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制度下开放教育课程标准改革探究

2023-06-07 18:14张晓秋
南北桥 2023年4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证书课程标准

张晓秋

[摘 要]为了在开放教育物流管理专业顺利推动“1+X”证书制度,在分析物流管理职业技能标准的基础上,对“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标准从定位、目标、内容、资源、教学模式建议、考核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形成满足物流管理职业技能要求和职业岗位需求的课程标准,以期对开放教育物流管理专业的其他课程标准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1+X”证书制度;开放教育;课程标准;物流运输管理

[中图分类号]G45文献标志码:A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职教20 条”明确提出,“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培训普遍做法,制定工作方案和具体管理办法,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1+X”证书制度是指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开放大学推行“1+X”证书制度有助于更好地将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人才需求标准融为一体,有助于服务地方产业升级,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助推开放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走向深入。“物流管理”是“1+X”证书制度首批试点的5个职业领域之一。“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是辽宁开放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同时也是获得物流管理职业技能中级等级证书的重要内容,现行的课程标准与物流管理职业技能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更好地推进开放教育物流管理专业“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重新制定“物流運输管理”课程标准。

1 物流管理职业技能标准

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其中,初级持证者要求具备根据作业流程规定,完成仓储、运输、物流系统使用及维护等作业的能力;中级持证者需要具备根据业务管理要求,对仓储、运输、信息处理、客户服务、外协资源管理、物流系统的使用和维护的运作进行监督和指导的能力;高级持证者需要具备根据业务的需求,对仓储、运输、信息管理、客户服务、外协资源管理、物流系统运营等资源和流程进行管理和优化的能力。

结合目前开放教育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职业技能等级对工作能力的要求,开放教育学生更适宜考取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2 “1+X”证书制度下“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标准的开发

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涉及的课程主要有“物流管理基础”“仓储与配送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物流运输管理”“物流成本管理”“供应链管理”。对标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要求,将“物流运输管理”课程目标定位为满足物流管理职业技能(中级)标准的要求(表1 )[2]。

2.1 课程定位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是辽宁开放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根据国家开放大学专科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教育部关于“面向21世纪理科类课程教学和教学内容改革”的相关精神,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本课程注重对学生职业通用能力及职业岗位技能的针对性培养,使学生熟悉和掌握运输业务的作业流程、组织方法和决策思路,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国内外运输业务的发展动态,以较强的成本意识、科学的评估手段来策划和优化运输过程管理与控制。本课程的前导课程包括“物流管理基础”“物流学概论”和“仓储与配送管理”,后续课程包括“物流成本管理”“物流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等。

2.2 课程目标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运输相关岗位工作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让学生了解运输管理的基本知识,熟悉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掌握不同类型货物运输业务的流程,能够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运输路线优化、运输任务指派,能够进行整车、零担货物运输运杂费计算,能够组织不同类型的公路运输作业,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意识,能够成为遵纪守法、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的高素质综合技能型人才。

针对以上情况,学生应达到以下四项目标。

2.1.1 知识目标

能够掌握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具有结合实际运输业务选择适宜运输方式的能力;

能够根据承接货运业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完成路线规划、车辆调度等运输工作;

具备公路整车、零担货物的运输组织能力;

具备水路货物运输组织与管理能力,能结合实际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掌握管理班轮、租船货物运输业务流程;

具有铁路货物运输组织与管理能力,能结合实际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掌握铁路特种货物运输的业务流程,熟悉《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相关内容;

掌握国内国际航空货物运输的业务流程;

能正确填写各种航空货物运输单证;

掌握国际多式联运的概念、特征、优点及业务组织流程;

掌握多式联运业务的费用计算方法,能正确核算多式联运费用;

能够运用运筹学等方法对运输路线进行优化决策;

能进行运输调度工作;

熟悉运输绩效评价潜在的问题;

掌握运输绩效评价指标的含义、原则。

2.2.2 能力目标

具有自主学习获取运输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

具有独立动手完成运输专业相关业务的能力;

具有独立查阅分析资料、获取运输所需信息的能力;

具有独立制订工作计划并进行组织实施的能力;

具有独立分析与解决运输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

2.2.3 素质目标

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

具有良好的组织与协调沟通能力;

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与行业操守;

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

2.2.4 思政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坚定“四个自信”;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脚踏实地、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热爱物流行业;

把握思政融入点,在基础知识讲授部分、学生实践部分等环节,通过时政链接、微课展示、课堂讨论等方式,将思政元素与知识难点有序结合起来,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2.3 课程内容

笔者根据“物流运输管理”课程定位及目标,对照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中级)标准要求,合理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具体如表2所示。

2.4 课程资源

结合开放教育学生学习特点,“物流运输管理”课程以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为平台,建设了PPT课件、授课视频、章节练习、形考作业、试题库等多项资源,方便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学习。

2.5 教学模式建议

本门课程采用集“云”“雨”“室”三端于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通过云端自学,即通过国开学习网进行自学;通过参加雨课堂直播课教学,掌握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面授辅导进行针对性答疑,实现“思想政治與专业知识”的混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混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混合、“虚拟仿真与现实训练”的混合。

2.6 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环节是检查教与学效果的重要方式,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教学质量、培养满足社会要求的合格人才的重要检验手段[3]。考核主要是检查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评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结语

“职教20条”明确提出,要完善教育教学相关标准,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标准的重构是将课程定位与职业标准对接,将职业技能要求融入课程,既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又对推进开放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全面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建设地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4]。

参考文献

[1]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 (2019-02)http://www. gov. 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 htm.

[2]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2019:3-6.

[3]王建国. 1+X证书制度下“网络互联技术”课程标准的制定[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11):61-65.

[4]吕利平. “1+X”证书制度下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物流基础》课程为例[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2(1):65-67.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证书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收录证书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