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小组合作意识,让农村孩子爱上数学

2023-06-04 17:28李延军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3年4期
关键词:意识交流农村

李延军

在新形势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积极激励学生,运用小组合作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目前我国农村初中的数学课堂上普遍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在平时的课堂上,由于学生的合作意识不足,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方式过于单一,缺少教师的指导,导致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目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师要切实改变自己的数学教育理念,采用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增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农村中学数学小组合作意识教育的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应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加强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和协作的意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是我国目前乡村中学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但是它仍然有很多缺陷,这些缺陷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不利的。就当前而言,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中学生的积极性不高、集体合作能力差、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不够,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农村中学教学应积极改变教育观念,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农村中学数学课堂上,要做到对课堂进行科学的引导,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使其形成集体协作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集体学习的重要意义。在小组合作中转换学生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问题解决的水平,同时,教师也能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现状分析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培养小组合作意识,目前已为教育界所公认,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落实下来还有一定的难度,主要体现为:第一,对此缺乏足够的了解。当前,我国农村中学数学老师对如何加强学生小组合作意识的认识还不够,大多数教师都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课本上,忽视对学生的交流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意识、创造性和实际操作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二,教育方法没有与时俱进。教师要想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必须采取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但目前我国农村初中教师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学生对集体活动缺乏明确的认知,又或者是在合作交流中讨论不相干的内容,导致小组合作学习局面十分混乱,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

新课改下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策略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农村学生因其自幼不重视与别人进行合作交流,因此,缺乏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乡村数学老师应发挥其指导的功能,积极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就是使学生在相互的合作中取得进步,在相互的交往中得到发展。这种教学方法是以合作为形式,以交流为内容,有步骤、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充分地利用自身的主体性,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的合作和探索意识得到提高。

例如,教师在讲解《用列举法求概率》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七个小组,每一组都有两枚骰子,组长每次都安排组内人员轮番上阵掷骰子,教师负责记录每一名队员的投掷成绩,由小组成员对可能发生的概率进行预测,最后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讲出来,必要时,还可以把结果用板书的形式书写出来。在分组讨论之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分组比较。这时教师就很自然地把课程的教学内容引入其中,让他们在自己的探索中掌握列举法求概率的知识,这种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极大地刺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领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

结合农村的具体情况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式教学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要加强学生小组合作意识,教师要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下进行练习和探索。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乡村中学要根据乡村的具体情况,采用多种协作学习模式,使学生有更好的实践机会。与大城市的教学情况相比,乡村的教学条件相对较差,不过,也有自己独特的条件。乡村学生可以从他们的日常活动中找到更多的实际素材,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经验。例如:教师在讲解《几何图形》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来量池塘、鱼塘、菜园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在合作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小组合作精神和探索能力,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这样的野外探索,有广阔的想象和实验空间,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培養学生合作意识时,还能促进其动手探究能力的提升。

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进行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

教学实验是一种综合性、创造性、复杂性和主动性的教育实践,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引,使其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必须重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一些较难的数学问题常常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困扰,导致学生难以进行有效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引导,从而解决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教师在讲解《角》这一内容时,要在小组活动中给学生充分思考与探索的机会。其次,一些中学生因个性太过封闭,在学习中碰到困难时,常常不好意思求助教师或学生,从而影响小组合作的正常进行。为此,教师要对各小组的研究性学习进行实时观察,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引导,防止研究性学习陷入停顿状态。再例如,学生在学习《点的性质》相关内容时,因点的知识点表现较为抽象,学生不知从何着手。教师可用纸上画线的形式进行直观表示,使学生掌握其特定的画法及基本特征。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小组中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运用自己的思考能力,在小组中进行有效沟通;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合作方式,指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想问题,尊重别人的不同观点,吸取别人的经验,提出合理化的意见,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结论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这对学生的发展与教师的教学都十分重要,既是中学数学学习的前提,也是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初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存在的问题,教师要积极地更新教学思想,转变教学观念,适应新的教育教学环境,指导学生合作讨论,密切注意小组合作学习的发展趋势。此外,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以身作则,引导农村初中阶段的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为他们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初中数学的知识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培养小组合作意识,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数学教师要切实改变自己的数学教育理念,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增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本文作者针对我国农村中学教学中的问题,为教师在新课改下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小组合作意识提出了建议。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应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结合农村的具体情况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式教学,在合作学习中进行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猜你喜欢
意识交流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如此交流,太暖!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