指的是良善的秩序,“道” 的总体性是通过将政治学与伦理学融贯来实现的。[1]

社区作为一个城市的子集,也是一个人城市的基本单位,是连接着这个城市和基层的末端节点和桥梁。政府也在出台一系列政策来推进社区治理发展,大力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国内有些省市也形成了相应的影响深远的模式,这些模式充分体现了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区治理可行性,也突出了社会工作者这个角色的重要性。

一、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性

2017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对推进和完善“三社联动” 工作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社会工作者在整个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体系中起着关键作用。民政部、财政部在2013年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意见》,首次以政策的形式确立了“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的新型社区服务管理机制”,称为“三社联动”,也突出了“三社联动” 在基层治理中的地位和意义。[2]

社区中的社会工作者有的是具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除了专业的知识,他们还具有高度的知识文化素养,较高的道德感和崇高的使命感。思想道德水平也相比起平常志愿者来说要高出许多,并且有专业管理技术这给社区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现在的社区也在走向多元化治理的格局,治理主体也在日益丰富,社会工作者的存在能有效地满足居民的需求,并且能够分担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行政工作,这不仅减轻了居民委员会的压力,还大大提高了社區治理过程中的服务质量。

二、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区治理过程中的角色

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治理过程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其工作内容之一就是为社区和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也是走向社区治理创新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着以下角色:

(一)社区居民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指其在自身领域应该扮演的角色,也是他们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的行为模式。[3]在社区工作中,除了居委会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以外,社会工作者也担当着提供公共服务的角色,根据居民的需求改进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提供高质量服务。服务提供者作为最基本的角色,如社区中要举办公益活动、老年人知识宣讲活动、各种节日的社区活动等等,都有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的影子,不管是有形服务、无形服务,还是幕后的策划等,归根结底都是在为居民提供服务。

(二)社区居民关系和社区事务的协调者

协调者是社会工作者的基本角色之一,从其参与服务项目的角度来看,社会工作者不仅要协调人力、物力,还要协调在该项目中服务对象和环境的关系,克服服务过程中的困难,解决服务对象的难题,与各方建立良好健康的关系。[4]作为协调者还应该在工作中厘清各方利益并协调好关系,将政府、机构、社区之间的不良关系进行协调。[5]

(三)社会组织是社区的管理者

社会组织在参与社区运行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会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崇高的奉献精神对社会组织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建设。一方面,建立组织数据库。主要是对整个街道的社区社会组织进行统一整理、归纳、备份。根据社会组织内部的情况进行记录,包括登记表、成员信息、调查情况、访谈情况、图像资料等资料为后期社会组织的评估做铺垫;另一方面,负责社区社会组织的评估,在社会工作服务中,所有服务都是以需求为出发点,以评估作为某一阶段结束的标志,评估不仅是对上一段服务内容的总结,也是作为接下来服务的开始。[6]

(四)社区内居民自治能力提升的增能者

社区居民自治的程度和能力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也是实现社区共治的重要途径。有专家指出,社区“失权” 是居民自治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激发社区自我赋权,提升社区居民自治能力。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应当扮演着增能者的角色,提高居民自治有能力以及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给予居民自主权,增强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自主性,需要专业技能和专业团队的领导。[7]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在这其中就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激发居民参与社区的同时还能增强居民的自我责任精神,努力提高自主性和自治能力。

三、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治理的过程中角色失调的原因

(一)政策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近年来,随着国家“放管服”“简政放权” 等政策的实施,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都逐步现代化,将更多的权力下放给基层,社会组织也应运而生。国家对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的法律法规比较少,了解也不够深入,导致国家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也不够全面。因为社会组织的服务性质导致有时候对社区、社区居民的管理没有权威性,缺乏相关的法律手段带来的威慑作用。此外,缺乏合理的追责机制,对于社会工作者的责任没有清晰的规定。[8]

(二)社会工作者自身专业的素养不足

在社会组织中有的社会工作者是专业出身的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但是有很多仍然是年龄较大并且知识水平较低的人群,有的来自本社区的居民出于自愿的出发点来担任社会工作者,所以导致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养能力、实务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相对较低。[9]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社会工作者应当具有个案辅导、社区组织与动员、资源链接、政策倡导与影响、心理支持、领导与沟通等能力,需要具备管理相关知识、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等理论知识,只有具备这些能力与知识,社会工作者才能顺利扮演角色。[10]

(三)社区社会工作者对自己的角色认知不清晰

由于专业素养的不同,思想道德水平的参差以及社会工作者来源以及目的的不同,有的是为了锻炼自己,有的是出于奉献精神想为社区的建设和社区治理添砖加瓦,也有的出于管理倾向,这就导致不同的社会工作者之间对自己的角色认知存在误差。有的处于很低下的位置认为自己是服务者提供着服务,而有的则以为自己的高高在上的管理者。

(四)政府体制不够完善

政府表面上给基层放权实则是在控权,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发布,至此开启了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新篇章,其中就包括政府购买的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服务。说明政府确实在放权,也在给予社会组织一定的支持,但是实际上当政府在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时候,也出现了购买服务的目标偏离现象。[11]

四、解决社会工作者角色失调的建议

(一)重视岗前的职业培训,提高专业水平

组织目前面临的就是缺乏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基于此,建议社区可以和所在地区的高校进行合作,建立人才输送平台,并且签订协议定量定时派學生来学习锻炼,这样不仅给学生增加了实践经验,也可以为之后的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提供专业人才。可以让高校专业人才提前了解到工作内容,也能提前了解角色定位,避免后期出现角色冲突。与此同时,也保障了后期社会工作者的人才补给,扩大了社会工作者队伍,提升队伍专业素养。[12]解决角色失调的问题,就是要掌握充分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掌握好管理和服务的度,将管理与服务融合。

(二)找准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

在社区治理中找准角色定位,明确职工职责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发挥社工的优势,能够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社会工作者必须认识到:第一,角色定位与服务进程息息相关。充分了解社区的情况,分析社区问题,结合自身情况解决社区问题;第二,社工必须认识到自己既不是行政人员也不是志愿者,而是专业社会工作者;第三,扮演什么角色,都需要践行社会工作价值观。将自身的价值观寓于社区治理工作中;第四,社工需要对社会工作保持热情,保持较高的工作积极性,为社区治理贡献自己。[13]

(三)政府完善相关法律以及政策

近年来,政府越来越重视基层的自治能力,期望能够在模式和管理上得到创新,基层居民和村民能够主动投入到社区、乡村建设中。因此,政府也逐渐重视起社会工作者这个行业,也出台了相关的文件来规范社会工作者的行为,也是鼓励积极引导、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工作组织。完善相关法律和政策,政府可以派人到基层社区收集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居民的想法和建议,从中观乃至微观的角度来修改完善。建立健全社会工作者的工资薪酬保障机制,给予补偿措施,激励社工的工作热情。[14]在法律和政策中要明确规定社会工作者的职责和身份性质以及该承担的责任。

(四)社区发挥资源优势

整合社会的资源,可以建立志愿者的模式,发挥社区和自身优势,寻找资源链接,发掘社区资源,调动社区中没有工作闲散在家的居民的积极性。还可以联合社区外的社会资源,社内社外资源优势结合,可以培育“志愿者+” 的模式,志愿者和社会工作者结合,让老百姓了解并认可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性,为服务的后续顺利开展提供人力优势。[15]

五、结束语

政府推进“简政放权”“放管服” 简化政府权力,下放给基层更多的自由的权力,社会组织应运而生,社会工作专业活动的开展需要以社区社会工作者对自己所承担角色责任、义务和权利的理解以及相关技能的掌握为基础。本文即是从社会工作者的在社区治理中扮演的角色为出发点,探究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在社区治理的过程中为居民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角色失调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解决角色失调的问题。帮助社会工作者形成正确的角色认知,有效地学习角色技能和自我调适,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社区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者是促进社区治理创新的新动力,带动居民参与协同共治,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总而言之,多元化、多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全过程的治理模式是社区治理的主要目的和发展趋势。拥有专业的知识技能和管理技能,以及对自己的角色有清晰的认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快社区治理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柳亦博.治理理论的“视差”:术道分离与术道合一[J].探索与争鸣,2021,(11):167-176+180.

[2] 程秀萍.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区公益创投的角色定位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

[3] 刘胜琴.禁毒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失调研究:以沈阳市L机构禁毒项目为例[J].法制博览,2021,(21):54-55.

[4] 张玲.社会工作者在基层社区服务中的角色与困境分析:以D社区为例[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4):109-113.

[5] 陈志鹏.基层社区治理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探析[J].市场周刊,2021,34(09):185-187.

[6] 杨新绘.社区社会组织孵化中社会工作者角色困境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1.

[7] 徐梦真.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服务中的角色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8] 李明慧.社区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冲突[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9] 陶韦安.社区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距离研究[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20.

[10] 陈前.社会工作者角色扮演中的失调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9.

[11] 范轶.“三社联动”中的社会工作者角色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7.

[12] 杨刚.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角色定位研究[J].法制博览,2015,(22):27-28.

[13] 刘燕.探析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和作用[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14] 温玲芳.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服务中的角色冲突及其对策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8.

[15] 周俸如.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建设的角色定位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8.

猜你喜欢
社区治理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论我国人口促进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论社会组织在安置帮教工作中的功能定位
社会服务机构中社会工作者激励因素研究
依托社区学习共同体推进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
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总体方向与具体路径
心理建设:社区治理新方向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