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振平:成长第一,成功第二

2023-06-04 20:15史振平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3年4期
关键词:青州书院校长

山东省青州第一中学校长、党委书记,历任中学教师、班主任、青州市教学研究室主任、教育局副局长,潍坊市校长领军人才,曾获山东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潍坊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及奖励。

在2022年10月青州一中120周年校庆之际,知名教育专家魏书生为学校题写了八个字:成长第一,成功第二。这八个字是学校校长史振平的教育理念,魏书生很是欣赏,欣然题之。史振平解释,成长是过程,成功是结果,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可见他对全过程育人的重视。

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生长的地方

青州一中是史振平当校长的第一站。在此前近30年的教育生涯中,他先后当过教师、班主任,在青州市教育局做过干部,还在潍坊市教育局任职两年。原本,他可以一直在潍坊任职,是否回青州一中担任校长,他做了很久的思想斗争,最后还是决定放弃潍坊更好的发展机会,为了心中的教育梦想,回到青州。

“我感觉我这个人就是为教育而生的。”史振平直言不讳。接手青州一中时,由于新高考的压力以及管理渐渐流于形式等原因,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成绩逐渐下滑,曾经辉煌的百年老校,渐渐失去了周边百姓的信任。

史振平来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针对家长、学生、教师开展调查问卷,寻找学校办学中的症结所在。问卷回收分析,结果令人震惊。“教师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只有百分之六十四,学生对学校的认可满意度只有百分之五十六。员工对单位的满意度达不到百分之八十,这个单位就岌岌可危了。”史振平说道。

当然,决定接手青州一中,他就没有想着享受成果,一番艰难困苦的拼搏是必不可少的。调研结果出来之后,他敏锐地意识到,学校出现种种问题的主因在于学校理念落后,“校长、教师的专业化不够”“学校死管,教师死教,学生死学”。

走进课堂,平静如水的画面令他感到震惊;在校园里遇到学生,其颤颤巍巍不敢抬头的样子更是让他费解。“从干群关系到师生关系,整个学校的人际关系非常冷漠。”史振平表示。

所以,在构建新的办学理念体系时,他把人际关系放在突出位置。“建设一所充满人文关怀的学校”被列在学校发展目标的首位,“让学校成为师生精神和心理依恋的圣地”成为学校发展的精神追求,“推行人性管理,让学校暖起来”成为学校发展战略之一。

紧接着,课堂改革如火如荼开展起来。他提出实施“九维六动”生本课堂,让教师从思想维度(理念先进)、任务维度(目标驱动)、氛围维度(激情燃烧)等九个维度变革课堂,让学生实现口动、手动、脑动等“六动”,以“九维”促“六动”,着力破解满堂灌、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时间少、师生和生生互动少等问题。“从考查知识变为考查素养和能力,以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要求推进课堂改革,坚决摒弃满堂讲、满堂灌。”史振平坦言,课堂改革,活跃起来的不只是课堂的形式,更是学生的思维。

为了激发教师积极性,史振平更是以身作则。青州一中是传统理科强校,校级班子和级部主任基本都是理科出身,语文和英语一直相对薄弱。恰好史振平原先是教授文科的,他依托语文学科背景,设计开展“激情早读”,亲自给学生示范怎样读才能深入文本;聘请著名语文教师黄厚江为语文教学专家,成立黄厚江名师工作室;开设语文节和英语节,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经典诗词演唱会、英语配音大赛等活动。一段时间下来,学生成绩有了可喜变化。

2019年下半年,学校68名教师主动报名参与课堂改革实验,一个学期后,改革在全校顺利推开。

2021年,教师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和个人幸福指数分别达99.09%、96.36%。每份匿名问卷史振平都細细翻阅,并作为新学年调整管理策略的重要依据。在他看来,只有主动去关心学生、教师关心的事,校长才当得称职。“课堂应该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地方。”史振平说。如今,他很欣慰地看到学校的课堂正在动起来、活起来、燃起来。

让学校成为师生精神和心灵的家园

现今走进青州一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古朴的校门,青砖黛瓦,朱门白墙,历史的印记烙在时光的缝隙中,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穿过教学楼,高大的青松掩映处,一座更为古朴的小院出现在眼前,这便是已传承千年之久的松林书院。青州一中120周年校庆之际,史振平在《松林书院赋》中写道:“松林书院,据于北方,隐于齐鲁腹地,古城青州西隅,虽无盛名,却亦称奇。”恰如史振平校长所述,书院“无盛名”“却称奇”,百余年来,在阵阵松风里,书院早已成为青州一中万千学子不竭的文脉之源,更滋养着青州这方水土,让古九州之一的青州在新时代的发展奋进中更显气质。

文脉需传承,历史更要铭记。担任青州一中校长以来,基于内心对教育的擘画和追求,在做好整体教学管理的同时,史振平经常走入清幽的松林书院,结合学校文化纲要规划,他开始着手从文化传承和红色基因等方面打造书院,为师生成长树立标杆典范。

据介绍,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和创始人之一的王尽美,曾在青州一中(原山东省立第十中学)就读,此后,曾多次亲临学校开展革命活动,为青州的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爱国将领冯玉祥,曾在松林书院发表抗日演讲,并题词“还我河山”,勉励莘莘学子。百余年的潜移默化中,红色基因已经渗透该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走进松林书院,历史银幕拉开,对学校师生而言,更是一场不可多得的精神盛宴,尤其是红色基因板块的展示,经过史振平的梳理,每份史料都很翔实,每个事迹都那么鲜活,引领着师生奋发向上。

其实,早在担任青州一中校长初期,着眼学校发展实际,史振平便提出“建一所充满人文关怀、涌动青春活力、具有卓越品质,学生喜欢、教师幸福、社会认可的新时代全国知名品牌学校”的办学目标。围绕目标,他明确提出,要让学校成为师生精神和心灵的家园。基于此,他带领青州一中坚持抓好学校发展的四大要素:教师第一——永远把教师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第一力量;学生中心——始终将学生放在学校的中央,把学生成长发展挂在心上;教学主线——时刻牢记教学和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服务导向——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以服务教师、服务学生、服务教学为导向。

而今,史振平当初定下的目标已经渐渐成为现实。“在青州一中,我感受到了浓厚的成长成才氛围,同学和老师通力合作,互相关爱、共同进步。特别是学校设立的语文节、英语节等校园节日,让我们学习的氛围更加轻松高效,在18岁时还会给我们举办盛大的成人礼,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激励我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该校2020级学生张智博表示。

猜你喜欢
青州书院校长
朵云书院黄岩店
青州艺术产业发展优化路径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白鹿洞书院记
红丝砚美甲天下 即墨侯俊冠九州——论青州红丝砚
山东青州云门山大云寺历史考辨
论校长的修养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书院讲习一例
向书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