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研究现状与展望

2023-06-05 11:48谭羽黄娜郭云贵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培育策略职业素养

谭羽 黄娜 郭云贵

关键词: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策略

一、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研究的概况

我国关于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研究始于2005 年。高校扩招后,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于是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探讨造成职业院校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逐渐将研究视角转向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为了解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研究现状,基于CNKI数据库,以2012年—2022年为检索时段,分别以“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中职学生”+“职业素养”为篇名进行文献检索,共获得期刊文献524篇,其中核心期刊文献39篇。从近10年发表的文献数量来看,各年的文献数量总体呈不断增长态势(见图1)。

从文献内容来看,国内学者主要围绕着职业院校學生职业素养的内涵、缺失原因及培育策略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二、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研究的具体内容

(一) 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在其内涵界定方面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对职业素养的内涵进行概括式界定。如,蒋乃平(2012) 指出职业素养是从业者按职业岗位内在规范和要求养成的作风和行为习惯,体现为其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1]。刘秀峰(2012) 认为职业素养是职业内在的要求,是从业者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2]。二是对职业素养的内涵进行分类式界定。如,陈宏武和陈鑫(2013)将职业素养分为职业基本素养和职业特有素养[3]。张金磊(2013) 则将职业素养分为显性素养和隐性素养[4]。三是对职业素养的内涵进行具体化界定。如,王力平(2018) 认为职业素养是指职业人在从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等综合品质以及在岗位上显现的创造激情、智力能力[5]。姜朋明、蔺俊(2018) 指出职业素养是职业人在从事某种职业时所必须具备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综合素质[6]。总体而言,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职业素养是个体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涵盖了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技能和职业作风五个方面。也有少数学者基于中国当前亟需一大批能够引领技术革新的大国工匠这一背景,对职业素养的基本内涵做出了重新界定,认为职业素养中还应包括创新创业精神。职业素养既包括职业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也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态度和创新精神等隐性职业素养,是职业院校学生在职业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二)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缺失的原因

第一,社会层面。职业院校的教育宗旨是培养出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当今时代,学生接触社会的途径比较多,很容易受到社会现象的影响。刘亚琦(2016) 指出社会上出现的某些拜金主义负面作风,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产生了消极影响[7]。在社会中,不同的社会风气起着不同的引导功能。由于高职学生对社会的舆论缺乏理性的判断,导致部分学生心理扭曲、缺乏感恩意识,从而抑制了其职业素养的形成与提升。

第二,学校层面。学者们在分析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时,发现学校不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是导致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不高,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原因。如,侯红英和林青(2016) 在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育问题进行研究时指出,部分高职院校“重技轻德”倾向严重,认为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是接受技能培训,而忽视对职业素养的培育[8]。郝思惠(2019) 认为学校在培育学生职业素养时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没有依据学生的个人需求制定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只是一味地关注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过于强调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水平,从而导致职业素养培育缺乏系统化和针对性,存在管理制度不合理、职业指导流于形式等问题[9]。可见,职业院校普遍忽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从而形成了“重职业能力、轻职业素养”的育人局面,这是造成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缺失的主要原因。

第三,教师层面。“教人先正己”,教师是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引导者。因此,想要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教师自身首先需要具有专业的教学素养。现有研究发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经常忽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如,江平和俞素春(2019) 指出高职院校教师整体上缺乏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的经验,导致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融入专业课堂的结合载体、教学环节和激励方式等方面尚处于各自摸索阶段,总体上尚未形成完整的方法论[10],导致了职业素养教育被边缘化、表面化,从而使得职业素养教育与高校中心工作结合得不够紧密,难以得到广大师生员工的认同和内化。

第四,学生自身层面。大多数职业院校学生是因为考试失利才不得已进入职业院校,心理上有一定的自卑情绪。而且,职校生对提升自我素质的意愿不强烈,缺乏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傅为民(2013) 在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研究中发现,高职学生在职业素养方面存在理论知识无法有效转化为实践能力、对职业敏感程度较低、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足以及基本职业道德的执行力度偏低等问题[11]。罗忠实(2012) 认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缺失主要是因为其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缺乏诚信、跳槽率高、劳动观念淡薄、吃苦精神不足、适应环境慢、团队意识差、敬业意识不强、纪律观念差等[12]。浦秦夏(2020) 指出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是“00后”,其客观辩证的理性思维尚未成熟,虽然其主观上想通过学习提升自我,但由于学习动机层次不高,学习的实用化倾向十分明显,从而导致职业素养培育效果欠佳[13]。

(三)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策略

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是职业院校的重要任务。在具体的培育策略方面,学者们主要从企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角度进行了探索。如,吴伟萍(2014) 从企业需求出发,指出可以通过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严抓职业技能培养;引入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加强隐性素养指导;丰富校园实践活动,自主培养职业素养;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提升学生学习动机[14]。薛立忠(2018) 从学校角度出发,提出要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学校需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在日常生活中规范学生的行为;创造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充分发挥班集体作用,培养团队精神;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和深化校企合作,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15]。蒋小明(2014) 从学生角度出发,提出可以通过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育高职生职业理想,促进校企合作和高职院校与社会互动发展等途径,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养[16]。还有一些学者从校企融合和课程的视角去探索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途径。如,韩雪平(2020) 指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离不开政府的指导和企业、行业的参与,应建立政府指导、行业参与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共同开发职业素养培育系列课程,同时聘请企业职业素养高、职业能力强的专家作为学生职业发展兼职指导教师,通过提升教师队伍整体职业素养和能力等途径来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17]。孙兆化和戴卫锋(2017) 从课程视角出发,指出要重视文化基础课和德育课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中的重要作用,要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来训练学生的职业态度,要通过将职业素养培育融入专业课教学来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18]。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策略很多,在实践中要注意创新职业素养培育的途径和方法,以增强职业素养培育的实效性。

三、研究展望

第一,深化职业素养的内涵研究。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发现现有研究对职业素养内涵的界定是非常宽泛的。多数学者都认为职业素养是人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品质,并没有紧跟国家关于职业素养培养的指导精神和社会发展趋势做出内涵界定。此外,现有研究尚未系统考查职业素养与职业精神、职业素质、职业道德等相似概念的区别。因此,深化职业素养的内涵研究,厘清职业素养与相似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第二,深入探究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缺失的原因。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而对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研究偏少。由于职业素养包含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其中显性职业素养能够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而隐性职业素养是学生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某种品质,是在潜移默化中积淀下来的。可见,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培育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中职阶段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关键时期,也是最有效的时期。因此,今后应深入探究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缺失的原因。

第三,丰富职业素养的培育策略。根据对以往文献的分析可知,现有研究大多根据研究者的主观理解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多偏向于理论探讨,缺乏实践性考查,培育策略的实际效用难以衡量。而且,现有策略主要涉及学校和课程等教学方面的改革,而有关学生个人层面的培育策略,尤其是有关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方面的培育策略尚未受到重视。因此,今后应加强培育策略的实践性考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培育策略的实际效用。同时,要探讨如何提升学生对职业素养的认识,使其明白职业素养对其未来就业的重要性,并丰富个人层面的培育策略。此外,还要尝试建立起包含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等不同层面的系统性职业素养培育体系。

作者简介:谭羽(1997-),女,河南南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黄娜(1999-),女,湖南湘潭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郭云贵(1981-),男,湖南常宁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

猜你喜欢
培育策略职业素养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写作技巧培育策略分析
现行研究生教育评价体制下的优秀学位论文培育策略思考
教育国际化视阈下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之职业素养培育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位培育模式、机制与策略
德才铸就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