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特龙湖的小红鹳

2023-06-04 19:21张雪
科学之友 2023年6期
关键词:龙湖雏鸟盐碱

张雪

眼如玛瑙点玄青,身姿婀娜长颈弯

小红鹳实际是火烈鸟的一种,也是数量最多的火烈鸟,它们主要栖息在温带及热带的盐水湖泊、沼泽及礁湖的浅水地带,靠滤食藻类和浮游生物为生。小红鹳的眼睛虹膜是红色的,在阳光的照映下会变成橘红色,闪耀着玛瑙般的光泽。它身上最有趣的地方是嘴巴:嘴短而厚,上嘴中部突,向下曲,下嘴较大呈槽状,弯弯的嘴巴好似一把镰刀。嘴巴大部分是红色的,唯独嘴尖是黑色的,好像涂抹了墨黑的唇膏。

小红鹳体态优美,细长的颈部弯曲呈“S”形,身体纤细,头部很小。它有一双又细又长的红腿,脚掌向前有3个趾,趾间具有红色的蹼。它还有一身细密的白色羽毛,远看散发着玫瑰粉的光芒,飞羽黢黑,覆羽绯红,诸色相衬,艳丽迷人。当小红鹳们在水中集体前进时,会有节奏地左右摆头,呆萌可爱。小红鹳的翅膀羽毛排列得整整齐齐,在起飞的时候,它们会先奔跑一段距离,边跑边扇动翅膀飞向天空,飞行起来像穿上了帅气的披风,这披风让它们飞得更高、更快、更远。当成群的小红鹳集体腾空飞翔时,场面特别壮观。

盐碱岛屿成天堂,天然防护保巢筑

英国鸟类科学家花费数十年时间进行了大量实地考察发现:在坦桑尼亚的伦盖伊火山北侧有世界上腐蚀性最强的湖泊之一——纳特龙湖,这里是小红鹳的生存乐园。在东非,近200万只小红鹳待湖水水位下降之后,都会飞到纳特龙湖繁育后代。

湖泊中央有很多盐碱岛,四周都被腐蚀性很强的天然碱水包围,陆上的掠食动物不敢进犯,聪明的小红鹳便选中了这里筑巢。成鸟用湖底盐垒成小丘,把鸟蛋产在硬化的盐丘上,这样能防范水位突然上涨而引发的意外。随着湖泊中央的河床逐渐干涸,越来越多的小红鹳前来筑巢,让原本平静的纳特龙湖瞬间变得热闹起来。这种生性喜欢结群的鸟,大片大片聚在一起,也让湖面有了色彩。

经过鸟妈妈28天辛苦的孵化后,雏鸟在纳特龙湖刺眼的阳光下破壳而出。那里的气温高达55 ℃,不过鸟妈妈的羽翼可以为雏鸟遮阳。每天,成鸟会飞往泉边觅食,它们会在湖泊边缘寻觅火山温泉中生长旺盛的藻类,正是这些藻类让小红鹳的羽毛和眼睛变成了粉红色。雏鸟为了喝到生存必需的淡水也将加入成鸟的行列,但是它们的飞羽尚未发育完好,只能全程步行。这趟共同迁徙的旅程长达5千米,要穿过剃刀般锋利的盐碱地和腐蚀性极强的泥沼,这对于小红鹳来说是挑战生命极限的考验。

最终,大部分雏鸟们会安全抵达湖边的淡水泉,重新与父母团聚。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小红鹳父母可以分辨出每只雏鸟发出的独特叫声,找到自己的孩子。

保护缤纷大自然,多样生命共欢愉

纳特龙湖处于火山带上,湖水的盐碱度较高,丰富的浮游生物在这里尽情生长,正好成为了小红鹳的主食,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鸟儿聚集于此,让这里成了小红鹳的天堂,也成为了人类眼中的自然胜景。小红鹳像一个个穿着粉色衣裙的轻盈舞者,让玫瑰般的色彩在纳特龙湖面蔓延开来。夕阳下,粉色的鸟群与天边的晚霞融为一体,鸟儿的身影倒映在悠悠的湖面,整个画面唯美且壮观。

火山或者盐碱岛对于地球上很多动物来说,绝对是不毛之地,但是小红鹳却能依靠火山生存。它们的生活之道也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生命的智慧与顽强,我们不得不惊叹于自然世界的奇妙。地球之美源自于多彩的生命,保护小红鹳也能够间接保护其他物种的生存环境及生存状况,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和物种多样化。因此,保护小红鹳,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应尽的责任。

本文提到的鳥类科学知识是由中外鸟类科学家花费数年实地考察研究出来的劳动成果,感谢他们的劳动与付出。

作者单位:北京市北海公园管理处

猜你喜欢
龙湖雏鸟盐碱
为什么杜鹃雏鸟刚破壳就会推蛋?
Task 1
盐碱荒滩的“底色之变”
盐碱地区南美白对虾、青虾混养技术
Task 1 本刊试题研究中心
邂逅异龙湖 恋上山光水影
郑东新区龙湖12号桥设计
美丽的大龙湖
盐碱胁迫对三种西藏牧草种子萌发及幼苗影响
揭秘龙湖产品“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